螢火蟲是環境變化的指標生物,想要見到螢火蟲,就要有良好的生態環境。位於苗栗大湖鄉的大窩村,十多年前居民組成文史生態協會與護魚隊,從大窩溪的溪流保育、護魚行動到復育螢火蟲,並向山區裡的農家宣導與推廣漸漸有了成果,如今每年四、五月大窩山區裡都會出現十幾、二十萬隻螢火蟲,也保有珍貴的魚種與動植物,以及客家先民留下的遺跡與故事,吸引許多人前往朝聖,原本寧靜的小山城也更有活力。山村向晚,許多人早已回家休息,但苗栗大湖大窩山上的村民們,這時卻聚集在一起,晚間的山區特別熱鬧。

[影片提供 黃正宇]
下著小雨的夜晚,棚架下,村民忙著招呼與解說,因為每年四、五月的大窩山區,熠熠生輝,有一、二十萬隻螢火蟲滿坑滿谷,因此總是吸引許多遊客,撐著傘也要到山上來一探究竟。

<在十幾年前,大窩山已經快沒有螢火蟲已經快絕跡的時候,在夏壘堂的,自己的山上的對面有一塊,小的一個李子園,我們看到那邊還有螢火蟲,那個時候夏理事長就有建議說,我們大窩山的生態已經快要絕跡,快要被破壞了,所以呢,他就毅然地帶動了我們的居民,來保護這個螢火蟲。>

[照片提供 黃正宇]
入夜後到八點半左右是賞螢的最佳時間,解說員帶領著遊客,上山尋找這些閃閃發光的小精靈。一閃一閃亮晶晶,螢火蟲飛舞在樹林中,恍如仙境。

<現在這個時間呢,大概是螢火蟲最活躍的時候,因為牠已經憋了一天了嘛,所以牠這個時候出來,大概你看到牠已經在飛,在飛的大概就是公的,大概飛的就是去找母的,那不飛的在底下,在草叢裡面一閃一閃、一閃一閃的呢,這個就是母的>

螢火蟲的棲息環境必須是乾淨且無毒,因此十多年前當地居民開始倡導復育螢火蟲,停止使用除草劑,並推廣減少使用農藥與環保的概念。

<當然,這個區域你不噴了以後,其他區域如果噴的話牠還是沒辦法繁衍,沒有辦法變得很多啊,所以呢,告訴我們的居民說,你盡量不要用這些東西,我們只告訴他說,你要種田的這個地方,噴了以後,你的罐子,這些遺留的東西,你不要丟,丟到你家旁邊,他說我們又沒有丟到山裡面去對不對,可是這個東西,颱風來什麼的,水一沖,這個玻璃瓶破掉了,你整個山裡面都是,就是被污染啦。>

夜空中數不清的點點螢光,讓從各地來的遊客充滿驚喜。

[遊客
陳鳳君]
雖然澳洲的螢火蟲是比較大片,但是這邊的螢火蟲比較有驚喜的感覺,因為牠是會跳動的,因為澳洲的螢火蟲是幼蟲發光,我們的是成蟲發光,所以這個感覺完全不一樣。

[遊客
陳貞安]
小時候,非常非常小的時候,這個是很多年前的回憶,所以今天看就覺得很興奮,然後感覺台灣的生態還可以保持在,我小時候的那種感覺,覺得很開心。

近年來,因為復育螢火蟲成功,而受到遊客歡迎的大窩生態園區,位於苗栗縣大湖鄉大寮村,園區面積約三百多公頃,村裡大多是客家人,而在這純樸的山林間,更擁有豐富的歷史人文與生態景觀。

[大窩文史生態協會
理事長 徐欽志]
大窩山一般來說,客家人在這邊大約有一百多年的歷史,當時在這大窩山裡就有,光是這個螢火蟲區就有三十、四十戶的人家,都有在焗香茅,都有焗腦,還有種甘蔗,但是這個大窩山的農業,越來越落後,也不是說落後,越來越沒落之後,大家就都搬走,現在剩下,整個大窩山剩下三十多戶的人。

目前大窩山區的村民僅一百多人,多以務農維生,在這冬季盛產草莓、柑橘,夏季更出產桃李、各式蔬菜,以及美味的桂竹筍。

<桂竹筍,它就一年出產一次而已,清明左右會出,清明過了到五月份它就沒有了,就全部都變成竹子了>

看著農民俐落地剝下筍殼,聽著他們訴說著種植竹筍的歷史,而筍子除拿來食用外,竹子也是過去重要的建材。

[農民
黃牡榮]
以前就是種竹筍,以前的人要蓋房子,沒有什麼(建材),就要竹子,就種一些竹子就不用去買,進口的竹子那些又這麼貴,那時候也沒有進口的,就自己種一些,大家都有種啊,種了之後,以前的人要做泥屋,要竹子,竹子剖開來,做成牆,再抹上泥。

如今大窩山區裡的人文、歷史、產業,仍保留原始的風貌,在村民們的細心維護下,來到這還能欣賞獨特的生態景觀,聽聽當地傳奇故事,像是位於大窩山最高處,有一棵百年老樟樹,上頭纏繞著蕨類植物「魚藤」,是東南亞至今發現到最龐大的蕨類植物,藤纏樹、樹纏藤超過百年,讓許多遊客都嘖嘖稱奇。

[大窩文史生態協會
理事長 徐欽志]
魚藤和樟樹可以相安地,一起共存百來年,這是我們要學習的地方,大窩的環境,不是你自己的,你自己好,不見得對其他的生物好,你看到這個古樟奇藤的樟樹和魚藤,你就是要學習,大窩,除了人以外,還有很多的動植物,要怎麼樣跟大家一起,大家來和諧共存,這是很重要的一點。

老樟樹與魚藤長時間共存,衍生了許多神祕的傳說,也成為當地的守護神。

[大窩文史生態協會
理事長 徐欽志]
我們客家人,有一個習慣就是說,去到哪裡開墾的時候,田頭要有田頭土地公,山上有山上的土地公,來到這個大窩來開山的時候,看到這棵樹有靈氣,因為這以前全都是樟樹園,為什麼這一棵樟樹就沒有被人家砍掉,所以我們客家人就認為說,這有一個土地公在這裡,所以我們就來拜這個土地公。

古樟奇藤訴說生態傳奇故事與客家文化的連結,而大窩山區裡頭更有三塊大石壁,其中一塊有個可愛的名字,蘿蔔絲大石壁,由此反映了,過去客家人的生活方式。

[大窩文史生態協會
常務監事 夏壘堂]
現在來到這個地方就叫做蘿蔔絲大石壁,因為以前農業社會的時候,我們家裡的禾埕,沒有水泥,也沒有什麼比較乾淨的地方可以晒蘿蔔絲,所以大窩山的人那時候就,大家家裡閒田,冬天的時候,稻子收成之後就都會種蘿蔔,大窩山的人就會挑,挑到這邊來占位置。

溪水清澈、景色如畫,事實上過去隨著環境破壞和不當捕撈,使得大窩溪裡珍貴魚種大量減少,因此村民在復育螢火蟲前,先成立護魚隊來維護大窩溪的生態。

<真的好多魚喔,這裡、這裡,你看,還說沒看到魚。垃圾要撿,那個垃圾喔,是大水打來的,沒有辦法,下一陣雨之後就帶一大堆垃圾下來。>

大窩溪護魚隊員,不定時巡邏,除了維護環境撿拾垃圾,更要看是不是有人偷偷釣魚,或偷放捕魚網,希望嚇阻非法捕魚的事件發生。

[大窩溪護魚隊
隊員 黃維泉]
以前,像我小時候聽老人家說過,上山打獵,不如下水捉魚,捉沒有一盤也有一小碟,表示說魚很多,現在的魚類,污染越來越多了,所以魚越來越少,所以我們想護魚的話,可以讓下一代還看得到,河川裡還是有那麼多的魚。

[大窩溪護魚隊
隊員 徐松正]
這有馬口魚,也有苦花魚,也有烏龜,有很多種的魚類在這裡棲息,所以就是很珍貴的魚種都還在,所以我們就成立一個(護魚隊),保護這條河川的魚類,再來不要讓牠們被污染。

<唐山過台灣,沒半點錢,煞猛打拚耕山耕田,咬薑啜醋幾十年,毋識埋怨>

這天在恬靜的大窩山區裡傳出陣陣歌聲,仔細一聽,正是大家都耳熟能詳的「客家本色」,原來歌曲創作者涂敏恆大師的故居,正位於大窩山,目前是由哥哥涂敏辰所管理,至今仍保存完好,如今已頭髮花白的涂敏辰,回憶起弟弟創作這條歌曲的過程,仍記憶猶新。

[涂敏恆哥哥
涂敏辰]
那時候是聽別人說,聽說,這一首歌做了六年,頭尾做六年,做了又改,做了又改,六年才做出來這樣。

涂敏恆創作題材多樣,也貼近當時的真實生活,像〈死河壩〉,就是敘述過去農業社會轉型成工業社會時,河川深受污染的情境,也讓來到故居參觀的遊客有很深的感觸。

[大窩文史生態協會
常務監事 夏壘堂]
所以他這樣就可以寫一條歌出來,叫作死河壩,結果過沒多少年我們的河川就有去整理,就有開始保育,才去申請保育這些魚,大家才真的知道說,他寫的歌詞的意義,有關這個環保的問題。

[遊客
陳運祚]
今天上來這邊,我覺得怎麼講,這種的氣勢就是說,這樣後面的山還有前面的山,讓涂先生有這樣的,這個叫做作靈感,他能夠去,普照這種歌曲我覺得很厲害。

有人文、自然歷史與客家文化的大窩生態園區,過去村民們曾希望能打造成休閒農業區,但因大窩山區本身的條件,並無法維持休閒農業區該有的商業經濟活動,最後村民仍決定,繼續朝最自然最原始的生態保育做起,共同守護這片溪水川流不息、螢火蟲漫天飛舞的土地。

採訪/撰稿 吳怡君
攝影/剪輯 洪炎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