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客家族群中,較少數的詔安鄉親,主要居住在雲林縣濁水溪中下游,西螺、二崙、崙背等地區,這些祖先來自福建省詔安縣的客家人,幾百年來除了大多以務農維生,很多人可能不了解,這裡也是台灣武術、布袋戲這些傳統文化,重要的根據地。人數不多,卻很團結的詔安鄉親,除了同樣有著客家人堅毅勤儉性格之外,還有多少我們不熟悉的特色呢?虎虎生風的動作,使勁認真的神情,眼前這些練武師父, 打起拳來威嚴十足,就像電影畫面,讓人無法不目瞪口呆
金光閃閃瑞氣千條,布袋戲人偶在後台老師傅操控下,熟練精采的表演,每個動作每句口白就是這麼吸引人
不論是布袋戲還是厲害的武術,這些台灣人都熟知的地方特色,真正發源地來自哪裡,卻很多人不太曉得,尤其更多人不知道的是,這裡可是客家人重要據點之一。
一講到雲林,很多人馬上會想到的,就是後面這又大又漂亮的西螺大橋,而這麼多年來,因為大家對客家文化越來越有興趣,漸漸大家了解到這附近的,西螺、二崙、崙背,就是客家文化另一個重要的資產,詔安客的地方。
[前雲林縣副縣長
李應元]
現在這個客家詔安客,是我們客家講,少數中的少數,很少,很少人,沒多少人。
[崙背港尾社區協會
理事 廖良元]
你們說買菜,我們說買菜,買賣,買賣,詔安客,詔安客,雲林縣,你們就說雲林縣,我們說雲林縣,鄉就崙背鄉港尾村,例如說騎鐵馬,騎鐵馬。
[雲林縣客家協會
理事長 廖清祥]
我們詔安客,我們分成25個村莊,大部分叫做西螺七崁,我們港尾人說西螺七欠都好,不過現在台灣人,曾經聽過這種話,卻不知西螺七崁在什麼地方,西螺七崁就全都是詔安客。
移民來台灣歷史超過三百年,目前分布在濁水溪下游的詔安客家鄉親,當年以祖先七條箴規為序,將分居二十五個聚落的族人,畫分為七個大部落 人稱七崁,其中頭崁和二崁幾個村莊,位在今天的西螺鎮,三崁四崁大多在現今二崙鄉,五崁在,崙背鄉港尾村和土庫鎮境內,六崁尾崁則大多在,二崙鄉裡面,這個區域,也就是大家多年來所說的,西螺七崁,基本上全部都是客家族群中,少數中的少數,詔安客。
[崙背港尾社區協會
理事 廖良元]
欠可以說叫做角落,其實是我們部落的意思,那為什麼會叫做欠呢,欠,k h i a n,就是詔安客這詔安客的音,
相傳西螺七崁的廖家祖先,在清朝初年移民熱中,就帶著族人,一批又一批,從福建漳州府詔安縣,冒險渡海經過黑水溝,移民來臺,落腳濁水溪一帶開荒闢地,而他們克勤克儉,發揮客家堅毅性格,經過一百多年後,開荒事業終於有成
不過安居樂業的生活,在清朝末年,官府沒有能力維持治安,各地盜賊土匪橫行,鄉親生命財產受威脅情況下,特地邀請,同樣來自詔安的武術大師阿善師,來訓練每一個村庄自衛能力,進而練武保護鄉民,從此西螺七崁的武術名聲,逐漸受到矚目
[崙背港尾社區協會
理事 廖良元]
七崁當時最出名是在清朝的時候,就是土匪太多,常常被欺負, 一天到晚被欺負,很常遇強盜,所以西元差不多1830年,我們老祖先就去福建,福建詔安,請金善師來(阿善師),請來之後就開始教我們的人武術,最主要就變成是為了(練武)保護我們宗親的生命財產,所以大家都很認真練這武術,練武術第一點就是,我們身體會比較勇, 第二點就是,保護我們大家的財產生命。
[雲林縣客家協會
理事長 廖清祥]
這詔安客,我們居住的地方,二崙、崙背啦、西螺啦,我們在這西螺七崁內的這25個部落,25個村莊,這拳頭打得特別好,現在的人講七崁武術,西螺七崁武術,這拳頭打得特別好。
為了捍衛土地和村莊,西螺七崁的鄉親用生命習武對抗土匪,不僅成功在新故鄉繼續發展,所謂的西螺七崁武術,也成為台灣傳奇
雖然阿善師的武功成為故事,客家鄉親也早已經不用對抗壞人,但走到雲林縣崙背、二崙村子裡,眼前這些非常有味道的詔安老夥房,牆壁上百年前土匪侵入留下的彈孔,還是讓人觸目驚心
老夥房主人一邊比劃,一邊說明牆上這些,裡面往外打和外面打進來,彈孔會有大有小,如今用水泥補起來的歷史痕跡時,好像是不久前才發生的事而已
面對過往的滄桑,讓人感觸良多,可見當年鄉親對抗險惡是如何生存下來,但也因為堅強開墾,大家很團結,這些曾經輝煌的當地建築,在在表現出了這裡的客家人,百年來豐富的文化特色
[二崙鄉客家協會
理事長 廖宗禧]
這個窗戶,全部用油漆漆過而已,這木頭樣貌還是很好,事實上這都超過百年了
除了從這間老屋窗戶造型中,看出詔安客家對建築很講究,事實上,只要來到西螺崙背二崙一帶,每個村莊裡都有大大小小無數的夥房,從外觀從小細節,一眼就看出,當年的確曾經風華過。
[雲林縣客家協會
理事長 廖清祥]
這些圖畫刻得特別漂亮,這刻越漂亮的地方就代表,這屋主很有錢,很有能力可以這樣做,再來這窗戶,窗戶啦或是門,也會寫一些詩詞,就代表這屋主有出人才讀書人,讀書人他才會這樣子做,再來就會設堂號,這些堂號都有設,就代表這個地方是有人當官
包括最密集的二崙惠來村在內,詔安老屋的設計,不論在門楣上的客家堂號,或是比一般房屋高許多的屋頂,旁邊和上面的雕龍畫鳳,螃蟹飛鳥甚至花朵 ,都突顯作工精細氣勢非凡,另外大部分老屋,都會有的水泥柱,更是詔安客重要意象。
人口很少,講客家話叫做ka su的詔安客家人,除了有在地的,布袋戲、武術這些之外,他們住的地方,也很有自己的味道,像這一根一根圓形的柱子,就是這個地方跟其他客家地區,完全不一樣的特色
因應台灣多雨天氣,這裡的夥房幾乎都有屋簷,不但實用也打造族群風格,不過畢竟時代演變的速度,還是衝擊了既有文化,人口不斷流失下,不論以往再風光的大夥房,很多也只能是現在這副模樣。
[回頭屋(惠來村)村民
廖二郎]
這從前都是砌磚頭,都是有錢人在蓋的房子,用這材料來建造房子,現在都沒用,就變成一堆古董了,就變一堆古董出來,這不怎麼打得開了現在
老舊失修的穀倉門,並不是想像中用推開的,原來是以前看稻穀儲存狀況,再一片一片拆下或裝上。
[回頭屋(惠來村)村民
廖二郎]
這木板一片一片拆裝的意思就是說,我們榖滿到哪裡再把板子裝到哪裡,擋住稻穀的用途就是了,這就一片一片裝上,穀子要是滿起來,我們再把木板裝上去
有自己建築,有自己文化,還有厲害的七崁武功,和迷人的傳統布袋戲,但由於獨自位在濁水溪周邊,長期沒有跟南北客家來往,多年來,詔安族群幾乎被孤立,包括身分認定,語言腔調, 都是非常嚴峻的考驗。
[雲林縣客家協會
理事長 廖清祥]
桃、竹、苗的客家人,在表現是一個客家人的時候沒什麼問題,高雄美濃或是六堆客家也沒什麼問題,不過台灣雲林縣,雲林縣的詔安客,才只分到我們雲林縣裡面,雲林縣的三個鄉鎮,就是西螺、二崙、崙背一部分,所以我們人口少,我們特別我們詔安客的人,外出的時候,比較不敢說我們是客家人。
相對其他地區四縣或海陸客,只居住在小小二崙、西螺崙背三個鄉鎮的詔安鄉親,一旦走出去,四周都是福佬族群環境下,的確很難使用自己的母語,甚至因為實在太少被外界注意,還有人說他們的客語不純正。
[雲林縣客家協會
理事長 廖清祥]
有時候福佬人,閩南人,他有時候會批評,這叫做「奧客」,就不是很正的客家話,那實在不是奧客,不是說不純正的客家話,是不一樣的客家話,我們要特別要跟我們台灣我們每個鄉親來報告,不一樣的客語,不是我們講的客語不純正
低調在西螺七崁,生活了兩、三百年,說「詔安腔」,被稱做詔安客的客家人,據說全台灣後代大約有50萬,但令人無奈的是,目前實際上在這裡,還能講詔安客語的,可能只剩八千人不到
至於珍貴的客語腔調是如何流失,自己的「客語」,又該怎麼找回來,很多人都在擔心,很多人也都在努力,尤其是這些同樣流著客家血液的鄉親。
採訪/撰稿 謝佳凌
攝影/剪輯 洪炎山
- Apr 16 Fri 2010 11:32
171集-七崁詔安客(上)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