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民國60年代,首次有科學家使用繩索攀登技術,在樹冠層進行研究,歷經了半世紀的發展,不論是在攀登器材,或是確保安全技術上都有長足的進步,去年底,我們的專題曾經介紹客家爬樹團,前往南投神木村,爬上近50公尺的樟樹公去做樹冠層的植物調查,其中第一個到達樹頂的攻擊手,像個「山猴子」一樣,在樟樹公身上爬上爬下,這位身手矯健者是徐啟能,其實他除了會爬樹,正職是郵差,救難工作是他從小就培養的興趣,假日的魔鬼訓練是生活的日常,一起來看看一位救難隊員是如何養成的,也藉此提醒大家,救難是很神聖的工作,非必要,切莫輕易浪費社會資源。


 

 

用力地伸個懶腰,咻,就上到樹頂了。

[影片提供 徐啟能]
有人探過地表以上的洞嗎?好像都是探地表以下的喔,酷吔,又有另外一個洞了。

好奇的進入狹窄的樹洞中探險,還記得他嗎?客家爬樹團的成員之一,協助調查樹冠層植物的爬樹高手,其實他是。

[桃園楊梅郵差
徐啟能]
是啊,我是郵差,送信的。

沒錯,他就是愛爬高高,江湖上人人稱他為「天堂鳥」的徐啟能,郵差是他的本業。

因為就是,比較喜歡在外面這樣跑,才會選擇來當郵差。

爬樹和送信看似很不搭嘎,但對好奇過動的徐啟能說,一樣都能發現新事物,所以他都樂在其中。

[桃園楊梅郵差
徐啟能]
因為我們要接觸很多人嘛,所以就會看到很多,一些奇人軼事,我們看的東西會比較多,就是,我也滿喜歡這樣子。

在樹上來去自如的徐啟能,下到平地像是虎落平陽,當了14年郵差,使命必達是他最大的成就,但老是被狗追,卻像是他的宿命。

[桃園楊梅郵差
徐啟能]
因為問到的時候,我會先問名字啊,說,我會問名字啊,問到的時候,他會覺得很神奇就是說,我住址寫成這樣,我還可以找得到,然後,其實印象最深刻的還是被狗追。
    
而在送信故過程中,最開心的就是能遇有熱情的人,他就會招他一起參與救難。

[桃園楊梅郵差
徐啟能]
送信,有時候就是會遇到一些,比較熱心的人,比較熱血的人,像一樣是救難隊啊,或者是,對這一塊有興趣的,那就會來嘗試加入我們。

徐啟能說,郵差是他本業,爬樹和救難則是他的最愛。

[桃園楊梅郵差
徐啟能]
到大樹上面給我的感覺就是,你無憂無慮的,因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所有的憂愁、煩惱都不值得一提。

會迷上救難工作,還是從小培養的興趣。

[桃園楊梅郵差
徐啟能]
以前我還小的時候我很愛去玩水,去玩水的時候就有時候會,遇到一些溺水的朋友,或是不認識的朋友總是有(溺水的),當兵的時候,又遇到921大地震,我就自願出去救災,去東勢救災。

如果大樹是他的巨人,救難的時候自己就是個「操人」,很耐操的人。

[桃園楊梅郵差
徐啟能]
然後常常都是禮拜天的晚上出動,因為禮拜天大家出去玩嘛,等到他報案的時候已經傍晚了,有時候救一救,天亮回來,禮拜一,上班,對這是最難的。

就算救難壓力大,但為了磨練自己救難技術,挑戰的極限,5年前,徐啟能找了幾位志同道合的朋友,組了「鋼鐵人」救難隊,之後利用假日,模擬災難現場的救援訓練,就成了他們的日常。

[桃園楊梅郵差
徐啟能]
因為這個地點,它是在這橋梁上面,哪我們會模擬一些車禍案件的發生,就是有車輛衝落橋梁翻到底下,那我們就在這演練,如何安全的下去到達那個車輛患者那邊,然後並且把患者給帶上來。

黑色是黑色的。

每個繩結,每個扣環,每個步驟都得確實,動作步步到位,因為這都關係到人命,一點都不能掉以輕心。

所以平時風趣幽默的徐啟能,一旦教練魂上身,就變成了魔鬼,因為救人就是搶時間。

[桃園楊梅郵差
徐啟能]
流流暢度,時間快跟慢可能會誤差3、4個小時以上, 那這3、4個小時對患者來講,是可以發生很多變化的,對,所以我會非常注意流暢度。

這橋上大概25公尺,(算是小CASE),小CASE啦,我們爬的樹比這個高耶。

話雖說得輕鬆,但徐啟能說,只要腳踩在空中,都嘛會怕,為了確保在高壓下都能熟練地運用器材,嚴格的訓練是必然的。

[桃園楊梅郵差
徐啟能]
因為有時候,高度大或是危險的環境,我們平常會的東西可能會有點生疏,有點緊張,那我們平常訓練的目的也是要,克服這個生疏以及緊張感。

你出去我再傳擔架給你,清翰,MVD拉緊,3號處下,下,下,下,再下,再下,再下、再下,距離還有10米。

固執,碎唸,不接受別人的意見,是隊友對徐啟能的評價,但對他的指揮調度卻是言聽計從的。

[救難隊隊友
林宛君]
(他很兇),對,他很兇悍,也許當一個Leader需要有一些霸氣這樣子啦,他的反應很快,如果在救災現場的話,他就會比較知道說,馬上就會有一個戰略出來,把人去安排到各個點這樣子。然後你會覺得有一份信任感。

救難千鈞一髮,絲毫馬虎不得,嚴格的訓練就是要培養團隊的默契。

[救難隊隊友
林宛君]
有時候他根本不用跟你講什麼,你就知道他下一步要做什麼,你就先跑到那個點去,已經幫他安排好了這樣子,該弄的,該做的,大家就是一個眼神就知道了。

[桃園楊梅郵差
徐啟能]
可是就算你這樣久久出去一次, 這樣救人,你也是覺得,很有成就感的,甚至說救完人之後,你會覺得你哪邊有不足,那邊需要去加強的,你會再一直針對這些不足的部分,再持續去努力去訓練。
    
Singing rock iron Man,GO!

烈日下,逼近36度高溫,身上掛著超過20公斤,全身式吊帶的裝備一次一次的重複鍛鍊,付出和收穫完全不成正比,辛苦究竟所為何來。

[桃園楊梅郵差
徐啟能]
其實救人是一個同心協力,大家,大家團隊合作的一個成果,對我很喜歡這樣子大家一起,一起流汗一起飆汗,然後為了一件事情,為了共同的一個,就是救人為目標這樣子去流汗。

採訪/撰稿 邱月華
攝影/剪輯 蔡裕昌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客家新聞雜誌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