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的養鱉產業,主要集中在彰化、屏東,不過其實雲林二崙的來惠社區,也是主要的養殖地,當地在四十多年前,就已經開始養殖甲魚。只是受到大環境和技術未趨成熟的關係,曾經沒落一陣子。不過來惠社區居民很努力,多年來並未讓養鱉池完全乾枯,或是改養其他魚類,反倒積極提升養殖技術,現在當地還維持八、九甲的甲魚養殖面積。來到雲林二崙的來惠社區,淳樸的聚落,這幾年居民透過社區營造,讓原本屬於這裡的客家意象更加鮮明。在當地還看得到一些水產養殖業,特別的是,裡頭養的都是鱉。
[二崙來惠社區
理事長 賴十權]
四十年前(這裡)就開始養,小小池三、四坪都在養,養了之後有利潤,就報親戚朋友一起養,之後就一直增加,到後來,整個庄頭,差不多有二、三十戶在養。
過去雲林縣境內,養鱉最集中的地方,就是來惠社區。不過現在養殖面積只剩八、九甲。
[二崙來惠社區
理事長 賴十權]
有一段時間鱉會生病,生病了生育不好,還有價錢很便宜,價錢很便宜就變成說,本來一斤合理的行情差不多一百多、兩百多,才合乎本錢,但是不到一百塊,養得辛苦又虧錢,一些人覺得養這個沒用,沒有賺錢就收起來。
然而來惠社區的居民,並沒有完全放棄養鱉,這幾年,在技術層面上提升,讓這項傳統產業得以延續。
[二崙來惠社區
理事長 賴十權]
過去在養鱉比較沒有不得要領,就給牠吃,沒有給藥物,水質控制也沒有控制好,當然就會生病,有時整個池子的鱉都死光,當然是很不好,現在已經(技術)成熟,照顧上、生育率也比較好。
廖銓基,是當地鱉養殖的生力軍,原本做飼料買賣的他,兩年前開始兼養鱉。每天他都要巡視鱉池,觀察鱉的健康狀況。
[二崙養鱉戶
廖銓基]
一天巡鱉池要巡兩回,如果發現死掉的就要把牠撈起來,因為死掉的會帶有壞的細菌,怕影響池裡所有健康的鱉。
鱉養到可以賣,通常需要三、四年的時間,時間一長,風險自然就增加,因此像廖銓基這樣的新手,沒有十足的把握,是不會投入這項養殖產業的。
[二崙養鱉戶
廖銓基]
以往以專業的方法去養,(存活)成數都九成多,存活都是好的,(鱉)死掉的機會算很少。
廖銓基還說,養鱉只要克服技術問題,成本便不用太擔心。
[二崙養鱉戶
廖銓基]
鱉雖然要吃很好的東西,不過鱉吃的量很省,吃的東西成本不是很高。
要像這樣在池邊拍到鱉探頭,是相當困難的,因為只要有人接近,鱉就會沉入水裡。而一個300坪的養殖池裡,通常可以養到上千隻。平均每隻鱉,都有0.3坪的空間,差不多養到一、兩斤重,就可以販賣。
[二崙養鱉戶
廖銓基]
一斤多的一斤差不多180,市面上可以賣到180,如果一斤半以上,一斤的重量至少,算一隻一斤半以上,可以賣到兩百塊。
養鱉的另一項收入就是鱉蛋。每次季節一到,鱉都會在夜間生蛋,養殖戶白天便可以採集。
[二崙養鱉戶
廖銓基]
鱉在生蛋的季節,大概是過年後,農曆二月開始生,到了五、六月時很會生,生到七月半之後秋天了,就不生了。
幾乎有五個月的時間,成熟的母鱉都會分次生蛋,總數還不少。
[二崙養鱉戶
廖銓基]
一隻鱉的體內,身體裡面差不多一百多顆,但是不會一次生,剛開始十幾顆、三十顆,會分很多次生。
採集起來的鱉蛋,除了少數拿來繁殖之外,幾乎都被顧客訂走。坊間的吃法,是將鱉蛋泡在高粱酒裡,被視為是補品。別小看這些小小的鱉蛋,幾年前一顆還有八十元的行情。
鱉的另一項價值就是食用,無論是加入中藥包熬湯,或是三杯鱉,都是許多老饕的最愛。因為民間普遍相信,鱉肉具有滋陰補氣的功效。
[二崙養鱉戶
廖銓基]
我們人體欠22種胺基酸,光鱉就有18種胺基酸。而且不分老幼,男生女生大大小小全都可以吃。
從興盛到沒落,再從谷底慢慢復甦,如今鱉的用途更多元,撐過來的來惠社區養鱉業者,希望能夠開拓銷售管道,讓這項在地產業永續經營。
採訪/撰稿 羅弘昇
攝影/剪輯 陳靖維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