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張照片、每一個文物,背後都藏著一段故事,尤其是家族照片、祖傳文物,對村民來說都有著不可抹滅的特殊情感記憶,而且這些都將被寫入造橋鄕的村史鄕誌中。為了記錄地方的發展過程,很多鄉鎮市公所都會編撰鄕誌,而且多數都是委外給文史工作者,經費往往動輒上百萬,經費不足的苗栗縣造橋鄉公所窮則變、變則通,動員全鄉的鄉民,一起幫忙編鄉誌。自己來寫歷史,造橋人熱烈響應,老師傅說出從前造橋燒木炭黑金事業的興盛;耆老找出陳年剪報,憶起造橋酪農業發展的經過;村民翻箱倒櫃找出老祖母的嫁妝箱,裡頭滿滿的泛黃文件,全是以往造橋鄉的歷史點滴。一起去看,造橋人怎麼總動員來寫出屬於他們的鄕誌。<造橋火車站那邊,專門運送貨物,要疊木炭,我們小時候也有在車站撿木炭呢,人家疊木炭旁邊的會掉下來,我們都會撿木炭回家,一定會有掉下來的啦,小孩子才會去撿啦,小時候都會去車站撿木炭。>

火車奔馳而過的聲音傳遍整個造橋村,數十年如一日,在車站前撿木炭的畫面如今只定格在村民的記憶裡。

<以前火車站的木炭很多咧>

在造橋鄉曾是日正當中的燒木炭行業,也抵擋不住時代變遷的狂流,成了夕陽產業。

[燒木炭老師傅
王德盛]
這個炭窯保持不要讓它壞掉,現在都沒有囉,苗栗縣以前這邊一個、那邊也一個,過去那邊也有,炭窯算都算不完。現在就是做健康的囉,是啊

造橋村民王德盛十二歲開始踏進木炭窯學習,今年八十歲了還在燒木炭。這樣擁有一身好技藝的資深燒木炭老師傅,和造橋村僅存一座的木炭窯,是造橋村的活資產。

<這個洞是用來幹麻的?用來燒火的,柴要燒到炭熟,樹木進去要燒到變成炭。>

認真問、用心記,這群人不只紀錄燒木炭的過程,還挖出鮮少聽聞的燒炭窯儀式。

[燒木炭老師傅
王德盛]
要來拜這個炭窯伯公,這樹木進窯囉,就叫做「做滿窯」,滿窯這是一個儀式,大家三五個人,炭窯前拿豬肉來拜,那時候比較沒有雞,就三牲啦,豬肉一點點,幾顆蛋,三牲拜一拜,就切來大家吃。

拜訪造橋村最後一座的木炭窯,紀錄燒木炭的點點滴滴,這群人是造橋村負責製作村史、鄉誌的團隊人員,

[造橋社區發展協會
理事長 徐純作]
木炭是以前造橋出口很大的產業,現在因為沒落了,現在只剩一個窯在這裡,因為我們做鄉誌,就要把這個傳統的產業要傳承下去,讓後代的人知道木炭是怎樣作的,有多辛苦,我們做木炭的在苗栗大概就剩這一兩個而已。

其實他們正在著手做的造橋鄉誌,也是苗栗縣十八鄉鎮中的最後一本鄉誌,因為礙於財政困難,造橋鄉公所沒辦法委託專業的學者專家製作鄉誌,所以找上鄉內九個村庄的村民進行田野調查和資料收集。

[造橋鄉長
張雙旺]
百姓、社區很用心去經營,本身社區就有社刊,當初就把造橋鄉各社區的人文、地理、文化歷史全部都收集很多了,鄉公所反而比它更少,所以我就拜託大家,也是沒錢逼出來的啦,所以自己來做鄉誌。

[造橋鄉公所
鄉誌承辦員 魏薇]
我們想要呈現的鄉誌就是每一個人都可以來看,就你會想要去看,這裡面有我的阿公,這有我的祖先,這有我們家歷史的資料,有一些不像一般外面的鄉鎮誌,他們文字敘述的部分比較多,那我們會比較強調是在照片的收集方面,解說方面,每一個人拿回去,我們的村民鄉民拿回去,他會隨時想要翻閱,會覺得很有成就很有趣這樣。

造橋鄉平興社區總幹事葉步雄,負責收集平興村相關的文史資料,為了達到鄉長心目中「圖文並茂」的理想鄉誌,這天他來到老村長家,試著找尋編撰村史鄉誌所需的文件資料。

<這個就是(造橋)成立農牧區,規劃六百公頃,喔,這很多喔,開大路,養牛。對你以前還做村長喔,對。謝副總統謝東閔隨時都來我們這個農牧區。>

老村長謝成登養乳牛三十年,一直都有收集相關新聞剪報的好習慣,本來只是個人收藏紀念用,沒想到卻在此時派上用場。

[造橋鄉平興村
村民 謝成登]
我們養牛的農牧社區有二、三十年的歷史,我就養了二、三十年,這值得讓後代知道,當年在謝東閔的指示下,我們村裡有做這樣的事業,讓它留下去。

<好在這些東西有留下來,以後拿來翻一翻,可以回想以前做的事情喔,老實說要是沒有這些東西,用嘴巴說人家可能不相信喔。>

就怕口說無憑,葉步雄一家一戶去拜訪村民,期盼找出更多的舊文件、老文物,作為老人家口述歷史的相關佐證。有村民更拖出曾祖母留下的不知有多少年份的神秘大木箱。

<這裡很多資料被放著,這以前就叫做造橋庄,你看蟑螂都跑進來囉,蟑螂卵殼,看起來還不會很糟糕,這還看得很清楚呢。>

[造橋鄉平興村
村民 楊甜英]
這是曾祖母的曾祖母的嫁妝,我不敢丟掉,想說要傳下來給子孫看,爛爛的也留下來。

[造橋鄉平興村
村民 黃天村]
那時候(年代)還是大正,又有道光年,又有咸豐年,又有光緒年,全部算一算有一兩百年。

<這個以前用火柴點起來,放在底下,蓋子蓋起來,注射器要打開來,放在裡面,蓋起來,讓它煮沸後就消毒完成。>

而造橋村民陳長林卻是帶著父親留下的古董醫療器材到社區中心,大夥看到比自己年紀還大的老古董,個個像孩子一樣充滿好奇心,趕忙細問個別的用途。

<這兩個又是幹麻的呢?這個就是洗眼睛的,以前的人工作環境不乾淨,眼睛會感染髒東西,就用這個承接,這個銅的是最老的,之後就全部用塑膠的。>

收集資料編撰村史鄉誌的整個過程中,就像是拼圖一樣,到各個村民家中尋找寶物,一塊一塊拼出家族史的脈絡,一片一片湊出村庄發展史的輪廓。看到自家祖傳文物信件、阿公說的故事,也可以在村史寫下輝煌的一頁,村民們都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也極為樂意提供家中的寶物。

[造橋鄉造橋村
村民 陳長林]
應該是全部村民都要提供消息給大家集中起來,才可以做一本村史,村史要大家提供出來,才比較完整。這些就是我爸手上留下來的資料,有用到我就提供出來。

[造橋社區發展協會
理事長 徐純作]
大家知道就貢獻出來,積少成多,腦力激盪,大家想的到地方,我見識到不同的地方,你見識到不同的地方,大家可以討論。

寫鄉誌自己來,每個村的村民都熱情相挺,但畢竟術業有專攻,專業度要和專家學者比,還是有點落差。

[造橋鄉公所
行政室主任 丁衣玲]
因為我們沒有透過專家學者,我們是自己學自己做,自助式的,所以專業性跟經驗不足啦,因此我們進度可能會比較慢。

雖然專業性不足,進度不夠快,但慢工出細活,這樣的鄉誌更具在地性、更草根,對村民的意義價值也更為不同。

[造橋鄉平興社區
總幹事 葉步雄]
雖然我們不是很專業化,但是我們居民去採訪的話,居民比較沒有戒心,大家都這麼熟了,大家都像好朋友一樣,他會把他全部的東西給我們,不會說藏私這樣。雖然我們不敢說會做的比專業者好,但是接受度一定會比專業者的更好。

[造橋社區發展協會
成員 劉素蓮]
自己做取得比較多居民的共識,像我們讓居民有自己寫作的機會,還有發揮的空間,像我們出去,這些居民都會說以前的生活怎麼過怎麼過,不像現在是怎麼樣,我聽到很多,也很好玩

[造橋社區發展協會
理事長 徐純作]
大家一起來作鄉誌,各地方的人才知道地方的大小事情,才知道歷史,上一輩傳下來的歷史、故事,全部才會知道。

<因為我當村長的那時候喔,謝東閔…以前哪有,以前哪有那樣的燈火…>

小小地方大事情,小小庄頭大人物,上一代傳下來的歷史,村民透過書寫村史、鄉誌,表述他們的在地記憶。在收集、彙整、撰寫的過程中,不知不覺也凝聚了村民對家鄉和土地認同,這樣寫出來的鄉誌不僅是家鄉發展歷史,更是和村民生活、生命密切牽連的記憶。

採訪撰稿/宋宇娥
攝影剪輯/蔡裕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