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秀鑾1835年到北埔開墾,北埔人稱為「老姜」,他的弟弟姜秀福當時仍留在九芎林,光緒初年,姜秀福的孫子姜滿堂,隻身來到北埔發展,被稱為「新姜」,1947年,姜滿堂的兒子姜瑞金,從商致富之後,在北埔興建傳統的四合院-「新姜」天水堂,同一時期「老姜」的子孫姜阿新則是蓋了西式建築-姜阿新洋樓,這兩座建築風格迥異的姜家老宅,如今的命運也各自不同。邱月華跟羅應展的報導。
姜秀鑾1835年到北埔開墾,北埔人稱為「老姜」,他的弟弟姜秀福當時仍留在九芎林,光緒初年,姜秀福的孫子姜滿堂,隻身來到北埔發展,被稱為「新姜」,1947年,姜滿堂的兒子姜瑞金,從商致富之後,在北埔興建傳統的四合院-「新姜」天水堂,同一時期「老姜」的子孫姜阿新則是蓋了西式建築-姜阿新洋樓,這兩座建築風格迥異的姜家老宅,如今的命運也各自不同。邱月華跟羅應展的報導。
竹東圳是新竹縣的重要水利工程之一,早期只是供應農業灌溉使用,後來因新竹、竹東地區用水缺乏,加上新竹科學園區成立,每天都需要大量用水,因此還建立了寶山水庫,如今竹東圳不僅供應灌溉用水,更涵蓋民生及工業用水。當地文史工作者現在發起「水圳走讀」,帶領成員尋找水圳的人文生活印記,透過實際踏查,反思水對社區生活的價值與意義,喚起人們重視水資源。來看記者許儷齡跟左燕輝的報導。
在農業生產中,農作物過剩或是外觀有瑕疵被丟棄,是所有農民最大的困擾。而這些農業格外品被丟棄,當然也就是一種資源浪費。桃園有業者,為了想找出農產品生產後「多餘」或NG的「格外品」潛在價值,想辦法把被忽視的資源轉化為有價值的產品,特別把像是番薯,或柚子及柑橘等水果研發加工,製成別具風味的產品,增加農產品的價值。記者許儷齡跟左燕輝的報導。
每年的9到11月是柿子的產季,在這段時間裡有名的「九降風」,很適合製作柿餅。而新竹新埔在許多人心中,就是晒柿餅的大本營,尤其是旱坑地區。這個小地方,顧名思義就是很少下雨,但陽光充足、強風乾燥,為製作柿餅備足了絕佳天然條件。每年秋冬之際,吸引了成千上萬遊客造訪,為當地創造出所謂「柿餅文化商機」。最近更有年輕人「留鄉創業」,在烘焙食品裡加入家鄉的好味道,歡迎鄉親跟著我們前進新埔看看。
臺灣早期有許多地方種植芝麻,後來在國外便宜芝麻大舉進口後,臺灣的芝麻園也漸漸消失,美濃一間百年麻油廠,在第四代接手後,不僅自己種芝麻,也和農村田野學會、環境料理師等單位共同合作,研發新菜色,讓芝麻、麻油可以應用在更多地方,也讓更多人認識美濃的芝麻故事,林秋伶跟江長銘的報導。
多年以來,桃園中壢有三大名產,也就是俗稱的中壢三寶,花生酥糖、牛肉麵和鐮刀。但隨著時代改變,傳統的刀具產業已經逐漸沒落,如今僅存的工廠已經非常少了。這兩年,有位當地刀具廠的第三代女刀匠,很積極希望將輝煌一時的中壢刀具再次發光,她不僅接案客製化刀具,也開發文創商品,希望讓更多人透過食物與刀具間的連結,讓大家更了解當地有關於刀的故事。現在就跟著吳怡君和李明燈的鏡頭,一起去看看。
北埔有11處的古蹟,是古蹟最密集的客家聚落,而其中姜家就佔了7處,姜家自1835年姜秀鑾成立金廣福墾號,開始了大隘地區的拓墾事業,之後家族逐步在北埔開枝散葉,同時在不同時期,興建了頗具規模的宅第,為北埔留下許多老建築,現在我們就一起推開姜家古蹟大門,來看他們的美麗與哀愁。
各式族群美食、經典的夜市小吃,代表臺灣豐富多元的美食文化,在桃園有一位年輕的袖珍黏土專家,將各種代表臺灣的傳統小吃、客家美食,甚至是中西式、日式麵包甜點等,製成縮小版的袖珍食物作品,並將現今女孩們喜歡的飾品吊飾等,結合成為不一樣的文創商品,希望透過各式療癒的袖珍美食文創品,勾勒起許多人心中的感動回憶與故事,跟著吳怡君和李明燈的鏡頭,一起去看看。
日前公布的2024華文永續報導獎,客家新聞雜誌《天敵的逆襲》系列報導榮獲優等獎,為臺灣有機耕種帶來更多思考。因此今天我們就特地帶大家再了解一次這個相當有意義的報導!臺東一個有機田區,幾年前放棄慣行耕作轉作有機,沒想到轉型隔年就遭到「稻黑椿象」大舉入侵,農民在血本無歸之外也對轉型有機的信心幾乎崩潰。到底產官學跟農民,是如何攜手共同對付害蟲呢?記者邱月華跟羅應展的追蹤報導。
稻田裡難搞的害蟲稻黑椿象,看似水火不侵,但要消滅牠其實也很簡單,只要噴藥就能「藥到蟲滅」,但以友善土地方式耕作的德高有機田區,不能用藥,這可讓相關單位傷透了腦筋,還好皇天不負苦心人,農改場的研究團隊和中興大學的師生,在田間找到了稻黑椿象的天敵,解除了這些年的蟲害危機。繼續看邱月華跟羅應展的系列報導。
除了華文永續報導獎,在另一個重要新聞獎項、2024文創產業新聞報導獎部分,客家新聞雜誌「喜新不厭舊」單元、《雲林虎尾「糖都」不一樣》專題,也榮獲「電視新聞報導獎」的肯定,藉此讓更多觀眾深入了解雲林虎尾,除了傳統印象中的糖廠,還有許多深層的新風貌,帶您再次欣賞這則好看又有意義的得獎作品。
有一句客家俗諺「開埤鑿圳 人人有份」,意思是鑿圳引水需要眾人團結合作,因為早期先民在墾拓開庄的過程中,必須先有灌溉水源,才能開始開墾,很多客家庄到今天仍然保留著綿密的水圳系統。最近有大學生組成了田野調查團,前進臺中東勢客家庄,近距離觀察圳水如何跟人們的生活構成緊密關聯,不只如此,有越來越多導覽團,就專門以水圳旅行為主題,帶大家走讀,跟水學習,記者許儷齡跟左燕輝的報導。
「樟之細路」北起桃園,南到臺中,總長將近400公里,從北到南,沿線還設置了9個工作站,千里步道協會舉辦的茶金之旅活動,就把桃園、新竹的工作站串聯起來,透過精心設計的行程,帶著大家一起走進樟之細路,除了認識細路的歷史,更和在地店家合作,希望帶動周邊產業的發展,林秋伶跟江長銘的報導。
苗栗縣面臨農業人口高齡化,農村的勞動人力短缺,因此在108年開放了農業外展移工,提供有農務人力需求的農民來申請,不過這項制度到了苗栗縣,卻發生許多水土不服的問題,苗栗縣因為農業體質,以小規模生產為主,長期農業移工人力需求僅佔4成,其餘6成都是短期零星需求,造成農業外展移工的收入不穩定,連帶影響移工的管理問題,政府未來要如何研擬條件配合需求,正考驗苗栗縣農業的長久之道,記者鍾志明的報導。
花蓮有一對熱愛藝術的姊弟檔,秉著地方創生精神,把位於玉里酸柑客庄閒置多年的老屋重新翻修,成立美術館展示自身創作,還要比照歐洲藝術館模式,每年春秋季各辦一次沙龍展,另外又因為花東縱谷一向以豐富人文風情吸引外地藝術家移居,現在還有團體進駐光復成立貨櫃屋美術館,主打文化近用,希望人人都樂於親近藝術,記者黃小琪的報導。
新竹北埔保留了不少古蹟和老房子,這些年政府和民間也投注相當多經費在小鎮的古蹟修繕,但如果只是修繕,沒有把它活化其實就只是等於沒有生命的「文化遺址」。為了負起活化古蹟的使命,現在金廣福、老聚落茶博館和忠恕堂三處老宅邸串聯起來,期望以「三館聯營」的方式來帶動古蹟新的變化和革新。邱月華跟羅應展的報導。
茶是重要經濟作物,尤其在北部的客家庄地區,更有許多人依賴茶產業維生,「樟之細路」上的古道,許多就是早期運輸茶葉的茶路,這些一條條的茶路,串連起客家庄和世界各地,也改變了客家庄的地景、地貌甚至地方發展,繼續來看林秋伶、江長銘茶金之路的報導。
身心障礙的孩子到一定年齡後,必須要面對繼續就學還是就業的抉擇,但許多孩子因為障別或在表達能力及人際關係上遇到瓶頸,因而在就業這條路並不順遂。前幾週我們帶大家認識一位『慢飛天使』自閉症的孩子,有游泳專長的他目前就讀休閒運動管理系,即將要面對畢業和尋找就業機會的他該何去何從?而不同的肢體障礙者,即使透過專業學習技能,還能獲得什麼樣的就業機會?跟著吳怡君和李明燈的報導,一起去觀察。
茶角盲椿象,農民稱牠為「茶蚊子」,顧名思義牠是一種長得像蚊子的昆蟲。這種生物喜歡吸食茶樹的新梢,危害茶樹生長,但和所有的椿象一樣牠也怕農藥,但隨著食安的意識抬頭,茶農逐漸改以有機的方來種植,造成「茶蚊子」肆無忌憚的入侵。現在,中興大學植物教學醫院找到了牠的剋星黑殭菌和白殭菌,只不過卻苦於法規的限制,讓他們有方法還沒有法源來將微生物製劑商品化。記者邱月華跟羅應展的報導。
隨著時代變遷,很多傳統習俗文化,熱鬧氣氛早已經不復當年。就像新竹地區許多人記憶中的農曆七月二十日、義民祭當天從早到晚的熱鬧情景。許多曾歷經往日盛況的人,很希望能有機會重振往昔的祭典活絡。因此這幾年,有心的鄉親,當遇到自己的村庄輪值,就會透過家族集資敬獻神豬、請八音團炒熱氣氛,帶動年輕人一起參與,期盼傳統民間信仰再現蓬勃。記者許儷齡跟左燕輝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