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除了工商業發展迅速,回頭來挹注農業,近年來,更重視所謂的「軟實力」,一個明顯的例子是「中文熱」!這幾年在南韓,單是在首爾,大約就有四、五十萬人學中文,每年平均超過兩萬人參加俗稱為「漢語托福」的「漢語水平考試」(HSK),超越日本,成為中國在海外舉辦漢語考試的最大考場,繼續來看看南韓人怎麼學華語。
小朋友學習念華語,把三聲念成了第四聲,老師一個音一個音糾正,她今年才小學六年級,自己很想要學好中文。
[韓國小學生
金承延]
一開始我跟爸爸一起去中國旅行,然後去到中國之後,看到周圍的中國人講的中文覺得很神奇覺得很好玩,然後回到韓國之後我就跟媽媽說我想要學中文。
南韓深受中華文化影響,據統計,有60%的韓國生字來自於中文,在首爾街頭,還是見得到傳統上幾個主要的漢字,現在的南韓父母擠破頭要將小孩送進華僑學校,也造成華僑學校裡,南韓小孩比華僑小孩還多,金承延就是一個例子。
[旅韓台灣人
羅靜如]
一種是一般韓國的小朋友,他學的是中國方式的中文,還有一種的小朋友是,他爸爸、媽媽都是韓國人,不過他上華僑學校,華僑學校讀的書是我們台灣的小學課本,完全是小學課本,都(有)注音符號,因為他們的爸爸、媽媽看不懂,所以他們課後需要輔導的時候,就會來找我。
金承延雖然還是要思考一下,但是已經有基本對話能力!在1970年代,當時的南韓大統領朴正熙決定棄用漢字,後來就連進入南韓的第一家星巴克,都是用韓文,然而韓國文字結構相對簡單,一個字母可能超過10種意思,有時不但外國人一頭霧水,就連許多南韓人,看完還是得想一想這是什麼意思,為了解決生活上的不便,南韓近年來開始推廣漢字教學,尤其是在第二外國語。
[旅韓台灣人
羅靜如]
因為韓國從以前開始,就有學第二外國語言這樣子的(課程),從中學就開始有,以前是讀日語跟德語,最近大概(是)中國比較強大了,所以他們的第二外國語(主要)就是中國,大部分,百分之八十以上就是學中文。
[韓國小學生
金承延]
我媽媽一開始把請的家教韓國人的家教請到家裡來教,然後跟著老師學了大概一年之後,覺得實力好像沒有辦法進步太多,所以媽媽就想說,我們找中國人或台灣人來學所以來這邊開始學中文。
紅樓夢、水滸傳、金瓶梅,這些都是中國古典小說,韓國人重視教育的程度,比起台灣有過之而無不及,在廿年前,南韓的大學也還跟台灣一樣,外文系中,以英文系最吃香,其次是日文系,但是現在情況完全不同,外文系之首是中文系。
[旅韓台灣人
羅靜如]
英文是大家都會的,所以他們想中國是最有競爭力的,所以他們的爸爸、媽媽想說,我的孩子以後長大,讓他們有,比別人更有競爭力,所以他們就培養小孩子學中文,那學中文之後呢,長大以後呢,他要去中國經商什麼都是很方便的。
在首爾的江南區,三星的總部大樓就在旁邊不遠,街上招牌雖然還是以韓文為主,但是有些地方已經加進了漢字,韓國離中國很近,和中國貿易也日益頻繁,根據南韓貿易部的數據== cg in==在2009年,中國取代了美國,成為南韓最大貿易夥伴、最大出口目的地,和最大的進口來源地,去年,也就是2011年,總貿易額達到2210億美元,比2010年增加了17%==cg out==雙方的經濟依賴越來越強。
[旅韓台灣人
羅靜如]
最近很多韓國人,從小就把孩子送到中國,幼兒留學很多,所以你去中國就會看到很多韓國人,而且現在在中國有很多韓國城,因為太多韓國人去留學了。
以前有人說「台獨、內在美」,說的是很多台灣父親留下來努力賺錢,供太太帶孩子赴美就學,華語老師羅靜如的先生,原本在三星服務,也曾被派駐中國,他們觀察,愈來愈多南韓父親也一樣隻身留韓,讓太太帶著孩子出國,只是他們去的不是美國而是中國。
[旅韓台灣人
羅靜如]
中文現在不只有韓國在學,很多世界各國都已經開始在學中文了,所以現在韓國,你走在路上(可以)看到很多補習班,幾乎都沒有日語,日文補習班,都是中文補習班。
這裡是首爾的三清洞,就從三清洞往仁寺洞這一帶走,有很多中文補習班,中文教師也變得搶手,南韓人努力學習中文,得到的獎賞是:他們從中國身上,搶到了經濟優勢!
採訪/撰稿 鍾雄秀
攝影/剪輯 陳靖維
- Sep 26 Wed 2012 16:24
299集-《南韓特輯》(四)南韓中文熱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