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埔里茭白筍的產季時期,我們可嚐到鮮甜的茭白筍。但,取完筍肉之後,那佔空間的筍殼在處理上卻是很惱人的。埔里有手工紙廠業者,把茭白筍殼拿來造紙,甚至筍殼曬乾後,還可以做手工藝品,達到廢物利用和環保的效果。而說到環保,新竹市康樂里的環保志工隊,把回鍋油拿來做環保肥皂,不僅解決當地水溝阻塞的問題,還因此增加一些收入。百物飛漲的時代,其實用點心思把廢物再利用,不僅可以創造價值,還能做環保。
新竹市康樂里的環保志工們,正把凝固成行的環保肥皂拆模。而他們所做的環保肥皂,主要的原料竟然是回鍋油。先來看看製作過程。
清水中加入氫氧化納,也就是俗稱的石鹼片,充分融於水之後,經過降溫。接下來就是重頭戲,倒入回鍋油還有加點香精,攪拌過後就可以倒入小桶子內,準備分裝。
等一個禮拜凝固後,就能拆模,還要經過一個月的內部乾燥,肥皂才能使用。
[新竹市康樂里
里長 林再興]
有一次就是說,我們里464巷那邊,水溝常常塞住,我就拜託環保局清潔隊,去清潔水溝,結果環保局的人跟我說,你來看看整個水溝都是廢油,結成像石頭一樣塞住,難怪水溝會不通。回鍋油如果倒進水溝會塞住,它有皂基可以做肥皂,我就想到主婦聯盟說的。
四年前里民不當處理廢油,反倒讓他們萌生做環保肥皂的想法。不過第一關先要說服志工隊員。
[新竹市康樂里
里長 林再興]
當時在做的時候,有人也抱著不相信的態度,哪有可能,油不就是油油的要怎麼做肥皂,哪有可能,結果剛開始做也是有失敗的,但是我說不用擔心,我說既然別人做得起來,我們也做得起來,因為油的來源不一樣,我們就要調配我們的配方,結果成功之後,大家試做之後,好用 又不傷手。
現在志工隊一個星期,固定製作一次肥皂。對於這樣油膩膩的工作,他們已經樂在其中。
[新竹市康樂里
環保志工 陳張鳳英]
大家很高興集合一下,就來做了。大家邊聊天一起做,感覺很好。
[新竹市康樂里
環保志工 徐玉妹]
像油不要的,煮過 炸過沒有要用的油,就收回來這邊,又有地方放,不會倒到水溝裡,如果倒進水溝理會污染,送來這邊又對大家很好。
順道一提,這裡裝肥皂的盒子也很環保,是用吃剩的豆花盒。
[新竹市康樂里
環保志工 徐玉妹]
東西自己買來吃的,自己興趣買來吃的,(就是留起來),對啊,有些去收的,去收人家小孩子的,然後收回來的。
至於主要的原料回鍋油,則是里民提供,或是里長定期到店家收集。
[新竹市小吃店業者
吳明和]
他回收做肥皂,然後回饋社會,有多利益在啦,很好啦,我們又省得麻煩。
回鍋油經過過濾,就可以拿來做肥皂。而這種環保肥皂的清潔效果,一點都不輸給一般肥皂。
[新竹市康樂里
環保志工 李二妹]
這種的我們衣服有沾到油,還是說小孩子被噴到油,很好洗,稍微柔一柔就好了,很好洗,廚房的抹布也很好洗。
更重要的是,環保志工們已經省下不少肥皂錢。
[新竹市康樂里
環保志工 徐玉妹]
(家裡肥皂的費用有省很多嗎),有 有省到,(差不多省多少),這個就沒有算得很清楚。(差不多有多久沒有買肥皂),我做這個就不曾買肥皂,(有多久的時間),很多年了。
這裡所生產的環保肥皂,現在還拿來販賣,平均一年有四 五萬元的收入。
[新竹市康樂里
環保志工 謝德旭]
我們的收入拿來,我們的關懷站,我們在做都是環保志工,但是環保志工也沒有什麼回饋,就是聚餐啦還有慶生會,就是利用這些,一些拿給關懷站。
可以做環保,又能夠增加收入,志工隊,常常是其他社區觀摩的對象。
[新竹市康樂里
里長 林再興]
像說一兩年前,湖口有一個社區,還有新竹市有很多個社區來問,最近也有人來問,可不可以教他們做,我說沒有問題。我們是希望說,這個回鍋油肥皂可以全面推開,大家盡量去回收回鍋油,因為靠我們是沒有那個力量。
想不到吧,回鍋油也能做肥皂,事實上生活當中,有很多東西都可以再利用,在南投埔里,有人拿這個茭白筍殼來造紙,甚至曬乾的茭白筍殼,也能夠做手工藝品。
佔全國九成產量的埔里茭白筍,現在正是產季,採收下來的筍,會被送到加工處理廠。員工進行剝殼 分類,再送到各地賣場。至於沒有用的殼,在紙廠業者的眼中可是重要的寶。
這裡是埔里六家手工紙廠當中,第一個用茭白筍殼造紙的。收集回來的殼必須先經過蒸煮。
[南投埔里造紙廠
員工 毛莉莉]
蒸煮的時間差不多是,一個小時左右就可以了,蒸煮的漿料在拿去打漿機那邊,因為我們茭白筍殼做紙張的時候,有時候它不是單一的材料,它要混合一些其他的材料。
蒸煮好的筍殼再經過打漿程序,接下來就可以抄紙。
累積一定的數量,就要開始壓水。
再將紙烘乾,一張加入茭白筍殼的手工藝術紙,就大功告成。
[南投埔里紙廠
業者 黃煥彰]
手工紙的生產,在中式的生產方式裡面,它都是利用植物的纖維,植物非常廣泛,但是要生產紙張有兩個條件,第一個取材非常容易,第二個做出來的紙張好不好用。埔里是屬於非常好的,茭白筍生長地區。這個茭白筍的殼,一般來說當成廢棄物,它可能會放在田間做成堆肥,可能會放在雜草的地方,覆蓋雜草,或者放水流造成渠道的阻塞。(當時)埔里藝文界,就發動一個想要用,茭白筍來生產紙張的理念,這個理念有兩個,第一個利用本土性的漿料,來生產自己的紙張,第二個它屬於一個,廢棄物的再度使用,變成一個惜福愛物的觀念推廣,那時候我們就用茭白筍的外殼,來生產所謂惜福紙。
十二年前黃煥彰響應愛物理念,從事茭白筍殼造紙,不過畢竟原料性質較難掌握,起初市場反應並不好。
[南投埔里紙廠業者
黃煥彰]
就是說茭白筍內殼裡面,它有一個不吸水的物質,這種物質在經過我們處理好之後,它還是一樣不吸水,形成紙張之後,它會變成聚墨的現象,也就是說色彩啦,水分畫上去它會拒絕讓它沾附。
經過改良現在品質不但穩定,還能突顯這種紙張的特性。
[南投埔里紙廠業者
黃煥彰]
我們強調的是說,盡量不要再漂白的過程,讓它原來的色澤跟味道的呈現,結果這個味道是產生,有青草的味道,色澤就變成一個微黃的顏色。
眼前這些精美的手工藝品,全都是紙廠女員工的傑作,而用的原料,就是曬乾的茭白筍殼。
[南投埔里造紙廠業者
吳淑麗]
這個殼每天它會堆很多的量,在農民來講他們也很困擾,不知道怎麼處理,回收量也沒有那麼多,是一個龐大的壓力。它裡面的纖維有粗 有細,條紋有橫的 有直的,而且它的顏色有深淺,線條都有,顏色有綠色的 有米色的,有咖啡色的,會覺得說這個來做創作,生活工藝品,也許它的量可以回收,更多的回收量,所以就嘗試把它試看看。
十年來越做越有心得,已經創作出三十種產品。
,厚的來做的話,立體感更好,所以都沒有浪費掉,稍微挑一下,我來挑給你們弄好不好,它可以分類,做頭髮啦 裙子啦,鴨子的毛啦是很棒的。.
[南投埔里造紙廠
業者 吳淑麗]
地球的環保因素,其實它就是一個很好的生活概念,除了這個以外,我覺得說他最大的意義在於說,它不用的東西,它可能會變成一個污染物,可是你如果有效應用它,它是一個黃金。
沒有錯,只要用點心,日常生活中的廢物,都可以創造意想不到的價值。雖然一般人可能無法將茭白筍殼,做手工藝品或是造紙。但是,像新竹市康樂里的環保志工隊,用回鍋油做環保肥皂,卻是可以嘗試的。總之週遭很多事物,正等著有心人去開發更多用途。
採訪/撰稿 羅弘昇
攝影/剪輯 范群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