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委會去年修法提高請領老農津貼資格,為了能真正照顧到實際、且長期務農的農民,避免假農民領取一個月7000元的老農津貼,由農保投保年資滿6個月、年滿65歲就可請領津貼的規定,改為年資要滿15年才能請領,修法前已加入、但未滿15年者則減半領取。配合法規修改,內政部也行文全台農會,協助清查農民資格。以高雄美濃為例,加入農保的1萬3千人當中,就有4600多人,名下沒有農地,這個比例高達百分之卅五。而這些農民最近都接到政府的清查通知,引發不小恐慌,擔心農保資格會受到影響;這些農民有的是長期承租土地耕種、但拿不到租賃契約;有的是土地仍在父母名下,卻沒有和土地持有者在同一個戶籍的。政策的調整似乎無法真實反映農村實際的變化與現況,若是單純延長投保年資,結果只是提高了請領津貼門檻,但在缺少必要的認定標準情況下,「假農民」問題一樣會存在。
再過二個禮拜,田裡的稻子就可以收割了,辛苦耕耘了半年,總算有好收成。76歲的傅春富,當過產銷班班長、也曾獲選為模範農民,但近來政府著手清查農民身分,卻讓名下沒有土地的他,感到擔憂。

[農民
傅春富]
有的人有一甲地,但是他沒有種半株芋頭、番薯啊,那是不是農民啊,現在像我沒有田地,我種一甲地的網室木瓜,四分地的水稻,一分地的番薯,加起來總共一甲半,是不是農民啊,要是我認為,我才是真農民、假地主。

名下沒有農地的傅春富,早年繼承父親農會會員資格,在農保一開始試辦的時候就加入了農保,耕種了一輩子,現在也領有老農津貼。

[農民
傅春富]
我第一個我就去繳錢,我就要保,是不是,有的人會怕,想說不知道怎樣,不知道會不會是騙人的。

[農委會輔導處 處長
張致盛]
因為我們其他的國民都有相關的社會保險,那農民本身原來沒有社會保險,所以台灣省政府在74年就訂了一個農民的保險制度,所以從74年開始施行,也把農民納入我們的健康保險,那在開辦之初的話,包括社會保險跟健保的部分,那之後因為全民健保開辦了,那健保的部分就納入全民健保,所以農保的部分就是僅存社會保險這個部分。

為了照顧老農生活,民國84年又制定「老年農民福利津貼暫行條例」,每個月發放3000元津貼,不過,每到選舉,這項福利政策似乎就成為候選人拉票的工具。

[農民
傅春富]
一直我都是有農保的,一直有農保的時候,之後就農保又可以領三千元(津貼)喔,又漲漲到四千喔,又漲到五千喔,又漲到六千,漲到七千,是不是,這個七千元什麼時候有的你知道嗎,什麼時候漲的你知道嗎,上屆選總統那時候啊。

然而,早年加入農保的資格較為寬鬆,請領津貼更只要投保滿6個月、年滿65歲,每個月就可以領取津貼,也因此,「假農民」越來越多。

[農委會輔導處 處長
張致盛]
所以就有很多人在接近65歲的時候,他就去購買農地,然後短暫加入農保,六個月以後,他就能夠請領老農福利津貼。

六個月繳468元,一滿65歲馬上可以請領每個月7000元的老農津貼,不僅不合理,也排擠到其他農業預算。

[農委會輔導處 處長
張致盛]
那我們在103年,(老農津貼)總共編了491億元,104年編了488億元,那這些,這些相關的預算金額相當龐大,也占了農委會本身預算大概49.5%左右,接近一半。

農民參加農保須具備的資格包括,年滿15歲、每年實際從農時間合計達90日以上者、無農業以外之專任職業者、從事農業工作連續經營滿一年,自有農地者,以本人、配偶、同戶滿一年之直系血親、翁姑或媳婦所有農地平均每人面積0.1公頃以上,林地每人0.2公頃以上,承租農地者,375減租耕地平均每人面積0.2公頃以上,375減租以外之農地,林地每人0.4公頃以上、其餘農地每人0.2公頃以上,並訂有經公證之租賃契約,從事農業生產者。

因為入保僅需持有0.1公頃農地,也衍生出農地分割出售、造成許多「農保地」問題。

[農民
傅春富]
很不合理喔,相當不合理喔,應該就要像我們真正有在耕作的,是不是,才是真農民啊,是不是,才有資格享受啊,他們有錢人喔,比如說,我今天有錢,我今天有一千萬,他一千萬可以買三分地啊,一千萬啊,現在價錢更高了啦,我三分地買下去來說,我也是真正的農民啊,我不用種東西也是農民啊。

[農民
陳帥之]
因為其實有些人,就像,其實他不是農人,可是他卻有(農保),可是我們真正的農人,卻沒有辦法取得農保,這樣是很弔詭的事情。

[農民
胡惠玲]
因為農民其實大家知道,其實農民所賺的並不多,你要真正擁有到自己的土地,那需要的是時間,可是當這個時間,或許等到讓你等到的時候,你年紀已經相當大了。

為了杜絕假農民,去年立法院三讀通過老年農民福利津貼暫行條例部分條文修正,將參加農保滿6個月即可請領老農津貼的門檻,提高為15年,6個月以上、未滿15年的投保者,則減半領取3500元津貼。同時新增,必須設籍國內,近三年每年在國內需超過183日的規定,以改善投機者藉由購買農地、短暫務農、及長年旅居國外的人領取老農津貼的不合理現象,農委會預估每年將可省下30億元經費,15年可省462億元。

[農委會輔導處 處長
張致盛]
從去年,那整個實施一年多來,我們包括長期旅居國外的,我們目前清查大概有一萬多人,那加入農保還沒有滿15年,目前領取半額的,大概有4000多人。

因應法令修改,內政部清查以自耕農身分加入農保,卻未持有農地的農民身分,以高雄美濃為例,農保人數有1萬3千人,卻有4600人在近日收到通知,引起農民恐慌,擔心農保受到影響。但因為過去三七五減租的陰影,地主一般都不願意簽訂租賃契約,無以為憑的佃農,便也無法投保農保。

[農民
傅陳員妹]
沒有土地啊,沒有這個土地可以保農保,不可以,自己沒有土地,全都是用租的,(那妳保什麼保險),我保勞保,(勞保要繳多少錢),喔,三個月要繳一萬多元欸,(那妳會覺得不能保農保很不公平嗎),沒辦法,自己沒有土地,不能保農保。

[農民
吳佳玲]
我目前在宜蘭這邊種田,今年是第四年,那沒有取得農保資格,主要原因是我名下沒有地,那剛好我接觸的這群農友,多半是不認識字的,那所以他們對這種,契約,文字,文字契約的部分,他們是更排拒的,所以通常我們跟那個老農夫租地的時候,都是口頭契約,那所以如果你要取得一個紙本的契約,然後再來,再來投保,投農保的話,那個困難度是滿高的,難上加難。

[美濃農村田野學會 執行理事
溫仲良]
他的租賃契約必須拿到法院去公證,但是法院公證一件事情我們所知道,就是這樣,一般你在農村,大家都知道,你要跟農民,你要租他的地,你要簽契約都很難喔,不要說什麼你還要拉著?農民去法院公證啊。

另一種狀況則是,同一戶籍的規定,也帶來許多限制。

[美濃農會 總幹事
鍾清輝]
比如說父親和兒子,土地,父親參加農保,田要是說登記給兒子以後,兒子一定要跟父親同一本戶口名簿,才可以,父親的農保才可以繼續維持,我覺得這就很不合時代的意義了。

[美濃農村田野學會 執行理事
溫仲良]
像美濃這邊遇到很多就是說,傳統的大家族,就是說大家族其實已經解體了,那現在都朝向所謂的核心家庭,所以很多大家族其實已經分戶了,但是家裡面的地,可能還是掛著老爸的名字,以致於就是說,他(子女)名下無地的情況之下,沒有辦法就是,就是說取得這樣一個農民資格。

[農民
陳帥之]
小朋友就是因為學區的關係,那我們可能就,就是必須做一個,為小朋友未來的就是升學的準備,做一些調整,然後所以(老婆)她戶口遷出去了,那就沒辦法享有農保這樣子的一個,的權利,可是其實她也實際事實上是在農村裡面是在務農。

[農委會輔導處 處長
張致盛]
同一個戶籍這個相關的認定,就是因為表示有共同生活嘛,那目前這樣的規定是不是符合實際的狀況,我們也在做檢討,但是你不能說,全部都搬到台北了,我因為在鄉下有一塊地,那我要用鄉下的地加入農保,那這樣子事實上也是不公平的嘛,或者租給人家種的土地來加入農保,那事實上這樣子也是不公平的。

另外,必須要連續務農滿一年以上才能加入農保的規定,也引起反彈。

[美濃農會 總幹事
鍾清輝]
那要是這樣(未達)一年農保期間,要是發生什麼事情的時候,我覺得政府,這樣良心在哪裡,所以我覺得說這個,說要同一戶籍,還要連續經營農業,要一年以上才可以參加農保這個條例來講,我覺得對農民來講,還是一個最大的歧視。

[農委會輔導處 處長
張致盛]
那當初會限制一年,基本上還是要希望是,加入農保的人是實際從事農業工作,而且以農業維繫生計,所以當初會有相關的規定,但是在老農福利津貼修正之後,其實有一些包括現勘的制度,這些都有一些建立更完整了以後,其實我們在加入是不是要滿一年,這一部分我們也在考量。

種種的問題,都在尋求更好的解套方案,美濃農會和農村田野學會也提出,可以藉由農地銀行或產銷紀錄等等複合式的方式來認定農民資格。

[美濃農會 總幹事
鍾清輝]
可以把法院公證這個形式,可以改成農會,農委會所推行的農地銀行這個租賃平台來完成,這樣一來可以讓我們的地主更願意把土地釋出,再來二來的話,也可以讓真正耕作的農民,不用去浪費那個法院公證的那一筆的費用。

[美濃農村田野學會 執行理事
溫仲良]
他如果有務農的話,他勢必一定會有一些產銷的紀錄,比如說他可能會在農會的產銷班,或者是農會的供銷體系,或是農會的戶頭裡面,會有開戶,以及就是說,會有一些行口裡面,會有一些供貨紀錄等等的,像這些是不是也可以拿來列入所謂的一個就是,他有在從事務農的一個資格證明。

[農民
傅春富]
真正的農民要認定啊,認定我就認為,調查沒得調查,以出產的農產品,調查那個農產品最好。

[農委會輔導處 處長
張致盛]
那產銷紀錄當然也是做一個佐證的紀錄資料,確定你從事農業工作一定要土地去生產嘛,所以這一部分的土地,我們目前在做相關的資格的放寬的研擬,如果只單純產銷紀錄的話,或者是說他去拿一些他有買賣的紀錄,那事實上這些的認定是比較困難的。

老農福利津貼暫行條例已經「暫行」了20年,原本2007年在朝野共識下要讓它和國民年金銜接,但隔年政策又大轉變,讓老農津貼與國民年金脫鈎,也一直無法「落日」。

[農委會輔導處 處長
張致盛]
老農福利津貼暫行條例當初也是想說,如果日後如果併入國民年金的話,那老農福利津貼這些條例,就沒有需要再存在,但是目前整個相關修法的進度,或者是國民年金的推動的部分,目前並沒有完全達成,但是在整個未來規畫還是往國民年金方向來走。

[美濃農村田野學會 執行理事
溫仲良]
我是覺得不應該落日啦,因為如果要落日的話,那你應該要連軍公教、跟其他的一些相關福利的保險,應該拿下來,來做整體的檢討。

農保的保障包括生育、身障給付和喪葬津貼,勞保則有生育、傷病、失能、失業、老年、死亡和職災等給付,也有在外工作多年,返鄉務農的年輕農民認為,雖然勞保保費較多,但保障其實更完全。

[農民
林意評]
我現在也是就是一般的勞保,可是因為我覺得農保好像只有保健保費比較便宜,其他好像沒有說比較優惠這樣,對我來講啦,如果以退休金來講也是差不多啊,如果我勞保退,應該也是可以到一萬多,可是農保退可能只有七千,對,以這樣子來講,我可能比較,我還是就會保勞保,因為比較划算。

農委會坦言過去農民資格的認定標準確實比較寬鬆,但現在因應法規修改,再加上現勘制度等,認定都更加嚴格,只是能否符合現實情況,似乎還得打上問號,查緝假農民、如何避免傷害到真農民,農民資格的認定爭議、和老農津貼的未來,恐怕還有賴各方更細膩的討論。

採訪/撰稿 林秋伶
攝影/剪輯 陳靖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