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拉克颱風降下百年來罕見的雨量,高屏溪上游的六龜鄉,受創嚴重,除了鄉內各主要道路橋樑沖毀,還造成數十居民傷亡,200多戶民宅毀損,寶來、不老溫泉等風景區及荖濃溪畔的農田大量損毀,八八水災後三個月,六龜鄉的重建現在進度到哪了,各項產業何時才能恢復,又陸續出現那些問題?滿布砂石的河道,隨處可見怪手忙碌地挖掘,路上只有三兩隻小狗在漫步,一旁的攤子則積了厚厚一層灰,店家也大門深鎖,這是八八水災後三個月的寶來溫泉區,早已不見昔日的繁華。
根據統計,在這次八八水災中,寶來地區有3家溫泉飯店遭大水沖毀,12家半毀,未受損的業者也面臨無溫泉可用的窘境。
[前六龜觀光發展協會
理事長 簡維和]
寶來溫泉區現在是以靠河岸的幾家有受損,其餘大部分也是還是OK,至於是說我們現在用的管路,這個溫泉頭那邊,也是泥沙、淤沙把它堆積起來,管路沖壞了。
六龜鄉無論是著名的寶來溫泉區、藤枝森林遊樂區、不老溫泉、泛舟勝地荖濃溪等,幾乎都遭受洪水的嚴重創傷,整個六龜觀光產業一落千丈。
[前六龜觀光發展協會
理事長 簡維和]
整個高雄縣的鄉鎮來講,以財損應該是六龜鄉財損最嚴重的,因為整個六龜是觀光重鎮,所以說六龜鄉的財損,你看光是新寶來(溫泉山莊),依他們公司的統計出來說有六億多的損失,光一個新寶來就有六億多的損失,其他就不用再講了。
[寶來溫泉業者
陳小姐]
我們泡湯區的部分是在這邊,因為我們現在災後,我們溫泉管線是有一些受損,我們現在是採用高山礦泉部分下去加熱。
11月初,寶來溫泉區開始有業者恢復營業了,即便是勉強經營,至少為災區帶來新的希望。
[前六龜觀光發展協會
理事長 簡維和]
所以說我也是慢慢的和這些業者溝通,暫時你說營業可能不會賺錢,那當然越不開放營運,客人認為這邊不會營業,就不會進來。
有人咬著牙根打頭陣,但溫泉源頭的修復遙遙無期,讓業者擔心卻莫可奈何。
[高雄縣觀光交通處
科長 孫春良]
這些河川,寶來溪這些溫泉露頭的地方,幾乎都在原住民保留地,原住民保留地可能原住民委員會,他們有一些要求,行政上的要求,比如說是不是需要當地的土地審查委員會,像桃源鄉公所,他們的行政作業才能夠動到這筆土地。
土地牽涉其他單位,所以要等。甚至寶來溪到底該誰管、淤積的土石該由誰來清,到現在都沒定論。
[高雄縣觀光交通處
科長 孫春良]
因為這個寶來溪以前定位為野溪,還不屬於中央管河川,現在我們在釐清,到底是中央的水利署負責,還是農政單位,農委會負責,因為以往我們要清除這些溪,掩沒的這些土石,是要和中央主管機關做一個申請。
就算是屬於中央管河川的荖濃溪,也因為牽涉到水利署、水保局,甚至是林務局等,權責不清,一旦討論到復建議題,常讓人質疑政府單位效率不彰、互踢皮球。
[高雄縣農業處
處長 張清泉]
很多學者,很多的縣市都建議,要成立一個統合,能夠事權統一的一個環境管理局,類似這樣的環境管理局,而不要說一條河,分了好幾個單位在管,那個界線就分不清楚。
[水利署第七河川局
局長 張良平]
也不能說單一編制就可以完全解決事情,其實如果不是一個單一編制的話,溝通是最重要的,我認為我們政府橫向的溝通確實是比較少了一點。建立溝通的體制反而是比單一的管理機關還重要。
檢討改善雖然重要,但畢竟緩不濟急,像六龜鄉的觀光產業受創,連帶地讓週遭的鄉鎮也受到難以想像的衝擊。
[高雄縣觀光交通處
科長 孫春良]
這次風災之後,高雄縣很著名的景點,六龜寶來、南橫、藤枝、扇平、那瑪夏鄉、茂林全部都沒有了,所以說旗山、美濃、甲仙、內門這些鄉鎮失去了中繼點的地位。以我們的觀察,大概至少是一半,甚至是遊客量只到平常的三成,就這麼慘淡,我們可以說用慘淡這兩個字來形容。
慘淡的不僅僅是觀光旅遊相關業者,由於六龜鄉大部分居民也都依靠觀光產業維生,因此沒了觀光,他們也等於沒了工作。
[六龜鄉新發社區發展協會
理事長 曾枝榮]
像溫泉區要進來這邊消費的,根本就沒有人,這些年輕人在這溫泉區工作、上班的,這段時間也沒有工作,沒遊客進來,就絕對沒有工作。
四十多歲的邱春江,是家裡的經濟支柱,她曾是寶來溫泉的員工,但三個月來沒工可做,八八臨工又僧多粥少,所以她不得不報名參加,勞委會的擴大就業職訓,進行為期七週的板模工訓練,領取微薄的一萬元生活津貼。
[六龜鄉新發村
村民 邱春江]
因為我們六龜有溫泉區,我原本在那邊上班,我在那邊上班大約要八年了,這次就因為莫拉克颱風的關係,又因為發生水災,路都被沖毀了,又因為山崩埋了很多人,所以我們這邊現在都沒有工作,就來參加這個職訓。
[六龜鄉新發社區發展協會
理事長 曾枝榮]
受創傷的社區,很多都需要這樣的東西,像是混凝土的,水泥工的,像是油漆的部分都很重要。
然而職訓畢竟是一時的,未來重建真的會需要他們這些在地臨時工嗎,沒有人敢保證,對他們來說,未來只剩「茫然」兩字。
[六龜鄉新發村
村民 邱春江]
我小孩還這麼小,有讀國小的,一個讀國中,就想說現在風災(影響)這麼大,以後生活不知道要怎麼辦,如果沒有工作的話,自己的農地,很多人的農地也被水沖走了。
[六龜鄉新威村
村長 邱國治]
閒閒的,平常就在檳榔攤聊天,喝酒,身體都不好了,沒有什麼事情做。
而像邱春江這樣失業的人並不是少數,僅寶來地區39家溫泉業的相關工作人員,至少近千人,因此開始有人擔心,未來可能衍生出許多社會問題。
[六龜鄉衛生所
公衛護士 邱孟姜]
當然災後三個月過後,心理問題才會出來,心理問題出現憂鬱症的問題,或是會煩惱我以後的職業問題要怎樣處理,以後我小孩要怎樣養,要怎樣去養這些老人家的問題,當然就牽涉到經濟的問題,所以慢慢的憂鬱症的情形慢慢的就會浮現出來。
這樣的心理問題未來也可能出現在其他農民身上,由於六龜鄉山多田少,農民又多順著荖濃溪畔的台地種植,八八洪水也把這些田地沖毀淹沒。
[六龜鄉新威社區發展協會
理事長 鍾桃鳳]
這裡面原本種稻、種水果,每樣都很好,這全部都是良田,現在變成說,水圳在八八水災被沖壞過後,到現在都還沒有水來,我們要怎樣耕作,要再來開墾復耕也沒辦法。
六龜鄉的新威、新寮、新興等三村共五百多公頃良田中,便有上百公頃受損,六龜引以為傲的木瓜、蜜棗、芒果等農特產損失慘重,現在這些農田,所見盡是砂石與漂流木。
[六龜鄉新威社區發展協會
理事長 鍾桃鳳]
這些砂石我們要載去賣又違法,要在這整地也沒辦法,因為變高了,地勢變高了,整好地了又沒有泥土,要去買泥土,又這麼貴,也沒得買,很傷腦筋。
[六龜鄉新威村
村長 邱國治]
現在要復耕但是沒有泥土好耕作,都是砂石。也要花很多錢,算起來一分田也要花好幾十萬,所以現在農民的困苦就是沒有錢,沒有田好耕作。
[高雄縣農業處
處長 張清泉]
農田流失的話,是每公頃補助10萬,如果是淹沒的是補助5萬,如果是在一般的農田上面,我們漂流木會去清理,如果是土石的部分就由農民自己來清除。
「自行清除」,公部門能做的便只有如杯水車薪的補助,然而即使土地恢復了,農民也不敢復耕,擔心再次的投資又盡付東流。
[六龜鄉果樹產銷班
班長 邱瑞斌]
因為永久性的堤防沒有做,我們為了避免投資下去,會有再一次的災害,因為我們心裡面沒有很篤定的想法,所以不敢下去做,所以我們希望政府趕快來整治荖濃溪。
[水利署第七河川局
局長 張良平]
但是我也不去刻意的保護這些河川公地,因為這些河川公地,是要給多餘的水,我們洪水來行走的,所以我不會刻意去保護。
看似理所當然的護岸設施,這次公部門卻未必會再修補了,原來六龜鄉的農耕地,絕大部分都是河川公地,像新威等三村,五分之三以上都是河川公地,八八水災造成的慘況,讓水利單位不得不重新思考,治水的方向。
[水利署第七河川局
局長 張良平]
比如說濁水溪口到寶來二號橋,不再是用兩條平行的堤防線來布置,不是,它是以公私有地,我們盡量保留私有地,那公地就完全是給河川,等於說(是)它通水的斷面。
[六龜鄉果樹產銷班
班長 邱瑞斌]
你原本就有行水區了,你不能因為這次的災害這麼大,就把全部(河川公地)弄成行水區,那樣就變成你是比較消極的做法,你要積極去整治它,管理它,讓老百姓在這邊安居樂業。
新設的堤防將設置在公私有地的交界,換句話說,未來大部分河川公地,都將沒有堤防保護,如此一來,農民勢必群起反彈,然而這也突顯台灣河川管理的漏洞,依據河川管理辦法,河川公地不得興建住屋,也只能種植不超過50公分的低莖作物,然而現在的荖濃溪畔到處是經濟價值較高的木瓜、蜜棗等高莖作物,更有為數不少的溫室、民宅等,這些可以說都是河川治理線不明,公部門執法不力的後果。
[水利署第七河川局
局長 張良平]
我們在高屏溪流域的五年執行計畫,好像第四年我們要執行荖濃溪的高莖作物的剷除,勢必我們會剷除,但是我們不願意走到這一點。
「強制剷除」似乎是未來必走之路,然而治水並非簡單的法理問題,還牽涉到社會產業結構,如何協助農民另謀生計,是當務之急,然而農業主管機關,卻還是很被動。
[高雄縣農業處
處長 張清泉]
如果是在復耕這部分,我們可以協助農民來轉作,我們來訓練,或是有什麼比較合適高灘地的農作物,來協助他們來做轉作。
在荖濃溪上游寶來地區也有類似的狀況,大大的「新寶來」三個字,橫跨在荖濃溪和寶來溪交會口河床上,土石淹沒了兩層樓。對於部分溫泉業者是否占用行水區,早就遭到質疑,但在釐清前,災害卻已造成。
[水利署第七河川局
局長 張良平]
今年我們針對六龜溫泉業者,你有侵占到河川區域裡面的,其實我們都移送法辦,其實只有兩家到三家,他們的設施不是很,都是簡易設施,所以他們也警覺到這個,自然力的可怕。
[高雄綠色協會
總幹事 魯台營]
我們當然是希望說占用行水區的部份,從國土保育的角度,他們真的要還地於河,但是這法律政府真要很誠意的來解套,他們當初為甚麼占地,其實他們搞不好也不知道,從常識當中,河川的治理線就是畫在別的地方,還沒有到他這邊。
不僅是占用行水區,甚至占用林班地及超限利用等,這些都曾是六龜溫泉區的爭議,近年來雖然高雄縣政府傾全力輔導就地合法,但限制開發卻已是不得不討論的議題。
[高雄縣觀光交通處
科長 孫春良]
我們現在在推的39泉區輔導合法化的專案計畫裡面,未來我們還是會依照重建綱領它給我們的原則,我們希望中央能夠給我們一些指導,包括這些地方的土地適宜性分析,到底適不適合,再從事這麼大規模的量體開發。
[六龜鄉重建關懷協會
總幹事 李懷錦]
在整個觀光來說,我們不希望它再擴大,但是不是禁止,因為在這裡生活的人,他已經在這邊那麼熟悉了。
[高雄綠色協會
總幹事 魯台營]
在安全的情況下,給予他們(輔導合法),但是也要注意到環境永續的這個角度,給予輔導。
八八風災不僅損壞了這片土地,也把長期累積下來的問題,沖刷出來。不論是土地的不當開發、管理權責模糊不清,甚至是公部門的消極怠惰,執法的推諉等,若不正視這些問題,未來我們也將繼續不斷重建,不斷重蹈覆轍。
採訪/撰稿 陳君明
攝影/剪輯 洪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