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影響下,環境越來越難以捉摸,別說是人受不了,作物生產更是受到劇烈影響,你我餐桌上常見的食物,甚至也可能因此消失不見!這些年,各國紛紛展開保存物種計畫,希望能盡力降低物種消失的危機。臺灣除了官方位於臺中霧峰的種原庫,保存大量的植物種原材料,民間也推動「藏種於民」運動,透過交換種子活動,選育出適應當地風土的強健種子,一起來看臺灣怎麼推動『保種』運動。
記者 宋宇娥(右)
現在外面的溫度是27度,不過看我穿得這麼厚,因為現在我們是在國家作物種原中心的中期儲存庫裡頭,這裡面的溫度只有1度,相對溼度是45%,保持這樣的溫度和溼度就是為了要保持這些種子保種的特性,因為將來如果氣候變遷嚴峻,就要靠這些種原來做育種選拔。
農試所國家作物種原中心組長陳述(右)
種原庫目前有10萬份的種原,短期庫主要是提供育種家使用,中期庫主要是放一些我們需要種原分贈、評估的一些材料,長期庫主要是永續保存,大概可以放到80到100年。
所有種子送進種原庫之前,都要先透過火眼金睛的精挑細選,不完整、不完全的種子全都會被剃除。確定包裝裡都是正確品種,再100粒、100粒分成一份,包裝封存。
有些種原無法以種子形式保存,就得在田間種植保種,農試所就在這裡保存了200多種品系的溫帶桃樹,
農試所國家作物種原中心助理研究員 黃群哲(左)
像我們每年在觀察,那你就會知道有一些(品種)是穩定的,有些是不穩定的。我們會持續做雜交育種,然後去選就是需冷量更低,然後可以更適應未來環境的。
每一份種原,都可能是人類未來得以因應氣候變遷下多變栽培環境的珍貴寶藏,保種工作可不只官方在做,民間還發起「藏種於民」的農民保種運動,這樣就可以選育出最適應當地風土的強健種子,其中從2018年開辦的「全國種子交換會」可說一年比一年還要熱烈。
種子交換會發起人之一 陳惠雯(左)
他們覺得我去外面買種子,我也不能夠留它的種子,沒有下一代,或者我也沒辦法去累積跟這個植物的照顧它的經驗,然後就開始試著雖然不熟悉,可是一點一點去採種這樣子,大家想要採種這個風氣是有起來了,
黃褐枯萎的九層塔,看起來毫無生氣,其實裡面可是飽含孕育下一代生命力的種子,只見志工們分工合作,努力完成採種工作。
就這樣搓一搓,採裡面這個黑籽,對。它種子很小,黑色的。
一包一包有著編碼、品種名的種子,都即將跟著新主人,換到不同地點種植,也讓幸福的味道得以延續。
種子交換會參與者 徐惠君(左)
因為一般我們的種子要取得,都是要跟店家買,但是那都是商業種子,那可是商業種子,它的那個韌性跟強度不像自家留種的種子那麼好種,而且自家種子種出來的,它的口味,也會比較符合自己喜歡的味道。
為什麼要耗時費力採種?一般人印象中不是花個幾十塊就能在種苗行輕鬆入手嗎?原來啊,因為商業育種,導致消費者在市場看到的蔬菜、作物種類早就受到限制,但透過全國性的種子交換會,農民可以增加新的品種和作物,育種家也就有機會從中找到對抗嚴苛氣候的基因。
臺灣大學農藝系名譽教授 郭華仁(右)
農民每一年都同樣的在種這些東西,然後選最好的這個農作物來保留它的種子,那意思就是說,這一些農民手上的這個種子呢,都是最能夠適應當時候的氣候的,那你假設沒有農民保種,只有這個種子公司的這個品種的話,那將來種子公司遇到新的氣候,它也找不到好的這個材料來做育種的工作。
種子交換會發起人之一 陳惠雯(左)
那種苗商來講,他同樣是芥菜,他只要種一種,他這個生產線成本就很低,所以他不會想要去種各式各樣的芥菜,可是譬如說像客家菜裡面,他會做梅乾菜要做什麼什麼什麼,那他都會需要,比較硬一點的吧,或是葉子比較大一點的等等不同個性的,那這樣子的話,種子行它就不可能為你做那麼多的生產線,可能也許五年十年以後,你這個料理就沒有材料可以做了,所以這個其實不是種子不見,而是文化不見,所以說真的不是20塊30塊的問題,而是這個文化可不可以流傳這樣子。
阿美族被稱為最會吃野菜的族群,花蓮縣原住民族野菜學校在保存野菜採集文化的過程中,也沒忘了推動保種工作。
花蓮縣原住民族野菜學校顧問 吳雪月(左)
其實以前家家戶戶大概屋簷底下就是這些東西,其實原住民很早,我相信漢人也是一樣,農村的漢人,以前沒有冰箱啊,他一定倒掛啊,時間到了就摘下來就開始去種,只是越來越少年輕人會願意做這樣子的工作,所以我們一直希望在這個過程當中,慢慢的來帶動一些年輕人。
照料高粱,邊用母語和作物溫柔說話,這是野菜學校保種人員的日常,講到種子交換復育的工作,成就感都寫在臉上。
花蓮原住民族野菜學校保種專員 哈娜法拉(右)
一顆他回饋給你的就是這樣子(一束),如果我送給他是一小包來講,他要是復育成功的話,大概就是這一片吧,然後他就會送一包帶過來很高興,哈娜這個是你上次給我的種子,你看看我種了,就是長了這麼多出來。其實我聽了我也很高興。
這些飽含生命能量的種子,交換到不同的風土環境種植,維持生物與基因多樣性的同時,也守護了你我未來餐桌上的永續。
採訪/撰述 宋宇娥
攝影 蔡裕昌
剪輯 蔡裕昌、洪郁雯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