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頭屋鄉的飛鳳村是一個傳統的客家農庄,擁有迷人的自然風光。一位從台北回鄉的現代藝術家「謝宏仁」,創作能力極強的他,在去年苗栗縣文化局的生活工藝競賽中,得到全縣第一名。各種藝術創作,陶藝、木雕、裝置藝術、創意家具、鐵雕、版畫等都難不倒他。為了一圓夢想中的山中小屋,他甚至還學開怪手挖山,整地蓋房子樣樣自己來,許多朋友都讚嘆他是個現代生活藝術大師怪手挖著淤泥、一撈又一撈的把淤泥從水池挖出。今天的工程是清除山腳下終年淤積的淤泥,未來這邊將會出現一個動植物生態都非常豐富的池塘,旁邊山脊上也會出現環山步道,而這位開著怪手的人其實不是受聘的怪手工人,而是一個全職的藝術工作者。他是謝宏仁,因為從小就對木工與美術非常有興趣,雖然學生時期學的是電子工程,但求學時都會四處求教藝術界先進,因為太過渴望擁有一處自由創作的空間和田園生活,多年前就從台北請調回苗栗工作、也在頭屋鄉飛鳳村的這塊家傳地上打造起夢想中的工作室。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高科技的進步,讓許多人習慣用影像紀錄人生的美好時光,不過如果拿起攝影機紀錄週遭的人事物、剪輯出完整影片的是國小學童,那可真是不簡單。日前位在新竹縣迷你小學「田寮國小」,以短片《愛月亮的媽媽》,拿下新力童心協力看台灣活動最佳故事演繹獎,學童盧柏鈞拍下媽媽為子女作息顛倒、忍受惡臭殺雞的辛苦工作,小朋友們拍完之後更懂得感恩惜福。拿下首獎是桃園「義盛國小」的《我的家庭》,所拍攝主題的小六生游亞萍的家庭生活貧困,大弟不能行走,小弟出現女性化的傾向,面對這樣的家人,亞萍不悲觀,反倒樂觀接受。看看小朋友用他們的高度看到怎麼樣的世界。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道路該不該建,大多從環境生態影響、車流量或是方便性等方向來討論,似乎很少重點有在道路對舊有聚落或產業的影響。若道路在規劃或興建之前,就能提出完整因應對策,也許這些聚落所受到的衝擊,就不會這麼大了。苗栗各地近年紛紛開始發展休閒觀光產業,休閒產業似乎成為各村落的出路,其中四年前苗栗至大湖台六線的沿線,更是一夕暴紅,還被人稱為黃金小鎮。但三年來遊客不再出現了,農場一間一間的倒閉,這交流內外的道路發生什麼問題,讓這黃金小鎮不再閃亮?人潮不再造訪?涼爽的午後,冬陽悄悄的躲進雲端,遠方的霧氣為山巒增添一份神秘,現在正適合出遊踏青,開車走在峽谷之中,兩旁陡峭的山壁,開始為旅程增添幾分讚嘆,穿過那一座座的隧道,驚喜似乎將不斷的出現在眼前。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電影導演蔡明亮的作品《愛情萬歲》、《河流》、《你那邊幾點》、《天邊一朵雲》等,都是拿下國際獎項的作品。這位國際影展的常客,導演身分,眾所皆知,但卻鮮少人知道他是馬來西亞客家人;還有很多朋友也不知道,這位享譽國際的大導演,多年來只要有新作品,就親身走入台灣校園、到街頭、夜市賣電影票。這樣另類的電影宣傳活動已經持續七年,也吸引許多學生、社會人士義務加入賣票行列。是什麼原因,讓國際大導演得親自上街頭賣電影票?又是什麼樣的理念,讓這麼多人心甘情願加入?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位喜歡自我挑戰的陶藝創作者-徐連斌,他豐富的創作力,為陶藝文化開拓出更寬廣的空間,他不但能把名字、書法字體、手繪圖案等燒到陶器上、開發出獨一無二的個性化陶器,最近他又有新嘗試,成為第一個成功將雷射雕刻運用在陶器上的人。因為喜歡陶藝,徐連斌希望更多人看到陶藝之美,二十年前,他就跑到學校當起老師、教小朋友玩陶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次的立委選舉,可以說是戰況空前。因為選舉制度,改成單一選區相對多數制,一個選區只能有一個人當選。如果單一選區相對多數制,容易造成兩黨制的結果成立,那麼這次選舉中的第二票,也就是政黨票,便是保障小黨生存空間的設計。不過,34席的政黨票,政黨必須得票超過5%,才可以分配席次。我們特別選了幾個客家庄,針對主要候選人做採訪,探討在這樣的制度下,客籍候選人能否集中客家票,或是藍綠基本盤,會不會因此動搖。帶您到桃園縣第二選區,新竹縣,苗栗縣第二選區,和屏東縣第一選區,看看這些地方的狀況。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苗栗縣公館鄉出礦坑是台灣最早開發的油礦場,也是全世界第二個被發現的油井,其蘊含的天然氣也帶動著苗栗、公館的聚落與產業發展。隨著礦場資源減少,出礦坑社區也跟著沉寂了,最主要的問題就是少有工作機會,人口大量外流,在台灣這樣的情形並非是特例,許多聚落也都會期待觀光能成為強心針。出礦坑會有機會再度繁榮起來嗎?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強調健康自然的有機農產品,是以無農藥、不使用殺蟲劑,甚至不用化學肥料來栽培農作,因為和傳統耕種方式不同、有機農產的產量也就比較少,價格也大多比較貴,黃仁棟和梁綠秀在新竹地區,分別推動有機飲食和有機素食,都已經超過十年。做生意就是要賺錢,雖然的事業經營方式,似乎不太符合這項定律,但為鄉親的健康而做的多年付出,終究建立了自己的有機王國,也獲得了消費者與鄉親的認同,更重要的是實踐對土地與人的尊重,這更是他們所求。寬廣乾淨的環境、明亮又充滿現代感的空間,乍看之下、跟一般賣場沒什麼兩樣,但仔細看看,這可是全國規模最大的有機產品連鎖超市-「柑仔店」,店裡頭賣的蔬果全都標榜自然、有機。
[消費者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句話說行不改名坐不改姓,但是在台灣有一群詔安客「生姓廖 死姓張」,他們就是所謂的張廖或者雙廖家族,主要集中在雲林西螺、崙背、二崙等地。過去因為土匪猖獗,張廖家族為了自保,勤練武術,組了七個聯防組織,就是所謂的「西螺七崁」。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六堆一代名人徐傍興,一生對於台灣醫療、教育、棒球運動,貢獻無數,今年正是他百年冥誕,客家電視台籌畫一年時間,特別將徐傍興的故事,改編拍攝成連續劇。由於劇情時空跨越五十個年頭,景物今非昔比,戲劇為符合當年景物,這幕後人員多次南下屏東進行田野調查,尋找適合場景,要忠實重現當年原貌,搭工程浩大;同時為了真實還原劇中主人翁的角色,演員還得苦練六堆腔客語。「大將徐傍興」訪問當年曾與徐傍興共事過的人,讓觀眾透過戲劇真實感受人性的真善美。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國內客家的歌謠班和山歌班為數眾多,表演主要都是以歌藝取勝。高雄市近幾年有一個較不一樣的表演團體成立了,就是「高雄市客家文化藝術團」,他們的才藝包括了歌唱、中樂、傳統戲曲、採茶戲、歌舞劇、短劇…等,非常多元。難得的是,團員們卻全部不是藝術科班出身,卻仍能在眾多的客家表演團體中得到迴響,甚至成了高雄市具代表性的客家團體,他們是怎麼做到的呢?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