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小時候吃過的傳統美食,現在還吃嗎?記憶中的客家美食,又還剩下多少呢?現在的年輕人,比較少接觸古早味,這也意味著傳統美食勢必得創新!五十歲的傅文忠,做了近廿年的有機飲食,現在在東勢客家文化園區教導社區媽媽,做新的客家米食,他是怎麼做的?為何堅持有機?一起來看看。<因為飯,(在)最後面我們要把它擠壓得比較密實,比較密實一點,對 比較密實一點。>

加上肉鬆、肉絲、福菜和蘿蔔乾等等,媽媽教室的學員很認真在學做飯糰。

<我們福氣飯可以用兩種方式來包,一種是包圓的,就是大家一般看到的飯糰,是圓的,一種我們可以包日式的,三角形的。>

仔細看著傅文忠如何包飯糰,一邊還問著食材要如何準備,這些學員是台中東勢的社區媽媽。五十歲的傅文忠,從今年開始,到東勢客家文化園區,教這些媽媽們,如何把傳統的客家米食創新吃法。

[客家米食老師
傅文忠]
我們這邊的遊客非常多,假日的時候,平均一天有兩千到三千位的遊客,來自全省各地,我們若是可以把這個東西,我們客家文化,尤其是米食文化,可以推廣到所有遊客的身上,遊客回去,推廣到他的每一位朋友、家人身上的時候,這個意義就非常地重大。

<翻過來,壓下去,YA,成功!>

社區媽媽們很高興,今天又學會了一個新的客家米食做法。

[媽媽教室學員
鄭淑貞]
我們今天做這個飯糰,叫做福氣飯糰,因為它是用這個,我們客家的福菜去做的,所以它叫做,很有創意地說,就是一種,名稱叫做福氣飯糰,滿讓我很驚豔。

[媽媽教室學員
艾美美]
傅老師也很樂意教大家做這個(客家美食),來這裡學,沒有我想得這麼困難,那我就(把)客家的福菜、菜脯啦,這樣,就很傳統的客家東西,拿來很簡單來做,一下子就學會了,喔 我很高興。

[客家米食老師
傅文忠]
我們過年的時候一定會特別想家,特別會想家,那時候,正在吃飯,有一天我就跟我太太,我們在外面吃飯,就點了一碗這個滷肉飯,點這個滷肉飯,那時候吃這個滷肉飯我就想到,我們以前小時候,最常吃的是什麼?就是這個福菜將它蒸成肉丸,配飯,什麼都不必加,這樣一碗就吃飽了。

做飯糰,和吃的白米飯,口感並不同,不變的是,傅文忠想要做出家鄉的味道,尤其是小時候的味道!傳文忠是苗栗人,他的母親在他念國小的時候罹患乳癌,半年就撒手人寰,這是四十年前的事情了,在當年癌症等於絕症,這麼深刻的記憶,讓他堅持做有機飲食,一路走來已近廿個年頭。

[客家米食老師
傅文忠]
我國小五年級,五年級的時候,我媽媽她就因為癌症,很嚴重的癌症,(在我)國小六年級的時候就過世了。

無論是媽媽的拿手菜,還是巷口的早點,離鄉背井一段時間過後,很多人特別懷念家鄉的傳統味道,傅文忠每次回苗栗,都會帶著老家的美食回家細細品味。

[客家米食老師
傅文忠]
人過了五十歲以後,我們很多的想法開始會有些改變,很多的時候,我們會回想到,小時候的那種快樂的時間,所以我們平常時就會,回老家的時候,我們就會拿些老家的東西回(台中)這邊吃。

做米奶酪要細心,煮沸的過程還得不停地攪拌,否則會黏鍋,煮熟的奶酪做好,再倒進容器裡,這也是客家新米食!傅文忠一直在想,為什麼傳統客家美食的美好只停留在他的年代,無法打入年輕族群?這樣的文化會愈來愈難傳承,所以他花了很長時間研發新口味,加入年輕人喜歡的元素。

[客家米食老師
傅文忠]
我就開始思考,什麼東西是年輕人最喜歡的東西?我開始就來針對市場上各種食品的,開始把它研究,發覺這個,現在市面上賣很好的什麼布丁啦、奶酪這些東西,我把它拿來吃看看,發覺,這個跟我們小時候吃水粄(碗粿)的感覺有點像喔。

[客家米食老師
傅文忠]
這條路的左鄰右舍,很可憐,我(試)做如果失敗了,全部請他們大家吃,吃到後面,大家看到我就害怕,啊 吃飽了。

新丁粄奶酪、福氣飯糰,客家新米食,是他做有機飲食的另外一個夢想,讓客家米食更健康,也讓有機商店的路愈走愈廣。

[客家米食老師
傅文忠]
因為我開店廿年以來,遇到最大的問題就是,這樣的店不多,很多人想要吃的時候,附近都沒有,要跑這麼遠來(吃)又麻煩,所以我最大的理想是,每個社區,我們就成立一個工作站,讓這些比較弱勢的人去經營,大家來去幫忙他,我們每個人都會有好的工作,可以增加一份收入。

[媽媽教室學員
艾美美]
他真的,很懂得去和別人分享以前的感覺、東西,他不會藏私,只要是他會的東西,以前小時候的東西什麼的,他(會)盡量教大家,和大家分享這些以前的(美食),因為有些以前東西不記得了,經過傅老師這樣教我們,讓我們又想起來小時候吃的這些東西這樣。

小時候的美好回憶,長大後變成理想,還有機會進一步實踐真的很好!傳文忠希望,他未來的有機飲食這條路,不只是賣健康的食物,還看得見客家文化的底蘊。

採訪/撰稿 鍾雄秀
攝影/剪輯 陳靖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