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許多偏遠地區學生人數遞減的小學紛紛整併,遺留的校舍空間,很多都再利用,活化為文教、休閒觀光等用途。這星期將帶您看三個廢棄小學活化的例子,再探討活化成與不成的原因。先來看彰化芳苑的晨陽學園,這是一所成立四年的資源式中途班,專門招收彰化縣境內的男中輟生,提供全天候的生活、生命、學科和技能教育。目前國內只有9所全天候資源式中途班,晨陽學園雖然做得辛苦,卻深具意義。

距離一年一度的14天單車環島,只剩下半個月的時間,晨陽學園這星期在課程安排上,特別增加自行車結構與維修的比重。



以過去的經驗,單車環島最常遇到的就是爆胎,所以每個學員都一定要學會補胎。



[彰化芳苑晨陽學園
主任 楊期泰]
他前面大概有一個月到兩個月的預備期,那在這個預備期裡面,老師們跟學生們是同心地在為一件事情在努力,那孩子們也不斷地克服困難,克服每一關的困難,自己體力上的困難,自己技術上的問題。完成這樣的一個挑戰以後,他們每個人回來的時候,你就會感覺說,這個孩子完全就不一樣,他有很多的成長。

晨陽學園已成立四年,單車環島是最重要的戶外課程,也是園方認為,對孩子幫助最快最直接的方式。這裡的學員,是來自彰化縣境內的男中輟生。他們在這裡接受全天候的生活、生命、學科,和技能教育。

[彰化芳苑晨陽學園
主任 楊期泰]
進到我們晨陽學園裡面來的,不會完全都只有行為偏差的因素而已,有很多其實是,其實他本身沒有什麼太多的偏差行為,反而比較多的是他對學校的一個不適應,跟對家裡的一個,支持功能的一個缺乏,所以他需要有一個地方來讓他能夠穩定地就學,那這一點學校又做不到,所以他們就會進到這個地方來。

能夠留在這邊一陣子的孩子,都是願意伸出手讓園方拉拔的。在這裡,他們必須完全遵照規定,週一到五住校,週六、日才可以放假回家。

[彰化芳苑晨陽學園
主任 楊期泰]
第一個要克服的是他的生活作息問題,他會調整到,我們早上六點半起床,晚上九點半睡覺。第二個就是整個團體紀律的一個,他要遵守團體的一個紀律,那過去他在學校裡面,他是不遵守校規的,那他在班級裡面,他可能也是,常常在那邊吵吵鬧鬧的那一個。

早晚各五千公尺的跑步,也是基本要求,所以傍晚在芳苑的海堤邊,都可以看到孩子們排成一排鍛鍊體能,這不僅是讓孩子們發洩精力,也為了養成團體紀律。


[彰化芳苑晨陽學園
學員 浩子]
一開始覺得滿操的,然後到最後,就是後面之後,就覺得滿輕鬆的。

技能教育也是重點課程,像現在這個木工班,就是讓有興趣的學員參加,學會一些基礎技能,也探索職能。

[彰化芳苑晨陽學園
主任 楊期泰]
學生們在學校裡面學習到一定的程度,老師會把他們帶到外面去去做實習,去到他的工廠做實習,或者說,去到他那個水電的一個施工現場去做實習,所以這個跟業界的一個連結,這樣技藝課程跟業界的連結,是帶給學生們很大的一個學習,讓他們真正的去體會到說,真正出去外面工作是會是什麼樣的一個樣子,所以在這邊我們技藝輔導的部分,比較偏重在職業態度的培養。

晨陽學園的學制跟國中一樣,最長可以念三年,每年都有30幾個學生就讀,如果行為獲得改善,可以申請回原來的學校。但這些孩子大都已經有資格申請離園,就是喜歡留在這裡,因為回到原學校,可能很難在學業上跟上進度,要融入班級更是困難,造成再中輟。然而在這個團體裡,他們卻能夠更認識自己。

[彰化芳苑晨陽學園
學員 浩子]
(你覺得來這邊對你的幫助在哪裡),就是讓我走回那個正常路,(怎麼說),就是以前會遊走那個歪路啊,然後這邊是在調整我們走好路。(爸爸媽媽有跟你說),(覺得說你有變了嗎),有啊,(爸爸媽媽怎麼說),就是說,以前會常跑出去啊,現在(放假)回去就不會跑出去。

[彰化芳苑晨陽學園
生輔老師 俞勝為]
我們同學跟同學彼此之間在聊天的時候,有時候還是會發現,他們會講一些,比較不雅的字眼,對,但是其實來學園之後,慢慢地,慢慢地,這些字眼有時候還是會存在,可是會發現他們,說話的本意,或者說他們做某些事情的那個出發點,跟原來不一樣,可能原本在原校,或者在原本的環境,那個出發點是為自己的,那個出發點只是會了要追求一時,就是一般社會上面那種華麗的那個點。

[彰化芳苑晨陽學園
主任 楊期泰]
晨陽(學園)就像一本故事書,他們每個孩子進到這邊,都是一個故事的主角,他們過去在他們學校,在他們班上,其實我們會覺得說,他是很孤單的一個人,他在跟他的環境,跟他的班級抗戰,沒有人會,只有人會指責他,沒有人會去鼓勵他,或者是說他在那邊始終就是,為了自己要當主角很努力地去發聲,可是來到這邊的孩子,每一個都是,每一個都是我們的主角,每一個人都帶著他的故事來到我們裡面,讓我們這個整個晨陽(學園)更精采。

在晨陽學園就學完全免費,四年來,也已經有上百名學生,陸續在這裡就讀,培養正確的價值觀,發掘自我潛能,也更有自信。但每年都會有10幾個學生中途放棄,原因幾乎都來自家長。

[彰化芳苑晨陽學園
主任 楊期泰]
那如果說家長不願意把孩子,就是說他的能力比較低落,或者說他太順從孩子,太溺愛孩子的,這種家長反而是我們容易失敗的個案,孩子只要(放假)回去,稍微跟爸媽哭一下說,我在那邊好累,爸媽可能就會捨不得就會把他帶回去。

雖然偶爾會有無力感,教師資源也總是不足,但至少不用擔心經費和場地,能專心照顧孩子。

[彰化芳苑晨陽學園
主任 楊期泰]
因為過去我們做中途班的時候,我們是在一棟大樓裡面,那大樓裡面,它其實在市區,那時候在市區,那在大樓裡面它的活動空間比較少,那國中生他其實需要的活動量很大,那我們以前都是,借用社區的一些公園啦、運動場。後來縣政府這邊,他們考慮到縣府現有的資源裡面,當時候彰化縣有兩所廢校。加上這個學校(新街國小),(民國)92年剛廢棄不久,那之前廢棄前十幾年還有經過整修。所以它的堪用狀態還不錯,所以在整體整修起來會比較,預算會比較少一點,所以當初(97年)就選擇這個地方。

曾經逃離校園的逆風少年,在中途學園的轉彎天空,找到認識自己的機會,和未來飛翔的方向。晨陽學園用愛導正中輟生,也讓廢棄小學活化更具意義。

採訪/撰稿 羅弘昇
攝影/剪輯 羅應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