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不曾下廚的女孩陳曉玲,為了一圓自己開店的夢想,便去拜師學藝做早點,現在他在高雄市鹽埕區,開了一家早餐店,但想在百花齊放的早餐市場殺出一條生路,可沒這麼簡單,從小在屏東內埔長大的他,靈機一動,把客家人的家常美食「瓠瓜粄」改良成「客家煎餅」,帶進都會區,既傳統又創新口味的早餐,深得消費者青睞。
早餐店老闆娘在鐵板煎台上,又是煎蘿蔔糕、又是煎蛋餅,一一滿足顧客需求,可別看他如今架式十足,掌控一切流程,其實在開早餐店前,陳曉玲可是十指不沾陽春水,連洗米煮飯都不會。

[早餐店老闆
陳曉玲]
完全沒想過,對呀,可是很有趣啦,對呀,你看,很多是熟客,每天來喔,就覺得,欸,真的,你做的東西有人欣賞,是不是這樣說,對呀,就很開心這樣,不是說賺多少錢。

一年前,陳曉玲決定轉換人生跑道,放下做了十幾年的業務工作,半年前開起早餐店,但想要在百家爭鳴的早餐市場經營出自家特色,可沒那麼容易。就在此時,屬於家鄉的舌尖記憶幫了他一個大忙。

瓠瓜削皮、刨絲,加紅蔥頭下鍋爆香,再倒進瓠瓜絲一起翻炒,瞬間香氣撲鼻。

有些人不會先炒過,每個媽媽做的都不一樣,不(先炒過)感覺沒味道,就跟古早味蛋餅差不多。炒過才會比較香。

炒過的瓠瓜絲,再混進生瓠瓜絲,加入麵粉、水、蛋,細細攪拌成麵糊,然後才能上煎台,慢慢煎成瓠瓜粄。

我都要把它煎得就是還是要有點溼潤感。

瓠瓜粄,南部客家庄的家常美食,就在陳曉玲的改良下,帶進高雄都會區,搖身一變成了早餐店的客家煎餅,搭配燒肉或燻雞,深受顧客喜愛。

(客人)說沒有瓠瓜粄,我說有蛋餅,沒有呢,沒點就走了呢。(專程要來吃你的瓠瓜粄),對呀,說要來吃瓠瓜粄,現在客人還會說,我要吃瓠瓜粄喔,會講客語的瓠瓜粄喔,很有趣。

[顧客
黃先生]
長這麼大了,不曾吃過這麼有特色的一個,創意客家菜,我覺得,尤其是在都市裡面可以吃到有沒有,我覺得可以讓我們想起家鄉的味道。

[顧客
郭先生]
我覺得,這個(客家煎餅)還滿有特色,我覺得還不錯,特別來朝聖一下,對,特別跟老闆來朝聖一下。

客家味,做出早餐店的市場區隔,也培養出一票死忠顧客。像這款雪裡紅蛋餅,也是讓客人一再登門光顧的秘密武器。

[顧客
林小姐]
他的蛋餅跟一般的完全不一樣,那種感覺就是,他的粉不會很厚,還有蛋的香味,他會先煎出那個蛋來,蛋的香味就會,就會出來,那裡面他包的(雪裡紅)餡呢,他也是在事前先準備好,炒過以後再加進去,不會說有生生澀澀的感覺這樣,口感就跟一般的蛋餅或是什麼,完全是不一樣的,所以我才會再來。

[早餐店老闆
陳曉玲]
整個高雄我找不到啊,對呀,誰會做雪裡紅蛋餅,對呀,都不會有人做那種,也沒有人在賣瓠瓜粄,可是我後來有聽到人家講說,可是我自從做IG之後,客人會說這個是客家煎餅,我就覺得很自豪。

其實我們客家人吃很簡單,就是瓠瓜煎餅,直接蘸蒜頭醬油,對,很特別,那很特別吔,但是我,我要先來吃吃看,對 那其實我覺得加,可以去美國煮給我女兒吃,可以呀。

把上門的客人都當成朋友,陳曉玲時不時就和客人天南地北聊起來。

[早餐店老闆
陳曉玲]
我當初做這樣的,這樣的形式的時候,我就想說很像是朋友來我們家吃飯,所以我沒有那麼商業化,我的空間就是比較我自己的風格這樣子,對,也加上剛開始也想省錢啦,所以很多都是沿用以前的東西,像椅子就是啊,我媽媽說不要再花錢了喔,全部都是從我們家搬來的。

或許正因把客人當朋友般招待,陳曉玲店裡的食材,沒有一樣是速成的,如果不是他親手製作,就是出自親友之手,他說如果不堅持這樣,很快就會被競爭對手打趴。

[早餐店老闆
陳曉玲]
累,累一定會累啊,現在沒有簡單的工作跟收入了,你沒有這樣堅持,其實不會有人會掏錢出來,我覺得在這個景氣,對,你除了,就是東西要漂亮之外,還有好吃,要好吃,不然真的很快就再見了。

美麗業務員轉換跑道成了早餐店老闆娘,手上燙傷疤痕未消,陳曉玲累卻不喊苦,看著客人大口咬下瓠瓜粄的滿足表情,他說這一瞬間的喜悅實在不是金錢能衡量的呀!

採訪/撰稿 宋宇娥
攝影/剪輯 羅應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