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說要保留傳統,又覺得留不住傳統,因為傳統不能只是個名詞,必須是動詞,必須與我們的生活維持連結,才有可能「活下來」。新竹縣新埔鎮有多座宗祠、家廟,密集程度為台灣之冠,四年前新竹縣文化局打算串聯當地七姓宗祠,建置成生態「宗祠博物館」,不過,四年過去,部分年久失修的宗祠,現在損毀更加嚴重、傾倒衰敗,而除了修復老屋所費不貲,更重要而且恐怕最難的是,是否真能把人找回來,恢復祭祀,找回客家人對宗族的重視以及宗祠的文化價值。位於新埔鎮和平街的劉家祠,這天特別熱鬧,開枝散葉到各地的劉氏宗親約六、七十人,陸陸續續進宗祠,彼此寒暄,相當熱絡,四月二十八日這天,是今年劉家祠選定春祭的日子。

<獻花>

時辰一到,劉家祠春祭正式舉行,理監事代表們以三獻禮向劉家祖先獻上最大誠意。

[劉家祠管理委員會
理事長 劉朝燈]
我們殺豬,比較隆重一點,大家來,這樣比較熱鬧,子孫南北東西都有,分散各地,有個日子大家回來。

劉家祠隆重盛大的春祭,其實中斷了四十年之久,因為日治時期禁止大型宗祠祭祀,往後都只有各家族的小型祭拜,直到去年在文史工作者的鼓勵下,才開始恢復傳統,也為劉家祠找回了濃郁的人味。

[宗祠博物館
計畫主持人 張寶釧]
去年他們開始祭祀的時候其實很多人,也有從美國回來的,每個人都在談論小時候,他們曾經在這裡遊戲,曾在這邊,每一年,比如說割稻子的時候他們就會回來吃,就說這裡管理宗祠的人,會煮一大鍋鹹稀飯叫大家回來吃的哪種情景。

[劉家祠管理委員會
理事長 劉朝燈]
宗祠活動,我們說宗親、宗親,要唸對自己額頭上的姓氏,就說你是某某宗親,某某宗親,那感情就不一樣,講的話也不一樣了。

客家人重視宗族觀念,重視團結,凝聚力強,宗親力量劃出了親疏人我的界線,就連社會層面也受到影響,成為客家庄選舉決定選票的關鍵之一,宗親的影響甚至超越黨派。

[新竹縣文化局
局長 蔡榮光]
我們客家人對宗祠的觀念非常強,選舉的時候大家一句話,政黨放兩邊、宗親擺中間,所以只要宗親會理事長出來登高一呼說,這次選舉(大家)要支持誰,那個人大概就可以上,所以呢,在客家庄,尤其像新埔這麼典型的客家庄,宗祠非常非常,扮演非常關鍵的角色。

劉家祠建於清同治年間,由當時新埔地區,同籍同宗的劉姓族人共同出資興建。台灣早期移民為求生存與防禦目的,藉同宗與同籍的地緣關係而組成的祭祀團體,也是早期移民社會的典型,因此在台灣的開發史上有著極為重要的地位。

[劉家祠管理委員會
理事長 劉朝燈]
大部分的,他們對那個宗族的觀念、宗親的觀念還是很深,尤其客家人,因為我們以前客家人來,一方面,(因為)閩南人要趕我們,我們後面還有山地人,我們是,客家人是夾心餅乾,所以以前老祖宗要很拚,所以才有立足的空間,才有生活的空間,所以客家人對這個觀念很深,這個很不容易磨滅。

<我是興字輩,我爸是家字輩,他十九世,我二十世。>

許久不見的劉家宗親,開口就是某某字輩,因為從姓名的第二個字來看,就能知道家族內的輩分序位,顯現重視倫理綱常的觀念。

<家、興、邦、得、康,這五個輩分是現在比較多人。>

[新竹縣文化局
局長 蔡榮光]
男生都是有排輩分的你知道嗎,你看那名字第二個是哪一個字,你就知道,我要叫你叔叔還是,你是比我大一輩還小一輩,這樣排輩分排起來,所以客家的宗祠,從這邊可以看出來,有很深的人文的意義在裡面,你知道嗎,當然它最重要的是說,對他家族的凝聚力,起了非常非常重要的關鍵作用。

劉家祠素有「功名多、匾額多、燕尾多」,三多的美譽,劉家祠內有九十三座神主牌,有功名者多達三十七位,功名之多新埔地區無人能及,也因為劉家祖先功名多,祠堂內的匾額特別多,此外祠堂正身高聳,燕尾式屋脊曲線優美,就連左右護龍也做燕尾氣勢宏偉,平日就吸引不少遊客。

祭典結束後,久未見面的劉氏宗親齊聚在宗祠內大口吃米粉,也聯絡感情,就這麼巧,被正好在新埔參觀古蹟的韓國學者撞見,趕緊詢問是否能躬逢其盛,參與這一場劉家的年度盛會。

[首爾大學人類學系
教授 金光億]
在台灣特別是客家人,他們很重視傳統、歷史,還有家族的文化,這裡的牌位很多人大家一起放,所以這是一種平等,平等,還有大家一起的意思。

早在十九世紀初期,盛產椪柑的新埔就是經濟作物集散地,商業活動興盛,大戶人家建造起一座座深宅大院,客家人特有的宗族凝聚力,使這裡的宗祠密集程度居台灣之冠。

[文史工作者
黃有福]
因為我們新埔,長期以來沒有鐵路通過,也沒有高速公路通過,所以發展比較慢,發展慢這些老屋反而沒有拆掉,保留下來,所以無形中,我們新埔變(成)保留很多家祠、家廟,很有文化的地方。

都市發展緩慢,意外保留下許多百年傳統宗祠,中正路、和平街、成功街,這三條新埔人生活的核心街路上,就有張氏、劉氏、潘宅、朱氏,陳氏、范氏、林氏等七座宗祠,建築形式種類繁多,精采且豐富,讓新竹縣文化局,看上新埔得天獨厚的文化魅力,四年前就打算整合當地宗祠家廟文化,結合產業特色,串聯成「新埔宗祠博物館」。

[新竹縣文化局
局長 蔡榮光]
因為它不是單一的一個建築體,它是一個博物館群的概念,是整個新埔鎮上,有七個姓氏一起,把這個宗祠家廟整修,串出一條宗祠旅遊路線,或是客家宗祠的一個生態博物館,類似這樣,因為呢?怎麼說是生態呢,它裡面的祭祀活動我們繼續維持,然後也希望能夠注入他們家族的故事,還有他們整個姓氏的一個奮鬥史,會對客家人會有一個,非常鮮明的一個印象跟記憶。

不過目前進入展示活化階段的宗祠,只有劉家祠,其他宗祠都還只是要準備修復而已,中正路上氣派豪華的陳氏宗祠,今年總算要進入整修階段,目前上面罩了個大鐵皮屋頂,減緩大雨無情損毀老屋的速度,陳氏宗祠代表陳華山雖然目前不住在新埔鎮上,但深深以自家宗祠為榮,光是介紹這扇門而已,就能看出他有多引以為傲。

[陳氏宗祠代表
陳華山]
門神一般來說,就是武將,我們看得到的,有的有文官、武將一起的,我們這邊就兩個都是文人,可能世界上,就我們陳家祠才有喔。

清同治年間,倡建陳氏宗祠的陳氏先祖陳朝綱,是當地大墾戶,又兼領朝議大夫、四品貢生之銜,加上戮力於土地的經營投資,並擴及商業和樟腦製造,在理番和助築鐵路的事功上,與清廷建立良好關係,使得陳家成為新埔地區舉足輕重的重要家族,陳朝綱顯赫的功績也為陳家後代津津樂道。

[陳氏宗祠代表
陳華山]
我還小的時候,他(陳朝綱)的官服,我們小孩都當戲服來玩,我阿婆有跟我說過,我小時候,他把官服舊的剪起來,包我,這樣比較好帶,比較會長大,比較會長大。所以從小(長輩)就在一直講這位曾祖父很厲害,曾祖父擔任過什麼什麼(職位、官銜)喔。榮譽跟責任這樣,今天當了管理人就要整理這些東西。

<影片提供:陳華山>
隨著時代轉變,加上開枝散葉,宗親觀念逐漸淡薄,但陳氏宗祠祭祀公業,為鼓勵大家返鄉參加家族祭典,都會給些微薄的車馬費,因此至今陳家仍保有盛大的祭典活動。

[陳氏宗祠代表
陳華山]
像我現在,這樣回來祭祀的時候,我席開四十幾桌,四十幾桌,對 這樣,所以說回來的有四、五百人。

鏡頭轉到隔了一條街上的林氏家廟,因為位處隱密,較少為外人所知,雖然林氏家廟是納入宗祠博物館中,最晚興建的宗祠,但卻年久失修,屋頂不只剝落,也有破洞,梁柱腐蝕,建物嚴重坍塌,破損不堪,景象荒涼卻難掩當時它當時的輝煌榮景。

[文史工作者
黃有福]
每個家祠都還維護得不錯,就林氏家廟最破舊,差不多快倒塌的樣子,這個林氏家廟在我們新埔來說,它相當難得,第一點是說,它最精緻,它蓋得很高、很高挑,氣勢很壯觀,別的家廟你看到,雖然它規模很大但都沒有像這個,一進來就感受到一種震懾的感覺,震撼的感覺。

<各個祠堂的,有捐獻的人全部有祿位在這裡,因為時間太久了,全部沒回來拜了,很可惜這樣。>

進到宗祠內,祖先牌位都還在,只是顯得蕭條而冷清,林氏家廟管理委員會主委、同時也是新竹縣議員的林保祿,不免感到唏噓不已。

[林氏家廟管理委員會
主委 林保祿]
因為這個家廟多年來,這些以前的人,大部分(搬遷)到花蓮去比較多,沒人在這裡了,所以這個家廟多年沒整理。

[林氏家廟管理委員會
主委 林保祿]
(這個)家廟每年喔,它以前都有祭祖活動,都會殺豬,然後鄰居大家來分享,這個風俗因為可能就是淡薄了,我想,將來要把它恢復起來。

林氏家廟在鐵皮棚架的保護下,苟延殘喘,雖然已經得到中央文化部的修繕補助款,但根據規定,林家得自籌百分之十的經費,林家仍在努力募款中。

[林氏家廟管理委員會
主委 林保祿]
我們這個林氏家廟,重建總經費要兩千八百萬,我們林家廟的子孫就要,自己要出百分之十,就是兩百五十萬,所以說我們林家廟本身,以前留下來就沒什麼財產,沒財產、沒錢,所以兩百五十萬,我想要向林家募款的方式來達到兩百五十萬。

古老建物難以抵擋歲月摧殘,這道理大家都懂,只是四年前就被規畫納入宗祠博物館構想內,怎麼會四年後仍是這般荒涼景象?

[新竹縣文化局
局長 蔡榮光]
我們這有個程序就是說,因為如果,因為你要爭取到中央的修復經費,不是說你寫個計畫就可以,(這個)基礎調查可能至少要半年到一年,調查出來說有那個價值,差不多要多少錢來整修,可能要兩千萬、三千萬來整修,我們把這規畫的報告書呈送到中央去,那就會評估,就給我們所謂的營造費用,就是修繕費用,這就是第二年以後的事情,那修繕費用你也知道,動輒兩、三千萬,不可能一年整修好,所以它會分兩年或三年來修。

修繕經費三、五年才能到位,以至於宗祠修復進度緩慢,但實際上最需要克服的,是現今宗族觀念逐漸淡薄,就算修繕完成,沒有人回來也只是個漂亮的空殼子。

[文史工作者
黃有福]
各人的家族,自己要團結起來,要有向心力,你要大家來出點力,來好好維護你家族的這個家祠公廳。你家族的人如果不想管理,那完全靠政府的力量,我想沒辦法。沒人管理來說,這就剩個空殼放在那裡那也沒什麼意思啊。

宗祠派下員眾多,意見紛雜,未來自家宗祠要怎麼經營、怎麼走,誰來做實質管理,大部分宗祠都還沒有共識。主持宗祠博物館案子,而進駐新埔第三年的計畫主持人張寶釧直說,最大的困難在於「人」。

[宗祠博物館
計畫主持人 張寶釧]
每一個宗祠,它派下就有上百個派下員,這上百個派下員代表的是上百個家庭,那這上百個家庭,他們對於宗祠,自己宗祠的想像,其實是不同的,因此就在這個不同的意見中呢,要去凝聚,就是說對於倫理,傳統倫理或者是祭祀這些已經慢慢式微,所以呢,我們如果希望他們回來凝聚,再加上原來新埔宗祠家廟,他們大概都不是有相同血緣的,而是同姓,然後呢,同姓一起,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所建構的宗祠家廟,那現在呢,他們已經都把他們自己的祖宗也都遷走了,所以會回到這邊來祭祀,應該是他們幾世祖,那這個東西就,它因為慢慢式微嘛,所以對他們來講他們就慢慢淡。

宗祠家廟談的是人和傳統倫理,最重要的是把人找回來,於是新竹縣政府在新埔設立博物館工作站,建立整合平台,希望能找回家族的故事,同時推動新埔宗祠生活博物館的理念。工作站每個月舉行講座,和鄉親們拉近距離,也討論對宗祠博物館運作的想法。

[宗祠博物館駐地工作站
助理 蘇琴]
那平常我們就是辦講座,然後還有分眾座談,這時候是各宗祠家廟的管理人員,都會聚集在一起,然後討論,宗祠博物館是希望,大家的願景是什麼這樣子。

<影片提供:新竹縣文化局 >

駐地工作站還以劉家祠為主,拍了類似微電影的宣傳片,盼望藉著片中年輕人的角度,讓新世代重新認識宗祠家廟,事實上目前留在新埔看顧宗祠的,大部分都是老人家,想要找回年輕人難度很高。

[宗祠博物館
計畫主持人 張寶釧]
因為年輕人他要為生活打拚,所以很多年輕人他們都到外地去工作,那我們現在,扣住了一批就是五十歲退休的人,五十歲到七十歲,其實對,以台灣現在這種年齡的人還很健康,而且他們是很有精力的,那人生也,他們覺得,為家庭付出的也告了一個段落,所以他們這個時候可以回過頭來,開始想想自己的祖先,想想說,我可以為未來的子女鋪什麼樣的路。

新竹縣文化局預計快則三年、慢則五年,新埔宗祠博物館就能正式步上啟用的軌道,只是宗祠家廟這樣莊嚴肅穆的場域,會有人想來參觀?又能產生觀光效益嗎?

[新竹縣文化局
局長 蔡榮光]
藉著家族,藉著宗廟,可以把客家人的食衣住行育樂,具體而微地做一個呈現,一個家族都可以看得到更何況是七大家族,把整個新埔老街區,都是一個生態博物館的概念,然後老街裡面看博物館,總會穿過街道、巷道,當然有一些什麼形象商店,也可能是商圈,也會帶動當地的一個商機。

[宗祠博物館
計畫主持人 張寶釧]
我們談的文化層面其實是還不夠深入,我們看到宗祠,我們應該探討的不是宗祠可以推動觀光有多少,宗祠只有祭祀嗎,不是,宗祠就是,不只是於祭祀,宗祠代表著,當時宗祠的歷史在那個當代它的背景,(它)為什麼會衍發出來,而且你會看到宗祠的大小,宗祠的豪華程度,代表當時的這些族親他們的經濟地位,他們是主宰著整個新埔發展的,很重要的一個推手,所以我覺得這些東西都應該在,我們看到的浮面的東西背後,應該把這個內涵跟本質的東西,是應該一併訴說給所有現代的人看到。

將宗祠聯合起來成為博物館,但必須是活的博物館,才有可能進一步透過觀光有更多可能。在宗祠家廟不斷衰敗傾倒,宗祠祭祀文化逐漸式微的時代,如何重新找回宗祠在客家文化、常民生活裡的中心地位,再度尋回新埔客家鄉親以自家先祖為榮的宗族觀念,是建置宗祠博物館最高的宗旨,同時也是最大的挑戰。

採訪/撰稿 宋宇娥
攝影/剪輯 蔡裕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