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可能不知道,大豆、黃豆、黑豆、毛豆都是一樣的,只是品種、用途不一樣,毛豆為大豆生長至八分熟時採收的鮮豆莢,台灣早期以「十石」為主要栽培品種,因此客語也有「十石豆」的講法。台灣南部從民國六十年代開始栽種,曾有約二十年外銷日本第一的榮景,到八十年代,受到產業西移中國,和泰國崛起影響,有十年外銷量腰斬剩一半不到,一直到九十年代重振旗鼓,民國96年起,慢慢奪回第一,是台灣極少數由盛而衰之後,再攀巔峰的外銷農產品。毛豆一年兩作,春作因為天候穩定,約四千五百公頃面積產量創歷史新高,預估達3.5噸以上,而去年全年外銷日本總量也不過3.7萬噸。產量暴增,但是國內毛豆冷凍加工廠卻只有十間,日夜加班還是消化不了,因此至少有數百公頃毛豆田要留種,或過熟成黃豆!產業發展要穩定,當然不能一下暴量,一下斷貨,面對氣候變遷,毛豆產業也得思考如何精進,持續維持第一。
這一整片發出綠油油光芒,一望無際的毛豆田,還沒有採收,「毛豆」就是還沒有完全成熟的大豆,在全株鮮莢80%飽滿時採收,而今年將是台灣毛豆盛產暴量元年。

採收機一經過,新鮮的豆莢不斷地往後拋入車內,這是採收毛豆時壯觀的場面,而採收機大約只能採收農地的85%,許多附近農民就來把剩下的15%採回去,形成這邊採收機忙著採收,那邊農民忙著撿拾的畫面,這裡原來是台糖廢耕的農地,現在是台灣毛豆生產專區!

[旗山毛豆專業農
陳榮華]
我以前都是契作這個農民的,農民契作的,農民種給我們,不是像現在我們自己種,93年就開始來這裡,租這個農場的地,那個時候來,面積沒有那麼多,現在的機器什麼都有了,就做得比較多,我在這裡的農場差不多有兩百多甲在這裡這樣。

陳榮華是台灣毛豆生產聯誼會的會長,早期是跟小農契作,俗稱「豆販仔」的中間商,現今自己在美濃、旗山一帶種了兩百五十甲左右,另外在雲嘉南還有兩百多甲的契作田,他的兒子陳晉億從國中畢業後,就跟著父親種毛豆。

[旗山毛豆專業農
陳晉億]
在93年之前,都是種那個,跟農民契作的,就是在中南部,就是農戶種,我們就是去收,到93年後,就是日本客戶的需求,後來它是要求,我們要大面積,大農場,才不會有農藥殘留這個問題,現在都是,基本上就是,一半就是種植農場,一半就是往契作的,中南部去這樣。

[旗山毛豆專業農
陳榮華]
因為我們機器都已經,都一手(包辦)了,一手(包辦),我們就一手(包辦)全部完成,就是種啦、打啦,我在工寮那邊的農場,我工寮那邊也是有很多機器在那邊,所有投資的來,都把錢投在那個機器裡面這樣啦,就這個產業,現在在日本還是很吃香。

一般,那個在大豆的話,都是屬於像這種三葉,三出複葉,那因為我們有收集到日本的一個品種,它是黑豆,是五葉的,那我們就經過一個改良,雜交授粉之後,我們把它引到茶豆來!

從三葉變五葉,光合作用效果更好,供應到豆莢的養分也會更多,高雄農改場副研究員周國隆,有個稱號「毛豆王子」,從品種改良開始,主導台灣毛豆變成綠金,台灣毛豆從民國60年到民國79年是全盛期,當時中國跟泰國都還沒有生產毛豆,台灣一年外銷日本可達四萬公噸。民國79年開始,開放台商到中國投資,而台灣最多曾有36家食品冷凍廠做毛豆,當時預估至少有30家廠商,到中國設廠。因此在短短六年,民國85年外銷日本從四萬降到兩萬五千噸,中國則是從零,增加到兩萬五千噸,一路下滑到民國90年,是台灣毛豆外銷的谷底。

[高雄農改場 旗山分場長
周國隆]
就到民國90年的時候,是台灣毛豆大概是最,算一個最低潮的時候,我們外銷給日本的外銷量,只剩下2.2萬噸,那中國大陸已經從過去的,從民國79年80年的零,已經增加到4.4萬噸,剛好的是我們的兩倍。

今年的豆子看起來大粒,看起來品質很好,三個仁的很多,如果每年都這樣就很好了,但是沒辦法啦,這不可能每年都這樣的啦!

周國隆是在民國90年接手育種,他與冷凍毛豆加工業者到中國考察,發現台灣毛豆品種與加工設備,在沿海省分不斷被複製,農場種植面積動輒數百到上千公頃,遠比當時只有兩、三分農地種毛豆的台灣小農更具規模,如果台灣依舊還是由「豆販仔」跟數以百計的小農契作,生產成本無法與中國競爭。

[高雄農改場 旗山分場長
周國隆]
中國大陸它們的人工非常地便宜,那我們去到中國大陸的加工廠,發現人家一個工廠,請的都是五百位、六百位的一個人工,那在台灣,大概都只剩下一百位,那你要去跟它們拚人力的話,要拚那個成本,拚價格,大概都贏不了它。

[旗山毛豆專業農
陳晉億]
以前那個就是用人工採收,從那個,那時候工人比較多,就是一天,一公斤都是從3元開始採,再來漲到4元,再5元,再6元,到6元的時候,就引進機器進來了。

為了重振台灣毛豆產業,周國隆向農委會提出毛豆大農場機械化生產計畫,租用台糖高屏地區大片廢耕農地,再推動「豆販仔」轉型當農民,陳榮華父子就是典範案例,父子倆花費數千萬元建置農耕機隊,再由冷凍加工業者保價收購,一方面保障專業農民收入,也確保品質符合日本檢驗要求。

[高雄農改場 旗山分場長
周國隆]
民國96年我們那時候的外銷量,大概是兩萬噸左右,然後整個外銷產值是3978萬美金,那經過十年,我們在去年的時候,就民國106年,我們從3978萬美金,成長到8055萬(美金),這十年整整成長了一倍。

這個是八十天,以前差不多七十五天就要開始採了,為什麼現在八十天?因為你。用一些那個有機肥啦,有機肥比較,它比較長期,有機肥就是了,你用化肥下去,很快就熟了。

周國隆用了六年時間,輔導大專業農使用有機肥,建立大農場機械化生產模式,並且赴日本申請毛豆品種權保護,從民國96年起,一步步奪回第一,目前在日本市占率近五成,大幅超越中國和泰國!而今年的春作,正好碰上氣候相對穩定,毛豆單位面積產量暴增,還有些來不及採收,成熟變成黃豆。

[旗山毛豆專業農
陳榮華]
今年那個天氣喔,它很熱,先前種了,這時候你沒有稍微控制一下,都集中在同一星期的前後採收,全部擠在一起這樣,就來不及採收,(冷凍)公司喔,產量太高,冷凍公司就沒辦法做。

[高雄農改場 旗山分場長
周國隆]
今年(高屏)黃化的大概有超過一百公頃,那這一百公頃,我們就把它,讓它變成黃豆,然後留種變成黃豆,那變成黃豆的話,我們可以去銷國內的一個黃豆的市場。

像這些品種,不是自己說而已,像這些莢你看看,每粒都很飽滿,所以你說市場怎麼會不歡迎?一定歡迎的!只怕你種太少,你要是有這麼大的面積來種,它當然歡迎,但是我們若要租糖廠的土地,我們租不起!

美濃毛豆農黃本立,把今年剛採收下來的毛豆晒乾,預留做種子,陽光下,這些豆子粒粒飽滿,他從民國61年就做過毛豆契作農,當時菸葉行情好,改種菸葉,幾分農地斷斷續續種毛豆,主要銷往台北農產市場,今年正好遇到大豐收,就他自己採收經驗,產量預估至少比去年多出兩成以上。

[美濃毛豆農
黃本立]
今年的產量,比民國106年來說更好,因為今年的氣候溫度更適合。所以說今年的這個毛豆生產,我的感覺,一分地和去年比起來,多出會差不多足足有五百斤,台斤。

目前台灣毛豆種植分為春秋兩季,每一期作約種植四千到五千公頃,今年保守估計,平均一公頃至少可收七噸毛豆,那麼一期作就有三萬到三萬五千噸的產量,台灣現在有十家冷凍毛豆加工廠,都在高屏地區,這間位於屏東高樹的加工大廠,一天最多可以處理180噸,一般來說,毛豆從產地進廠,依標準作業流程,要先初步篩選四次。

[毛豆冷凍加工廠業者
林秀美]
我們像這時候就開始收,收完差不多到五月底,五月底開始,那個七、八月又開始種,這樣十月又開始,十月、十一月開始又收,收到十二月底。

[高雄農改場 旗山分場長
周國隆]
我們十家加工廠,一天大概可以處理的量就是1600噸,那你一下子變成2千噸,或者是那個,又更超過的話,那會變成加工廠,它來不及加工,那來不及加工的話,就會像我們在田裡看到的,有些豆子,那個豆莢,本來是綠色的,都已經慢慢變黃色的。

從產地變成產品,要保住毛豆原本清甜美味的「黃金時間」,從採收下來,到送進加工廠,高屏地區要求在四小時內完成,如果是從雲嘉南產區,送到高屏的加工廠,包含交通運輸時間,最慢也得在八小時內!先經過高溫煮熟,再急速冷凍到負18度保存。

[毛豆冷凍加工廠業者
林秀美]
我們自動採收機到工廠,四個小時內,我們就做起來,做半成品了,半成品做完就是到倉庫裡面,我們等到客人訂單下來,看你是要包什麼口味,是哪一間公司要向你買,你再拿出來,慢慢地挑選,都自動化再去包裝,然後再銷去日本。

[毛豆冷凍加工廠業者
羅雲貴]
這邊是那個毛豆選別,就是把一些不良品,比如說比較黃的,然後有斑點的,還有沒有豆仁的,或單粒豆仁的,還有蟲咬的,都在這邊就把它挑選掉,然後挑選完以後,就開始自動,自動包裝機包起來!

廠內把符合出貨標準的上等毛豆挑選出來,生產線上忙著包裝出貨,而加工廠外還堆了好幾堆尚未處理的毛豆,高樹冷凍加工大廠在毛豆產季,24小時不停工,分兩班處理,即便如此,以十間加工廠產能,要消化總量達三、四萬噸毛豆,還是力有未逮。

[毛豆冷凍加工廠業者
林秀美]
加班的問題就很多事情,因為你不能說,毛豆要收了,你叫它不要長這麼大粒,叫它不要變黃啊,(但)政府說不能加班啊,我們要怎麼辦,這些東西要丟掉嗎?政府也不可能了解我們的心聲。

[高雄農改場 旗山分場長
周國隆]
一個外銷的一個,一個產業鏈,我們主要就是希望能夠穩定地一個供應,尤其是客戶,它不希望你,供應了三個月,給我斷貨三個月,然後才又一下子又給我暴,一個暴量。

產量暴增,固然農民收入增加了,加工廠卻應付不及!外銷農產品最怕的不是豐收,而是氣候變遷,導致供需不穩定。產業發展要穩定,除了做好農地管理,加工廠也必須擴充產能,才能繼續維持外銷日本第一榮景。

[毛豆冷凍加工廠業者
林秀美]
很擔憂、很害怕,為什麼,土地,台糖一直在漲價嘛,電價一直在漲價,薪水也在漲,外國如果跟我們拚的時候,我們可能也拚不贏人,所以會擔心。

[高雄農改場 旗山分場長
周國隆]
我們另外想的是,未來的五年,五年之後呢?五年之後的話,人家的品質也會增加,那,那我們到底要去,怎麼去做差異化?怎麼讓我們品質再提升?上級長官農委會,它們也把毛豆列到智農4.0裡面,因為它們認為,毛豆的產業的發展,一直是目前整個機械化,發展得最好的。

目前台灣毛豆外銷日本,品質遠比中國和泰國好,因此每公斤貴了0.3到0.4美元,約台幣10元左右。為了佈局未來,毛豆也將率先走進智慧農業4.0,做到精準農業,讓毛豆產業續創佳績。

採訪/撰稿 鍾雄秀
攝影/剪輯 蔡裕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