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竹東的二重埔過去是一處傳統的客家農庄,但在工業化及外來人口進駐下,漸漸失去了早年的鄉野風貌。前幾年開始,當地鄉親自發性地推動社區綠美化,讓社區變得更加美好。而台中東勢鎮大茅埔社區也有類似的情形,大茅埔是人口集中的典型客家傳統聚落,原本完整的夥房屋,在921時全都受到重創,坍塌的房子因而廢棄多年,對社區景觀影響頗大。客委會為了促進社區再造與環境美化,便發獎勵金鼓勵居民發揮創意、綠美化家園。鄉親的社區綠美化競賽、全體總動員,成果如何,一起來看<這邊還要一個洞喔!要啊、距離這樣,妳來這裡、再補一個。>

萬里無雲的星期天一大早、竹東鎮二重埔一處農地來了一大家人,看起來他們像是在種菜、其實是在種花。Ns: 這邊、這邊種、種,種下去。這處數百坪的農地、是二重埔周家的菜園,周家大小十幾人每到放假日都會來這裡照顧菜圃,近幾個月來他們開始在菜園邊種櫻花和海仙丹,希望來年可以賞花。

[竹東鎮二重埔
居民 周至威]
平常我們上班也沒空,假日我們全部都來這邊,就是運動、種花,增加我們環境的美化,還有、你看這些小孩子種花也是很快樂,不會每天在家沒事做只能看書看電視,來到外面踏青運動一下。

周至威全家皆非專職務農,但這個菜園卻讓他們自給自足、省下不少採買蔬果的費用,大家一起照顧菜圃和種花更凝聚了家族情感,未來他們還決定要一起種喬木。

[竹東鎮二重埔
居民 周至威]
以後計畫是有比較長久的,我們還會種比較高大的樹木、可以綠化,現在先種一些花讓它暫時性的,因為它要時間讓它成長。

住在周至威家附近的劉慶昌正在整理草坪,他每隔一星期都會割草,在二重埔地區、劉慶昌算是在自家土地進行綠美化的第一人,也算是當地自發性綠美化的發起人。

[竹東鎮二重埔
居民 劉慶昌]
我覺得做綠美化第一是自己有興趣,還有隔壁鄰居還有社區市區的民眾來到這邊走走散步的時候看到,我希望我這是一個種子,綠美化的一個種子散播出去,他們看到我的花種的那麼漂亮有興趣我就送他沒關係,變成說散播出去左右鄰居大家越來越多人有興趣。

六十歲的劉慶昌在林務局工作、許多花草樹木的特性他都非常了解,他在自己的土地上他種了數十種花草,光是廣場草皮就種了三種。

<這種草叫什麼草?地毯草,耐踏、耐旱又耐陰。>

劉慶昌說、二重埔水源非常豐沛,竹東大圳和地下水水質全都非常優質又無污染,不管是稻作或其他綠美化植物都生長得非常健康,他也越種越有心得、花草樹木越種種類也越來越多。

[竹東鎮二重埔
居民 劉慶昌]
以前種的花都是比較普通的,我們種久了就會種比較有價值的、有經濟價值比較特別的、不容易收集的,就像是銀杏來說是一種植物類的活化石、比較特別,像肉桂都比較特別,我就種這種比較特別的會比較有價值,一方面觀賞也特別、可利用的功能也比較多。

奇花異草與雅石、加上休閒桌椅,劉家伙房前不再只有稻田,而像是充滿氣氛的渡假景點,路過劉家的路人多少也會注意到這裡的景觀。花團錦簇、綠草如茵,再加上不間斷的鳥叫聲,讓人感覺到二重埔豐富的自然氣息,也讓竹科工作多年的二重埔居民范石銘更珍惜這裡的環境。因為受到鄰居劉慶昌影響、范石銘三年前也開始在自家土地種起花來,他種的大理花、鳳仙花、杜鵑花…等都綻放得非常美麗。

[竹東鎮二重埔
居民 范石銘]
以前全都沒有做綠美化,全都長了雜樹、然後還生雜草,看起來就不美觀,而且雜亂無章,對土地的利用而言已浪費掉了,所以我認為推動綠美化有兩種好處,一來是景觀變很美,二來是可水土保持。

<這裡全都是向日葵,向日葵?是啊,還沒開花啊?六月初、六月中旬差不多啦>

三年前完成家園外的綠美化造景後、范石銘又把自家一大片的山坡休耕梯田進行整理,種下數千株向日葵和一千餘棵肖楠,他希望再過不久就有一大片自己的向日葵花海和肖楠林可以給大家觀賞,就像他在三年前所種下的幾棵桑甚樹一樣、如今已可DIY採果,給左鄰右舍、親朋好友一起分享。

<好了、好了,很多了喔,是啊,啊!三斤有了、三斤有了。>
<很涼、很好!>

這裡是整個二重埔景觀最美的地方,因為這裡是至高點,可以看到對面的飛鳳山、還有那邊觀霧的樂山還有鵝公髻山都看得到,所以我認為這麼好的地方我們要留下來,所以讓他做綠美化。每到假日、范石銘和太太陳美珠都會一起整理、照顧綠美化植物,他們說照顧這些植物感覺就像照顧小孩一樣辛苦。

[竹東鎮二重埔
居民 陳美珠]
剛開始種的時候真的是蠻辛苦的,就是下了班回來還要澆水,一棵一棵澆,小孩子也在後面跟著牽水管,就是把樹苗讓它照顧讓他過了那個一年以後,才不需要我們去真的去照顧它。

[竹東鎮二重埔
居民 范石銘]
夏天的時候最辛苦、因為夏天的溫度高,所以早上澆水澆完下午就全乾了,所以幾乎每天都要澆水,所以我們又都是要上班的上班族,所以我每次都要很早大約五點多就起床、五點半趕快到田裡澆水,澆好後大概七點半八點就出門上班。

在劉慶昌和范石銘等人的帶頭下、竹東鎮二重埔有越來越多的鄉親也開始在自己土地上進行綠美化工作,未來二重埔社區景觀或許將會更美麗、甚至成為竹科的一處大後花園。台中縣東勢鎮的大茅埔社區是一處傳統客家庄,在行政院客委會的「大茅埔聚落生活空間保存與活化」的計畫推動下、台中縣客家事務課接下了社區營造的前期計畫,大茅埔社區綠美化競賽也宣布開跑。

[台中縣客家事務課
課長 魏瑞伸]
當初這個計畫案一開始我們是希望說、因為九二一之後這個地方(大茅埔社區)受到很大的影響,很多坍塌的老房子因為有產權的問題例如伙房屋,有的沒有分割,這個地方因為牽扯到很多產權的問題,所以就令其荒廢,若是要使這個地方讓它有一個環境的問題要它改變要它美化的話,第一就是要改變雜亂空間。

參加綠美化競賽的家戶最高可獲得客委會三仟元補助,但大茅埔地區因為人口集中、巷道狹窄,空間美化不易,不少社區居民們卻都能盡力克服環境的限制。

[東勢鎮大茅埔社區
居民 羅秀琴]
原本想我家外頭道路空間很窄,車輛也進進出出,不太方便種東西,到後來想說、本來想彩繪,又怕畫不夠好,我女兒就說這可以怎樣種植物,她想要做、我想說要做又沒地方做,大家就說要做、決定要做。

比賽結果宣布, 羅秀琴的窗台綠美化創意雖然沒有獲得前三名、她獨特的空間利用與自動滴水裝置、和之字型植栽,卻是社區公認的最佳創意之一。

[東勢鎮大茅埔社區
居民 羅秀琴]
放平的會沒那麼漂亮,就想說放斜斜的,也剛好弄好之後那水這樣滴下來也剛好能用、能流動,後來我們樹筒那邊要種蕨類、種蕨類的植物,因為要保持溼度,如果整天日曬的話,蕨類就會長不好,種了好幾次都一直死掉,後來就想到要如何才能讓水一直滴下來。

<第一次看到、香水鳳梨,我們一般來說鳳梨都是生長在泥土上,不是啦!鳳梨本來就是這樣長的、鳳梨本來就是這樣長的。>

星期假日、羅秀琴來到鄰居賴秀如家,分享一些種植花草的心得,和羅秀琴一樣、賴秀如也是利用屋外小空間進行綠美化,賴家種的植物很多種,有可以吃的九層塔和鳳梨、還有色彩鮮豔的一丈紅和文心蘭,因為賴秀如照顧這些植物非常用心,還因此得到了競賽第一名。

[東勢鎮大茅埔社區
居民 賴秀如]
以我本身來說、早上起床先巡一次,下班回家皮包還忙放下又巡一次,看看當天的花花草草有美麗嗎、有長大嗎,感覺心情很舒服,社區也改變了、很多人來賞花。

賴秀如的雙親都已退休,賦閒在家的兩老也樂得照顧花花草草,八十歲的賴爸爸還創作了些創意裝飾,使得這片花草牆更加豐富和美觀。

<這花為什麼要修剪?因為花開了就要修剪、才會美麗。>

在這次綠美化競賽中和賴家並列第一名的張麗芳、非常有創意的在自家前院完成了她的夢想花園,鍋碗瓢盆都能夠變成她用來種花的容器,大甲溪的漂流木也成了她的花牆。

[東勢鎮大茅埔社區
居民 張麗芳]
以前有一些比較喜歡留下來的漂流木,還有砧板不用的、和平底鍋,平底鍋為什麼想不要了、因為會粘鍋,我買這個便宜的、我買到便宜的會粘鍋,就想算了不用了,本來都要回收的,因為不太捨得就留下來,沒想到這次可以這樣子創作,覺得也蠻不賴的。

和二重埔鄉親的自發性綠美化相比、大茅埔社區的綠美化競賽幾乎可說是戶戶總動員,使得大茅埔社區裡每條街巷間都可看見繽紛的花草和創意。在都市化社區及傳統農庄裡,不管是官方還是民間自發的綠美化,只要發揮創意、用心去做,每個地方都能夠創造出自己的文化特色,客家傳統聚落也能夠重獲彩色的生命。

採訪/撰稿 李一凡
攝影/剪輯 彭晉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