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先來關心,爭議許久的觀塘案,10月8日、以7比2的票數闖關通過,環保團體批評這是環評史上最黑暗的一天。但環保署長李應元表示,審查過程絕對公開嚴謹,中油也已經將開發範圍,從232公頃減少為只有23公頃,希望降低對生態的衝擊。事實上從2016年中油決定在觀塘工業區興建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後,環保團體便質疑,此舉將破壞觀音海岸的藻礁生態,之後更陸續在此發現保育類的「柴山多杯孔珊瑚」,及瀕臨絕種的物種「紅肉丫髻鮫」,即便環團發動一場又一場的抗爭,但最終還是擋不住即將開發的命運。行政院長賴清德更在10月12日宣布停止興建深澳電廠,經濟部盤點完成,觀塘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建置完成後,除了供應大潭天然氣發電,還能供應120萬千瓦的發電量用氣,可取代深澳電廠。接下來看我們為大家整理這兩年來大潭藻礁保衛戰的大事紀。
10月8日這天得知觀塘工業區工業港,環現差案審查通過,守候在環保署前等候消息的環保團體,群情激憤,立刻轉往總統府抗議。
在抗議過程中,環團與現場維安發生激烈推擠,警方也舉牌警告,長期關心藻礁生態的環團,不滿地表示,總統蔡英文在選前,曾信誓旦旦說要保護藻礁,沒想到選後竟跳票。
[搶救大潭藻礁行動聯盟 召集人
潘忠政107.10.08]
通過了就是說,我們的藻礁就該死,要讓他們蓋第三天然氣接收站,讓人很失望啦。
觀塘工業區開發案通過,也遭環團批評,是環評史上最黑暗的一天,不僅在13天內連開3場會議審查,第三場更在7位官派委員護航下,以7比2的票數強硬通過,但環保署署長李應元強調,環評過程絕對公開嚴謹,開發單位中油這次再另外提出,開發範圍再往外海移20公尺,希望減少對藻礁的影響,才會審查通過。
[環保署 署長
李應元107.10.08]
我們從保護的角度,從保護的角度,這是7千年、1萬年的事情,就是往外移,這個專家有不同的意見,但是我們都做最大的可能,來迴避還是減輕對可能的,即使是那樣的,在海深15公尺以下的礁床的一個,的一個減輕它的衝擊。
觀塘工業港開發案在這一年多的審查過程中,引發不少爭議,像是日前學術派委員,因不肯替開發案背書,而集體退席抗議,官派委員制度也遭人批評淪為橡皮圖章,對此李應元表示,若外界認為環評制度有任何缺失,都可公開討論,也希望明年環評法修法時,能盡速修改。
[106.12.7]
事實上,生態保育與能源開發的角力戰,這兩年在大潭藻礁區不曾停歇。2017年12月7日,清晨6點多頂著寒風,政務委員張景森和環保團體,一起前往大潭藻礁區探勘,並且親眼見證到保育類的柴山多杯孔珊瑚,但卻做出「替代表方案不可行」的決定
[政務委員 張景森
vs.
搶救大潭藻礁行動聯盟召集人
潘忠政106.12.07]
假如是要在這裡的話,藻礁不會碰到它,沙灘也不會碰到它,只用那些有破壞掉的地方,這是原則,溝通平台先建立,好。
[107.4]
不滿政府單位執意開發,環保團體不但發動,一人一信送進總統府,甚至2018年4月中旬,還進總統府陳情,而在這之後,生物專家又再度在大潭藻礁區,發現瀕臨絕種的物種「紅肉丫髻鮫」。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研究員
陳昭倫107 07.02]
大潭地區的藻礁,它是一個非常健康,非常完整的生態系,那它也提供了我們,很重要生態系服務的功能,所以我們希望,這個地方能夠,在經過我們的科學證據的這個提供以後,能夠把它保存下來。
[桃園海岸生態保育協會 理事長
葉斯桂107.07.03]
在藻礁周邊用定置網捕獲了這個「笨鯊」,就是所謂的「紅肉丫髻鮫」,這個「笨鯊」其實在最早牽罟時,我是常常都捕捉到,其實你為了開發,這麼好的棲地 生態棲地,將其破壞,未來想要恢復,是不可能的事情。
[107.7.3]
就在這樣消息公布的隔一天,也就是今年的7月3日,環保署召開專案小組審查,決議大逆轉,專案小組以開發案,恐破壞大潭藻礁,決定將退回目的事業主管機關,送環評大會確認,這樣的結果,被環保團體視為,1年多來抗爭後的勝利。
[搶救大潭藻礁行動聯盟 召集人
潘忠政107.07.03]
我們實在沒想到說那天會有此結論,完全沒想到,後來我們的想法是說,看起來這些委員,第一個,他們尊重他們的專業,他們發現說,中油這邊提供的資料,實在不足。
不過這個勝利卻很短暫,行政院長賴清德8月中旬直接下達指令,要中油努力於9月底前,通過觀塘環評,9月12日環評大會,正反雙方堅持不下,無法達成共識,最終流會收場。
[搶救大潭藻礁行動聯盟 召集人
潘忠政107.09.26]
這個案子不是這樣就結束,可能幾個禮拜之後,他們又會啟動,下一次的環評大會,所以我想我們還是繼續努力。
9月26日,環保署長李應元這次親自督軍坐陣,主持一場「不做決議」環評會,時隔一個星期,10月3日環評大會再開,卻因為無法達到法定人數,二度流會。
[環保署 署長
李應元107.10.03]
有的委員就趕不過來,說盡量趕,但是大概趕不過來,我想這個在,我們下一個禮拜一繼續來開會,目前差一位。
觀塘案遲遲無法過關,就連行政院長賴清德,也急忙出來喊話。
[行政院 院長
賴清德107.10.05]
觀塘天然氣第三接收站,如果環評通過,有辦法順利興建的話,行政院也可以同意經濟部重新評估,深澳電廠停止興建的可行性。
府院高層展現必過決心,10月8日環評大會,就在勉強達到開會人數以及7位官方代表的護航下,通過環評。環保團體抗爭了一年多,大大小小的30多場陳抗呼喊,卻還是抵擋不住,環保署在13天內,破紀錄的3場環評大會的決定,儘管環保署一再強調,已經縮減規模,減少對生態的衝擊,不過一旦開發,誰能保證藻礁生態系不會受到影響,環保團體也將會在11月3日,再起抗爭,藻礁保衛戰還沒結束。
彙整 宋宇娥
剪輯 戴志明
- Oct 18 Thu 2018 17:21
614集-大潭藻礁大事紀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