
九二一地震受創嚴重的台中東勢鎮大茅埔庄,重建後積極推展社區營造。當地的社區媽媽除了組合作社,賣具有在地特色的客家美食外,也進行綠美化和老人關懷工作。近來這裡更培訓所謂的小小導覽員,小小導覽員成為這裡文化觀光的特色,也讓導覽行程更活潑。藉由在地國小學生的加入,增加認同感,強化文化深耕,因為文化傳承,不能只靠婦女和老一輩人,有年輕新生的加入,大茅埔庄將更見生命力。九二一後的,台中縣東勢鎮大茅埔庄,積極推展社區營造,現在又多了一批生力軍。
九二一地震受創嚴重的台中東勢鎮大茅埔庄,重建後積極推展社區營造。當地的社區媽媽除了組合作社,賣具有在地特色的客家美食外,也進行綠美化和老人關懷工作。近來這裡更培訓所謂的小小導覽員,小小導覽員成為這裡文化觀光的特色,也讓導覽行程更活潑。藉由在地國小學生的加入,增加認同感,強化文化深耕,因為文化傳承,不能只靠婦女和老一輩人,有年輕新生的加入,大茅埔庄將更見生命力。九二一後的,台中縣東勢鎮大茅埔庄,積極推展社區營造,現在又多了一批生力軍。
台灣的客家人分布在許多縣市,但講到彰化縣和客家的關係,或許大家都感到很陌生。其實早在日據時代大批桃竹苗地區的客家人,就在日本政府的招募下,來到彰化開墾舊濁水溪的新生地,其中以溪州鄉西畔村為最大客家聚落,但和福佬人相比,仍是難以匹敵的少數族群,因此不管是文化或是語言,都日漸呈現福佬化的趨勢。這群北客移民是如何在荒地墾殖出豐饒的農村景象,又是如何面對自身文化、語言的逐漸消逝呢?隨著鑼鼓聲節奏,客家開口獅威武又調皮的神態,在學生的舞弄下,展現的活靈活現。前面的「伯公仔」不時逗弄客家獅,客家獅的嘴巴一張一合,看起來逗趣的模樣,表演起來可不容易。
在埔里茭白筍的產季時期,我們可嚐到鮮甜的茭白筍。但,取完筍肉之後,那佔空間的筍殼在處理上卻是很惱人的。埔里有手工紙廠業者,把茭白筍殼拿來造紙,甚至筍殼曬乾後,還可以做手工藝品,達到廢物利用和環保的效果。而說到環保,新竹市康樂里的環保志工隊,把回鍋油拿來做環保肥皂,不僅解決當地水溝阻塞的問題,還因此增加一些收入。百物飛漲的時代,其實用點心思把廢物再利用,不僅可以創造價值,還能做環保。
肉桂有調味與驅寒的功用,傳統肉桂藥材是從樹皮或樹根採收,對於肉桂樹有很大的傷害,也比較不環保。花蓮縣鳳林鎮的肉桂產銷班卻很不一樣,在班長溫錦洲帶領下,大量種植台灣原生種土肉桂,還僅採收枝葉,完全不傷害樹幹和樹根。經過生物科技研發後,不斷研發出肉桂的附加價值,以肉桂精露及精油製造出各種食品及清潔用品,發展出全新的地方產業;而且班員以環保的自然農法栽種,肉桂園完全不用農藥,因而得到花蓮縣政府的「無毒農業」標章,更受到了許多人的歡迎。
隨處可見的野生植物、滿山遍野的雜草,您叫得出名字的有幾種?您知道它們有什麼特色?客家人如何稱呼它們?過去客家先民又拿它們來做什麼用呢?人類與野生植物的關係日漸疏遠,在新竹北埔經營打字行的楊師昇,因為不捨得客家先民對植物運用的智慧,就這樣隨著時間慢慢消失,四年來,他總是相機不離身,看到雜草植物就猛拍照、做紀錄。
豔陽日下,天氣越來越炎熱了,此刻能大口大口吃著冰涼的西瓜,是人生一大享受,而目前正是全台西瓜盛產的季節,記者陳君明、洪炎山將以鏡頭帶您到西瓜故鄉的花蓮鳳林鎮,視覺饗宴碩大甜美的西瓜,及聆聽鳳林述說西瓜背後的故事。在此也探討在台灣城鄉差異問題越來越大之下,花蓮縣鳳林鎮的人口結構或產業文化,產生哪些的劇烈演變。也希望每個人在享用農人成果的農產品時,可以多留心一下、多認識一下,每個在地的故事。
「吃東西、買東西」,電視廣告的台詞,其實就是我們每天的生活。我們享受的舒適便利,是一雙雙我們看不見的手所成就的,我們喝的紅茶咖啡、穿的衣物,各種不虞匱乏的物質,都是經由全球貿易交流取得,但您可曾想過這些商品背後隱藏的故事?咖啡農辛苦一天的工資,可能是買不起一杯一百多塊的咖啡。在台灣有人引進在歐洲行之多年的「Fair Trade」公平貿易機制,以改變我們消費選擇,讓世界另一端的人也能夠受惠,也許一件衣服就能同時溫暖兩個人,一包咖啡就能同時芬芳兩個家庭。烘焙過後的咖啡豆,香氣逼人,一顆又一顆在白色托盤上滾呀滾的,色澤稍有不同、或是顆粒過小的咖啡豆,馬上現形。
天氣轉熱,午後常常下起陣雨,造成的溼暖環境正適合小黑蚊的生長,根據學者調查全台除了屏東、台東兩地以外,可看得到小黑蚊的蹤跡,中部地區更是嚴重,除了當地居民困擾不已,連帶使得中部的休閒觀光產業大受影響,觀光客可以說「蚊」風喪膽,不敢踏足這些區域,透過鏡頭共同來討論,為何小黑蚊令人「蚊」之色變? [中寮鄉休閒農莊業者
講到香茅,老一輩的人都有印象。早在日據時代,日本人就將香茅草引進台灣大量種植。香茅草所提煉出來的油,價值不錯,早期因此致富的人不少,民間還流傳「一桶香茅油換一棟華宅」的比喻。而香茅油也曾經為台灣賺取不少外匯,1951年起,產量更是世界第一。不過1968年化學香料問世後,香茅身價一夕暴跌,還被戲稱為名花成雜草,天然的香茅油從此乏人問津。不過這幾年,有些人不忍這項傳統產業消失,在山林之間種起香茅草,像南投國姓就有四甲多的面積,苗栗銅鑼 三義加起來也有五甲多,帶您回味舊時代的天然香精。香茅草是種含有香氣和油質的草,提煉出來的油,具有驅蟲 防蚊的效果。日據時代,日本人便引進台灣,同時在苗栗及南投國姓山區,大量種植成功。大約從1951年起,台灣的香茅油產量,躍居世界第一位,佔全球70%的供應量。不過1968年後,因為化學合成的技術發展,天然香茅油不再具有優勢,香茅草便被遺忘在山野之間。所幸這幾年,有人開始重新點燃香茅窯,讓雜草可以恢復成名花。
去年年底,苗栗縣後龍鎮發生了地下爆竹廠爆炸意外、造成四人死亡多人受傷,鄰近民宅也都受創慘重,爆竹廠就像不定時炸彈,大家避之唯恐不及。但這次所報導的,苗栗造橋一家開業二十五年來,保有零事故紀錄的煙火業者,歷年來國內的國慶煙火,以及101跨年煙火等等,都是來自他們的生產線,他們在國內的高空煙火市場,佔有率超過百分之四十以上,怎麼做到,讓人們觀賞到五彩繽紛的煙火秀
身心的缺陷,讓身心障礙者成為社會裡的弱勢,除了在醫療權和工作權上遇到的問題,大家也常常忽略了他們的能力,以智能障礙的孩子來說,他們的學習過程雖然緩慢,但是透過教育和學習,幫助他們發揮優勢,身心障礙者就能開創無限的未來。為回饋社會的關懷和宣導生命教育,「天使打擊樂團」積極地到學校、老人院、育幼院、監獄等地表演,分享愛和希望。惜寶資源回收中心的孩子,則是努力回收資源垃圾,為環保盡一份心力。看看這群孩子,有哪些我們沒注意到的潛力。
台灣的咖啡消費市場成長速度驚人,去年整體咖啡進口量,已經衝破2萬公噸,十年來大增1.6倍,而國內本土種植咖啡的面積也超過400公頃。台灣除了雲林古坑有120公頃外,在屏東縣也有200公頃,台東縣60公頃的種植面積。現在大家認識古坑咖啡,但對於起步較晚的屏東咖啡和台東咖啡,則是鮮少聽聞。這兩個區域的產量遠超過古坑,種植者自認品質絕對可以並駕齊驅,但知名度就是打不出來,究竟問題出在哪裡,又該如何成功打進市場。雲林古坑堪稱台灣咖啡的故鄉,目前種植咖啡面積達120公頃。透過口碑以及行銷,這幾年,咖啡已經成為當地的重要產業。因此無論平日或假日,常常吸引觀光客來此品嚐。而說到古坑咖啡,就不能不提到這個人,張萊恩。
[雲林古坑咖啡農
新竹竹東的二重埔過去是一處傳統的客家農庄,但在工業化及外來人口進駐下,漸漸失去了早年的鄉野風貌。前幾年開始,當地鄉親自發性地推動社區綠美化,讓社區變得更加美好。而台中東勢鎮大茅埔社區也有類似的情形,大茅埔是人口集中的典型客家傳統聚落,原本完整的夥房屋,在921時全都受到重創,坍塌的房子因而廢棄多年,對社區景觀影響頗大。客委會為了促進社區再造與環境美化,便發獎勵金鼓勵居民發揮創意、綠美化家園。鄉親的社區綠美化競賽、全體總動員,成果如何,一起來看
憲法規定工作權是基本人權,人民有從事工作而且有選擇職業的自由,不過事實上身心障礙者的工作比率偏低,單只有20.89%而已,其中智能障礙者比率又更低。很多企業甘願被罰繳差額補助費,也不肯聘雇身心障礙者。每個人都需要舞台肯定自己,身心障礙的孩子也一樣。透過訓練,給他們適當的幫助,他們不但能自己站起來,還可以在工作中找到自信跟成就感。
屏東縣萬巒鄉的五溝水,是個有百年歷史的客家老庄頭,因為位在大武山下,地下泉水豐富,客家籍的先民就用河流來做為庄頭的中心,用開庄的先後順序命名,先有二溝水、三溝水、再來就是頭溝水、四溝水、五溝水的名字。日前屏東縣政府文化處,舉行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通過將五溝水社區登錄做為「聚落」,五溝水的「聚落」登錄已經正式開始了,公部門的資源也跟著投入五溝水,將要進行的水草植物教育園區,和未來的聚落空間再造,會讓五溝水帶來很大的改變。這樣的改變到底是好還是壞,先與您來認識五溝水珍貴的地方,也共同來了解什麼叫做聚落保存。[萬巒五溝村
二、三十年前台灣中部地區的溪流,都看得到一種叫做台灣白魚的本土魚種,這種原生種的魚大部分只能生存在自然環境裡,越來越多的水泥化水利工程和工業污染卻讓這種魚種的棲息地減少了許多。目前台中縣新社鄉的食水嵙溪上游還可以看見這種珍貴的魚,環保團體大甲溪生態維護協會為了讓這種魚種能夠留下生存空間,就以保育推廣與異地復育的方式來繁殖這種魚種,協會中也有志工用自家土地復育本土的原生種蛙類,為什麼他們認為生態保育會如此重要呢?他們又是怎樣來向著自己的生態環保目標來進行呢?潺潺流水、鳥叫蟲鳴不斷、瓢蟲與蜻蜓自在棲息在一片清翠綠野中,台中縣新社鄉的豐富自然生態讓人驚艷。在新社鄉食水嵙溪上游段,溪裡一群群魚優游水中,在這裡看得到馬口魚、粗首鱲、苦花、鯉魚、吳郭魚..等數種本土和外來種魚類、非常熱鬧,這段流域中還有一種瀕臨絕種的珍貴本土魚種-台灣白魚。
根據內政部統計,96年底領有身心障礙手冊總共有102萬1千人,佔國人比例4.4%,也就是一百個人中,就有4.4個人為身心障礙都。客家新聞雜誌本週起,將連續推出『特別的愛給特別的孩子』系列報導,帶您一起關心他們的醫療、工作困境,還有社會接納度的問題。這星期來關心他們的口腔醫療困境,許多身心障礙孩子沒有辦法乖乖配合牙齒治療,過去他們看牙都要使用束縛帶綁住,相當不人道,醫療過程也困難重重,也因此他們的蛀牙率比起一般人高出許多,填補率卻也比一般人低。帶您一塊關心這群弱勢孩子的就醫權利。
從週休二日開始,台灣人越來越重視週末的休閒活動,休閒農業因而蓬勃發展,型態也更加多元了,無論是提供農事體驗、風味餐飲、生態教學或是田園景觀的場地,都自稱為休閒農場,不過在全國休閒農場,卻有三分之二以上是尚未合法化,因此業者或消費者的權益保障,也就處於曖昧不明的分界上。是怎樣的原因讓這麼多休閒農場無法合法,而現行對於休閒農業輔導管理的法令,是否有待改進之處?[觀音鄉青林農場
2000年,台灣最後四個煤礦場宣布停工,煤業正式走入歷史。而講到煤礦,民國四、五十年代,苗栗的三灣和南庄,就有多達五十幾個礦場。豐富的煤資源,也為當地帶來不少的收益。其中一個礦場「新協興煤礦」,民國七十六年停採後,就隱身在荒煙蔓草間。業者第二代不忍煤礦文化從此黯淡,四年前把這裡打造成休閒礦場。除了保留很多礦場文物,還設計出一條模擬坑道,在周圍佈置園藝,讓遊客可以來一趟知性之旅。民國四、五十年代,豐富的煤礦資源,為苗栗的三灣、南庄地區,帶來相當多的收益。而眼前這座新協興煤礦,就是其中之一。二十幾年前宣布停工,坑道口已經用木頭封住。生鏽的鐵路旁雜草相伴,幾部台車靜靜地訴說過往歷史。不過特別的是,為了能夠讓當年的風華再現,礦場業者第二代結合休閒旅遊,四年來似乎看到不錯的成果。
每一張照片、每一個文物,背後都藏著一段故事,尤其是家族照片、祖傳文物,對村民來說都有著不可抹滅的特殊情感記憶,而且這些都將被寫入造橋鄕的村史鄕誌中。為了記錄地方的發展過程,很多鄉鎮市公所都會編撰鄕誌,而且多數都是委外給文史工作者,經費往往動輒上百萬,經費不足的苗栗縣造橋鄉公所窮則變、變則通,動員全鄉的鄉民,一起幫忙編鄉誌。自己來寫歷史,造橋人熱烈響應,老師傅說出從前造橋燒木炭黑金事業的興盛;耆老找出陳年剪報,憶起造橋酪農業發展的經過;村民翻箱倒櫃找出老祖母的嫁妝箱,裡頭滿滿的泛黃文件,全是以往造橋鄉的歷史點滴。一起去看,造橋人怎麼總動員來寫出屬於他們的鄕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