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禮拜帶大家來關心,桃園海岸獨特的藻礁地形,至少已經7600年,藻礁平均一年才長0.1公分,生長速度是珊瑚礁的1/10,多孔隙的結構更提供了海洋生物躲藏、和幼苗孵育的空間。其中,位於海岸線中段的大潭藻礁,正面臨生死存亡的關卡,中油打算在這裡建置第三天然氣接收站,環保團體及學者專家四處為藻礁奔走請命,也提出,依台灣能源政策,天然氣需求量雖2035年前會急遽增加,但2040年左右又會降回到現在的水準,才能達到減碳目標,學者專家說,天然氣只是個過渡選項,為了一個可能只使用20年接收站,就要毀掉7600年藻礁,實在是不智之舉。
用選票,用選票,護藻礁,護藻礁,用選票,用選票,反空汙,反空汙。

11月3號,環保團體大串聯,在凱道舉行反空汙救藻礁遊行,呼籲全民用選票來反黑手。

[搶救大潭藻礁行動聯盟 召集人
潘忠政]
連續13天裡面,開了三次的環評大會,這個是史無前例的,然後在10月5號當天,他宣稱,可以用三接來換深澳,接著,就在10月8號強渡關山了。

健康永續,藻礁永存,健康永續,藻礁永存。

[搶救大潭藻礁行動聯盟 義務律師
陳憲政]
所有的御用學者都告訴我們,大潭藻礁的生態不好,沙埋嚴重嚴重,為什麼我們眼睛看見的,跟學者,專家學者,御用學者看見的是不一樣的東西。

[畫面提供 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
許多家長也帶著孩子來參加,在他們眼中,藻礁海岸多彩多姿。

[遊行民眾]
藻礁就是生態很豐富啊,然後我們小孩在藻礁,就是那個大潭那裡看到海星,所以我小孩就說我們要做海星大隊,我們就做一個很大的海星這樣。

[小朋友
彭敏軒]
我遇到了裸胸鯙,還有柴山多杯孔珊瑚,我覺得很好玩,我還看到兇猛酋婦蟹還有螃蟹。

[小朋友
彭敏甄]
柴山多杯孔珊瑚,還有那個海星,裸胸鯙,(那妳知道現在藻礁發生什麼事情嗎),要被開發,被開發壓下去,然後蓋天然氣(接收站)。

[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 家長
周慧卿]
我會很希望說,為我的孩子,留下一點點的東西,然後為我的後代子孫,再留下一點點東西,而是自然的資產,而不是人為的。

去年,中研院研究員陳昭倫,在藻礁區發現了一級保育類柴山多杯孔珊瑚,今年,東海大學團隊也發現被國際自然保育聯盟列為瀕危物種的紅肉ㄚ髻鮫。

[東海大學生科系 特聘教授
林惠真]
而且我們發現的不只是大隻的,事實上是小隻的,就是50公分長,剛剛生出來的,那這個就告訴我們說,這個地方是育嬰房。

[桃園海岸生態保育協會 理事長
葉斯桂]
國小的時候,跟我父親、我爺爺去海邊牽罟,那個數量都網到很多,牠現在變成瀕危物種,我才知道,喔,這個紅肉ㄚ髻鮫,是海洋生物裡面最頂尖的。

林惠真說,一年多的調查稱不上完善,但光是這樣,就已經發現許多珍貴生物,她估算,是生態系頂級消費者的裸胸鯙,數量超過1200隻,兇猛酋婦蟹更有5、60萬隻,而且每次都有新發現。

[東海大學生科系 特聘教授
林惠真]
就代表是說,我們對這個地方的了解,實在是還不夠,有新的發現,一方面很興奮,一方面真的覺得很無奈,現在這個狀況非常的不明。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研究員
陳昭倫]
大潭地區的藻礁,它是一個非常健康,非常完整生態系,那它也提供了我們很重要的生態系的服務功能,所以我們希望這個地方能夠,在經過我們的這科學證據的這個提供以後,能夠把它保存下來。

桃園海岸27公里的藻礁地形,北段因為工業汙染,已失去生機,而學者認為,大潭這段的生態最為精彩。

[東海大學生科系 特聘教授
林惠真]
那汙染是一回事,汙染有救,你今天把它整個挖了,就應該是沒有救。

開發單位也提出將開發範圍向外海平移20公尺,以降低對藻礁的影響,但林惠真直指,所謂的20公尺,完全沒有學術基礎。

[環保署 署長
李應元]
從保護的角度,這是7千年、1萬年的事情,就是往外移,這個專家有不同的意見,但是我們都做最大的可能,來迴避,還是減輕對可能的,即使是那樣的,在海深15公尺以下的礁床的一個,的一個減輕它的衝擊。

[東海大學生科系 特聘教授
林惠真]
工業港它的面積,高達900公頃,900公頃的一個範圍,你往外面推20公尺,根本就是杯水車薪,根本是完全沒有作用的,那這樣子的一個主張,居然可以提出來,我們也是覺得那你有沒有一個依據,為什麼要20公尺,20公尺到底是夠還不夠,那環委不用解釋嗎,中油不用解釋嗎。

[中油天然氣事業部 副執行長
李皇章]
很多專家學者都提出來,因為在大潭那個地方,水域是非常混濁的,有做過那個3D,當地的一個,一個水下的一個調查,其實它藻礁的生態是比較不豐富的。

而開發方也一直強調,開發面積已從原本的232公頃,縮小到23公頃,但潘忠政說,這根本是障眼法。

[搶救大潭藻礁行動聯盟 召集人
潘忠政]
這次審查的叫做工業港的環現差,它們工業區的部分沒有什麼動,它說它縮小到23公頃,和這個工業港就完全沒關係啊。

[東海大學生科系 特聘教授
林惠真]
都在講這23公頃,完全忽視(工業港)900公頃的存在,但最大的傷害其實是工業港的建置,工業港的建置,跟當初,要叫白海豚轉彎是完全一樣的事情,那你要叫紅肉ㄚ髻鮫轉彎嗎。

[搶救大潭藻礁行動聯盟 義務律師
陳憲政]
觀塘這個案子在1999年的時候已經通過環評,一再的拿20年前的一個環評,然後來開發20年後的一個環境,所以這個一個,整個環評的一個程序它是很弔詭的。

在海邊施作工程,影響的絕不會只是施工的那一小段,而是整個海岸線,然而,這次通過環評的只是第一期計畫,另外還有第二期,如此分割環評,也受到質疑。

[地球公民基金會 副執行長
蔡中岳]
一個開發案,它是一個整體,它如果有一期、二期、三期,現在就已經有規畫,理論上來講應該一起納入環評,而不是我先做一點點,那邊做一點,這邊做一點,將來這個東西對整體的,造成的影響是很大的。

環團多次建議,若真要建第三天然氣接收站,林口電廠、台北港都是可替代的方案,但中油說,緩不濟急。

[中油天然氣事業部 副執行長
李皇章]
那(台北港)外港現在都是,都是海,一片海,(建置期程)可能甚至會長達18年,這樣的一個期程來講,根本沒有辦法符合大潭電廠,它在111年、112年的一個用氣需求。

[搶救大潭藻礁行動聯盟 召集人
潘忠政]
他們2014年,它就有可行性評估你知道嗎,首選,就是替代方案是台北港,當時的台北港大約8年到10年就可以做好,不過被他們現在講起來要18年才做得好,你說怎麼會有這麼離譜的評估呢。

遊行隊伍來到行政院前,在板子上貼上印有賴清德大頭的貼紙,抗議黑手介入環評。

[行政院 院長
賴清德107‧10‧05]
觀塘天然氣第三接收站,如果環評通過,有辦法順利興建的話,行政院也可以同意經濟部重新評估,深澳電廠停止興建的可行性。

[搶救大潭藻礁行動聯盟 義務律師
陳憲政]
針對這個,行政院長指導的部分,我們要求官派委員必須要迴避,可是呢,這個環保署它的動作非常快,我們在遞狀的隔一天,它馬上就已經駁回我們的請求,這是前所未見的。

[地球公民基金會 副執行長
蔡中岳]
很密集只為了觀塘這個案子開,而且出席的委員是一個官派比民間來得多的情況,在環評大會裡面不太常發生,我們相信一套機制其實是可以替我們國家的環境來做把守,但這套機制如果變成是只是操弄的時候,那我們的民眾對於政府的信任會盪然無存。

觀塘案在如此粗糙的環評下通過,環團決定提起訴願和行政訴訟。

[地球公民基金會 副執行長
蔡中岳]
大概兩、三年的時間會有一個結果,但我們目前是滿有把握,因為確實這個過程當中、程序當中,是有滿多的瑕疵的,那如果這個環評最後結論是被撤銷的,也代表這個三接可能做了兩、三年之後,並不能啟用,或者是還沒蓋好。

到時環評案若被撤銷,對整體國家供氣計畫的穩定,也勢必造成更大的影響。

[地球公民基金會 副執行長
蔡中岳]
中油在這個時間點,因為訴訟已經提出來,因為瑕疵滿具體的,它應該要把其他的替代方案,這個時間點同時拿出來評估,來執行,對於整體的供氣的穩定,對於能源轉型才是一個比較好的方向。

然而,中油預計明年四、五月就會動工,藻礁危在旦夕。

[搶救大潭藻礁行動聯盟 義務律師
陳憲政]
如果今天它已經開始開發了,就算我們將來訴訟贏了,也沒有任何的意義,所以,對,就已經破壞掉,那我們會,我們在這個訴訟之前,我們就會先提出所謂的暫緩執行的一個請求。

11月5日,環團赴桃園市政府抗議,並播放鄭文燦2014年承諾保護桃園海岸線的影片,並要求將大潭藻礁指定為暫定自然保留區。

[畫面提供 搶救大潭藻礁行動聯盟
[桃園市 市長
鄭文燦103‧08‧14]
(桃)園縣沿海的地區,我們希望說自然的地景,也能夠指定為這個自然,暫時指定為自然保留區。

[市農業局 專委
劉秀卿]
至於大潭藻礁,未來是不是要啟動文資法的審查的程序,那我想林務局的報告,對我們市府來說,是相當的一個重要也是一個關鍵。

中油表示,為了保護環境及藻礁,將設立「觀塘工業區(港)生態保育執行委員會」,但真能發揮效用嗎。

[地球公民基金會 副執行長
蔡中岳]
這個委員會能做的東西都是在「要蓋」的前提之下,對於環境的保護,有一個監督或者是更好的前提,可是我們常常知道,就是最好的保育可能是不蓋,我覺得比較可惜的是,它其實喪失了很多,可以整體來談保育計畫的一些方法。

[搶救大潭藻礁行動聯盟 召集人
潘忠政]
以前還說什麼藻礁要移地復育,你說會笑死人嗎。

中油現有的兩座天然氣接收站,分別在高雄永安和台中港,北部所需天然氣,都是由這兩處供應。

[中油天然氣事業部 副執行長
李皇章]
但是現在我們兩座接收站的設施,其實都已經,超過我們原來規畫的一個設計量,那管輸能力也已經達到上限,我們希望藉由第三接收站的完成,將來形成一個北、中、南,都一個接收站。

台電規畫在大潭電廠增建三部燃氣機組,以求北部電力穩定供應,不過台灣大學博士後研究員趙家緯分析,即使沒有第三天然氣接收站,2023年大潭電廠仍能維持7成的發電能力,備用容量率最低都還能維持在13.5%。

[台大風險中心 博士後研究員
趙家緯]
我們備用容量率只要是10%到12%左右,我們都可以保持我們的供電安全無虞,所以在這個情況之下的話,並沒有所謂的,沒有觀塘第三接收站,我們就會缺電這樣的情形。

趙家緯盤點,到了2025年,包含台電未來將在基隆、台中港等地增建的接收站,台灣整體天然氣接收能力,將從現在的1600萬噸,倍增到3270萬噸,但一年的需求量大約2354萬噸,即使扣除觀塘三接的600萬噸,仍有300萬噸以上的餘裕。趙家緯表示,能源政策目標不僅是非核、減煤,還要減碳,天然氣只是個過渡的選項。

[台大風險中心 博士後研究員
趙家緯]
我們天然氣的需求量,會在現在到2035年之間,急遽的增加,但是到2040年左右的時候,又會降回到現在的水準。

照專家如此分析,在急增、急降的情況下,對接收站的設置更應謹慎。

[台大風險中心 博士後研究員
趙家緯]
我們現在是把一個千年藻礁埋掉,埋掉,但它可能在2040年的時候,可能20年之後,這個第三接收站它使用率,搞不好就會變非常低,我們對於天然氣的整個發展方向,我們是用短視的,而且還是用單純的經濟導向。

政府預計2025年,50%的電力要來自天然氣,但能源政策應該長期且全面來思考,能源轉型與生態保育,不該只能二選一。

採訪/撰稿 林秋伶
攝影/剪輯 洪炎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