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傳莊是新竹的陶壺藝術創作者,原來在金融業服務,對陶一竅不通,18年前因為父親生病,兩個孩子也剛出生,家裡需要人照顧,於是他毅然決然辭掉當時高薪的工作,回歸家庭當起奶爸,也開始拜師學捏陶。2014年他將關西老街街底荒廢已久的打鐵舖,整理成非常有特色的工作室,陳列他多年的作品,但是店裡卻不賣陶,賣茶。他說陶壺等缺錢的時候再來賣,賣茶是因為自己喝不完,拿出來和大家分享。崇尚減法生活哲學的賴傳莊說,人需要的東西並沒有想像的這麼多,當你選擇簡單的過生活,自然而然的會發現,其實自己好像什麼也不缺。
在關西老街的街底,有一間外觀像是廢墟的「店」,從店外走過,你根本就搞不清楚裡頭賣的是什麼,即便走進去了,還是不知道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

看也不曉得我在賣什麼東西。

石龍子攀上老樹根,探頭探腦的尋找獵物,一圈圈難以細數的年輪,百年的老樹幹,假的?

這是用陶土做的,對,都陶土做的,不過整個創意都還是用那個原始的創意,對,因為,沒有,其實土、竹子、木頭這些東西,跟人的關係是比較親切,不會有距離。

師法自然,原料取自於大地,讓人摸不透真假,是陶藝家賴傳莊陶壺創作的意圖。

[陶藝家
賴傳莊]
我曾經我老師那竹子,我大概花了10分鐘去看它細微部分,竟然看不出,說這一定是真的竹子,結果他說是陶的,這是讓我佩服的地方。我當然希望說,我做出來的東西,就像你看到我的竹頭花器,你看,啊,那就是竹子,怎麼看都是竹子,當我把邊邊一翻開來的時候,原來它就是陶,這就是你,你代表說,你對一個東西的掌握度是比較OK。

賴傳莊原來在金融業當科長,坐領高薪,原以為自己會就這樣過一生。

[陶藝家
賴傳莊]
我也是30幾歲才突然間,想開竅來做這個,那天跟同學講,以前我們只是,反正就想說,社會的一個螺絲吧!領一份薪水過個日子吧。

18年前,賴傳莊父親生病,再加上第二個孩子出生,於是他毅然決然離開職場,回家做個全職奶爸,給孩子一個完整的童年。

[賴傳莊之妻
陳幸君]
他在那個環境裡面他覺得,待得也不舒服,那我覺得我還自在嘛,那為什麼不能,讓他退下來去做他喜歡做的事,那剛好又學陶嘛,剛接觸,他覺得,欸,這個東西他滿有興趣的。

賴傳莊說,辭職雖然理由正當,又有樂觀的妻子做後盾,但心裡難免不安。

[陶藝家
賴傳莊]
你還是有,所謂這個家是男人要撐起來的,雖然說我把工作放掉,但我還是希望說,還是可以跟家裡有一份小小的收入,所以我那時候當然有很多習慣改變,包括說喝酒習慣啦,這些東西是,大概就是,盡量自己煮嘛,朋友的聚餐就少去嘛。

賴傳莊這家庭「煮夫」,一煮就是18年,但也弄出了一點名堂啊,沒有變成「黃臉公」。

[陶藝家
賴傳莊]
別人結果18年以後還是在掃地,有沒有,煮飯菜,我是,額外有附加價值,做了陶土,做了茶園,現在開了這家店,欸,人家18年是只有家庭主婦,我18年附加這兩個東西出來,對不對,長遠的計畫。

2014年他在關西老街上開店做生意,但不賣陶壺,也不賣陶藝品,而是野茶,你知道他的野茶有多野嗎?

有茶可喝就好了,現在還沒有整理,整理的時候(茶樹)就會出來了,砍了三棵,這邊也一棵,只要它,它活得下去代表它生命力夠強,我就不怕它

他說被他種的茶樹要認命,自然而然就會發展出生命的韌性,孩子也是一樣。

[陶藝家
賴傳莊]
其實生命裡面喔,你太多的照顧,我覺得那都是多餘的,其實,像我這種基督徒,你會發現老外就這樣子,孩子長大,就他自己去飛,你看他們生命力,就比我們台灣的好。

希望拓展孩子的觸角,他陪著孩子騎腳踏車環島,多和土地有連結,培養他們的韌性。家裡的車庫擺的不是名車,而是一整排的腳踏車,和一般人家裡不會有的獨木舟,都是他陪著孩子到處征戰的工具。

[陶藝家
賴傳莊]
我朋友,他們是茶商,他會帶外國人來買,所以我的茶壺那個時候大概都賣到國外去,賣一、二十個國家,每次賺到的錢,我跟我老婆講,那沒有給你喔,那買,買這些東西來玩。我小孩子在河邊學會游泳啊,因為我不想他去游泳池給人家教,我想說,他對自然環境有感觸,這種感觸有個好處,是以後他對這個土地會有情感連結。

[賴傳莊之妻
陳幸君]
我的小孩雖然,他不是說很用功讀書,可是至少他是很貼心的小孩,他會去體諒到父母親的一些狀況,那他也,也會很惜福啦,因為我們沒有給他很多金錢嘛,可是我們教他,你怎麼去體諒別人。

大自然就是賴傳莊和孩子的遊戲室,也是創作的靈感來源。他認真、自然簡單的過生活,對於金錢,他說他不知道什麼叫做夠,但他知道他什麼都不缺。

採訪/撰稿 邱月華
攝影/剪輯 羅應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