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年終還願、祈福,收冬戲 有人說平安戲,是早期農業社會的大活動,這幾年也列入客委會的客庄十二大節慶之一。今年在台東的巡演,原本要在市區,不過鹿野鄉親積極爭取,最後選定在瑞和這個小村子舉辦。幾十年來村裡不曾有過這麼盛大的活動,社區協會也邀請附近鄉鎮的鄉親一起來湊熱鬧,還舉辦客家菜流水席、請來廟會攤商,讓鄉親重溫早期辛苦一年後,在廟埕前看大戲的感動,更藉著這次活動舉辦,將社區凝聚了起來。<各位鄉親大家好,這是瑞和福明宮媽祖廟的報告,明天下午兩點,明天下午兩點,在我們瑞和福明宮,有邀請到我們全國第一號的客家大戲班,要來我們地方福明宮表演。>

宣傳車在村庄裡來回穿梭,打破鄉野寧靜,原來地方上有大事。

<晚上五點,廟方也有準備客家美食,有雞酒,有湯圓,很多客家很多(美食)料理。>

好久沒熱鬧熱鬧了,全村都動員起來,活動當天一早,戲班忙著搭景,村民忙著布置場地,有的搬桌子,有的貼感謝名單,台上台下忙成一片,對晚上的表演充滿期待。

[鹿野鄉民]
很期待看這樣的大戲啊,這裡還不曾做過這樣的大戲,難得有這樣的機會啊。

[鹿野鄉民]
(有看過這樣的大戲嗎),不曾,(晚上有很想看嗎),有啊,我六十幾歲了,還不曾看過這樣的戲啊

瑞和、瑞源、瑞隆三個村,是鹿野鄉開發最早的客家庄,一百年前這裡合稱為「大原地區」,曾是台東第二大平原,尤其民國44年,由當地居民,合力開鑿全長8公里多的豐源圳之後,發展出600公頃良田,生產高品質的稻米,改善了居民生活。

[鹿野鄉民
李祥炘]
還沒有豐源圳的時候,種甘蔗、veˇ bu\ vo、種花生就這樣,(所以開了圳),對 就是(豐源圳)開通之後,就種田了,豐源圳開通之後,生活就有比較好了,不然以前生活很辛苦喔

這裡沒有田啊,這埔園啊,以前原本叫做大埔就是這樣啊,就那下面一條小圳溝(而已)沒有很多田,一點點而已,開了這條(豐源)圳才會再又多這麼多(田)出來。

[鹿野鄉民
李祥炎]
(民國)45年那時候就開始熱鬧囉,當時像這寶華山,我來的時候還沒有開發,那山上還是大樹林。

豐源圳開通,帶動地方發展,造就農村富饒景象。趁著收冬戲演出活動,場邊布置著村庄老照片展,老師帶著學生來做校外教學,希望年輕一代更認識自己成長的土地。

<看看這個在哪裡猜猜看,這是廟 廟會,這個已經是有廟了,那時候關山有廟,這個我們瑞和還沒有廟。>

[文史工作者
黃學堂]
收冬戲是民俗的活動,我們就是希望這民俗的活動,和學校的教育,和鄉土的內容融合在一起,讓學生看看老照片,知道以前的人有多辛苦,怎麼開墾,其實這裡以前是石頭埔耶?有今天這樣的田庄風景,這個過程是很辛苦,看這相片就知道了。

老照片道出地方發展史,也勾起了老一輩人的回憶。

[鹿野鄉民
徐仁平]
很難得啊,看到這個相片,(很懷念以前),懷念啦,以前的戲棚(是)用竹子搭的喔,臨時用木板鋪啊(就人擠人喔),對啊,人擠人啦,戲棚下非常熱鬧啊,賣東西的啊。

<辛卯年,農曆12月13日,懇求媽祖娘娘,以及眾神佛,土地伯公,保佑我們闔庄平安,風調雨順,年年豐收,一鞠躬,再鞠躬,三鞠躬。>

這頭村民準備豐盛的祭品,誠心祭拜,答謝神恩,連村庄裡的土地公都一起請來看戲。

[鹿野鄉民]
我們大家就準備些牲禮、水果,大家來湊熱鬧,來拜拜啊。

另一頭,社區媽媽已經忙了好一陣子了,大鍋子裡炒著米粉,加入大量油蔥,香氣撲鼻,要好好款待來看戲的鄉親。

<炒米粉,還有炒麵,還有煮酸菜湯,福菜湯,福菜湯,(都是客家菜喔),對,煮雞酒,煮玉米,加玉米進去煮,(準備幾人份的),五百多個(人),(這麼多喔),對,(那不就要很早來準備),早上就準備了>

福氣滿滿的湯圓,在鍋中翻滾,煮熟後加進大把大把的韭菜、芹菜、和香菜,這傳統的客家湯圓,讓人直吞口水。

[鹿野鄉民
張靖子]
(今天做多少湯圓),做四斗米多,四斗半,(聽說兩天前),(就開始搓湯圓了),搓了 對。很多朋友,很多鄰居來幫忙啊,我這個村的全部都有出來,(全村的人),(大家都是義務來幫忙這樣),對啊,都是很合作啦

寒冬的傍晚,細雨濛濛,吃著熱呼呼的湯圓、雞酒,馬上就暖了起來,豐盛的客家美食流水席,大家吃得津津有味。

[鹿野鄉民
陳先生]
看到這麼熱鬧,人也覺得很高興,(今天有吃到什麼),吃到雞酒,湯圓,米粉啊,還有很多,有的還沒吃到。

<雞頭給你 來,來啦,要啦,你要吃雞頭啦,喔,今天老闆要吃雞頭。這是真正的雞酒,客家味道的雞酒,要吃雞酒要在台東吃才有道地。>

[鹿野鄉民
曾瑞惠]
來到這裡,希望的大家可以吃到飽,不要餓著肚子回去,我希望大家來看戲,肚子要吃得飽飽去看戲,才看得有(過癮),有趣味,有趣味這樣。

客家鄉親的盛情,村庄裡的原住民朋友也都感受到。

[鹿野鄉民
宋小姐]
梅乾菜煮湯的這樣,(好喝嗎),不錯喝,客家煮的東西不錯吃,(那今天來參加這樣的宴會),(覺得怎麼樣),很慶幸啊,因為從來都沒有參與過嘛。

鄉下地方,也難得有攤販聚集,糖葫蘆、烤香腸、氣球等,讓這個小村子頓時熱鬧了起來,小孩們也玩得不亦樂乎。

[鹿野鄉瑞和社區發展協會
總幹事 韓筆鋒]
我想把它營造(成)像以前農業社會,很熱鬧,很多人來賣吃的、玩的,我就把這附近的攤商請來,可能有二、三十攤喔,最主要我要有一個特色就是說,社區的部分,這部分前面的,有安排社區的來幫忙我,因為社區就是想要把產業推出來,所以說應該要邀請社區出來

<今天乃是我們福明宮,舉辦收冬戲,請我們本宮列位眾神聖賢的臨駕,有求必應,大家誠心誠意,三牲酒禮來敬奉。>

舞台帷幕緩緩升起,雨一直下,卻澆不息大家的熱情

[鹿野鄉民]
我們這裡不曾做客家大戲,都是演河洛戲的,(你多久沒有看大戲了),喔 這可能幾十年囉。

[鹿野鄉民
徐耀彬]
(今天的大戲好看嗎),好看,(多久沒看了),喔 很多年了,三十幾年了喔,(以前)去到鹿野、關山才有喔,(走著去喔),對啊,(不就要走很久),(走很久),走很久啊,坐車去,看完再走路回來啊

這天演出的戲碼是「陳金定招親」,台下鄉親看得入迷,頻頻報以掌聲,也讓老人家想起小時候看戲的情景。

[鹿野鄉民]
他的戲劇比較不一樣,現在是比較新型的服裝,(有讓你想起以前小時候嗎),喔 有喔。

[鹿野鄉民]
(阿伯覺得今天的大戲好看嗎),喔,就是好看才會看這麼久,不然我們像這個這麼冷的天都睡覺了。

[前戲班演員
李春妹]
有時候到關山演,來這瑞和演,去瑞源演,鹿野演,去到台東演,很熱鬧喔,如果是拜拜喔,人家還會拿紅粄給做戲的人吃,演完還會請吃飯,我們臉上化著妝也去給人家請,很不好意思喔,他們硬是一直叫,很好意啊。

[鹿野鄉瑞和社區發展協會
總幹事 韓筆鋒]
這個村庄,開庄八十年,不曾有這麼大場面的戲,大家看到都目瞪口呆的,看到這樣的戲棚,這樣的戲劇,這樣的表演、演出,實在真的是,開庄以來不曾有過的事情,大家都看起來都很滿足,而且很驚奇

原本這場收冬戲是要辦在台東市的,不過地方人士積極爭取,最後才選定在鹿野瑞和這個小村子舉辦,平常冷清的村庄一下子熱鬧了起來。連池上、關山,甚至花蓮玉里的鄉親都來共襄盛舉、相互交流。更重要的是,大原地區三個村子,藉著這次活動舉辦也將社區凝聚了起來。

[鹿野鄉民
曾瑞惠]
吃和看戲是其次的,最主要的就是說,我們三村,可以把大家的力量,出來就是凝聚我們社區,全部都是義工媽媽,都不是有拿薪資的,大家都是為了我們社區,為了來看大戲,來湊熱鬧啦這樣子。

[鹿野鄉瑞和社區發展協會
總幹事 韓筆鋒]
我這個村做熱鬧,你那個村做熱鬧,大家互相支援啦,做吃的也一樣(大家)一起來做,做湯圓,大家一起來搓湯圓,三個村的婦女(一起)來搓湯圓,你不曾看過吧,三十多人耶。我就是要這種的感覺,因為生活圈很小,我希望三個村一起生活的人,可以合作,可以團結起來。

[鹿野鄉瑞源社區發展協會
理事長 李國強]
以前看到說,大家社區,自己拚自己的,有的時候感覺上比較沒力啦,所以這次三個村的結合,確實看到大家有動起來,不然以前大家(感情)就淡淡的這樣,很淡,但是這次大家有這個共識,這次看得出來喔,這三個社區的人真的是動起來了喔

後山資源比較缺乏,透過整合,共同發展,小村庄的人們不分彼此,用他們的熱情和執著,要讓地方更好,也讓外地人感受到濃濃的人情味。

採訪/撰稿 林秋伶
攝影/剪輯 洪炎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