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人電影紅透半邊天,在鐵路局裡,也有一位打造鋼鐵人的師傅葉時進。葉時進民國73年考進台鐵,專門負責火車維修保養,30年來,在第一線為旅客安全把關。每年汰換掉的火車零件多達數千件,一般就是當成廢料低價賣掉,但在葉時進的眼裡,這些火車零件造型各異其趣、每個都很獨特,就這樣丟了,實在太可惜,於是他把這些廢棄的火車零件,拿來組裝成藝術品,除了以自己的生活經驗、孩提夢想為創作主題,也表現出台鐵人的精神,讓原本冷冰冰的廢鋼鐵,成了有溫度、會說故事的藝術創作。
手持長棍、頭長角,彩色的身體,組合成大家熟知的西遊記人物,牛魔王。
正在幫遊客解說的,是55歲的台鐵技術佐葉時進,眼前這件高五米三的鋼鐵人牛魔王,是他利用火車廢棄零件做出來的。
台北機廠,有人說是火車醫院,是台鐵專門修理火車的地方,葉時進在這裡工作已經30年了。
[台鐵黑手藝術家
葉時進]
所有的火車,不管哪裡壞掉,全國到處修不好,來到這個機廠,絕對讓你修到好出去。
上油、鎖螺絲,確認每個環節都正常。從小住在花蓮鳳林鐵道旁的葉時進,對火車一直有憧憬,30年前他考進台鐵,終日與火車為伍,在第一線守護旅客的安全。
[台鐵黑手藝術家
葉時進]
我主要的工作內容就是說,這火車的定期保養,保養好再裝回去,和測試,測試到這車子好了才能出去載客。
修理、保養火車,每年汰換的零件就有好幾千件,泰半當成廢料低價賣掉,葉時進覺得可惜,想著,應該可以做些什麼吧。
[台鐵黑手藝術家
葉時進]
我看一些國家,它們對藝術這方面非常地重視,我就想說,我們鐵路局,我們這邊的廢鐵這些、廢料很多,我想說利用這個廢鐵,我們來做些藝術品。
於是葉時進利用午休、或下班後進行創作,沒上過什麼藝術課程的他,靠著自己摸索,一天做一些、一天做一些,用時間慢慢醞釀出一件件作品。
[台鐵黑手藝術家
葉時進]
(大家休息後),(就比較有精神來工作),(你沒有休息),(做這個創作反而是),(越做越有精神),對,我對做有興趣的東西,精神會越來越好。
葉時進不用打稿,草圖都在他腦海裡,每每工作時,看到什麼零件,就開始想著,這個可以拿來做什麼。
[台鐵黑手藝術家
葉時進]
這是火車煞車的活塞,這個,它這還有脖子、這個有尾巴、看起來像是番鴨,番鴨的樣子。
工作時認真工作,但葉時進的腦海裡總是想得比別人多,因為這些火車零件外面並不常見,葉時進覺得它們造型獨特,越看越有趣,也讓他有天馬行空的想像。
[台鐵黑手藝術家
葉時進]
這個是閘瓦吊架,是裝煞車皮的吊架,看起來像是腳爪一樣,這個腳爪和腿裝在一起,是不是就可以做一隻火雞了。
身體是風缸,羽毛尾巴是水箱散熱室的百葉窗,這隻火雞特別的是,從頭到腳,都是用同一台R60火車零件做的。
[台鐵黑手藝術家
葉時進]
因為這台火車,它一輩子服務旅客,我們不要說,報廢掉就,像是船過水無痕,我們把它做成一個紀念品來紀念它,才不會被人遺忘。
葉時進小時候家裡就有養火雞,他把平常工作想像的化為具體、實現出來,就像這台直昇機,也讓他實現了孩提時期造飛機的夢想,而夢想可以無限遠大,這個高5米6、重4噸的天線爺爺,是葉時進花了一年時間做的,也是目前最大的作品。
[台鐵黑手藝術家
葉時進]
這件作品叫做天線爺爺,這是鋼鐵人天線爺爺,這個是一開始我們局長,現在的局長,他說我們(富岡)新廠的機廠,這麼寬敞的地方,這個以後要開放為觀光的工廠,這要做一個地標,以後坐火車遠遠就看得到這個地標。
頭戴電線夾子做的帽子、捲曲的頭髮和鬍子是用手軔機煞車鏈條做的,手裡還拿著修火車工具,天線爺爺以後將矗立在富岡機廠,守護全廠,不過這麼大的作品,可是歷經許多失敗和修改才完成。
[台鐵黑手藝術家
葉時進]
因為這個試吊起來的時候,有失敗好幾次,材質不合的時候,它沒有辦法有撐起來的力量,所以又要換,有些組裝下去,看久了,覺得就是不對,不是很喜歡,又把它切掉,再換別的零件再組裝進去。
就是這樣要求完美的態度,台鐵員工各自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葉時進的鐵道13騎兵團,就是用煞車器的閘瓦和吊架,呈現出每位堅守崗位的台鐵員工。
其實葉時進做創作才三年多,但每件作品都讓人驚豔,三年來做了二十幾件作品,看到遊客喜歡,讓他更有成就感。
[台鐵黑手藝術家
葉時進]
(在台鐵)做30年了,也差不多準備要退休了,做點這些創作的藝術品,以後留起來送給鐵路局做紀念品。
希望在退休前,為台鐵、為自己,留下能永恆留存的紀念,葉時進樂在工作,更將廢棄零件變身成藝術品,打造出另類火車工藝美學。
採訪/撰稿 林秋伶
攝影/剪輯 洪炎山
- Oct 18 Fri 2013 15:22
354集-台鐵黑手藝術家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