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是觀光地區,店家對於淡、旺季的感受特別深刻,由溝仔尾店家發起的「淡季_溝仔尾街區藝術季」,就以淡季為主題,邀請藝術家以繪畫、新詩、表演藝術、聲音等各種不同的形式,進行創作,把藝術帶入生活,也為老社區注入新活水。因為淡季,店家和旅人可以有更多時間交流分享,在地居民也能回歸原本的生活樣貌,在淡季,透過藝術細細領略花蓮的慢步調,也聽聽關於溝仔尾的故事。


 

 

來到花蓮市一間結合酒吧和藝術展覽的空間,店主人廖脩博把一個關於「香氛」的展覽,放在浴室裡。

[策展人
廖脩博(客籍)]
當他這個作品本身就是一個洗手乳、或是洗手精、或是一個沐浴乳這樣的作品裡面的話,其實是可以回歸到浴室這個空間裡面,然後讓客人可以,讓觀眾可以更清楚了解,他們這個作品想要傳達的意念是什麼。

不只用看的,還能實際使用,用五感來體驗,來到二樓,另一位藝術家正在創作。

[藝術家
莊臥龍]
那這孔洞其實後面連結到一個,它可能可以是自然空間,它可能是自然空間、或者想像的空間,在這個孔洞的外面,你會看到很多類自然的色彩,土地的色彩、植物、山、然後包括像這些類似像水痕的一個流動的感覺。

藝術家莊臥龍擅長處理色彩和空間層次,用抽象和流動的方式,呈現環境的變化。

[藝術家
莊臥龍]
色彩的話,基本上通常我還是會以一種,當下的一種,對環境的一種感受,去做一個很直覺的一個判斷,對,那在創作上,我也不會特別去設定說,它最後一定要變成什麼東西。

原本住在都市的莊臥龍,自從搬到花蓮後,感受到花蓮的山、雲、海、風,作品風格也變得很花蓮。

[藝術家
莊臥龍]
我的畫面就是慢慢的從,可能比較僵硬的線條、色彩,開始帶入了很多的所謂的曲線跟流動的感覺,這樣子一種生生不息、環環相扣的感受,帶到作品裡面去。

莊臥龍認為藝術應該主動介入生活,受邀展覽,他馬上想到,要把這裡營造成工作室的感覺。

[藝術家
莊臥龍]
觀眾當他到這個空間、這個場域的時候,他不會只是很冰冷的看著牆上的一件作品,他就感覺到說,好像藝術家才剛離開,那甚至上面的顏料還是,還沒有乾。

廖脩博說,他的店是一個分享生活、和藝文的空間,只是花蓮淡、旺季非常明顯,於是他和街區的幾個店家串連起來,在淡季,做些有趣的事情。

[策展人
廖脩博(客籍)]
像我們店家(在淡季)也可以好好的跟,跟我們的客人,或者跟民眾去分享我們平常,我們所關心的,或是我們所欣賞的一些事情。

[策展人
黃弘舜]
生意真的不好,然後那我們是不是可以試著把一些藝術面的東西,或是把一些生活面的東西放進這個街區,然後我們就討論說,不然惡趣味一點好了,我們就直接叫淡季,就是因為這最能直接反應到我們開店的感覺。

於是「淡季_溝仔尾街區藝術季」就這樣誕生了。

[策展人
黃弘舜]
我(的店)開兩段式,所以我下午都會來阿光(廖脩博)這邊找他,然後我們就會互相丟一些點子,在討論的途中,我們經歷到香榭大道之後要蓋,那我們也試著可以留下一些什麼,因為未來這邊的溝仔尾就不是,一定就不會叫溝仔尾了,那只會是我們在地人的一些記憶。

[拾創計畫團隊 成員
李學怡]
這個腳踏車的齒輪可以結合,結合到這個開關,然後我們,我們就把這個東西裝在這上面。

把齒輪和燈結合起來,還能隨著環境的光源調整亮度。

[拾創計畫團隊 成員
李學怡]
使用者在操作它的時候,很像也會變成這個作品的一個部分,然後我們可以調到就是適當的亮度,然後我們再把它鎖緊這樣。

東華大學藝術創意產業學系的同學,組了一個拾創計畫團隊,他們把舊物重新改造後,成了一件件居家產品。

[拾創計畫團隊 成員
馬佳琳]
腳踏車的車架部分,是用兩個,然後上面是漂流木,對,然後我們的理念就是,因為我們東華就有很多廢棄的腳踏車,然後我們就想說利用它,然後一般廢棄腳踏車大家都會覺得就是,壞掉、爛掉、不能用,可是我們就用另外一個角度去把它詮釋出來。

[照片提供 拾創計畫]
[拾創計畫團隊 成員
林楚耘]
你仔細的走進去看,然後觀察它以後,你才發現它可能會有別的紋理,就我們可能可以,用不同的視角來看待這些東西,那我們發現了它的美以後,我們就想要留住它的美跟故事。

[拾創計畫團隊 成員
莊筱珈]
主要是想要把物件讓它重新有它使用的價值,那是可以真正被使用的,所以我們把它分散在這間店的各個角落,這樣子它就可以真的融入在那個情境當中。

賦予舊物新生命,讓它以美的方式,繼續留在生活當中。而廖脩博還有和店家合作的「淡季店家慢閃蒙古包計畫」,裡面放的東西,和店家在淡季時會做的事情有關。

[策展人
廖脩博(客籍)]
因為他們本身很喜歡陶藝,然後他們可能把這些破損的杯盤,那在淡季的時候,他可以用這個時間去做修補的一個狀況,然後比如說他們有更多的時間,可以做醃漬的一些物件,透過這個蒙古包,來跟每個來看的觀眾,來分享這家店主人,他們的喜好跟興趣是什麼。

蒙古包一週會移動到一個店家,讓旺季沒有時間交流的店家和顧客,可以藉此有更多的話題好聊。而既然叫做街區藝術季,展覽的空間,當然也就延伸到街區,提著油漆桶、穿著工作服,半夜12點酒吧收工後,就是廖脩博的創作時間。

[策展人
廖脩博(客籍)]
環境在變遷,這水溝(溝仔尾)已經被蓋起來了,但我一直覺得說,也是因為曾經這條水溝,孕育出這邊的一個文化,所以一直想說把,透過這個圍牆的這些水的意象,然後能夠喚醒大家對於過去這個水的一個探索這樣子。

廖脩博還以諧音,把作品取名為「尋找吳水源」。

[策展人
廖脩博(客籍)]
然後可以去順著延續下去去看看這邊有沒有其他這種神秘圖騰出現,然後順便去,有機會可以去了解一下,這邊的一些環境的變動的過程這樣子。

廖脩博說,把作品延伸到街區,是希望可以打破同溫層,和所有人對話。

[策展人
廖脩博(客籍)]
簡單的一個詩句,或是一張圖,一張畫面、一張圖面,在一個街區裡面,它可能都會有產生不同的,也許化學效應。

[遊客]
看到他的社群網站,所以我就想說,我來找一下,後來他現在陸續完成,所以我就過來看一下,走到底還有啊,還不錯,(像尋寶一樣),很好玩,我覺得應該來租腳踏車吧,散步應該也還不錯。

[溝仔尾居民
梁健三]
這裡本來很安靜,不熱鬧,現在年輕人很多,全部會從這裡過,現在比較熱鬧。

[溝仔尾居民
彭秀英]
我那裡有一面小小的牆壁讓你們畫這樣啦,不棄嫌就這樣畫,一來比較熱鬧,我們也很歡迎年輕人來,不然你看都是老人家啊。

比如說我記得這個轉角好像那個手扒雞,手扒雞在那裡,手扒雞在這邊,筒仔米糕、肉粽、客人麵,這個都是我們那時候,還有什麼花蓮什麼冰果室,對對對,都是我們那個時候的記憶啊。

講到溝仔尾,在地人有講不完的故事。

那個時候,什麼大理石啊、木材,木材商,他們幾乎撐起花蓮早期的那種經濟。

[花蓮市 市民代表
蔡翼陽]
還有會去看二輪片,豪華戲院,60元,以前我們年輕人都會來這邊吃飯,不知道為什麼,就很多人,大家會覺得這邊就是一個集散地這樣。

[花蓮市 市民代表
蔡翼鍾]
就是爸爸、媽媽、阿公、阿嬤,在我爸很小的時候他們就來花蓮,然後我們就一直生活在溝仔尾,其實溝仔尾大家感情比較有互相交流,最重要,我覺得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每個月的初一,在城隍廟門口都會聚餐。

講到溝仔尾的發展,要從日治時代說起。

[照片提供 張政勝]
[花蓮市主計里 里長
張憲聰]
中央山脈的水,流流流流流到,流到花蓮市的時候,就一直漫流,流來流去,變成像是沼澤這樣,日本人來這裡,開發東部的時候,看到這個地方這麼平,都是水不可以啊,他就把這些水匯集起來,集中到這條溝,叫做紅毛溪。
而這裡,就是紅毛溪出海的地方,所以叫做溝仔尾。

[花蓮市主計里 里長
張憲聰]
所以溝仔尾最熱鬧的時候,大概就是民國45年以後,46年開橫貫公路,45年以後,到民國70年,到民國70年,北迴鐵路開通之後,火車站搬去現在的位子,這裡就沒落下來了。

昔日的溝仔尾像是不夜城般,但現在的溝仔尾,已經加蓋變成了停車場,幾處留下的歷史空間,依稀還能拼湊出當時樣貌。

[花蓮市主計里 里長
張憲聰]
這條巷子,長43公尺,寬3公尺而已,最多人的時候,有7、8間的私娼寮在這裡,大概有100多人、200人在這裡做生意,晚上非常的熱鬧,那是你要走,從這裡過,華語講的摩肩擦踵。

因為有需求,風化事業也進駐,也帶動周邊商業行為。

[花蓮市主計里 里長
張憲聰]
比如說,1號叫花花,他就花花1號、花花2號,今天花花可能接20個客人,就20張卡片,到晚上11點、12點結束的時候,就跟櫃台來結帳,很多人賺很多錢,回去蓋房子、回去培養她的弟弟、妹妹讀書,奉養她的長輩,很多。

溝仔尾的西服店,也是盛極一時。

[花蓮市主計里 里長
張憲聰]
最多的時候差不多有10幾、20幾間,這個東西,當時西服可以典當,沒錢的時候可以拿去當舖典當,可以應急用。

不過現在西服店只剩5、6間而已,熱鬧的街區已不復見,年輕人透過不同的藝術形式,帶著大家探索不一樣的溝仔尾。

用手機掃一下在街區看到的QRCode,連結到雲端。

從O’rip生活旅人工作室打聽到,沿著博愛街,往火車站的方向走。

藝術家克里夫的街聲採集計畫,收了7、80段關於溝仔尾的聲音,選了10段,散布於街區10個點。

[藝術家
克里夫]
那也許不是,就是你所在的這個地方的聲音,但是它也許也會引導我們去找到一些有趣的聲音,那有點像是尋寶,大地遊戲的概念。

他也去尋找溝仔尾的源頭。

[藝術家
克里夫]
但是我走到那邊的時候,發現它的源頭已經乾涸了,那這邊的話離那個,那個地點的話,離這邊非常非常近,所以我就想說,那地圖上面研判起來的話,這附近大概還有3、4個就是湧泉的點,那我想說它們地下水可能是連通的。

透過聲音來認識溝仔尾,那又會是另一番不同的風景。

[藝術家
克里夫]
有時候影像我們可能是覺得好像比較直覺,但是聲音對我來說的話,有的時候,它是會可以勾起很多我們忘記的回憶,或者是想像。

[花蓮市 市民代表
蔡翼鍾]
去跟老人家做宣傳的時候,他們也會,我就跟他們說,現在去散步,就會發現,四周有很多不一樣的東西,可以注意一下,他們真的去找喔,他們真的散步的時候,就有特別去關心周遭的環境,說,欸,是不是這個,這個是你們的作品嗎這樣。

[花蓮市 市民代表
蔡翼陽]
花蓮市缺什麼,就是活力,那如果有年輕人的想法,有肯願意來,來幫我們的街區注入一些新的想法、思維,不管,什麼都好,它會激起這個,人家說後山,當然是我愛的家鄉,讓它運作起來。

平常一成不變的生活環境,突然間會發現,一些有趣的事情正在發生,溝仔尾的店家串連起來,透過不同媒材的藝術展現,讓旅人、在地居民,都能一起享受淡季花蓮的舒適,在平凡中遇見不平凡。

採訪/撰稿 林秋伶
攝影/剪輯 蔡裕昌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客家新聞雜誌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