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十年,當年的年輕農夫,成了一雙兒女的超級奶爸,吳聲昌常帶著兒女一同巡視田間生態,享受田園樂。他的耕作面積也從一甲多,擴大到三十五甲,並拿下百大青農、模範農民、台東地區米王等大大小小的獎盃與榮耀。吳聲昌不光是單純的生產者,近年還開始辦些食農教育、田間體驗的課程,希望讓更多人對水稻、務農有更深一層的認識,繼續來看宋宇娥、羅應展的報導。


 

 

那你找看看有沒有蝌蚪,蝌蚪呀,哪裡有蝌蚪,是嗎,是。

吳聲昌帶著一雙兒女,巡視田間生態,共享天倫之樂。十年後,他已從單身漢變成超級奶爸。

有沒有弄高高了,有,有沒有弄高,有,還有哪裡有漏水,有沒有漏,好了,那邊還在漏水啊。

要兒子、女兒一起把田間的水擋起來,踩踏在稻田間、手抓泥巴,一切都這麼自然而然。

壓壓壓壓壓,你幫我放,你在按摩嗎,好了,你的城堡好了嗎,好了。

田間任務,一個接著一個。

稻公,就是比較高的那個就叫稻公,你可以幫我把它拔掉嗎,好,我從那邊。好,拉起來就好了。

三歲女兒撩起沾濕的褲管,踩著不穩的步伐踏進稻田,卻一個踉蹌,跌坐在水田裡。

哇。

吳聲昌抱起女兒,兩人不約而同,都笑了。

好去,我褲子濕了啦,沒關係啦,等下再換就好了。

愜意的田園生活,令不少人心之嚮往。

[農 夫
吳聲昌]
這十幾年因為一開始是自己在種嘛,後來哥哥退休也回來幫忙,面積整個就加大,本來自己做一甲多,現在就耕作到三十五甲,機器就變成說自己買,本來都是請人代工,然後慢慢就轉換食農教育和小孩子一起玩,教他們米長得怎樣,讓他們知道務農是怎麼一回事這樣。

於是近年,他也開始辦一些食農教育課程或是田間體驗活動,像是利用廢棄的稻稈加工製成文創品,要讓民眾對農業廢棄物有全新的想像。又或者帶著小朋友彩繪斗笠,甚至到田間補秧、除草等,體驗務農工作。

[吳聲昌妻子
沈鈺婷]
以我們家來說,這十年就有點像是現在的農業晉級,就是從原本單純的生產、然後到現在可能有一些體驗還有面積擴大的部分。重新嘗試的感覺一定有,因為其實那跟我們原本的生產、單純生產的落差很大,因為我們可能就直接面對消費者,所以其實這個體驗的部分就是我們一直在嘗試的,而且我們自己覺得在那當中獲得滿大的成就感。

十年前,吳聲昌是位「資淺」農夫,十年後,吳聲昌用滿室獎狀、獎盃,再三證明從農路上的付出與努力。

[農 夫
吳聲昌]
從104年那時候開始比賽,那時候就是去比一個經驗啦,那次就拿優等獎這樣,106年就變成個人賽,我就變成自己去比賽,就拿到全國的第二名。(拿獎)多少都會有點幫助(銷售),現在就是看電視嘛,大家都會搜尋,米啊,電話就會一直打來。
 
這幾年因為氣候變遷,天候越來越難掌握,也讓吳聲昌的日晒米成為絕響。

[農 夫
吳聲昌]
現在天候變化,天候變來變去太快了,就比較沒辦法捉摸,也沒辦法去晒,現在太陽大,像台東三十幾度、三十四度,那時間沒去抓好,就來不及翻,來不及翻,它就比較會裂,現在慢慢的就變成說用機器,小火去烘乾。

全職農夫吳聲昌耕作面積從一甲多,增加到三十五甲,經過十年歲月的磨練,他對田間事務越來越熟悉,望著這片從農起點的稻田,吳聲昌說打算拿這畦田生產的稻穀,再次參賽。

[農 夫
吳聲昌]
高雄147香米,這幾年這香米類的比賽比較有機會,比賽的稻子不能像一般你種的稻子,種得那麼集中,要種得比較開闊,支數也不能太多支,它的分蘗才會比較漂亮,吃起來的米感會比較好吃。

年復一年、四季遞嬗,吳聲昌從青年到中年,一路穩扎穩打,務實奠定了他從農路上的成功基礎,全職農夫是他一生不變的選擇。

採訪/撰稿 宋宇娥
攝影/剪輯 羅應展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客家新聞雜誌
    全站熱搜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