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53-104集(2008年) (15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在南投埔里的牛眠山腳下,一對年輕的情侶檔農夫,花了近五年的時間,打造了全國唯一的有機食用玫瑰園,原本一心想好好務農的他們,最近卻遇到一個大難題,南投縣政府要求他們限期內清空地上物,搬離縣耕地,以供給一家礦泉水包裝公司擴廠之用,農民非常疑惑,農地為何不是農用優先?在經過第一次的協調會後,礦泉水公司仍舊依照既定計畫申請地目變更,而農民們也仍堅持繼續務農,南投縣政府期待的雙贏不知能不能成真?[有機玫瑰農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炎炎夏日,仙草冰是很受歡迎的消暑甜點。講到仙草,大家直覺想到的可能就是新竹關西。事實上,苗栗獅潭的仙草也不遑多讓。早期的獅潭鄉民,都會在自己的農田種植仙草,熬成仙草茶,當做退火聖品。隨著國內觀光休閒的興起,幾年前,獅潭有些店家開始賣起仙草,甚至變化出多樣的創意仙草料理,也為當地帶來不錯的商機。最近鄉公所還決定融入在地人文與歷史,計劃打造一條仙草老街。獅潭鄉這座苗栗縣的山城,五千多的人口當中,有八成是客家人,可以說是典型的客家庄。農業活動為主的鄉鎮,原本知名度不高,不過這幾年靠著仙草產業,也打入苗栗觀光景點行列。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北捷運各線陸續通車,高鐵、高捷也都在這兩年陸續完工,國內的大眾運輸越來越先進,相較之下百年老店台鐵似乎漸漸失去競爭力。五年前中央推出「台鐵捷運化」計畫,就希望以增加「台鐵捷運化車站」,和增購電聯車的方式,把主要經營長途客運的台鐵改造成具有捷運功能的新台鐵,而今年就是「台鐵捷運化」驗收年。不過「台鐵捷運化」真的能代替捷運嗎?設「台鐵捷運化車站」的地方是否就不需要捷運了呢?目前北中南三大都會區裡的每一條捷運計畫在規劃完成後的送審過程中、所必經的「環境影響評估」機制又扮演什麼樣的角色?電聯車和通勤火車一列又一列的進站又出站,提著大包小包行李的旅客頻繁上下車,這個火車站可不是普通台鐵車站、而是新建給高鐵烏日站轉乘旅客使用的台鐵新烏日簡易站。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豐富的自然生態,古色古香的閩南式建築,還有隨處可見的碉堡,這裡是金門,一個自然與人文交會的美麗島嶼,站在金門島上,不用望遠鏡,用肉眼 就可以清楚看到對岸的廈門,夜晚燈火燦爛的廈門 和一海之隔的金門,形成強烈對比,晚上的金門是如此的寧靜,和寧靜的金門街道比較起來,金門尚義機場顯得非常忙碌,這一點從機場的行李提領處,擠滿了剛下飛機的人潮 就可以看得出來,今年6月19日 通過實施擴大小三通之後,金門機場的客運量 也跟著增加了。

看著一架架飛機起飛又降落,金門人深深期待著 擴大小三通政策,能夠像起飛的飛機一樣 劃破金門的寧靜,為金門帶來 新的觀光契機與商機。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個人都愛聽故事,說故事甚至可能成為一種社區營造的方式。苗栗縣三義鄉有一群社區媽媽打造「愛莉媽媽故事屋」,故事屋其實就在媽媽們的家中,她們每週撥時間說故事給孩子聽,讓孩子從小培養閱讀的好習慣,慢慢累積對書、對人、對環境的關愛。去年八月成立第一個故事屋後,獲得熱烈迴響,不少媽媽們紛紛加入團隊,現在已經有五個故事屋了,共有2800人次學童受惠,不過這樣還不夠,他們希望每個村莊都有一個故事屋。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幾年竹南科學園區的發展,使得原本工商不甚發達的苗栗縣,出現了發展的機會,竹科四期的開發案,也讓苗栗縣得以力爭「竹竹苗輕軌捷運」延伸至苗栗市與銅鑼鄉;另外南部高屏兩縣的地方人士,盡力爭取高捷延伸的各個計畫,尤其延伸到屏南,對於麟洛、內埔這些客家庄的發展,令許多人相當期待。無論是苗栗銅鑼、還是屏東麟洛,捷運延伸絕對是利多,也可能讓客家庄樣貌大為改觀,但為何像基隆市這相當發展和的大城市,卻無法順利興建捷運。大家都希望交通便利,但政府預算有限,捷運興建與否的標準在哪裡?苗栗車站是苗栗縣最主要火車站之一,每天利用火車和客運巴士往返外地通勤的人也不少,最近聽說縣長要大力爭取竹竹苗捷運延伸苗栗市、市民異口同聲說讚。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過去人類製造太多的污染,如今在全球氣候上,問題嚴重已漸漸呈現出來。許多西方學者提出「世代正義」的觀念,提醒我們世代再也沒有權力,繼續破壞環境,把我們的環境債務,留給下一代負擔。現在節能減碳推動,在許多政府單位都已落實:像是雲林縣西螺分局,前一陣子就成立鐵馬巡邏隊,減少使用警用汽機車,除了做環保之外,還可以讓員警健身;另外,暑假期間,高雄市政府,也推動每星期四,全市搭公車免費,鼓勵市民多使用大眾運輸工具。這兩位警察大哥沒有搞錯吧,竟然騎腳踏車在街上巡邏。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現在打開電視或廣播節目,不但聽得到華語和福佬話,也可以聽到客家話了,但是在過去獨尊華語的時代,無論是公共領域或傳播媒體幾乎是聽不到客家話的,直到1988年的「還我母語運動」,客家人積極爭取傳播權,打破廣播電視法對方言的限制,客家話有了在公共領域發聲的機會。由客語發聲的地下廣播合格為合法性電台,客家電視頻道也於四年多成立,所以現在客家人有了自己專屬的電台和電視台,但是,客家真的被大眾看見了嗎?現在打開電視或廣播節目,不但聽得到華語和福佬話,也可以聽到客家話了。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全球環境和氣候日益惡化,越來越多國家都致力於節能減碳,提倡環保措施,希望每個人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減少能源的消耗。而現在有一群服裝業者,他們以透氣性佳的布料,結合客家元素,製作出客家節能衫。客家衫結合環保概念,也可以變化出,符合時尚和功能性的款式。不論客家節能衫,未來的市場性如何,不過在做環保之餘,又能突破傳統,相信這樣的概念,是相當值得推廣的。這幾年全球氣候異常,根據聯合國的報告指出,溫室效應是主要元兇。而溫室效應加劇,肇因於人為活動,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的結果。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十二年前國內第一條捷運開通至今、現在台北縣市已有五條主要捷運陸續完工通車了。今年初的高雄捷運紅線通車,南台灣也進入了捷運時代,讓搭乘捷運的人體會方便。現在除了北高兩個直轄市外,其實連桃竹苗等地的客家庄也開始有了捷運規劃:先從工期已經進入土木工程的機場捷運來看,它的路線終點就是設在中壢市,而新竹市交通處也正在規劃以新竹市為中心、向新竹縣與苗栗縣等各個科學園區及都會區的放射狀輕軌捷運系統。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新竹竹東的傳統建築老師傅黃炳榮,日前因為癌症過世,享年78歲。黃炳榮從三十幾歲就開始從事廟宇建築,興建上百座廟宇,他對建築結構各項細節都要求嚴謹,工作認真負責,因此即使沒有高學歷,但在傳統建築上的豐富經歷,讓黃炳榮成為年輕建築師請益的對象,而他也總是不藏私、傾囊相授,希望把一身絕學傳承下去。黃炳榮不是夙負盛名的建築師,但他一生用心雕琢每一棟傳統建築,認真負責的態度,雖然讓這位平凡的傳統建築師傅即使已經離開,仍然留給後代最不平凡的典範。與您分享這位平凡但傳奇的人物紀錄。[師善堂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個月19日,具有成為世界文化遺產條件的阿里山森林鐵路正式被移交給民間公司經營,當天有近百位阿里山居民及環保團體,在典禮會場外抗議林務局草率的將阿里山森林鐵路、場站,北門車站以及沼平車站旁的國際級大型旅館等,委託給民間公司進行33年的經營與開發,透過我們的鏡頭,共同來關心這個從阿里山山腳下延伸到海拔兩千多公尺山頂上的BOT風暴。

[阿里山社區發展協會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阿里山居民會這麼憤怒,除了因為旅遊市場的衝擊外,更大的原因,就是沼平車站旁的國際級旅館的開發案爭議,30年前,沼平車站旁原本是阿里山居民的主要聚落,1976年的一場大火燒毀了大部份房舍,林務局不准他們原地重建並強制拆遷,但現在這邊卻即將變成大飯店,接下來我們繼續來關心這個BOT案背後的爭議。

[阿里山居民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塊不起眼的木頭,只要加入巧思,就能創造出驚奇。藝術家劉邦漢的木藝作品,顛覆了一般人對木頭的印象。融合了雕刻、拼圖組合等技術,從平面到立體,都帶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他認為人類和樹木都是大自然的一份子,自古以來兩者關係非常密切,所以他透過奧妙的工藝技術,創作自然和諧的生命藝術。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3年7月1日開播的客家電視台,今年滿五週年,客家電視規劃了一個「他山之石」特別報導,要為國內的觀眾介紹,一樣是要保存特定族群的語言及文化,國外有哪些前例,在他們的經驗當中,有什麼值得我們借鏡的地方。我們為大家選定英國的威爾斯,和西班牙的加泰隆尼亞這兩個地方,透過記者的實際觀察及深入訪談,一起來檢視。一開始我們先為大家介紹,原文稱為Cymru(讀作ka mer li)的威爾斯。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講到紅龍的子民,要特別為大家介紹一下,雖然英國是由北愛爾蘭、蘇格蘭、英格蘭和威爾斯四個地方所組成,看起來威爾斯像是英國轄下的一部份,但事實上,經過將近八個世紀的融合,威爾斯人仍堅持保有許多不同於「英國人」之處,語言就是最明顯的例子。接下來我們就要進一步帶大家來認識,威爾斯透過哪些方式,保有自己民族的特性,並讓威爾斯文的使用人口,在超過一世紀的不斷衰退後,止跌回升,此外,全世界唯一的威爾斯語電視台S4C,在這個過程中又扮演了什麼角色。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_9944.JPG

我們看到,對於威爾斯的未來及語言文化的走向,S4C著力甚多,但這樣的重責大任,絕對不單是區區一個一百多人的電視台,就能單獨完成,接下來要帶大家進一步了解,在語言復甦的過程中,政府單位透過什麼方式,讓威爾斯語的使用人數,從2001年開始漸漸增加。根據2001年,威爾斯的普查資料顯示,雖然會說威爾斯語的人口比例大約只有總人口290萬的20﹪,也就是大約58萬人,(威爾斯語使用人口cg in)會使用威爾斯語,但特別值得一提的是,5-16歲的學生族群,有41﹪會說威爾斯語,可見教育體系扮演關鍵角色,而這樣的成果都該歸功於,1988年通過的「教育重塑法案」(The Education Reform Act),規定學校一定要將威爾斯語納入必修課程。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1651a.jpg

刺激精采的鬥牛,熱情奔放的佛朗明哥舞,很多人認為,這些就是西班牙。不過,對於生活在西班牙東北部的加泰隆尼亞人來說,可沒有這麼強烈的認同感。擁有自己語言和生活方式的加泰隆尼亞,與西班牙文化之間存在著極大的差異;以加泰隆尼亞自治區的首府巴塞隆納來說,雖然西班牙語和加泰隆尼亞語都是官方語言,但加泰隆尼亞語的使用率卻遠大過西班牙語。加泰隆尼亞語和客家話一樣,都曾經被禁止使用;但加泰隆尼亞人是如何復甦他們的語言文化,甚至讓母語成功返回公共領域?客家新聞「他山之石」採訪團帶你一起進入加泰隆尼亞,看看加泰隆尼亞人是怎麼做到的。熱情奔放的西班牙第二大城巴塞隆納,在1992年舉辦奧運後,躍上國際舞台,也在世人腦海中留下美好印象,但你以為來到這裡,一定是講西班牙文嗎?那你可錯了,巴塞隆納街頭上的路標、廣告標語、機場指標、地鐵站乘車資訊,全部都是以加泰隆尼亞語為第一優先選擇。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過去金針被大家說是高經濟作物,但是現在金針價格大不如前,農民在面對產業升級的趨勢,正努力尋找新的出路。花蓮縣玉里鎮是國內唯一香水金針產地,和一般橘色、做成乾製品的金針不一樣,嫩綠中帶有淡黃色的香水金針鮮蕾,包裝好就直接配送到果菜市場,口感爽脆清甜。美味的金針完全是以手工採摘。在金針盛產時,無論是艷陽高照還是颱風天,金針農每天都得下田工作,他們要趕在金針開花前,完成採收工作。香水金針是金針農更好的出路嗎?台灣金針農是如何面對產業衝擊?綠油油的金針田裡,黃色的金針花朵隨風搖曳,看起來煞是美麗。早上八點不到,五分大的香水金針田裡,62歲的林文風和老婆李春妹早已汗流浹背,為了多採收一些金針,他們幾乎是雙手並用,跟時間賽跑。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戲偶子劇團是一個由年輕人組成的布袋戲團,今年他們在桃竹苗客家庄的夥房、活動中心或是天主教堂裡,用有趣的方式教小朋友操作布袋戲。團長邱豐榮是客家人,不過他們不特別強調客語,在表演或教學時都摻雜著國、閩、客語,希望讓小朋友在潛移默化下學習,這個劇團儼然就是一座移動的母語教室,使語言得以用更多元的管道傳遞,也因為有這群熱愛布袋戲的操偶師,我們能欣賞到布袋戲劇更加活潑精緻了。[學員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