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臺灣各大市場裡,不定期會出現一個賣傳統鐵鍋的攤位,現場開鍋、養鍋,再搭配上趣味的叫賣內容,而且總能吸引許多民眾圍觀。其實,20年前負責的老闆經歷低潮、身無分文,人生就如同鐵鍋,經過了大火淬鍊才出現了今天的成果。記者涂至伶和江長銘,帶我們看一個靠鐵鍋翻轉的人生。


 

 

 

One More,Two More,Three More,左三圈又三圈,脖子扭扭,屁股扭扭。

 

早上8、9點,老闆就很有活力的做運動、整理鍋子,個性龜毛仔細的他,時不時確認每一樣產品的狀況。

 

鐵板燒也是這樣,不要怕刮壞掉,在裡面切牛排也可以。

 

豪邁大動作的對待鐵鍋,生動有趣的解說方式,吸引了消費者的目光,停下腳步豎起耳朵認真聽。

 

鐵頭功預備,它會呼吸,不用冒很大煙。

 

幾乎來一個就煎一個,因為大家買鍋子買到會怕嘛,所以要試給人家看。

 

或許你不相信,多年前老闆葉欽源欠下債務、花光積蓄,20多歲就成了流浪漢,每天靠著打零工糊口。在因緣際會下接觸到了鐵鍋,也因此翻轉了他的人生。

鐵鍋老闆 葉欽源(右)

可能運氣不好吧,因為身上的錢也都支援家裡了,所以我身上也沒有錢,也不敢跟家的人講,而且我阿婆說家裡沒錢,你要更努力,我一直記得這些話。

 

面對人生的低谷,葉欽源很幸運地在那時遇見了共度一生的另一半。

鐵鍋老闆娘 吳玉華(左)

 

我覺得就是,看人,我覺得態度很重要,然後你的態度是對的,不管你有沒有錢,我覺得他做什麼事情,你已經看出來他做什麼都要做到最好,我覺得這樣的(人)不會沒有飯吃吧,而且你可以跟他一起去拚事業,我覺得這是一個很不一樣的過程。

鐵鍋老闆 葉欽源(右)

 

遇到她以前,我真的相當的低潮,遇到她以後就好像看到了一個目標,就一直往前跑,不小心就從谷底又往上升上來,所以人家說你跌到谷底了不用擔心,就是要開始往上爬的時候。

 

有一點重耶,真材實料,對呀。

 

早上菜市場、不夠再去黃昏市場,附近有夜市就接著去賣,夫妻倆朝著共同目標前進,即便辛苦,卻有著甘之如飴的感覺。

 

她(阿婆)說她從小女孩到當阿婆,用那個大鍋子,用非常的久,因為不像現在的不沾鍋刷一刷壞掉。

 

賣力地又刷又磨,一開始接觸到鐵鍋時,師父就和葉欽源說這鐵鍋做不久,但他結合高中機械工程科對鐵的認識,不斷去嘗試、開發,讓鐵鍋生意成了他一生的事業。

鐵鍋老闆 葉欽源(右)

 

可能這個產品做了一兩年再換產品,因為可能客人知道生鏽了以後,就不會再來買,所以叫我在賣鍋子的時候千萬不要講生鏽的事情,客人一定會不買,可是我又怕說謊鼻子會變長,走路就會很困難,所以我只好實話實說。

鐵鍋老闆娘 吳玉華(左)

015353-015408(14)

那時候就是鐵氟龍的事件,然後讓大家意識到,不沾鍋它其實有毒的,而且不能夠,就是可能有刮傷你就要扔掉這樣子,所以那時候大家才會意識到說,傳統的鐵鍋它不怕刮。

 

有沒有它不會沾,你有沒有看到旁邊,有沒有真的是奇蹟你看。

 

還沒開鍋,原始的原生鐵磨好粗胚的,然後淬火過以後它就變成這樣。

 

我們蛋就下去,有沒有,它不會沾,你有沒有看到旁邊。

鐵鍋老闆 葉欽源(右)

013403-013423(19)

因為早期的鐵鍋最主要就是比較粗糙,你要會使用你必須要會,如何去開鍋、養鍋,還要知道它的火侯,通常都是要先熱鍋熱很久,然後要冒很大煙,很多油才會達到不沾。

 

這邊的數量因為我都常常在注意,因為如果沒有貨,我就會叫,我就如果少的,我就跟他跟老闆講。

 

仔細一看,工廠裡時不時能看到葉欽源岳父的身影,就算當年會為女兒的婚姻狀況擔心,但看到女婿認真、一步一腳印的精神,他成了老闆的學徒,一同為鐵鍋事業打拚。

葉欽源岳父 吳水池(左)

 

一直請不到工人,因為這種真的很辛苦真的,大家一來做不到一天兩天,他就跑掉了,他說我不能做,看到這種心情,你不下去,看到錢快進來了,你要放它飛掉嗎,不可能對不對,所以我們兩個夫妻就做下去。

 

這最小的是嗎,對這是最小的,這也是。

 

經過多年的打拚,成長的幅度更是有目共睹,不僅有了寬敞的店面,也有了一群共同發展的事業夥伴。

鐵鍋老闆娘 吳玉華(左)

015303-015322(19)

因為我們的腳步是比較穩扎穩打,所以它走得很慢,所以我們每年都有成長,但是它不是那種一下快起來的,除非就是像幾年前就是,還沒有很大的知名度,那可能電視採訪,那個落差就會比較大,對你上了那個台階就會比較高一點。

 

即便有了今天的成績,但夫妻倆仍堅持每天要到市場擺攤,不禁想問那麼那麼辛苦,為什麼不放手讓員工負責呢?

鐵鍋老闆娘 吳玉華(左)

020716-020728(12)

然後你最好學習的地方就是市場,我曾經想過要帶他們去市場學習,就有人跟我說,那老闆娘你告訴我,我做到哪一天就好了。

鐵鍋老闆 葉欽源(右)

013306-013329(22)

其實時代在進步喔,可能每天會有新的狀況新的問題,啊我們直接去面堆消費者,我們會可以知道最新的訊息,他們使用上的問題,或者材料有什麼改變,我們大概都可以知道,而且我本來就是從菜市場起家的。

 

兩邊都一樣,像溜滑梯一樣。

採訪/撰述 涂至伶

攝影/剪輯 江長銘

從流浪漢到今天的成就,靠著他認真、決不放棄的毅力,還有老婆的陪伴,葉欽源的的翻轉人生就像鐵鍋一樣,越燒越堅強,越磨越光亮。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客家新聞雜誌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