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來種小花蔓澤蘭,在臺灣沒有天敵,它會纏繞覆蓋於其他植物,造成其他植物死亡,不僅植株生長速度奇快,還能無性繁殖,而趕在它開花前清除,效果是最好的,臺灣各地就有許多單位號召民眾一起移除小花蔓澤蘭,不僅維護環境生態,也必須維持生物多樣性。記者林秋伶跟江長銘的報導。
左手撥開來,右手去割底下。
看到這個植物,趕盡殺絕,而且我們平常做,大家去外面做過一些,可能做過一些生態保育活動,告訴你,可能這邊森林裡面藏著很多珍貴的植物,我們要小心,不要踐踏到它,今天黃老師要跟大家說,我們今天寧可錯殺一百也不要留下任何的殘根。
一群人來到桃園龍潭三元宮前,認真的聽著臺上人員解說。
[台灣濕地復育協會秘書長 黃彥霖]
所以它會就像這樣爬爬爬爬到一棵樹上面去,但是它爬到樹上之後呢,它有一個壞習慣,它會把整棵樹包起來,所以,接下來下面這棵樹,它都見不到陽光,陽光、空氣、水,少了一樣陽光,那棵樹就死掉了。
為了清除強勢入侵種小花蔓澤蘭,這天三洽水環境教育中心特別舉辦「共下來挷草」的活動,在出發清除之前,先帶著大家認識小花蔓澤蘭的特性。
[台灣濕地復育協會秘書長 黃彥霖]
它很會長,你現在看到這個是大概在10分鐘前採下來的,翠綠色藤蔓,昨天是不是有下了一陣雨,只要在維持足夠的水分,而且充足陽光的情況下,它一天可以長24公分,它比你吃過的任何一個菜長都還要快,它長得快,它不但長得快,它還很會繁衍。
進到裡面去,把小花蔓澤蘭拖出來好不好。這整坨啊。這要拉開來,等一下才看得到它的根部,這根部這樣,它的根部這裡,這個不處理,它會一直蔓延上去啊,這整個拉下來,你看。
[三洽水環境教育中心執行長 胡瑞恩]
所以像我們今天辦除蔓活動,有來自於新竹、新北、臺北市的,所以就非常多元,不是只有桃園的,那我們現在企業呢,有時候多的時候,一年就有三家企業,都打電話來說,他們想要來幫忙除蔓,我覺得我們都展開雙臂歡迎,因為越多人進來,代表越多人關心這件事情,我相信小花蔓澤蘭,它就會無所遁形。
[三和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余建霖]
地形有的就有竹子那些,我們會考慮到說,這個對老人家、小孩子比較危險,我們會安排說,年輕人,他可以站著做的時候就比較方便,另外還有一個地方,就是平平的地方,就是有老人家、長青組的,或是小孩子的,那樣做就比較安全。
這是吃了什麼神奇的生長素嗎,一天就可以長24公分,也難怪小花蔓澤蘭會蔓延得如此快速。
[台灣濕地復育協會秘書長 黃彥霖]
那它長的地方,從哪裡可以長呢,它可以從土壤長,它可以從磚頭縫長,它可以從水泥地跟柏油路的裂縫長,只要你再下個雨,它就直接發根出來。
[林業保育署新竹分署技士 魏怡德]
它是藤蔓性的草本植物,對,(所以就很會攀爬,很會生,一年四季都長),對,沒錯,對,那除了它種子之外,它其實也是有匍匐莖,所以就是它的無性生殖能力也很強,有性生殖、無性生殖的能力都很強,所以變成說它繁衍速度很快,那它在原生地可能有它的天敵,但是因為它是外來種,在臺灣天敵就比較沒有。
小花蔓澤蘭大約會在10月開花,所以要清除小花蔓澤蘭,在它開花前清除掉,防治效果最好。
它的種子很會飛,飛到它定點就長了,很快喔,本來沒看到,就是長得很快就對了,那個茶園或什麼都有,都有它的影子。
[三和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余建霖]
平常也可以去除蔓,但是9月分,像10月到11月,它開花下去的話,那一片下去,種子就上億。
[林業保育署新竹分署技士 魏怡德]
因為小花蔓澤蘭它進入秋天就會開始開花結果,然後因為它是菊科植物,菊花的菊,所以菊科植物有個特徵,就是它會結果之後,它的種子數量非常龐大,而且有時候是甚至帶綿絮,會亂飛,所以它就會擴散到更多地方。
慢慢的,安全比較重要,喔,你看這個,這個樹都被它覆蓋掉了,沒有陽光、水分,(就不會活了),對,這你看。(這大概有多重),這喔,這大概15公斤,有喔,15公斤,要把它綁起來,等一下。
[活動參與者 黃菊蘭]
(妳說以前沒有那麼多,現在這麼多),對,都這兩年才蔓延過來的,我不曾看到,我不曾上到這山上來看,常常我是在家裡種,就沒有草啊,常常拔光光。
學者統計,1平方公尺的小花蔓澤蘭,可以結17萬顆種子,再加上三和這個地方廢耕農地非常多,自然就成為了小花蔓澤蘭恣意生長的天堂。
[三洽水環境教育中心執行長 胡瑞恩]
三和或三水都是農地面積很大,河谷地形,但是我們這邊的人口老化的問題滿嚴重的,所以幾乎都是老農,那因此地就是荒地,那荒地呢,小花蔓澤蘭它就活得非常開心,它一個晚上就可以長長21到24公分,任何1個新的芽點就是新的一棵。
這樣會比較好吧,往下會比較好吧,我們就把它丟下去就好了。你力氣很大喔,來,你們要站穩喔。
也因此,利用舉辦環境教育活動,將社會上的力量帶進社區,一方面讓更多人認識小花蔓澤蘭的危害之外,一方面也是協助解決人口老化社區、清除外來種人力不足的問題。
[三洽水環境教育中心執行長 胡瑞恩]
那我們現在因為老農就是年紀大了,那小花蔓澤蘭,它不會選擇在說長在好除的地方,它很多都是不是那麼好除的地方,所以我們會透過這樣的除蔓的活動,那因為來的人非常多元,我們有青壯組的,我們有小朋友的,或者是銀髮族的,就會讓他們在適當的地方,去參與這件事情。
[活動參與者 家長]
因為一開始我還以為就是單純的就是環境,除草,可是後來他們講,我才一開頭講,他(小朋友)就知道是小花蔓澤蘭,然後也知道它的習性,因為學校可能也會有一些課程,會帶他們認識,所以他就跟我說,這是外來種,就是要除掉這樣。
[林業保育署新竹分署技士 魏怡德]
我們目前就是持續延續我們的政策,就是每公斤收購,給予民眾收購金5塊錢,對,那這個金額其實老實說真的不多,就是因為多的話,我們可想而知,就是可能會造成,有人蓄意種植的效果。
[三洽水環境教育中心執行長 胡瑞恩]
像我們去年我們就除了6噸,那換了3萬塊,那其中呢有,我們一場次是在三水南坑除的,所以我們就給三水的關懷據點1萬塊,然後還有三和國小的校務基金,我們也給他們贊助他們1萬塊,那有一場,我們是在三和除的,所以我們就也在三和的關懷據點,也給他們1萬塊。我覺得大家一起來做一件生態保育的事情,又能夠回饋社區,我想這是共好的一件事情。
不只桃園,鏡頭轉到南臺灣的高雄,20多位超過80歲的六龜新威社區發展協會的長輩們,也和林業保育署六龜工作站合作,一早就來幫忙清除小花蔓澤蘭。
[新威社區發展協會 邱秀華]
因為我以前務農習慣了,對這個沒有什麼問題還有體力,愈割愈多、愈來愈好,又有錢可以賺怎麼會不好 是不是,社區也有福利。
[新威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 邱孟羗]
因為我們社區的老人家,全部都有務農,因為老了就一直沒有去田裡,今天很高興有林保署,要我們走出來做這個工作,所以我們義不容辭。
走出家門和朋友們說說笑笑也動一動,短短1個小時的時間,就清了215公斤的小花蔓澤蘭,還為社區賺到1000多元的加菜金。要根除小花蔓澤蘭不容易,但至少不要讓它再擴散,而移除的小花蔓澤蘭,除了讓政府收購之外,竟然有人嘗試著用它來做甜點。
好吃。
草綠色的蛋糕一出爐就香氣四溢,試吃的人都直呼好吃,有著淡淡抹茶味的蛋糕,其實是用人稱「綠癌」的小花蔓澤蘭所製作的。
[商品研發人員 陳儷云]
一直要去試驗,到底它的比例要多少,然後還有它的顏色,色澤要怎樣才會更漂亮。
外來入侵植物小花蔓澤蘭,對臺灣生態危害嚴重,政府單位每年都會啟動移除作業,而在臺東池上,就有鄉親就把這除不盡的外來種研發成商品,取它的汁液再加入池上的米穀粉、麵粉,做成蛋糕。
[商品研發人員 陳莉蘋]
發現說它是可以吃的一個東西,那我們就自己研發,然後萃取它的汁液,然後把它做成蛋糕。
除此之外,三洽水環境教育中心,也試著把小花蔓澤蘭拿來做不同的應用。
[三洽水環境教育中心執行長 胡瑞恩]
因為我們是環教中心,我們就會想說,是不是在小花蔓澤蘭的應用上面,我們可以去做一些研發,所以我們有讓來的民眾,或者是小朋友,去做小花蔓澤蘭的手抄紙的體驗,那我們也做過植物染,我們也做了燈罩,我們帶了中原大學的學生,做了燈罩,我覺得那個都是生活上的一種應用,我們不是鼓勵大家說去種小花蔓澤蘭,就是說我們移除下來的,我們去做一些文創這樣子。
南投縣農業觀光藝術文化協會也發揮創意,把移除的小花蔓澤蘭做成各種有用的東西。
[南投縣農業觀光藝術文化協會理事長 李朝清]
要消除它,一定要告訴百姓怎麼使用它,有那個效益的時候,這個東西要剷除的機率會比較高,它這個炭化就是蚊子聞到快要斷氣,你知道嗎,所以不敢來,這個做起來的蚊香可以放在房間,它沒有毒,我們市面上的蚊香都有毒,都有加DDT。
[植物染老師 李泓慧]
我想說,那就來試試看,看它有沒有可以萃取出來的葉綠素,那試了幾次以後,覺得效果不錯,而且滿漂亮的,我們就開始發展各式各樣的文創用品出來,那第一個就是我們做成包巾,做一個包袱巾,然後這裡面是便當盒,這是一件舊的衣服,然後因為小花蔓澤蘭的顏色滿漂亮的,我就把它拿來染成這個顏色,然後就變成舊衣新穿,它的味道可以驅蚊,所以我們穿在身上、抹在身上、或者是披在身上,都可以驅掉這些小黑蚊。
居民努力清除小花蔓澤蘭,同時也把防治觀念往下扎根。
你知道小花蔓澤蘭一棵可以長多少顆種子嗎,不知道,17萬顆,哇,17萬顆,太多了吧,小朋友往前看,哇,有沒有看到白色的花,有,一大片有沒有,有,這是什麼植物,小花蔓澤蘭,小花蔓澤蘭對生態造成傷害,你看,我們的植物、我們的樹,都被它纏住了。
努力移除、也用各種方式來解決令人頭痛的外來種問題,更重要的是教育,讓更多人了解外來種的威脅,就會有更多人成為防治的力量,降低外來種的勢力,也才能維護臺灣生物多樣性,和原生植物的生存環境。
採訪/撰述 林秋伶
攝影/剪輯 江長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