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573-625集(2018年) (21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國姓咖啡是南投國姓鄉火車頭產業,種植面積及產量全台第一,是全國最先取得經濟部產地認證標章的咖啡,國姓鄉公所近年更舉辦全國咖啡烘焙大賽,希望藉由比賽讓農民學習烘焙技巧,同時提升台灣咖啡的品質,和世界接軌,要讓國姓咖啡香氣飄香千萬里。
國姓鄉長丘埔生宣布比賽結果,今年咖啡烘焙大賽,總計有24位選手參賽,從試烘到正式比賽,一連三天的時間,來自台北的邱贊霖,終於如願以償獲得冠軍。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鄉下地方人口外流嚴重,連帶影響在地的發展,許多鄉鎮都期待透過產業發展吸引年輕人回鄉。接下來看的這兩個案例是,返鄉青年相中家鄉景點,選在旁邊開起咖啡店,將青年創意活力與家鄉文化串聯的故事。
老屋結合時下流行的貨櫃屋元素,充滿文創風格的咖啡店,是彰化埔心鄉近期大受歡迎的熱門拍照打卡點。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禮拜帶大家來關心,桃園海岸獨特的藻礁地形,至少已經7600年,藻礁平均一年才長0.1公分,生長速度是珊瑚礁的1/10,多孔隙的結構更提供了海洋生物躲藏、和幼苗孵育的空間。其中,位於海岸線中段的大潭藻礁,正面臨生死存亡的關卡,中油打算在這裡建置第三天然氣接收站,環保團體及學者專家四處為藻礁奔走請命,也提出,依台灣能源政策,天然氣需求量雖2035年前會急遽增加,但2040年左右又會降回到現在的水準,才能達到減碳目標,學者專家說,天然氣只是個過渡選項,為了一個可能只使用20年接收站,就要毀掉7600年藻礁,實在是不智之舉。
用選票,用選票,護藻礁,護藻礁,用選票,用選票,反空汙,反空汙。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994年的夏天,當時還在讀工業設計系大二的徐嘉君,參加能高越嶺健行時,看到一棵從溪底拔地而起的高樹,十分讚嘆,之後她開始進修植物課程,還考上台大植物研究所,畢業後在林業研究單位任職,直到2014年遇到一群攀樹夥伴,一起探索台灣的樹冠層,拓展了她對樹冠層的研究高度,今年偶然得知,南投信義鄉神木村有一棵近千年的大樹,她召集了攀樹的夥伴和業界最強的光達科技團隊,一起爬高高,要替樟樹公留下永恆的紀錄。
一路顛簸的進入神木村,行過亂石礨礨的河床地,徐嘉君帶領著客家爬樹團,和移動測繪技術團隊,來到樟樹公前集合,要利用光達技術,來測量神木究竟有多高,這可是全台首例。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彰化縣員林市靜修國小教師邱美都,從小以為自己是福佬人,一直到2004年編寫彰化永靖忠實第村史時,才知道自己是饒平客,2010年下定決心學客語,短短五年,從一句客語都不會講,成為全彰化第一位饒平客語薪傳師,今年還指導出兩位客語薪傳師,總共編寫32本饒平客語教材,當社會還在討論母語如何保存時,邱美都用行動力證明,只要用心,天下哪有難事。
小朋友好,老師好!好棒喔,現在我們要來客語闖關,我們有華語的,還有閩南語,還有客語的,你們可以唸嗎?可以。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接下來介紹一個,協力改造老屋新生,並且活絡地方的故事。咖啡館負責人賴元豐,和建築設計師黃卓仁、利培安三人回鄉,把屏東竹田一棟荒廢數十年的舊碾米廠改造成特色咖啡館,他們保留舊建物原本的鋼梁紅磚牆結構,還置入兩個玻璃屋空間,讓新舊融合,打造成網紅名店。他們說,希望在家鄉有棟代表性建物,讓從前囤米的生存空間,變成囤咖啡豆的生產空間,未來還能是吸引人才回鄉的生活空間。
烘豆機裡頭的咖啡豆不斷地翻動,賴元豐聞了一下炒豆味道,確定可以了,就把烘焙好的豆子倒下來,頓時滿室咖啡香。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繼續來關心,中橫公路封道19年,僅開闢便道,讓梨山居民、洽公及急難事項可用。為保障梨山地區通行安全,並兼顧觀光及農業發展,台中市政府積極與交通部公路總局、研商中橫便道開放通行計畫,近期要開放讓一般民眾也能坐上中型巴士前往梨山旅遊,中型巴士上梨山的營運與規畫配套有哪些?未來有可能全線正常通行嗎?來看我們的報導。
長長的車潮在管制站前排隊,由保全人員逐一查核後才能通行,目前中橫便道管制,每天只開放三個時段放行,無論進出都得排隊等候。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週帶大家來關心,若想要到中部泡溫泉,大家第一個想到就是谷關溫泉,但19年前的921大地震,導致中橫公路柔腸寸斷,從上谷關到德基路段呈現封閉狀態,嚴重衝擊當地觀光產業及發展,之後又遇上敏督利颱風造成的七二水災,觀光人潮瞬間跌到谷底。多年來,谷關溫泉業者以及台中市政府努力振興觀光,舉辦溫泉季相關活動,並與日本、韓國等結交姊妹湯,希望打出國際知名度,同時打造多個特色景點,希望讓谷關溫泉產業能再次復甦,19年了,當地溫泉業者如何努力扳回人氣?他們又有什麼期待?
十月初,假日的谷關街道及溫泉飯店人潮絡繹不絕,飯店旁的街道兩側停滿遊客的車,雖然當天天氣仍算炎熱,但有不少民眾帶著全家大小一起來泡溫泉。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創業不但需要勇氣,還要有執行力!苗栗頭份烘焙師蕭文俐,三年前毅然辭去竹科大廠人人稱羡工作,回鄉創業開花藝及烘焙工作室,非其本業,當然辛苦,但憑藉藝術設計天分和後天的努力,透過網路行銷和婚宴糕點打開通路,結合苗栗在地小農,像是頭份市正在推廣的黑豆,公館芋頭、甚至是大湖草莓等等,讓精緻的糕點更有在地味道。
把一整箱黑豆酥送進烘焙工作室,頭份市農會祕書蕭鎮林,這時候是二女兒蕭文俐的送貨員!既然來了,就順便幫忙得不可開交的女兒做點事。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根據台南市民族事務委員會的資料,台南市客家族群有11萬人,客家人口占全市6%,且散居在37個行政區,沒有明顯的聚落,由於是少數,這群客家人往往隱藏身分,不容易探尋,但透過人際網絡,這些客家人一個介紹一個,形成越來越大、越來越緊密的客家圈,藉由互動,串起彼此的情感連結,對他們來說,只要遇到同鄉,講起熟悉的客語,就感覺離家鄉又近了些!
坐落在台南市林森路二段上,南部地區第一個改建的眷村崇誨新村,民國72年時改為國宅,吸引不少外來人口,從桃園龍潭來的徐國治,就是其中一位。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週帶大家來關心,許多人都愛吃豬肉,卻討厭與豬舍為鄰,全台養豬場四分之一以上都在雲林縣,其中位於雲林縣的大埤鄉畜牧養殖業密度最高,而大埤鄉的豐岡村,是少數不被畜牧場屎尿包圍的村庄,但去年雲林縣農業處卻同意養豬業者進駐豐岡村,讓地方民眾相當氣憤,他們不解的是,為什麼政府竟然容許畜牧業者破壞這麼好的生活環境。
我要在這一塊,找回我們農村的生活。可以讓我的小孩,讓我的爸媽,以我務農為驕(傲),為他們覺得說,我務農做得不錯。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樣要捍衛生活環境,和屎尿「糞」戰的,除了豐岡村之外,同在大埤鄉的嘉興村更已是長期抗戰了。嘉興村就有49場畜牧場,在與這些豬舍雞舍為鄰了三十多年之後,去年聽說村子裡的舊雞場要擴建,村民再也無法容忍,情緒大爆發,從去年開始四處陳情抗議,得到的結果卻是一切合法,讓村民相當無奈。
[雲林大埤鄉民眾]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苗栗南庄為了推動「慢城」地方特色,大大小小的補助資源不少,軟硬體建設更多,公部門提出的綠美化,不管是告示牌、路標、牆壁彩繪美化、入口意象,對農村的地方美學到底有沒有幫助?究竟這些環境藝術是為觀光客打造,還是該以在地人為主體?來看我們的報導。
桂花巷內店家販賣各式各樣產品,熱鬧喧騰的榮景,被視為苗栗南庄地方繁榮的象徵,早年常用鏡頭捕捉南庄樣貌的攝影師李湞吉,看在眼裡,感慨在心裡。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花蓮人廖脩博在巴拿馬出生,小四以前都住在花蓮,四年前回到家鄉,看到過去的事物都變了,心中感慨萬千,去年他租下市區一棟舊鐵路警察宿舍,改造成一個複合式空間,現在兼具選物店、藝廊、餐酒館功能,他希望這個空間能像翻譯摩斯密碼一樣,把藝術轉譯成大家都能了解的作品。
中南美或是說,非洲一些部落,它是一種樂器,它是這樣使用的,它是,它是用拍打,拍打,是因為牙齒鬆鬆的關係嗎,對,因為它牙齒震動,好酷喔。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來自新竹竹北的客籍音樂人邱廉欽,原本是位精神職能治療師,為了追求從小的音樂夢,放棄穩定工作。2013年他推出首張客語專輯,便獲金曲獎入圍肯定,隔年組了樂團後,再創作3張專輯,不僅融入客家文化元素、也發揮不少巧思來呈現更豐富的音樂風格,用流行音樂包裝客家文化,期盼讓更多人藉由他們的音樂,愛上客家。
左手拿著鍋鏟、右手拿著麥克風,唱出曾獲原創流行音樂大賽現場表演獎的《客家小炒》,這是icolor樂團首次在新竹竹北舉辦專輯發表演唱會。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花蓮縣壽豐鄉環境天然,推動有機無毒產業有成,客家人江玉寶就是花蓮第一批無毒農業示範戶,他種植的作物,還曾兩度登上國宴。從小幫忙農事的江玉寶,認為務農太辛苦,拚了命往外地發展,但後來父親生病,打算把田地賣掉,江玉寶才驚覺不對、也不捨,才知道,自己對土地原來有這麼深的感情。
(小黃瓜可不可以摘,要怎麼去分辨啊),它是大小條,像那個成熟的,它的顏色會比較深,那如果是,還是很嫩的,它顏色是比較淺的。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擁有109年歷史的苗栗縣苑裡公有零售市場,9月14日凌晨發生一場大火,市場主體建物部分遭燒毀,近一半攤商受到災損,生計大受影響,災後這些攤商組成了自救會,希望與市場所有權人苑裡鎮公所協調,能盡快處理市場清運以及攤商未來臨時設攤等問題,原本9月底鎮公所要進行清運,因有民眾向苗栗縣政府提報,希望將苑裡市場列為古蹟,進行文化資產保存,縣府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受理提報,將市場列為暫定古蹟,引起鎮公所不滿,認為影響清運工作。究竟苑裡市場對在地人的價值是什麼?攤商後續的權益問題又有那些?大家對未來的苑裡市場又有什麼新的想像?帶大家一起來了解。
9月14日凌晨一場大火,燒毀苗栗縣苑裡鎮公有市場部分建物,市場裡70多個攤位瞬間化為烏有,讓許多攤商欲哭無淚。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茶相較於世界主要茶產區,雖然量少、但質精,百年來也曾有外銷全世界的輝煌年代。關西羅家老紅茶廠就曾外銷全球八十幾個港口城市,第四代的羅一倫為了紀錄這段歷史,編寫繪本「福爾摩莎。茶」,述說台灣紅茶由盛而衰,又再次復興的故事。實際上,從台灣紅茶最大產區日月潭紅茶,到台三線的關西紅茶,近年來不斷因應市場變化,改變紅茶風味,希望蛻變後的台灣紅茶,成為不可或缺的國際精品紅茶。
那茶呢,也是最早,在全世界風行的那個貿易商品!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紅茶復興的故事,繼續來看苗栗這幾年如何積極行銷「貓裏紅」品牌。「貓裏紅」紅茶是用製作東方美人茶的小葉樹種,包括金萱、青心大冇等等,甚至把被小綠葉蟬叮咬著蜒的高級茶菁,拿來製作紅茶,今年特等獎的「貓裏紅」紅茶,一台斤賣到兩萬四千元,還賣到缺貨!其實苗栗原本就是早期茶葉產區之一,藉由東方美人茶和貓裏紅茶的推廣再次復興,吸引更多青農回鄉種茶。做為台灣最新的紅茶招牌,貓裏紅要把紅茶品質一舉推上高點。
把這兩天剛收下來的茶菁,放在半日光下靜置消水,讓茶葉變得更柔軟。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開始先來關心,爭議許久的觀塘案,10月8日、以7比2的票數闖關通過,環保團體批評這是環評史上最黑暗的一天。但環保署長李應元表示,審查過程絕對公開嚴謹,中油也已經將開發範圍,從232公頃減少為只有23公頃,希望降低對生態的衝擊。事實上從2016年中油決定在觀塘工業區興建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後,環保團體便質疑,此舉將破壞觀音海岸的藻礁生態,之後更陸續在此發現保育類的「柴山多杯孔珊瑚」,及瀕臨絕種的物種「紅肉丫髻鮫」,即便環團發動一場又一場的抗爭,但最終還是擋不住即將開發的命運。行政院長賴清德更在10月12日宣布停止興建深澳電廠,經濟部盤點完成,觀塘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建置完成後,除了供應大潭天然氣發電,還能供應120萬千瓦的發電量用氣,可取代深澳電廠。接下來看我們為大家整理這兩年來大潭藻礁保衛戰的大事紀。
10月8日這天得知觀塘工業區工業港,環現差案審查通過,守候在環保署前等候消息的環保團體,群情激憤,立刻轉往總統府抗議。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