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全球擴散,目前也還沒有緩和的跡象,這星期推出"疫線生機"系列報導,我們先從冠狀病毒說起,冠狀病毒屬於單股核醣核酸RNA病毒,由於複製時不具備校正的性質,有著很大的變異性,而新型冠狀病毒,目前已知有兩個亞型,這隻人稱很"狡猾"的病毒從哪裡來,未來又會怎麼變化呢?來看這週的系列報導。


 

談起冠狀病毒,現在人人為之色變,這類型的病毒,RNA由25000至30000多個遺傳物質組成,是病毒中最為龐大的一支,變異性也很大。

[中央研究院 院士
賴明詔]
一般的RNA病毒,它只是它的1萬個鹼基,最多也是2萬個鹼基,但是冠狀病毒它就3萬鹼基,越多鹼基,,突變基因,它的突變率就越高,所以你可以看到,這個冠狀病毒,它每一個RNA其實都不一樣的。

而在冠狀病毒的家族中,就有7種會傳染人類,其中4種是感冒的病原體,通常不會造成嚴重疾病,另外3種分別是SARS、MERS,以及2019年底的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都具有致命性,其中SARS在2018年時,更被證實來自於蝙蝠。

[畫面提供 臺師大教授吳忠信]
研究冠狀病毒40多年,台灣冠狀病毒之父,中研院院士賴明詔研判,新冠病毒很有可能同樣來自蝙蝠。

[中研院 院士
賴明詔]
蝙蝠體內一個特殊的冠狀病毒,它和新型肺炎冠狀病毒是很相近,那基因序列是97%都是相通的,可能不是直接到(傳)人,可能還經過幾種宿主,然後再傳給人。

根據研究,從蝙蝠身上找到上千種病毒,不過卻有因為自身特殊的免疫機制,讓蝙蝠帶病毒卻不會發病,(CGIN)學者分析新冠病毒,很可能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練功",加上RNA病毒複製時,不穩定、不會校正的特性,經過長時間的演化變異,才具備了感染人類的條件。

[台師大生命科學專業學院 教授
吳忠信]
牠(蝙蝠)可利用體溫的調節,跟DNA修復的這種機制,來達到牠不被病毒就是說所侵犯,那這個這麼多病毒,當然有機會它可能因為突變的關係,或者是變化的關係,有可能變得,會對人類或者對動物產生危害。

2020年3月3日中國科學院期刊"國家科學評論"文章指出,新冠病毒已產生,S型及L型兩個的亞型變異,不過是不是代表著新冠病毒已經在人類身上產生突變,學界目前沒有定論。

[病毒學專家
賴秀穗]
(基因)比對出來,非常地類似,99.9%的那個基因序列都一樣,一條病毒只有在1、2個地方,有一個點狀的一個變異,都沒有影響到它們,這個病毒的一個傳播率,或是病毒的毒力。

[中研院 院士
賴明詔]
算是有變化,只是還沒有選擇到(合適的宿主),也許是有一天,感染一個人,那這個人他的特殊的體質,讓它(病毒)被這個RNA,繁殖的能力增加,那這就變成被選擇出來的(宿主),被選擇出來,這就是自然選擇的一個方法。

賴明詔也表示,新冠病毒的傳染係數R0(naught),目前在3左右,代表現在仍是流行期,並強調隨著感染人數越多,變異的可能性就越大,甚至不排除最終將"流感化",也因此疫苗與治療藥物的研發,更得加快腳步,但能不能追得上病毒的變異速度,現在都還是個未知數。

採訪 廖期錚、蘇韋宣
撰稿 廖期錚
攝影 黃鈺淳、范修語
剪輯 黃鈺淳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客家新聞雜誌
    全站熱搜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