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食安問題連環爆,農藥殘留超標更是長久以來的問題。台灣核准使用的農藥有300多種,但不是每種農藥用在哪種農作物上,都有訂殘留容許量標準,沒標準就是不得檢出。隨著農藥使用「與時俱進」,有些農作物以前沒用的農藥,現在會用了。衛福部食藥署年初修正農藥殘留容許量標準,增修訂247種農藥殘留容許量,增加一千多項農產品或食品農藥限量標準,違反將罰六萬到兩億罰鍰,四月正式實施,不過此舉被質疑是變相放寬標準,從原本不得檢出,改為可少量殘留,未來即便檢驗合格,恐怕也是讓民眾吃進越來越多的毒。修正標準到底合不合理?我們購買蔬果回家,又該怎麼清洗才能去除農藥呢?來看我們的報導。
最外面的那幾片,因為包在外面,那幾片要拿掉,對,一般我外面這樣青青的那兩、三片,我不敢吃,大多都丟掉==ns==

加鹽,清洗蔬菜==ns==或是加小蘇打粉浸泡蔬菜,坊間流傳各種清洗蔬果的方式,家庭主婦為家人食安把關,什麼方式都願意一試。

[民眾
李佩璟]
我們吃青菜主要就是說要吃了比較健康,對啊,如果說有農藥的話,吃了就比較不安心,對,所以主要,就想說要用什麼方式,可以把農藥去除這樣。

到底怎樣清潔蔬果最正確?才能去除農藥?

[師大化學系 教授
吳家誠]
最好的方法,用清水去洗,自來水去洗,不然就是,自來水拿500cc,放些所謂我們說的發粉,小蘇打粉,放些我們的檸檬汁,不然就用噴的,洗好、噴好,讓它放差不多十分鐘、十五分鐘,這有化學作用,作用完之後,這樣的蔬菜、水果再來吃這樣比較安全。

[榮總臨床毒物科 主任
楊振昌]
說到怎麼去清洗,這個清水其實是最好的,以前其實在國內那個,農委會的藥物毒物試驗所,就我們叫藥毒所,他們其實有做過研究,流動清水事實上效果最好,那什麼小蘇打、鹽粉或其他那些,其實都沒有比較好,甚至可能比較差。

專家說法不一,唯一的共識,就是用流動清水沖洗最乾淨,其實國人的擔憂不是沒來由,衛福部食藥署去年抽驗,市售農產品農藥殘留情形==cgin==蔬菜類中,豌豆、敏豆、豇豆等豆菜類,不合格率最高,達35.2%,其次為,小黃瓜、甜椒、番茄等果菜類,20.6%,小白菜、青江菜、油菜等小葉菜類,10.8%,其中豆菜類,已經連續五年蟬聯第一==out==

[農委會防檢局 副局長
馮海東]
豆菜類,主要它生產的這個,在這個作物生長比較特別,因為它,成熟可以採收的這一個,這個算是果實或者是這個採收部位,跟還沒有可以成熟採收的都在同一棵植物上面,所以,不管可以收、不能收都會接觸到藥,針對那些(果實)沒有適當停藥期的這些藥,就很容易有這個,所謂的農藥殘留超量的情形==ns==

卡車忙碌進出市場,買主、農民交易熱絡,這裡是西螺果菜市場,也是全台最大的蔬果集散地,台灣人吃下肚的蔬菜,有三分之一由此供應,因應快速且大量的交易,果菜市場設有快速蔬果殘毒檢驗室,三分鐘就能檢測出是否殘留殺蟲劑==ns==

[西螺果菜市場 總務科長
廖美靜]
我們是以快速檢驗方法嘛,也就是說你,像農民(送檢)的話,以前會是我們公司去採樣,裡面的一些作業就是要萃取要這樣子,一貫作業以後,出來的話你就是,變成就是說,你,超過如果說超過抑制率35%的話,那就是,就是超標的話,超過標準的話你就是不能供銷。

[西螺果菜市場經理
廖朝卿]
就是農民他,他們的蔬菜要採收之前他們會送過來檢驗嘛,如果超標的話,我們會通知他不能採收,大部分的農民都會跟我們配合。

大部分果菜市場都和西螺果菜市場一樣,採用快速檢測法,但短短三分鐘,真能為民眾健康把關嗎?

[主婦聯盟合作社 理事
黃淑德]
這個是,永遠是一個兩難,就像檢驗的快速篩檢,它只有能夠抓出某一些毒性比較劇毒性的,某幾類的農藥它有辨別性,快速是因為它不得不這樣做,因為如果要送實驗室驗的話,再快也要三到四天。

顧及生鮮蔬果的新鮮度,與消費者的食安疑慮,快速檢測是不得不的折衷,然而蔬果農藥殘留超量頻傳,民眾實在難以安心。然而食藥署今年參考聯合國食品法典委員會標準,修正農藥殘留容許量標準,增修訂247種農藥殘留容許量,增加一千多項農產品或食品農藥限量標準,也就是說,這些品項,過去規定均為「不得檢出」,今年四月起將改為「可限量殘留」。

[食藥署食品組 科長
高怡婷]
農藥的標準,現在是依據,食品安全管理法第十五條訂定,那就是如果你有訂標準的話就是,就是要依據這個標準之內,如果你沒有訂標準的話,就是不得檢出,那大家都知道就是凡走過就會留下痕跡,你只要使用的話就會有殘留,如果不去訂標準的話,那反而這些農作物都是不合格,那這些農作物事實上也是農民辛苦栽種的,那也是符合標準,也是符合安全的東西,為什麼不讓它,可以合法的進到市場上。

然而不少人質疑,食藥署此舉,是將農藥殘留容許量標準變相放寬,未來就算檢驗符合標準,我們的蔬果卻是越吃越毒越傷身。

[師大化學系 教授
吳家誠]
我們原本差不多有三百多種的農藥在使用,因為其他的國家、其他的地方,他們用的農藥的種類,和我們台灣不一樣,這種外來的蔬菜、水果也要賣我們台灣,所以我們才說,啊,我們再來乾脆開放,兩百多種的那種農藥,再讓它可以進來。老百姓吃農藥的種類,在我們蔬菜、水果裡面,吃到的種類會越來越多。

[榮總臨床毒物科 主任
楊振昌]
以前是不得檢出,是用0.01PPM來作為一個限量標準,那現在如果放寬到0.05或者是0.1,那這個感覺上是放寬啦,但是我想,很重要就是說,它到底合不合理。其實在食藥署,他們做的一些所謂的規範,基本上是參考在實際上就是說,它其實這個農藥可能有用在這個蔬果,但是以前可能沒有申請,或者說,這個以前沒有申請,但是農民有在用,那這種狀況之下,那其實對整個農作啦、生產而言,不見得是一個合理的事情。

[主婦聯盟合作社 理事
黃淑德]
不完全是放寬,而是說我們開始,在農民使用的農藥有可能超過一千種,可是我們國家,才針對兩(三)百多種農藥有訂標準,請問這樣有合理嗎,就表示說,啊,你跟我說有七、八百種的農藥,是連要怎麼驗都不知道怎麼驗,那你怎麼訂標準,所以我覺得,把它納入法規去做管理,會比,完全沒有訂標準,說不定在某個程度是比較容易管理的。

就算有標準較易管理,但仍有專家質疑,政府只管個別農產品的農藥殘留標準,忽略總量管制,甚至是毒性加乘的風險。

[師大化學系 教授
吳家誠]
我們在做實驗的時候,都一種農藥、一種農藥去看,但是它很多農藥一起進來,很多農藥一起進來的時候就有,共同的毒性相加在一起,加在一起那毒性會放大,會放大的情況下,我們沒有做的實驗、沒有做動物的實驗,沒做我們和人體比較相關的動物實驗,我們就不知道它的那個毒性到多大。

[榮總臨床毒物科 主任
楊振昌]
這個就是食藥署或者農委會常常都講不清楚,就是說,它其實在考量的時候,它其實是有考量總量的管制,至少從單一農藥部分是有考量總量,但是我想,這個一向都解釋講得不太清楚,所以對消費者來說,他可能會有這個疑慮。那第二個比較複雜的是說,它同一類的農藥,同一類的農藥,它的,會不會有加乘作用,那這個問題其實目前是比較難回答。

[食藥署食品組 科長
高怡婷]
還是要配合檢驗方法,那因為檢驗方法一直在精進,那我們今年已經,一次可以驗到三百種農藥,對,那但是事實上,這個外面在用的農藥更多了,大概目前登記的應該有,大概也三百多種,但是我們目前是三百個農藥,那其實農藥這種就是,如果你沒有去驗你也不知道它有殘留。其實重點還是源頭要去把關,如果源頭好好使用的話,那事實上後端的不合格的比率會非常低。

採訪/撰稿 宋宇娥
攝影/剪輯 蔡裕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