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桂有調味與驅寒的功用,傳統肉桂藥材是從樹皮或樹根採收,對於肉桂樹有很大的傷害,也比較不環保。花蓮縣鳳林鎮的肉桂產銷班卻很不一樣,在班長溫錦洲帶領下,大量種植台灣原生種土肉桂,還僅採收枝葉,完全不傷害樹幹和樹根。經過生物科技研發後,不斷研發出肉桂的附加價值,以肉桂精露及精油製造出各種食品及清潔用品,發展出全新的地方產業;而且班員以環保的自然農法栽種,肉桂園完全不用農藥,因而得到花蓮縣政府的「無毒農業」標章,更受到了許多人的歡迎。

這裡是花蓮縣鳳林鎮的肉桂產銷班特產中心,一群來自台北的遊客正在試吃、試用各種肉桂產品,產銷班長溫錦洲所介紹的肉桂精露咖啡讓遊客們印象深刻。
[遊客
楊雅如]
它的精油還蠻清香的,它的牙膏還沒有試用過不知道,咖啡其實加肉桂的話,那個味道會讓咖啡的苦澀味去掉,對、還不錯。

成立三年多的鳳林肉桂產銷班所推出的肉桂食品包括肉桂茶、肉桂醋、肉桂精露..等,用品則有牙膏、洗髮精、香皂及精油等等,這些產品都是由產銷班長推廣種植、並研發生產出來的。

[鳳榮地區農會供銷部
主任 徐秀枝]
最主要是由班長溫錦洲先生、他很努力,他認為這裡有那麼好的土肉桂,他想推廣出去,所以他就召集了同好農友,一起來種。

除了推廣種肉桂、溫錦洲最希望的就是改變大眾對肉桂僅限香料使用與中藥調味的印象,為此、五年前他進入了朝陽科技大學應用化學系碩士班就讀,而為了學習產銷、他還考上屏科大農業企業經營研究所,希望以更多學識推動肉桂產業,身兼農夫還取得農經碩士、其實一路走來相當辛苦。

[鳳林肉桂產銷班
班長 溫錦洲]
因為我本身以前是讀機械工程、農業非本業,我才再去考,當時我的團隊中先進去的有一個東華大學畢業生技所的碩士,就為我算是補習、就是為了考試,考了第二年才讓我考進去,考上在實驗的當中、研發的時候,讀書中又認識了很多商業界的朋友,他們說這條路很難走、路很長。



沿著蜿蜒的產業道路、來到這片鳳林鎮聚落西側、海拔七百公尺高的溫家山林地,溫錦洲長年在這裡種植大量的原生種土肉桂、因此對肉桂的植物特性有相當的了解。

[鳳林肉桂產銷班
班長 溫錦洲]
這是種經驗、這麼多年我父親的經驗傳下來的,如果種太低漥的話,會泡到水,要有溼度、又不能潮濕,不能泡到水,泡到水根會爛,我們要選擇適合的高度,排水好的地方來種比較好,像這邊的海拔已經七百多公尺了,差不多七百左右。

趁著雨勢稍歇、溫錦洲 準備種下兩棵土肉桂樹苗。溫錦洲說、土肉桂品質與種植地點息息相關,鳳林地區的水氣、霧氣豐沛,無論山坡地還是平地都適合種植土肉桂,但是一定要注意肉桂樹根的水量攝取。

[鳳林肉桂產銷班
班長 溫錦洲]
肉桂這種東西太旱它會死,像種山上和種平地就不太一樣,平地可以泡水山上就不能泡水,要靠天然的像霧水一來溼度就夠了,早上一大早有露水,傍晚就會到我們西邊的山中央山脈這裡來。

不同於國外必須從肉桂樹根及樹皮來進行採收、台灣土肉桂是採收葉片,又因為不用藥、鳳林的肉桂都可以現摘現吃,還獲得花蓮縣府的「花蓮無毒農業」產銷標準。

[鳳榮地區農會供銷部
主任 徐秀枝]
最主要它(鳳林肉桂)生產的環境非常的好、在山上,完全沒有被污染,所以經過無毒的驗證之後,確定是不受污染的。

[鳳林肉桂產銷班
班長 溫錦洲]
花蓮農業局長杜麗華在推行無毒農業時、那時我在屏科大進修時,就有遇到副局長,政府要第二批要篩選(無毒農業)時,我想我有這樣的條件,我就請他來看、我說我有種你來看看,他們來檢查看到、我們全部是人工在除草。



鳳林肉桂產銷班的班員彭鳳源正在為自家肉桂園除草,為了達到無毒標準,他種肉桂樹完全不使用農藥與除草劑,彭鳳源說、肉桂並不難種,但除草一定要勤。
[鳳林肉桂產銷班
班員 彭鳳源]
所遇到比較辛苦的就是雜草的問題,像這些雜草兩個月就要除草一次、不能怠惰,如果三、四個月沒除草它就會長很茂盛,像芒草就生長的非常快,這裡又是山邊雨水多又充足。

彭鳳源種肉桂樹苗的方法很特別,他利用特製塑膠圈做為保護樹幹的防護罩,這種塑膠圈讓樹幹不會在除草時遭砍傷、甚至還可防颱。



在班長的指導帶領下、肉桂產銷班的班員們大家都漸漸體認了種植肉桂的好處與經濟效益,而且幾乎人人都成了肉桂達人。

[鳳林肉桂產銷班
班員 彭鳳源]
與傳統的農作相比它(肉桂)的經濟效益比較高,因為它算是中藥的一種,在台灣現在來講,第一是可以造林,第二點是它有醫療、療效的成分,我們平時也可以拿來泡茶,它可以用來舒展筋骨。

肉桂葉四季可採收、乾燥後即可沖泡飲用,溫錦洲為了存放大量肉桂葉、讓肉桂產品不因季節與天候變化而中斷生產,便高價購置了一個大冰櫃及電子控溫烘茶機。

[鳳林肉桂產銷班
班長 溫錦洲]
看你要烘焙出怎樣的東西,你要做發酵茶和一般的茶時間完全不一樣,這叫做低溫烘焙,普通我們的溫度、關鍵度就在溫度,一般農民用太陽曬的茶葉,像蔭乾和曬乾效果、味道也不一樣,用這個它是非常耗電。

另外為了提煉肉桂精露和精油、溫錦洲還訂製了兩個瓦斯大鍋爐,所有需要肉桂精露與精油成分的製品都必須經過這道提煉過程。Ns: 我們把葉子放下去現在開始煮,煮了三個小時水滾了之後、它的精露一般說的露水就從這邊流過來,冷卻的部分就一直灌水,從這裡一直冷卻出去,露水和精油、油比較少,就會一直滴、滴到這裡變成一層,流出來就到這裡。Os:慢火熬煮數小時後,能夠提煉出來的肉桂精露與精油其實都不多。

[鳳林肉桂產銷班
班長 溫錦洲]
差不多一公斤的葉子只能提煉3CC,當時我有估算過六年的樹只有3CC,若量算高差不多最多到4.5CC。

目前鳳林肉桂所生產的各種產品都還是以人力手工生產為主,因此生產成本仍舊偏高,肉桂主、副產品雖很多,但除了網路及產銷中心店面外、花蓮各地的農會超市就是最大的通路。

[鳳榮地區農會會務股長
劉仁炎]
我們農會超市也有幫他們推銷,主要的銷售對象除了我們本地的消費者來購買之外,還有外地有來鳳林旅遊的人,也會來這裡選購,以我們員工來說也會買這些產品,目前銷售還不錯。

除了在中醫裡的應用及香料、食品等使用外、近幾年來朝陽科技大學生技所和國內學術界研究發現,台灣原生種土肉桂因為含有豐富的肉桂醛、類黃酮、丁香酚類等成分,對人體還有很多助益。

[朝陽科技大學
副校長 曾耀明]
因為大家開始種植之後肉桂的產量變很多,量大的話它的用途、就是較簡單的用途,能用的就先用,但是我覺得如果未來想要有更大的發展的話就是說,肉桂對於糖尿病的治療有關的,像是胰島素的用途、像增加細胞對於胰島素的敏感度,這些若是可以研發出來的話以後的發展就完全不同了。

繼肉桂洗面乳與牙膏之後、產銷中心所推出的肉桂糖短短三個月就賣掉了一千多包,肉桂炭也被發現具有比竹炭更強的導電功能。利用現代科技、台灣肉桂似乎還有很多隱藏價值可被開發,例如肉桂豐富的植物性膠原蛋白,未來或許可以在美容及保健方面開闢領域,而產銷班的所有成員都期待,有一天能把土肉桂變成為後山的主要的農產品之一,帶給國人更加美好的優質生活。

採訪/撰稿 李一凡
攝影/剪輯 彭晉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