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段節目我們看到行道樹怎麼種是一大學問,樹木的修剪更可說是我們樹木維護最嚴重的問題,管理單位常因為缺乏專業,或是圖方便,用愛樹人士所說的「三刀流」,三刀直接把樹冠砍除,像剃光頭一樣,不僅難看,還害得樹傷痕累累,颱風來時倒一堆,修剪反而幫倒忙。因此許多愛樹人士與樹醫生,只好疲於奔命,到處提出呼籲,為樹健診、救治,因為我們好好保護樹木,它們才能保護我們。走在路上,偶爾看得見有人正修剪著行道樹。

[台北市工務局園藝工程隊
隊長 高民典]
會有颱風來,那每一年,為了應付這個颱風我們防汛準備的時候就是說,會做行道樹的計畫修剪這樣,這個是一個因素,那另外的話就是說,修剪的話就是說針對每一種樹型,因為每一種樹有每一種樹的樹型,我們有時候要去塑造它,讓行道樹有一個優質景觀的景象出來這樣。

除了因為遮蔽到路燈、號誌房舍等臨時性的修剪,為了美觀、維持樹的生長、減少災害等,路樹一年大約修剪一次,乍聽好像沒什麼,但光是台北市,就有九萬棵行道樹,照顧它們並不簡單。

[台北市工務局園藝工程隊
隊長 高民典]
我們有一個台北市行道樹的修剪作業規範,那這個作業規範裡面,都有規範到我們那個修剪的一個原則,修剪的一個目的這樣,那我們如果是委外修剪的部分,就是說,我們會在我們的設計圖說裡面,把我們每一個路段要修剪的那一些路樹,修剪的那個幅度,修剪的高度、寬度,我們都會把它規範出來。

目前行道樹的修剪,都由各縣市政府工務局或是建設局負責執行,也會委外。雖然公路總局有要求,參照林務局所建議的原則進行,但粗暴修剪行道樹還是時有所聞。

<因為它根不能著根對不對,所以上面不能太大,所以必然是把把它修剪(掉)你知道嗎,因為太大的話,風一吹會倒,所以變成說,變成一個惡性循環。>

致力於環保生態的蔡智豪和楊國禎,再回到台中市南屯區忠明南路這裡,感觸很深。

<一次、兩次、三次嘛,這你看到的嘛,至少(修)三次了,也就是說你的樹冠稍微大一點,就必須把它砍下來,因為這樣子才能怎麼(樣)?才能夠讓它不會受颱風而吹倒,你看 這下面的根都怎麼了?全部被截斷了。>

他們兩人和一些愛樹人士,對於台中市政府的行道樹管理特別不滿,認為實在是粗魯、無知。像是半年前,這裡的行道樹,整個被剃頭,枝葉全被剪光。

[台灣生態學會
祕書長 蔡智豪]
它的行道樹在修剪的時候,就是它會讓我們的樹蔭就不見了,那它也會增加這個樹木它有一些傷口。這些枝葉如果說它夠強壯的話,其實它所掃落下來的這些枝葉呢,它事實上,它是具有這個保護建築物跟防風的功能,不是說它具有,因為我們為了要維護這個安全的理由,然後就把這個無限上綱去把修剪這些行道樹。

[靜宜大學生態學系
副教授 楊國禎]
台中市裡面的這行道樹的管理,正好在展現,都會的行政的叫做什麼,叫做權威性跟暴力,根本不是把這些植栽,當作是我們環境的一份子來看,只是為我們人類服務的什麼,只是一個盆栽跟什麼,跟叫什麼,叫做花瓶。

[台中市建設局景觀科
科長 梁維仁]
行道樹的修剪它的時間是,大概都是在秋冬季節,那秋冬季節有的樹種,它的樹葉就會掉落嘛,那所以,本來就已經有點光禿禿的,那再加上,我們下去修剪,它看起來就會有剃光頭的感覺。可是經過了春天、夏天,那到六、七月時候,它整個的樹葉跟那個樹枝都生長出來之後,它的那個遮蔭的功能還是存在的。

對市政府來說,枝葉大概就像頭髮,就算被剃光,過一段時間,季節到了就會再長。但看在環保人士眼裡,行道樹修剪實在太不專業,最常見的方式,就是將主幹去頂、去枝幹,三刀就可以剪完一棵樹,環保人士譏做「三刀流」。

[台灣愛樹保育協會
會長 曾檉銳]
三刀就把它給,給那個,長度、高度、寬度就給它,就跟它給剁掉了,那這個是,讓樹來講,是一個非常非常不好的一個狀況。

擔心樹長得太高會被颱風吹倒,便降低高度,直接從主幹鋸除,也就是去頂修剪,問題就開始產生。

[台灣愛樹保育協會
會長 曾檉銳]
你一剁掉之後它為了生活,它還是一樣,長成一坨的不定枝出來,但是不定枝它要快速長大,那長大,因為它要有生長空間,你給我砍掉一段,你砍掉一截,我當然可能要長個五支、十支(不定枝),但是枝間會長大,然後會碰撞。以後這裡會成為危險樹枝。

因為新生樹枝,只有藉由樹皮和樹幹連接,一般需要三年才能穩固,這期間強風或是颱風吹襲很容易斷落。另外,主幹或枝幹被切除後,這些傷口常無法癒合,讓樹的生命飽受威脅。

[台灣愛樹保育協會
會長 曾檉銳]
樹木最好的防護是它的樹皮,那結果你樹皮截掉之後,那個地方它沒有辦法防護,沒有辦法包起來,然後會任由腐朽性這樣吃下去,那吃下去,我們的樹枝要長大,結果它是造成中空腐朽,那結果它的結構越來越弱,樹枝越來越大,颱風來,它當然一吹就倒了。

台灣愛樹保育協會會長曾檉銳,經常帶著這個,裡頭裝著樹木標本的旅行箱,四處演講。對於常見的三刀流修剪路樹,他非常不滿與痛心。

[台灣愛樹保育協會
會長 曾檉銳]
很多行道樹就是在路邊,然後沒有人真的去關心它們,沒有人真的去為它們說話,所以,我們才想要去幫它們說說話。

最近曾檉銳,對台中市的行道樹也特別關心,因為管理已經出現很大的問題,像是西屯區的這片黑板樹,被修成電線桿的樣子,上頭枝葉零零星星,遠看就像花椰菜,完全沒有美觀和遮蔭功能可言。

[台灣愛樹保育協會
會長 曾檉銳]
這是它原本有20米高,然後因為長太高了,我們擔心它的危險,所以我們就把它給降低高度,那降低到十公尺,問題是降低到十公尺它幾乎沒有樹枝、樹葉。事實上如果高度不放心,我們應該在小樹枝的時候就要開始控制,所以我們種樹必須要有目標高度,這個地方我們目標高度是十公尺,我們八公尺的時候就要開始控制它,控制它,控制它。

台中市政府也很清楚,在行道樹的修剪上,備受外界質疑,日前也委由學者訂定規範。

[台中市建設局景觀科
科長 梁維仁]
台中市政府行道樹修剪標準作業規範的研究計畫,那計畫主持人是劉東啟老師,那我們特別是,請他針對這些,歷來受民眾詬病,還有環保團體質疑的地方,訂定簡單、明確,符合學理的一個修剪的標準和修剪的方式。

[中興大學園藝系
副教授 劉東啟]
這一個的修剪準則,是從樹的安全跟健康的出發點來做的,我們的修剪方式、修剪的時間,讓這棵樹是可以得到生長,可以得到健康的方式去做,是跟以往一直不一樣的。

中興大學園藝系副教授劉東啟,將會在11月,完成台中市行道樹修剪作業規範。而他平常除了在大學任教之外,還是擁有日本樹醫生執照的樹醫師。目前國內只有兩個人具有日本樹醫生執照,劉東啟就是其中一人。他行醫六年,救活上百棵老樹。這天,他來到台中后里區這裡,為去年九月醫治過的千年老樟樹做健診。

<你看現在這個根系,都長出來了,原來連大根都潰爛的,現在小的細根全部都長出來了。>

看到老樟樹恢復良好,劉東啟很有成就感。因為醫治這棵老樟樹,他可說是用盡心思。像是現在使用的這個水刀療法,就是因為不能改變太多現場設施,而發明的治療方式,在國內算是創舉。

<我們現在(水)直接從這個孔洞裡面打進去,原來對它有害的這些磚面,反而變成它的保護層,那非常簡單的,就變成是一個排水良好的空間。>

劉東啟的這項水刀療法,是在地上打幾個2米深的小洞,透過高壓水柱,把水和營養劑灌入根部,讓根部直接吸收。曾經有人質疑,直接把地方的鋪面清開就可以進行治療,為何還要這樣大費周章。

[中興大學園藝系
副教授 劉東啟]
就是我們擲筊啊,問這棵我們樹公說,我現在想要把祢這全部的鋪面拿起來醫治祢,可不可以,我自己連擲十幾次,答案都是否定的,那我想說,是不是樹公不願意讓我醫,我就再擲筊,祂說願意,我說是不是我這樣技術不好,祂說對。

不能挖掉上面的磚塊,又必須讓根部充分吸收水和養分,這下子可真考倒了劉東啟。

[中興大學園藝系
副教授 劉東啟]
所以我就想盡了辦法,到日本去繞了一圈,找了非常多的樹醫生,他們目前在做的,有沒有能夠解決這一個問題的方法,結果沒有,沒有人能夠辦得到,那時候呢,我們就跟日本的,我有一個教官,我們兩個人就研討了很久,就想到,如果用水的力量怎麼樣呢,所以我們就找了非常多的大型的機械,包括大型的水刀來做,果然水是辦得到的。

劉東啟醫樹的原則和觀念,是運用樹本身的化學物質和救護自己的能力,提供其條件,並不會在患部做太多程序,同時沒有使用任何的藥物。國內另一名著名的樹醫師蕭文偉,則是和他相反,是在樹腐朽的地方進行外科手術與藥物治療。

[台大溪頭植物醫學中心
主持人 蕭文偉]
做外科手術,它就是把患部切除,然後不要再讓這個病源菌再繼續感染下去。還要進行炭化,那炭化的環境,可以阻止這個昆蟲跟病源菌的感染,那炭化完了之後呢,我們還要就是再放一些木炭作填充,那讓這個(樹)裡頭炭化的環境比較多,還有木炭可以吸收一些水分,那所以裡頭的含水率如果降低的話,可以阻止病源菌的蔓延。

蕭文偉對於樹木醫學的研究與救治,已經有13年的經驗。這天他接受委託到南投市,醫治一棵80年的老桂花樹,經過先前的診斷,他帶領團隊進行外科手術,這次的工程很浩大,切除的腐朽部分還不小。

[台大溪頭植物醫學中心
主持人 蕭文偉]
這一棵桂花樹有個難度是因為,它這個腐朽是連接到地底的,所以我們其實都是檢測說,它地底下感染的情形是怎麼樣。

蕭文偉多年來累積的實務經驗,這次的任務應該不成問題。而他10多年來,為民眾醫治老樹可是完全免費,同時全台走透透,已經換了五台車。

[台大溪頭植物醫學中心
主持人 蕭文偉]
這一輛已經是第六輛了,已經開了三十六萬多公里。因為我們看樹,就好像我們今天到這個位置來,不是說樹搬到我們辦公室去。我們樹醫生其實它是個志業,它不能說算是個行業,那我是還好在台大還有個位子,所以其實我可以做我有興趣快樂的事情。

到處行醫10多年,蕭文偉也曾為一些老行道樹進行治療,他和中興大學的劉東啟,都有很深的感觸,就是傷害行道樹生長的,人為因素遠大於大自然的力量。

[台大溪頭植物醫學中心
主持人 蕭文偉]
病蟲害的(問題)反而是比較少數的,都是人為的問題它占得比較多,因為是一些觀念的問題,他不知道怎麼樣去照顧樹然後衍生了後面很多樹的問題。

[中興大學園藝系
副教授 劉東啟]
最大的病源是人,是人,包括人的鋪面的建設,還有他人的踩踏,錯誤的移植、修剪,特別是在修剪的部分,人呢 很輕易地修剪它認為造型美容,可是事實上是樹的器官被截肢了,那截肢了以後呢,它造成的潰爛是非常巨大的。

台灣行道樹修剪及其影響飽受爭議,除了缺乏專業和管理外,更重要地,是在當初種植的時候已經出了問題。

[台大溪頭植物醫學中心
主持人 蕭文偉]
整個台灣的問題,就是他們在種這些行道樹的時候,他們樹種沒有做過評估,所以以至於這些樹長得很大,然後在修剪的時候他們沒有規範,然後縱使有規範,他們在做的時候沒有落實,那所以才會造成這一連串的問題。

剪樹不是剪頭髮,樹木一旦被切斷,就不可能再回到原來的模樣,唯有充分理解樹木的生態,才能正確地種植、正確地修剪,而正確地對待樹木,它們才有能力保護我們。

採訪/撰稿 羅弘昇
攝影/剪輯 羅應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