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台灣,一般都只能吃到乾燥的無花果,也就是無花果蜜餞,不過這種原產於西亞、和歐洲地中海沿岸的果實,現在在台灣雲林一帶,也看得到了。五年前,雲林縣二崙鄉一間合作農場開始極力推廣生命果,也就是一般人熟知的無花果,農場目前有2個產銷班,62個班員,他們生產的無花果,最頂級的,5顆裝約600克就要價一千元,在農場理事主席李政慶的帶領下,一步步為農民創造出更多的收益。來到雲林這個農業大縣,放眼望去,盡是田園景緻,不過在這一片片綠油油的稻田、和菜園中,卻隱藏著一項極具潛力的綠色作物。
[生命果產銷班
班長 李宗達]
這個葉子要摘掉,沒有摘掉的話,就會隨便長,都是那個啊,還有這個肥料從地上上來,肥料才會吃得到,不然的話,像這個芽太多的話,就會吃掉養分,就長不大。
偌大的網室裡,一株株嫩綠色的果樹,像閱兵一樣整齊排列,這個葉子看起來跟木瓜葉很像的植物,說起它的大名,大家一定不陌生,只不過,從沒見過它的廬山真面目。
[生命果產銷班
班長 李宗達]
這個無花果,一個學名叫做太陽果,無花果的意思就是說,這種水果要太陽來照,太陽照這個果實才會大顆,會紅,紅的才好吃,如果沒有日照,就不好吃了。
無花果栽培歷史已經超過5千年,在聖經和古蘭經中都有記載,也有人稱之為聖果、映日果、奶漿果,現在雲林的產銷班則以「生命果」這個名稱來打品牌。無花果的果實是由小花和花托膨大發育而成的聚花果,是可食用的漿果,因為外觀見果不見花,所以被稱為"無花果"。
[生命果產銷班
班長 李宗達]
這無花果為什麼叫無花果,沒有開花,其實這花是怎樣,開在裡面,這裡面會開花,現在綠綠的看不出來,紅的時候那個花就看得出來,其實是有花的。
無花果,原產於西亞、歐洲地中海沿岸,如阿拉伯、埃及、印度、土耳其等國家,屬桑科植物,本草綱目記載,無花果味甘平、無毒,乾果可入藥,具有補氣血、健脾潤腸、袪風濕等功效,而且,營養價值相當高。
[農委會台南農改場雲林分場
主任 孫文章]
無花果裡面,有蛋白質、有脂肪、有澱粉,醣類的話,單醣、果醣統統都有,所以它的營養成分很高,還有它胺基酸有18種,還有微量元素,還有它有酵素,整個組織它白色的汁液,它裡頭有澱粉酵素、脂肪酵素、還有蛋白酵素,統統都有,所以整個果實的話這個營養成分是非常好的,同時會幫助我們整個消化道,消化的功能。
[雲林縣大義合作農場
理事主席 李政慶]
像這種的這樣剪起來最剛好,再來這個東西可貴的就是這個乳汁,有一個靜宜大學的教授要來跟我買這個乳汁,1C.C.要買五千元,我賣他如果他是要救人,甚至我不收錢也沒關係,如果是買我的東西再去害社會,我賣再多錢也不行,道德問題。
而台灣早在1915年就有引進栽培,近幾年在雲林,更成立了全台唯一的無花果合作農場。
[雲林縣大義合作農場
理事主席 李政慶]
前幾年和一些朋友去土耳其觀光,那時候是去那裡玩、去那裡觀光的,但是無意中就去了一間飯店吃飯,每一樣菜都是無花果。當時我們陸陸續續引進三、四十種的品種到台灣。
[農委會台南農改場雲林分場
主任 孫文章]
我們從92年就開始蒐集品種,把所有的可以涉及到的品種先蒐集,品種再去觀察,選拔果實品質比較好,產量高的品種來推廣。目前在推廣的這種是大果種,另外還有一個黃果種,黃色果實,這個也比較有潛力的。
無花果在台灣培育成功後,同樣也是詔安客家人的李政慶,和幾位農民有意組織產銷班,但農會和其他合作社,都說沒有這種班,於是他們決定自己來成立合作農場,也隨即成立生命果推廣中心,發展生命果產業,班員也從一開始的十幾位,成長到現在有二個產銷班,62位班員。
[生命果產銷班
班長 李宗達]
我們這裡風比較大,這個枝比較軟,風如果一吹就會晃來晃去,所以這個要綁起來,果實才不會碰來碰去,會碰傷。現在如果說,現在綁在這裡,久了,一個月還是二十天後,就要換位子,換位子綁高一點。
無花果相當嬌貴,從栽培到採收,每個階段都得細心呵護。
[生命果產銷班
班長 李宗達]
這種水果好的時候,就紅紅的,像這個指甲這樣動到,那顆就不用賣了,那顆就不用賣了。
[雲林縣大義合作農場
理事主席 李政慶]
每一個目就一個果,每一枝都有果,被颱風一打,果實掉的掉,沒有掉的就在枝上爛掉,因為風吹雨打,生命果的皮很薄,所以不堪受到這個打擊,表皮受損,所以都爛掉了,光是這個損失就上百萬了。
無花果喜歡溫暖、乾燥的環境,一般來說,三到四個月就可收成,而影響收成的好壞,肥料管理,是一大關鍵。
另外,病蟲害的防治也相當重要。
[雲林縣大義合作農場
理事主席 李政慶]
這個困難重重啦,怎麼說困難重重,一開始這個管理就很大的問題了,95年,我全年都沒有收成,都虧錢,這個產品一旦得銹病後,就像是人得癌一樣,沒藥醫。
[雲林縣大義合作農場
理事主席 李政慶]
黑糖膏會黏,加上奶粉也會黏、又會甜,紅蜘蛛愛吃甜,甜的地方牠就吃,吃到後來牠的肚子就會爆開,爆開就會死了,這個我們沒有罪過,我們不是特地去打死牠的,是牠自己做主,牠貪吃。
照農場統計,目前客戶有七成都是老客戶,就連日本遊客,也指名要吃。
[雲林縣大義合作農場
理事主席 李政慶]
日本團要來台灣觀光的人,都會跟旅行社強調,一定要吃一頓生命果的大餐,因為我們這裡的東西和日本,價格差很多,日本一顆要四、五百元,台幣四、五百元
原本一年二收的無花果,透過各個班員的產期調節,現在全年都可以收成,不過即使價格這麼好,李政慶仍然堅持一步一步拓展,以量制價。
[雲林縣大義合作農場
理事主席 李政慶]
但是我們考慮到銷路的問題,我們不能眼睛一閉,一直生產,萬一要是賣不出去,對我們的班員,沒有一個權益的保障,目前可以採收的是10公頃,我們保持每個月的生產量的比例不足20%。
但回想起一開始要開拓客源時,也是困難重重。
[雲林縣大義合作農場
理事主席 李政慶]
一開始你要賣給誰,就算要跟你買的人,也找不到人買,你要賣也找不到對象,後來我才在網路上設一個網站,我那個網站是放在那裡給人家看,像是商店的一個招牌一樣。
不過,一講到無花果,幾乎所有人腦海裡浮現出來的,都是經過乾燥處理、酸酸甜甜的無花果蜜餞,但其實新鮮無花果的滋味,連著皮一起吃,口感獨特、風味香甜,更是吸引人,不僅如此,農場還研發各式各樣的無花果料理,不論是做成果醬、煮雞湯、炒米粉、燉東坡肉、還是炒海鮮,都相當可口。
有計畫的慢慢發展,想辦法為班員爭取最大利益,未來他們還希望能成立一個觀光果園,讓遊客真正的來認識無花果。
[雲林縣大義合作農場
理事主席 李政慶]
我現在有在規劃,裡面我要設置一個觀光果園,每一項料理,就是用生命果當原料去做。再來加工的部分,做醋啦,冰淇淋啦,果凍啦,其他的附屬品,進來參觀,參觀後你可以當場去採,
無花果投資成本高,一分地成本就要二十萬元,大多數的班員,都是兼著種,但是看到無花果的前景,有越來越多人都想加入,即使現在大家的印象還是停留在乾燥蜜餞,但看到他們的認真堅持,相信能為無花果創造出更多的價值。
採訪/撰稿 林秋伶
攝影/剪輯 徐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