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到新竹,除了貢丸、米粉,還有一項歷史悠久的在地產業,就是玻璃。新竹得天獨厚,擁有矽砂以及天然氣,兩項生產玻璃所需的原料,早年以生產煤油燈罩、科學實驗與醫療專用玻璃、電燈泡為主,到近年的高科技產品面板、建材等。當地每兩年舉辦一次玻璃藝術節,今年加入「設計」元素,以「光動LIGHT- DRIVING」為策展主題,希望為城市和產業創造新的可能。
[設計師
Sydney Sie]
這次主題是在中間,就是YOU DIDN’T SEE IT,在你現在斜著看的時候,你可以看到它的全貌,但如果,因為它是兩個一組,所以有一前一後,那在前面的這一塊玻璃,你這樣看的時候,透過去,其實你就看不到那個YOU DIDN’T的這個字。
是看見,還是看不見,有時候,眼見不一定為憑。
[設計師
Zen Yun Zon]
可能會因為一些錯覺,或者是因為一些眼睛的誤判,會有產生一些特殊的效果,那我們都希望用這些效果可以呈現,用玻璃的特性來去發現一些很不一樣的效果。
各種顏色和線條,透過每片玻璃的迥異組合,呈現出不同效果。
[設計師
Sydney Sie]
像這種直紋玻璃它是你從前面這個玻璃看的時候,就可以直接透視到後面這個幾何形,它本來後面是橫線,前面是直線所呈現的那種交錯的感覺。
隨著腳步移動,用不同角度欣賞,會有意想不到的發現。
[設計師
Sydney Sie]
水波的紋路的壓花玻璃,從這邊透過的時候就是在你在驗光的時候,讓你肌肉瞬間放鬆的那個感覺,然後當你在測,對,稍微別過來,它其實又是清楚的。
[設計師
Zen Yun Zon]
那玻璃最大的特色其實就是,人類為了引光入室而發明的,所以它其實是跟光線有很大的結合,那其實人的身體上跟光線最大有關係的器官,其實就是眼睛。
藉由不同裝置與互動,視覺呈現不一樣的趣味。
[設計師
Sydney Sie]
我們玩的是視覺暫留,所以當你盯著這個點,然後盯著這整個畫面看了很久之後,然後將眼神移到旁邊空白的地方,你就會得到它相反的顏色,所以黑色會變白色。
[設計師
Zen Yun Zon]
我們其實就把眼睛的視網膜、水晶體跟玻璃做結合,所以我們其實用玻璃去呈現說,視覺可以呈現的一些特性、然後跟一些趣味性在裡面。
新竹玻璃藝術節,從1995年開始舉辦,今年第一次加入設計元素。
[新竹玻璃藝術節 策展人
王耀邦]
那我們希望透過設計的能量,然後可以跟藝術、跟當地的工藝去做一個結合,然後把這個展覽當成是一個驅動文化的引擎,然後讓玻璃這個產業在這裡,不只是一個工業的表現,或不只是一個老的工藝的傳承,而是擁有一些新的能量跟活力。
光和玻璃密不可分,這次主題是「光動」,除了展現玻璃各個角度的美,也希望能活化城市。
[新竹玻璃藝術節 策展人
王耀邦]
像折射、反射、繞射、映照這一種,多角度、多曲線的光影姿態,你一定要有光才可以看到玻璃的美麗,那光也是驅動城市的一個意象。
除了貢丸、米粉,玻璃也是新竹歷史悠久的產業,1925年第一家玻璃廠在新竹設立後,至今已將近百年歷史。
[玻璃工廠 廠長
吳子龍]
因為早期我們交通不方便的時候,剛好我們玻璃主要的原料是矽砂,在新竹的周遭剛好在北埔跟尖山這個地帶,有這個生產,出產這個礦砂,就剛好在苗栗跟新竹這一段,早期有這個天然瓦斯。
得天獨厚擁有生產玻璃所需的兩大條件,造就新竹玻璃產業的發展。
[玻璃工廠 廠長
吳子龍]
其實在民國4、50年,就已經慢慢地在茁壯了,在6、70年的時候,應該是最興盛的時代,像在民國60幾年的時候,其實這個新竹地區,有熔解爐的工廠,那時候最鼎盛的時候,就有29家,但是到目前我們這邊只剩下5家而已。
吳子龍說,30年前,新竹市10戶人家,至少有8戶都在做玻璃代工,民國80幾年,因為工廠外移、還有環保等問題,玻璃產業漸漸萎縮,他們則不斷尋求生存下去的方式。
[玻璃工廠 廠長
吳子龍]
我們現在用的是電熔爐,相對的,這對環保來講,它是一個無公害的,一個友善環境的,我們用那個回收的玻璃,其實它可以減少原料,減少至少有三分之一的燃料費用。
新竹這間玻璃廠一年回收量約10萬噸,占台灣回收玻璃的7成,是台灣最大的玻璃回收廠,更賦予廢棄玻璃新生命。
[玻璃工廠 廠長
吳子龍]
我們中小企業其實我們生存的管道,都是量少多樣化,像我們剛才看的這個,為什麼說要到這邊做,其實它有時候量沒有那麼大,你說去自動化生產線,其實它沒有大量的單,他們絕對不接的。
早年新竹玻璃廠大多生產醫院和實驗室所使用的玻璃器皿,如今盛況不再,這行業工作辛苦沒有年輕人想接,廠裡大多是3、40年資歷的老員工,傳承成難題。而這些冰冷的醫療、實驗玻璃器材,在設計師眼中,卻反倒存有一股炙熱的情感。
[設計師
徐景亭]
點滴一點一滴慢慢滴,然後那個透過那個透明的玻璃,就是那些折射其實,從小可能就是常常看,而且那些藥,不同的顏色,在那個玻璃瓶裡面,其實那個感覺還滿,滿迷人的啦。
台中東勢客家人徐景亭,父親、爺爺都是醫師,她從小就在醫院的瓶瓶罐罐中長大,這次她的作品,就以療癒的玻璃為主題。
[設計師
徐景亭]
兩個意思,一個是醫院本來就是療癒,就是醫療器材,放那個藥,那個打針的什麼的,這個是療癒你身體的病痛,另外一個,你看那個玻璃這樣透明的,晶瑩剔透,其實是很讓心靈療癒。
玻璃性質穩定、又具有穿透性,可以讓人方便觀察。
[設計師
徐景亭]
昆蟲學家,他們要採集那個昆蟲,他們會用這個玻璃器皿去採集,然後呢,把它做成標本,然後放在這個玻璃罩裡面,你可以去觀察。
從醫學、科學、到最後,徐景亭讓這些玻璃器材進入生活,轉化成咖啡杯、小盤子等日常用品。
[設計師
徐景亭]
科學家觀察、昆蟲學家觀察、醫院也要觀察,可是放在生活裡面其實我們也要觀察,放在生活裡面就是在品味生活。
[新竹玻璃藝術節 策展人
王耀邦]
其實玻璃要進入生活,其實會需要很多不同領域的人,一起來讓它發光,那所以其實在這展覽裡面,你可以看到非常多不同出發點的觀點,但是最後都圍繞在玻璃這個物質上面。
[觀展者
藝 錚]
覺得這邊的東西其實都還滿簡單的,可是因為它有它的故事,所以讓東西變得很精采,這一個東西被人賦予了生命,所以其實東西都會變得,是一個有生命的東西,它不是一個玻璃而已。
不只是藝術玻璃、工藝玻璃,而是可以很貼近生活的,這次藝術節找來建築師、設計師、導演等,和在地的玻璃產業業者一起參與,尤其一進展場,目光馬上就被地下滿滿的酒杯吸引。
[新竹玻璃藝術節 策展人
王耀邦]
我們把一個在民間最容易看到的東西,然後運用設計裝置的方式放大,那脫離它日常人們對它的觀看方式。
這些酒杯都是在地玻璃廠用回收的玻璃做出來的,一個容量143ml,一瓶啤酒,正好能倒6杯。
[玻璃工廠 廠長
吳子龍]
中日戰爭的時候因為物資貧乏,但是有一些辛苦的工作者,他們有時候為了要慶祝,物資的貧乏,他們沒辦法暢飲,只能說一瓶啤酒剛好倒出來,剛好是那個6個杯子,連泡沫剛好是6個杯子,只能說一杯來乾,過癮一下而已。
[新竹玻璃藝術節 策展人
王耀邦]
那它非常的堅毅,象徵台灣的精神,因為我們要乾杯,我們需要很豪邁的撞擊,但是這樣子的玻璃杯並不會破,那其實是從一個器物本身就可以看到,擁有這個器物的風土它背後的文化是什麼。
地板總共用了三萬三千個143酒杯,它是台灣人的共同記憶。
[觀展者
Fella]
因為可能是主題是光吧,所以進來就是對地上的東西,特別的有感覺,就是,這些都是日常生活的,可是我們沒有把它擺出它本來有的美感,那些很普通、然後平實、經常看到的東西,變得超美的。
另外,還以143ml為基礎單位,延伸出更多的「新竹新單位」容器,有286ml的碗盤,和429ml的杯子。
我們希望把這個東西壓扁,你可以看到這個地方,跟這個地方,它其實保留某些早期的作法,還有斜度。
[設計師
吳孝儒]
(城隍廟口)貢丸竟然有20間,在賣貢丸,米粉有17間,然後再來是肉圓有15間,我跟店家要了很多,他們原本的logo去貼在上面,表示他們很支持這個、很響應這個計畫。
為了跟在地連結,還特別到城隍廟口做調查,希望設計出的新竹新容器,未來有機會拿來盛裝新竹的食物。
有點挑戰他們想用玻璃這件事情,因為他們現在用玻璃他們就會很緊張說,會裂掉,然後會有那個裂痕。
[設計師
吳孝儒]
我是做器物的,那器物就會直接跟裡面裝什麼有關係,那裝什麼,最主要的關鍵,小吃的聚集地,第一個就會想到城隍廟。
新竹都城隍廟有270多年歷史,廟口滿是常民生活的展現,設計師希望將143精神持續廣布。
[設計師
吳孝儒]
那它乘以二的時候,變成這個容量,它可以變成碗,可以裝滷肉飯、可以裝肉圓,那如果它乘以三,變成是一般現在目前大家所喝的這種奶茶的杯子,它的視覺感是更完整的,而不是只是說,隨便找一個餐具,拿來裝新竹名產,有點可惜。
它玻璃上都會有的會有寫字,對,然後我一直覺得說,那種,我一直覺得那樣的那個,那個的顏色其實很熟悉。
「折射城隍廟」系列作品,還請來長期研究宮廟文化的何佳興,汲取廟宇元素進行創作。
[設計師
何佳興]
我每次到廟裡面,都常常會看到就是廟裡面的玻璃上面,有些玻璃上面它會有一些,以前的玻璃上面的烤花的方式,對,它會把一些字烤上去,金色的字、紅色的字。
廟宇建築有許多傳統文化的符號,何佳興將其轉譯在玻璃上,開啟不同的想像。
[設計師
何佳興]
雲紋跟福紋就是說在,我覺得說在,就是比較民間或是宮廟會常常會出現的,我等於是去轉譯一個最小的地方,可是這個小的地方,從城隍廟到整個台灣的民間宮廟都會存在,對,那我想從這樣的小地方開始去慢慢去把它轉譯成現代。
豐富的在地文化,為玻璃的當代設計注入養分,策展人王耀邦說,名片是辨別身分最快速的一種方式,他們也思考著,玻璃可不可以是新竹的名片呢。
[新竹玻璃藝術節 策展人
王耀邦]
我們希望在地的物產、傳統跟文化,就像是一張名片一樣,把它遞出去,那既然是要遞出這個名片,那對於玻璃的這個形象跟形狀就要清楚,那第二個就是,玻璃除了拿來裝水,它有沒有機會來盛裝文化。
新竹玻璃產業走過興盛與衰退,希望經由設計,重新連結生活,發掘玻璃更多的可能性,也為新竹注入新能量。
採訪/撰稿 林秋伶
攝影/剪輯 洪炎山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