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您認識一位近來漸漸嶄露頭角的陶藝家蕭立應。蕭立應的陶藝之路,跟許多藝術工作者一樣,走來並不順遂,但他還是不顧家人反對,堅持這條路,想辦法衝出困境。幾年前到日本進修後,蕭立應確定了他想做的,是與在地文化結合的生活陶藝。身為客家人的他,便以客家人儉樸、不過度裝飾的傳統,來設計溫潤、細緻卻實用的作品。為了實現生活工藝的理想,他也自創品牌,並漸漸受到矚目。<像這種釉藥的變化很大你看到沒,這就很燦爛,(它的顏色也很自然),對 顏色很自然。>

精品街的專櫃裡,茶壺握把跳脫傳統方式,改以木頭取代,茶壺蓋上頭的柄也是如此,甚至茶杯外面還包覆客家藍衫,這種複合式的陶藝作品,是年輕創作家蕭立應的巧思。

[陶藝家
蕭立應]
(陶瓷)跟木頭、布這樣結合起來的時候,不僅只有它自己的功能,它自己跟布就有保溫的功能,跟木頭的時候,不只有斷熱的效果,也有造型上的美觀。

桐花燈 兼具觀賞和實用的作品外,蕭立應還會在創作中,加入客家元素,讓自身的文化,得以用不同的方式呈現。

[陶藝家
蕭立應]
客家的東西,跟我們現今現代的社會精神很像,就是說要簡單的生活。

蕭立應的作品講求精緻卻儉樸,這幾年還自創品牌,在國內陶藝界掀起一股新風潮。

[陶藝家
蕭立應]
過去我們的陶瓷,全都是做代工起家的,我們沒辦法說,這幾年來遇到大陸競爭,做代工的部分無法生存,一定要提升自己的品質,要做品牌。

來到蕭立應的工作室,碰巧他正在將剛上釉的杯子烤乾,這道步驟蕭立應特別重視,所以員工在操作時,他總是會在一旁盯著。

<底部它進去的時候水最多,它最快吸入,可是它水最多,所以反而倒出來的部分是,上面會比較厚一點點,所以裡面再讓它停留一秒。>

偌大的工作室,其實之前是一間廢棄的工廠,兩年前,蕭立應相中坪林這個清幽的環境,再加上客源主要集中在北部,因此將生產線從屏東竹田遷到這裡。

[陶藝家
蕭立應]
要離台北市近,第二要很安靜的地方,因為我很怕吵,我沒有辦法在工業區裡面做東西,我就是要山裡頭,要安靜啦。

就是喜歡安靜的工作環境,所以年輕時為了糊口,在國中擔任代課老師的蕭立應,經過一年就待不下去。

[陶藝家
蕭立應]
學校國中生很吵,每天都很累,再者我就想到其實自己還有時間,來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蕭立應想做的事,是專科時所唸的陶藝,為了就近照顧家人,蕭立應退伍後便在家鄉從事創作。只是父母的冀望,是他首先要面臨的問題。

[陶藝家
蕭立應]
父母很反對做這個(陶藝),每天都說,怎麼不去考教師,怎麼不去當老師,做這個能夠吃什麼,做沒得吃的事情你怎麼不會想。

自身的興趣碰到家人反對,讓蕭立應相當掙扎,而且當時的收入,每個月只有幾千塊,生活幾乎全靠朋友接濟,但他就是不願放棄心中的信念。

[陶藝家
蕭立應]
我不是說這樣做(陶藝)做不到來吃,或會做沒飯吃,我要做(出)成績讓你看,於是我就很努力,每天(工作)做,差不多12小時以上,做的東西拿出去賣,自己跑,全省這樣跑。

自產還得自銷,到處奔波擺攤,當時的蕭立應,可說是蠟燭兩頭燒,雖然辛苦,他倒也樂在其中。

[陶藝家
蕭立應]
可以跟消費者有一定的接觸,消費者會給你意見,會給你想法,你可以從消費者的身上知道說,消費者大概需要什麼東西。

透過和消費者面對面,蕭立應從中修改自己的作品,讓他的「生活陶」更名副其實,不僅呈現儉樸之美,更要實用,因此也漸漸在業界打出名號,從多年來的單打獨鬥,慢慢建立了頗具規模的工作室。有這樣的轉變,除了不放棄,2005年獲得公費補助的築夢計畫,前往日本取經,也讓蕭立應對如何做陶、行銷陶,有了不同的視野與想像。

三個月的日本學習之旅,不僅一圓學生時代的夢想,也因此眼界大開。

[陶藝家
蕭立應]
他們做陶瓷是跟世界交流,跟世界接觸,他們發展出自己的一套,對陶瓷的看法。

日本學習的寶貴經驗,蕭立應很快地運用在作品上。像他現在就主打複合式創作,把陶瓷和木頭結合,讓產品可以更實用,也有不同的質感。

[陶藝家
蕭立應]
現在台灣不是做便宜的東西的時代了,我們做便宜的拚不過大陸,我們唯有提升自己的品質,提升自己的工藝精神,提升自己對作品的詮釋。

十多年的陶藝創作生涯,蕭立應不斷求新求變,也用成績成功說服父母。接下來,他還要在作品中結合更多的元素,要讓手作的台灣客家陶藝,可以跟世界並駕齊驅。

採訪/撰稿 羅弘昇
攝影/剪輯 陳靖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