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竹東的二重埔,是一個傳統、寧靜的百年客家聚落,良田、水圳、老伙房,構成迷人的農村景緻,然而卻是因為面臨徵收,才開始讓更多人注意到這個世外桃源。一群荒野保護協會的成員,在一次踏查的過程中,來到二重埔,認識了當地居民,范石銘就是其中一個,范石銘常和他們分享二重埔的人文故事和歷史,提供自家老伙房、菜園作場地,帶著他們體驗農村,希望大家透過持續的參與和了解,不僅愛上農村、為農村帶來活力,也能一起成為這塊土地的守護者。
把一盆盆樹苗搬到車上,范石銘和老婆、小孩準備去種樹
車子的馬達聲轟隆隆的,走過泥巴路,這片荒地將種下一棵棵的新希望。
[竹東二重埔居民
范石銘]
還沒種樹之前的時候,這裡長很多的像芒草坡,還有苦楝樹的雜樹,等到颱風來的時候,有些田埂會崩塌掉,那就表示說,這裡的水土保持不好,因為那裡的雜草太多了
沒種田後,這裡就荒了許久,六年前,范石銘買來一千多棵肖楠,當時才15公分的小苗,現在已經比人還高。
[竹東二重埔居民
范石銘]
有努力去種它,有去灌溉耕耘它的時候,樹也不會辜負我們。
[范石銘老婆
陳美珠]
當初我先生說要種樹的時候,我是非常支持他啦,因為想說種樹很好啊,也是節能減碳,幫助地球
平常上班的上班、上學的上學,但每到假日,一家人就一起勞動,當然一開始孩子不太甘願。
[范石銘兒子
范庭皓]
(放假)大家都在玩,我就要在這裡澆水,剛種下去的時候,夏天嘛,然後很熱,早上大概五點就要起床在這邊澆水。
[范石銘女兒
范庭華]
一開始種的時候覺得很辛苦、很麻煩,而且,它那麼小,你會想說,等到它長大(要)什麼時候,等到它花開的時候,我不知道要等幾年,但是像今年種的櫻花,它原本從很小然後現在長到很大的時候,看它開花,然後一大片看過去,就會覺得說,哇 真的很美,然後當初有種它是值得的。
前人種樹,後人乘涼,六年過去,綠樹已成蔭。看到范石銘的樹長得那麼漂亮,鄰居也開始種樹。
雖然不太會使鋤頭,小朋友還是很認真。
[竹東二重埔居民
周春發]
這本來是很多田地,整過了後,地就變成光禿禿一片,沒有樹、沒有什麼東西,就綠化種些樹,看到人家種的樹很漂亮,我種的櫻花,很多櫻花也很漂亮,開得很漂亮這樣,就美化一下這樣
美好的環境自然吸引人。竹東二重埔,因為面臨徵收,開始讓人注意到這個世外桃源,百年客家聚落,有老伙房、孕育良田的水圳、天然湧泉、和與世隔絕的寧靜。
[竹東二重埔居民
范石銘]
我們就很怕說,我們祖先留下來的田會變成建地,變成建地就全部會蓋成大樓、洋房、水泥,我們很怕,因為那不是我們要的生活的環境空間。
於是居民努力爭取保留祖先留下的資產,也希望有更多人一起來關心這塊土地。
[竹東二重埔居民
范石銘]
他來農村後,他會知道說我們農村需要什麼,比較弱勢的地方在哪裡,他會來協助我們,有新的創意可以帶進農村來,讓我們農村可以多元化的發展下去
居高臨下,美麗的田園景緻盡收眼底,每到假日,就會有一群人,逃離都市往鄉村裡跑,一待就是一整天。
[農村體驗友人
許鴻祥]
以前其實知道這個地方的人很少,但是因為,可能因為范大哥有這個心,然後荒野保護協會也剛好發現了這個地方,把一些人帶進來,讓他們去了解這塊土地。
在一次踏查過程中的意外相遇,讓這群外地人愛上這裡。他們大多是荒野協會的成員或范石銘的友人,有的在竹科工作,也有護士、公務人員等,因為同樣有著對土地關懷的心,把他們牽在一起,而范石銘也帶著他們認識這裡,希望大家一起守護。
翠綠水草、豐富生態,終年不會乾涸的湧泉,是二重埔的重要資產。
[農村體驗友人
Vita]
以前知道這邊可能有住了一些人,可是從來沒有上來過,可是一上來之後才發現,喔 原來這裡這麼美。
迷人的田園景色,豐富的人文,來到這裡,不要只當個旁觀者,親自動手煮一餐,也是件幸福的事。
餐桌上的菜原本該是長怎樣或許不是每個人都了解,而這裡就是最好的戶外教室。
[竹東二重埔居民
范石銘]
所以有一次我印象比較深刻就是說,他看到紅蘿蔔,他不知道紅蘿蔔的葉子長得這麼漂亮、這麼翠綠,他在市場買的全部都買到,只知道說那個是紅蘿蔔,其實它的生長過程的葉子他不曾看過。
[農村體驗友人
許冠珍]
(妳有用大灶煮過菜嗎),沒有,我第一次,第一次用灶炒,手很痠,現在也很少有那種東西了,對,而且真的要炒那個,喔 很累。
[農村體驗友人
Vita]
以前就是比較像自己是消費者,然後去買那個東西就是付了錢,然後就可以吃得到,可是今天是可以從前到後,從它開始原料到後面長出來的樣子,然後吃自己做的東西,就那個感受是不一樣的。
休耕的田地長滿野草,這個大家常見甚至是討厭的咸豐草,居然也有妙用
一群人浩浩蕩蕩出發,來到這塊荒地,范石銘用除草機,瞬間就開出一條路,只見大家開始撿起草來
[染布老師
劉盈昌]
這是大花咸豐草,那俗稱的話叫「兇女人」,對,那因為它的果實都會刺到人家身上,然後就跟著人家走,那其實他們都是外來種植物,對,那只是因為現在到處都有,那反正我們就順便移除外來種,又可以拿來染布
切好的咸豐草丟進大鍋,把色素煮出來後撈出,就可以開始染布。
煮15到25分鐘後,解開前,大家就像是等待開獎一樣的開心。
原本沒有價值不起眼的咸豐草,竟也能染出這美麗的綠褐色,真是令人意想不到。也許農村裡,就是有這麼多讓人意想不到的新鮮事,讓人不愛也難,於是這群年輕人一個帶一個持續參與
[農村體驗友人
許鴻祥]
我來這邊滿多次的,應該五、六次有了,因為平常都在都市生活,那可能就是腳步很快,然後或者是有時候很吵雜,可是來這邊的時候就會發現,你的心可以不知不覺的靜下來,然後你就來這邊做一些DIY的手作,那你就可以在一些看起來好像很平凡的事情裡面,找到一些很意想不到的樂趣。
[農村體驗友人
陳香靜]
其實這個地方常常來,然後很喜歡在這,就是都市沒有的那種農村的感覺,然後好像回到小時候在阿嬤家的那種感覺,就滿喜歡這裡的感覺這樣。
[竹東二重埔居民
范石銘]
他們真的會一直持續的來,不會說只來一次就不來了,來過的人以後第二次來,他會帶他的朋友來,所以每次來的人就會一直呈現不同的人。
受到徵收計畫的影響,二重埔地區被限建了三十年,不過卻也因此而保留下原始的農村樣貌,然而農村是否抵擋得住接踵而來的開發計畫,和時代變遷的洪流,年輕人口的斷層問題,是否有解套的方法,怎樣又該是農村應有的樣貌呢。有別於一般的農村體驗,這群「外地人」漸漸深耕也生根,透過持續的參與、了解,支持著農村,希望為農村帶來正向的改變與能量,成為這片土地的守護者。
採訪/撰稿 林秋伶
攝影/剪輯 洪炎山
- Apr 25 Wed 2012 17:03
277集-我的假日農村生活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