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花公路改善計畫南澳到和平段挖到漢本遺址,依文資法須搶救後才能施工,但遺址區域太大、文化層太豐富,考古挖掘了三年仍未完成,使得工程受影響,通車時程恐延後,讓花蓮縣長傅?萁急跳腳,重砲批評「到底活人重要還是古人重要」。公路總局蘇花改工程處預計找新的考古團隊加入挖掘行列,加快搶救遺址速度,不過考古團隊主持人、中研院史研所研究員劉益昌並不贊成,他說一個遺址兩個考古團隊挖掘,在台灣前所未見,這樣做恐怕對遺址未來論述會產生錯亂。工程怕慢,考古又快不起來,蘇花改的考古題有解嗎?文資保存遇上工程開發的衝突一再重演,難道沒辦法雙贏嗎?台灣又有哪些前例可以參考?來看我們的報導。
我們重視考古,但是更重視人命,這是一個人道的問題,我們希望,住在台灣的2300萬人,都能夠有一樣,平安回家的路==ns==你將來橋墩基礎在這邊建好以後,這些文化資產就全都沒了,消失了,我們慢三、四個月、半年,甚至一年來說,讓這文化資產好好的處理起來,交給下一代的人,這應該是我們這一代人的責任==ns==
近午時分,台九線上漢本車站旁的這家自助餐店,人潮絡繹不絕。
[自助餐店老闆
劉清乾]
還有蘇花改(工程團隊)來這邊,進來以後,我們這邊生意也會好一點,加減都在這邊吃飯啊。中午吃飯時間,這工人、過路客都會來這邊用餐。
正因前不著村、後不著店,這唯一的自助餐店可說是蘇花改工程人員,和漢本遺址考古挖掘工作人員,用餐的不二選擇。吃飯皇帝大,文資保存與工程開發一觸即發的煙硝味,在這兒一點也感受不到==ns==
從自助餐店往南步行約六百公尺,就是漢本遺址考古挖掘現場,隔著台九線另一側就能看到,蘇花改南澳到和平段的新建工程。由於這一段,挖到漢本遺址,依照文資法,必須搶救後才能施工,但遺址文化層太豐富、區域太大,進度落後。
[交通部公路總局蘇花改工程處 副處長
李宗仁]
原本我們在101年的時候,是委託中央研究院的團隊來進來搶救,那經過這個整個的搶救,我們發現整個的文化層非常豐富,那原本這個外業的搶救的時間,原本是在103年7月就要到期了,但是因為文物豐富的關係,所以目前延到,目前,還是沒有辦法完整的去出土,所以還是持續在搶救。
[中研院史語所 研究員
劉益昌]
工程單位的想法是這樣,我橋墩做到,我橋墩底就好了,我到底就好了,但是文化資產的主管機關,它們派,它們的委員來會勘,會勘說不行啊,你做pri 橋墩那底下還有(文化遺址)啊,你把橋墩底下的東西也是要(考古挖掘)做好來,我們本來合約到橋墩的橋墩底,它現在橋墩底再加做一層下去,加做兩層下去,這要很多時間,這樣的時間也是預估不得的。
原本發現距今1600年的漢本遺址,再往下挖掘時,又發現距今2000年的文化層,不得不增加考古作業時間,而這史前遺址有何重要性?考古計畫主持人劉益昌,從出土的外來物判斷,漢本人與東南亞有貿易往來跡象,可能是最早的台商。
[中研院史語所 研究員
劉益昌]
我們剛開始有做過一個玻璃的分析啦,大概知道,它從現在的環南海地區,就是越南、馬來西亞、泰國和菲律賓,這些地方進到台灣的,它有金,有青銅,再來有瑪瑙,還有玻璃珠,和玻璃環,掛在手這邊的玻璃環。代表兩千年前後,台灣人和東南亞,和東南亞附近的來往關係。
劉益昌形容自己就像是在幫漢本人搬家,好讓工程單位開闢一條許多花蓮人望穿秋水的路,考古團隊、工程單位,都有與時間賽跑的壓力,公路總局蘇花改工程處,決定另公開招標,增加新的考古團隊,搶救漢本遺址,但讓劉益昌相當不滿。
[交通部蘇花改工程處 副處長
李宗仁]
南澳到和平這部分,我們預計要到107年要通車,所以我們的,內部的整個的,按照現場的搶救的進度我們預估,還是沒有辦法去符合我們通車的需求,所以我們現在目前,預計在台九線以西,就是谷風隧道以東的部分,我們將那個部分,希望另外去尋找,新增一個搶救團隊進來,那我們希望說,跟中央研究院的團隊一起,增加人力的方式,然後增加我們的搶救的速度。
[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員
劉益昌]
我沒有太慢啦,照理來說,它(蘇花改工程處)要把(工程延宕)時間,一併算給我才對,如果說把應該要給我的時間算進去,我現在還沒違約,在台灣,還沒這樣的事情,就是說一個地方叫兩個不一樣的團隊,團隊來做(考古挖掘)這個事情,大家記錄的方式不一樣,解釋的方式也不一樣,這對整個,將來如此重要的地方其實是不太好,所以我沒有很贊成這樣的做法啦。
開發工程最怕慢,考古又很難搶快,偏偏蘇花改這段,橋墩底下就是珍貴遺址,前頭的隧道也開挖了近2公里,高架橋若要移動路線又是一項大工程。然而,交通工程開發遇上文資保存,因而轉彎讓步,並不是沒前例可循。
我們站的地方,還是屬於它的路權,屬於高鐵的路權範圍。
[照片提供 吳慶杰]
來到西部,二十年前,新竹市金山面的老樟樹與土地公廟,原本因為高鐵工程要拆除,在社區居民兩年多的抗爭與捍衛下,獲得高鐵善意回應,同意改變設計圖,讓三百年的老樟樹,與時速三百公里的高鐵共存共榮==ns==
[文史工作者
吳慶杰]
(民國85、86年)這兩年來因為我們透過媒體,透過很多各種的方式,所以有,有讓他們上頭的人有個警覺性,尤其她董事長殷琪,她認為,她有個想法出來了,所以當時她認為說,在她的路權範圍內,有辦法解決的問題,怎樣解決,就是它的施工方式改變嘛,當然施工方式改變要錢,當時是BOT,董事長認為說這是小錢,她認為花五千億興建台灣高鐵,如果有辦法把樹把土地公留下來,那是她最大的成就。
老樟樹後來還成為高鐵形象廣告主角,蔚為美談,也被外界認為是台灣國家工程的一大進步。
[文史工作者
吳慶杰]
以前(遇上)國家的重大建設就很簡單啊,遇到樹就砍樹,遇到房屋就拆屋,這是它一貫的模式,一貫模式,到現在來說那當然不一樣了,這環保意識(提高),所以當時我認為我們是很早期的一個,一個公民運動,所以這個案例是很多人來當一個參考==ns==
交通工程遇上遺址的案例,還有桃園台六十一線工程。2014年底,公路總局新屋西濱快速道路主線施作高架工程時,也挖到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古文物。
這繩子拓印的紋飾,繩子,那上面,當然黑色的那個,大概是他們燒東西留下來鍋巴之類的,就是那個炭灰嘛。
拿著繩紋陶破片,資深田野調查技師說,這是四千到四千五百年前的物品,推估這裡曾是過著漁獵生活、約莫五到十戶的小聚落。
[庶古文創公司 資深田野技師
劉鵠雄]
那我們這邊是四千年,所以它的石器還是,普遍遵循這些舊石器傳統的,石片器的一些打法,就是海邊的鵝卵石,然後取得這些鵝卵石的材料之後,把它打成那個碎片,利用那個碎片來切割魚啊,或是一些鹿的那個肉。
公路總局編列一千一百萬元,委由民間考古公司開挖古文物,三個月作業時間就取出所有文物。
[西濱公路北區工程處第一工務段 段長
吳明旭]
確定以後它的處置方式就是說,現場要開挖的部分,就把這些東西搶救出來,那不開挖的部分,譬如大家有看到,這個中間廊帶是不開挖就要回填的,那這些東西,裡面的遺址呢,文物就讓它在永遠的埋存在裡面,就不去擾動它了
因為遺址所在地非主要工程區域,加上淺層與物件量體不多,考古挖掘時間短,並無造成太多的爭議。
[庶古文創公司 資深田野技師
劉鵠雄]
通常重要的考古遺址有時候是意外發現的,真正的考古家去探測到的,還是少數,還是因為工程,所以這塊土地是不斷人類再利用,這一塊地,挖下去大概一米就有東西了,甚至五十公分就有,因為它還沒有堆積啊,所以很淺就會,就會把它揭露出來了。
[中研院史語所 研究員
劉益昌]
西濱61號道路,那是沙丘,全部沙啦,講難聽點,用那個刷子撥一撥就可以了,我們(漢本遺址)這邊不一樣,它們那邊比較淺,差不多一公尺以內就做完了,我們這個不是喔,我們這做下來,這五、六公尺了,要做到七、八公尺,甚至最深的地方做到十公尺深,這麼重要的一個文化資產,我是希望,每個人可以體諒到,這些做考古的人的辛苦,給他多一點時間,我們把它記錄,記得更清楚些。
地面上,工程開發進行,地面下,史前文化挖掘,眼見蘇花改工程與漢本遺址,兩方衝突難解,所在地南澳鄉鄉長提出建議,保留遺址現場,蘇花改繞道,以達雙贏局面。
[聲音來源
宜蘭縣南澳鄉
鄉長 薛秋花
我認為說這個,漢本遺址這個,可以仿效那個,新北市有個十三行博物館,然後將這些史前的文物留在這個地方做展覽,然後也可以用這樣深度的文化一樣,也可以吸引遊客來參觀,對,這個是我們期待的、希望的。這個遺址本來就是在這裡了嘛,那如果它的,也不要,如果可以繞道的話,也不影響這個工期的部分,我覺得這個可以做一個,做一個實施這樣。
[交通部蘇花改工程處 副處長
李宗仁]
現在目前因為谷風隧道南口的部分,施工進度已經到達兩公里左右,那這個部分的,依照這個現行(狀況),似乎已經沒有辦法有改線的可能。
工程「沒有改變的可能」,這不是劉益昌頭一次遇到,二十五年前,他參與挖掘的十三行遺址,也發生文資保存與工程建設的衝突,後來遺址被污水廠毀掉大部分,成為他心中最大遺憾。
[中研院史語所 研究員
劉益昌]
我自己做過的十三行遺址,十三行遺址,日本的學者來看到說,欸,這麼好的東西,你們為什麼不留呢,那個污水處理廠可以換地方呀,這考古遺址是沒辦法換地方,那日本學者說,我想不通,你們為什麼不留這麼好的東西。現在再經過二十五年,我們是不是還是一樣這樣看待台灣的文化資產呢,是不是還是工程第一呢?
事件重演,劉益昌希望,起碼能夠將橋墩以外的相關工程設施移位,別破壞底下的重要遺址。
[中研院史語所 研究員
劉益昌]
它(工程單位)現在要蓋這些沉砂池、油水分離池、機房,機房這個地方呢,其實底下全是這樣(的遺址),因為我們探勘過了,底下都是這樣,你(工程設施)設在此,要再三、四年。你如果把它(工程設施)遷走,(搶救考古)一年就結束了。
[交通部公路總局蘇花改工程處 副處長
李宗仁]
那這個部分,我們考慮到整個的觀音隧道跟谷風隧道的規模,跟雪山隧道類似,所以我們洞口機房的一些風、水、氣、電,包含機電交控的設備,考慮到這個比較重大的這個,這個一些設備必須要設在這個位置,所以,我們經過研究之後,似乎已經沒有別的地方可以去做遷移==ns==
台灣這塊土地,從古至今人類不斷利用再利用,文化資產與工程建設的衝突不斷重演,路,總有一天會通,史前遺址一旦破壞就不可逆,台灣史前的樣貌與歷史,也將永遠缺一角。
採訪/撰稿 宋宇娥
攝影/剪輯 羅應展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