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東勢是寄接梨的故鄉,不過近年來,務農人口老化、病蟲害增加、缺乏銷售管道,讓果農的生活越來越不容易,於是在地友善耕作的農友、關心農業的年輕人、希望農業永續的資材行經營者,共同組成「果本山農組合」,盼望改變傳統的耕作方式,走出新的農業之路。東勢梨農孫昌楙在梨樹間穿梭,忙著疏果。只見他仔細檢視每顆小梨子的生長情形,凡是染上病蟲害,長得太小或是長得太密,全都得淘汰。

[東勢農民
孫昌楙]
像這顆,像這顆來說,它有病害,這是赤星病,它得到了赤星病這顆留下來以後會壞掉,會爛掉,像這顆也是,還有就是比較小顆,果粒太小跟不上(成長速度),就剪掉

妻子則是負責套袋工作,踩上梯子,熟練地幫小梨子做好保護措施。

[東勢農民
曾秋梅]
梨子一定在中間,才不會長大後,到時候會撐破袋子。

這個時節正是東勢梨農幫著套袋的農忙期,台中東勢地區,是台灣最大的溫帶寄接梨產區,也是寄接梨的發源地,加上鄰近大雪山山脈,早晚溫差大,先天環境適合水果作物生長

不過這些果農的生活卻越來越困難,進口農產品衝擊台灣市場,務農人口老化,缺乏銷售管道,加上水果的病蟲害越來越嚴重,使得農民的生存面臨嚴峻挑戰。於是開始有一群農友,默默嘗試友善耕作,在年輕學子的促成下,組成「果本山農組合」,希望為農業走出一條新的路。

[果本山農組合
成員 童智偉]
我們要在一個,現在這樣比較困難的環境下走出一條路,那它是由各種不同角色,有年輕人、有農友、那也有資材行的參與,讓它變成一個,每一個人的角色互補,那在耕作上面我們也可以越來越進步,越來越對環境友善。

孫昌楙嘗試草木共生的友善栽培方式,不使用除草劑,重新滋養東勢山城的大地。

[東勢農民
孫昌楙]
其實這個草是很好的東西,你如果好好管理的話那就(是)有機質,你就不用再另外施用很多有機質的肥料,土壤的物理性會很好,它的通氣性,它的(土壤)比較鬆軟,不會這樣扎實的,不會硬硬的,這土壤太硬的話,那根系難發展。

雖然梨子很難以有機的方式種植,但孫昌楙希望成為無毒農友,梨子今年能夠無農藥檢出。

[東勢農民
孫昌楙]
像以種梨子來說,很難做到有機,我們就是說能做到什麼,減少化學肥料、減少化學農藥,盡量減,減到最低的程度去做而已,最起碼種出來的東西安全,一定要安全,甚至說做到說,去檢驗農藥殘留的時候就是說不檢出有農藥的程度

他是曾光明,資材行老闆,但不賣農藥、不賣對土地不好的資材。

[資材行老闆
曾光明]
不賣農藥,第一個是說,我們在追求說,是不是以後可以(達)到少量(用)農藥的境界,所以既然是這樣的主張,所以就不賣農藥。

這裡是劉興健的梨園,梨子樹下長滿了草,因為來拜訪這天主人不在,朋友曾光明熱心地介紹劉興健採用的生態栽培法。

[資材行老闆
曾光明]
這種草茂密生長之後,其他草就沒辦法生長,它長高快碰到樹了,他就用搬運車把它輾平。乾了、爛了就變成肥料了,所以他又可以省下肥料。

拔掉草翻開往下挖,只見土壤又鬆又軟,有豐富的有機質。這是長年使用草木共生栽培法的成果。

[資材行老闆
曾光明]
他的作物就是說根群發展會比較好,根群發展好的時候,它就越容易吸收肥料,越容易吸收肥料,樹就會越健康,樹健康的時候,所有的病蟲害就較不會發生,所以他用藥會越用越少

劉興健還在果園旁做了個生態池,孕育出多種蜻蜓和青蛙小鳥也跟著來了,這些都能幫忙吃果樹的害蟲,用自然生態去控制害蟲,農藥用量自然大大減少。

[資材行老闆
曾光明]
這裡有幾十種的蜻蜓,也有很多的蛙類,非常多這樣,所以說是一個很完整的一個生態池,除了說水生的植物以外,還有裡頭水生的動物、昆蟲也很豐富、很多。

另外一位農友詹德昌,還大膽嘗試讓枇杷與大樹共生,和父執輩的栽種方式完全不同,盡量少砍伐樹木,盼望生態與生計能獲得雙贏。

[東勢果農
詹德昌]
我從小看到我爺爺,我爸爸,他們那年代的耕作方式,沒有價值的樹就放火燒掉,燒掉來種水果,不要砍樹,可是我要生存呀,要怎樣生存(呢),就(來)試試看,這個枇杷它不用全日照,它半日照(就可以),就是說比較陰性的植物,半日照就可以,我就來試種看看。

雖然還只是嘗試,不知道成果如何,也有人笑詹德昌傻,但他心裡明白,這些改變,全是為了子孫的未來,為了大地的永續而做。

[東勢果農
詹德昌]
我們從小生長在這裡,以後我的子孫也要住這裡,為了我們的子孫還可以住在這裡,是不是我們的空氣,我們的條件比城市更好,我們的子孫才能世世代代傳下去。這個生態、生存、生活,這個三生怎樣,大家要怎樣把這三生去延續下去,要怎麼做,我們自己先傻傻地做看看

<這是草木共生,就是樹和草一起在這生存這樣

儘管每個農民的做法不盡相同,但友善栽培、友善大地的心卻毫無二致,「果本山農組合」,希望有越來越多的農友加入他們,一起滋養東勢山城的土地,栽培出與大自然和好的甜美果實。

採訪/撰稿 宋宇娥
攝影/剪輯 蔡裕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