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就在鄉村長大的吳宏基,因為父親年事漸高,6年前他和女朋友楊淑媚,一起回到家鄉桃園龍潭務農,自然農法是他們務農的核心價值。因為不除草,常讓老人家以為他們在偷懶,因此將瑜珈帶入田園,要讓父親看到他們努力工作的身影。他們也不吝付出,經常捐米做愛心,回饋他們的正是滿滿的愛。


 

 

端午過後,就進入了綠竹筍的採收期。

濕的通常我們把它撥開來看的時候,就會看到這個竹筍的尾巴。

好吃、好吃,(你會跟它說什麼,看到漂亮的竹筍,會跟它說什麼),會跟它說謝謝,對,因為它們被挖開之後,我們會加我們自己做的那個地瓜的液肥。

天生萬物以養人,吳宏基和楊淑媚從一大早就開始忙碌,也不忘答謝綠竹的生產。

[農場經營者
吳宏基]
我們只是師法大自然啦,因為我們有跟它取掉,取了一些食物起來嘛,我們的竹筍有給它拿起來,就要放一些肥下去,我們的肥用大自然的肥。

自己種的那個水稻,自己碾米打下來的粗糠。

它們好好長竹筍讓我們挖,它們就可以馬上得到獎勵,要有生產才有獎勵。

103年,從事電腦軟體開發的吳宏基和楊淑媚,一起回到龍潭老家,跟著老師學自然農法,開始投入半農半X的田園生活。

[農場經營者
吳宏基]
這些作物,跟這土地,它主要就是來滋養我們,其實我們是它養大的,當我們抱著這種感恩的心,你就會覺得,要很珍惜這些,這些土地和這些作物。

[農場行銷經理
楊淑媚]
我們自己想要用友善農法,來生產農作物之外,生產出來的農產品,不是只有我們可以享用,我們是希望可以,就是也可以分享給別人。

呼出來,開始,吸,呼,繼續。

欸,怎麼農事才做一半,就偷懶做起瑜珈來了呢! 務農師法自然,生產和生態兼顧,是他們返鄉務農的核心價值,但不施化肥、不除草,不拔草,經常讓老人家以為他們在偷懶。

[農場經營者
吳宏基]
你要說是偷懶也可以啦,就像,就像我除草的時候,有時候我只割一半,開始真的是,想要偷懶,因為,你那個草都不去割,老人家看了,很不習慣,那一定要,假裝一直做嘛,我們就在裡面一直割,好的方法就是,先割一半,下次再割另外一半,這樣小動物就一直有一個家可以住。

吳宏基將學了十多年的瑜珈帶入田園,一邊在田裡工作,也偷閒伸展筋骨,忙得不亦樂乎,要讓老人家「看到」他們在田裡認真的工作身影。

[農場經營者
吳宏基]
其實你如果做瑜珈,最棒的地方就是能夠在大自然的環境裡面做,當我們在這個地方,你光坐下來,這個風這樣徐徐的吹來,你就覺得很放鬆了。然後你如果透過你在做瑜珈一些的伸展,喔,應該是天底下最幸福,不過,就是如此而已。

藍天下,風徐徐地吹過樹梢,伴隨著歌聲,迴盪在農園中。將農場名為Yoga Farm快樂農場,就是要以自己的田園為平台,讓更多人分享土地帶給他們的幸福。104年,才剛有收成,他們就將自家生產的有機米,送一部分給附近的教養院。

[龍潭啟智教養院 社工
柳時雨]
有一個很大的不同就是,他們是帶氣氛的,哈哈哈,他們除了捐的東西是自己,自己種,然後自己碾這樣,包括說,像3年前,也請我們真的院生自己下去種這樣。

巴氏呼吸姿勢準備好,手掌朝前面,掌心朝前面,對。

帶著院生做簡單的瑜珈,除了讓院生伸展筋骨之外,也他們平和心靈的作用。

[農場行銷經理
楊淑媚]
我們會帶他們,適合他們的瑜珈,對,然後讓他們可以,就是有機會這樣子的伸展,有更多的,就是那種伸展的運動,然後就是踩泥土,接地氣,對,這是對任何人都是有很好的,就是(有)很好幫助的。

[龍潭啟智教養院 社工
柳時雨]
其實院生是很渴望就是,有外界接觸的機會,只要有可以跟外界接觸的機會,院生他們的心情還有情緒上,相對就會比較平穩,定期就是會有跟這個團體有接觸的話,那他們會產生一種期待,那這種期待累積下去就會變成是朋友。

帶著院生們唱歌,做瑜珈,總是笑嘻嘻的楊淑媚說,自己以前是一個很不快樂的人,這些孩子都是天使,很容易快樂,辦這樣的活動,反倒讓自己獲得滿滿的能量。

[農場行銷經理
楊淑媚]
很奇妙,就是當你的能量起來的時候,你發現你的想法真的就是會改變,我把自己的能量充飽之後,欸,你能量起來之後,你發現你有多餘的力量可以去幫助別人,那其實去透過服務,不是去幫助別人,我覺得受到最大幫助的是自己。

那待會呢,我們大家就一起來幫忙撿這個福壽螺,小的要怎麼辦,大隻、小隻都OK,宏基這個叫什麼,忘記了,這是一種好的那種昆蟲。

除了捐米,他們也不嫌麻煩找來義工,帶著院生一起下田,接觸土地,這樣院生吃到他們幫忙種過米飯,就多了歡愉的幸福滋味。

[農場行銷經理
楊淑媚]
像我們第一次辦插秧體驗的時候,院生就是踩到水田裡面去的時候,就是他們都在尖叫你知道嗎?就是說,老師,我的腳底有蟲這樣子,就是尖叫,然後有時候就是會把你這樣拉一把,然後兩個人就一起坐到田裏面去,就是整個屁股都是泥巴,但是我們就是,笑哈哈這樣子。

[農場經營者
吳宏基]
心靈上面的那種豐盛的感覺,其實是金錢買不到的,錢再多買不到幸福。

回到家鄉接觸到土地,讓吳宏基和楊淑媚更懂得感恩,他們說愛,是生命最重要的元素。因為渴望得到愛,所以他們更用心地付出,也因此他們得到更多的愛和富足。

採訪/撰稿 邱月華
攝影/剪輯 蔡裕昌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客家新聞雜誌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