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驗收語言復興的成果,「讓數字說話」或許是最好的方式,愛爾蘭語曾經瀕臨絕跡,但一直衰退的語言使用人數,從1980年代開始有顯著的變化,呈現逐漸成長的趨勢。1981年時,全愛爾蘭有101萬人會說愛爾蘭語,十年後、1991年變110萬,到了2002年更大幅成長到157萬,而最近一次2006年全國普查所公布的數字為,166萬人會說愛爾蘭語。但其實愛爾蘭還是有超過一半的國民,不會講自己的母語,所以學者以及國會議員不免提出批評,認為政府的語言政策,似乎有調整的必要。根據歷年來愛爾蘭所進行的,全國普查資料顯示愛爾蘭語的使用人口,
====cg in====在1981年時是101萬人,1991年110萬,到了2002年大幅成長到157萬,最近一次2006公佈的數字為,166萬人會說愛爾蘭語。====cg out====
雖然表面上的數字都是逐年成長,但若進一步檢視會發現,===cg in====2002年時,全國會說愛爾蘭語的比例為42.8﹪,但到了2006年的數據,反而略為下降變成41.9﹪,更有甚者愛爾蘭語區內,會說愛爾蘭語的比例跌幅更大,從2002年的72.6﹪,減少至2006年的70.8﹪====cg out====

政府和學者都一致認為,這是該期間內,移民迅速變多所造成的,無須過度操心。

[愛爾蘭語言協會發言人
Kevin De Barra]
普遍來說,大家對語言的態度都很正面,就算使用比例略有降低,會這樣是因為,這幾年愛爾蘭的生活變化很大,我們多了很多來自海外的影響,像是移民變多了,社會的結構出現改變,但民眾對愛爾蘭語的興趣還是很高。 

[歐洲少數語言協會
會長Neasa Ní Chinnéide]
百分比出現變化是因為,愛爾蘭有大量的移入人潮,所以就會改變愛爾蘭說特定語言的比例。

[社區-鄉村-愛爾蘭語區部語言政策處
處長Deaglán Ó Briain]
統計數字上衰退的比例並不算明顯,會這樣是因為總人口數變多,相對說愛爾蘭語的比例才降低,過去10到15年之間,愛爾蘭的經濟發展狀況,複製了亞洲四小龍的模式,我們被稱為「凱爾特之虎」,有一成的愛爾蘭人是在愛爾蘭以外的地方出生,我們有大量的移民,尤其是來自波蘭,部分來自非洲,羅馬尼亞、立陶宛,但有趣的是,縱使相對來說,多了這些外來人口的影響,愛爾蘭語的使用依然如昔,同時也很有趣的是,很多人決定搬到愛爾蘭定居,是因為他們意識到,愛爾蘭語的重要性,所有在全國各地都有只用愛爾蘭語教學的學校,這些學校越來越受歡迎,這些學校吸引到很多,不具有愛爾蘭語背景的家長,把小孩送到這些學校,顯示出很多人來到這裡建立新生活,認同愛爾蘭語是涉入我們文化的關鍵,唯有說愛爾蘭語,才能融入這個社會,了解這個國家的運作方式。

即便如此,尚有兩個明顯的斷層被廣泛討論,第一是,幾乎所有的學生在學期間每天都要接觸愛爾蘭語,但畢了業就不說了,學者與國會議員一致認為,教育政策的方向有調整的必要。

[愛爾蘭在野黨(FG)
眾議員John Perry]
這點關乎到愛爾蘭語的實用性,很不幸的,很多商業活動都不是透過愛爾蘭語進行,很明顯的,這就是挑戰所在,就算政府花了很多預算,透過教育體系鼓勵學生學習愛爾蘭語,但政府卻沒有努力,去讓愛爾蘭語變成人們日常生活中,會去選擇使用的語言,這點真的很令人失望,就算花了這麼多預算,這麼多老師、教育者的心血,仍然不足以讓學生們具備鑑賞愛爾蘭語的能力,並在17歲畢業之後持續學習並使用愛爾蘭語。

[高爾威大學 愛爾蘭語研究學系
教授 Joe Mac Donnacha]
我想我們的語言規劃中最大的鴻溝在於,忽視了家庭內的愛爾蘭語使用情形,也就是說,這是一個被忽略好幾十年的問題,因為我們過度強調教育體系內的語言使用,卻忽略它在家庭中的使用情形,我想我們當然還要持續關注,愛爾蘭語在教育體系中所扮演的角色,但我們更要去鼓勵那些,在學校學過愛爾蘭語的年輕的夫妻、年輕的族群,在家裡面也使用愛爾蘭語,為了達到這麼目標,我們必須先做到兩件事,第一,我們要讓愛爾蘭人知道,對自己的下一代說愛爾蘭語這件事的重要性,同時我們要讓那些,還沒這麼做的父母及家庭知道,他若想教自己的下一代說愛爾蘭語的話,他們一定會得到充足的支持與協助,我們要先確保整個支援體系,必須足以讓他們這麼做,至於所說的支援體系,我想包括,講愛爾蘭語的幼兒照顧機構、心理諮商服務機構、愛爾蘭語小學、愛爾蘭語中學,以及最後階段愛爾蘭語的高等教育機構,因為政府若沒有先提供這些協助及服務,根本沒資格期望父母們去教自己的小孩說愛爾蘭語。

同樣在2006年的普查資料中顯示,全愛爾蘭有超過165萬人多少會說愛爾蘭語,但卻只有3﹪的人口,也就是12萬6千人,會在日常生活中高度使用自己的母語,這樣的落差也成為各界檢討的重點。

[都柏林大學亞洲研究中心
主任Dr. Declan Downey]
政府自己也很清楚,愛爾蘭語的未來確實必須依靠,由下而上的草根運動上,所以說對於語言保存這件事,政府單位現在也不是扮演,下指導棋的角色,而是比較常提供經費給一些非政府機構,讓他們的愛爾蘭語復興舉措得以為繼,所以政府對在地性運動的態度現在變得更加支持了,這當然是大家樂見的,因為政府很快就體認到這件事,而且知道某些過去的政策是錯誤的,這就是政府的本質之一,他們必須要從錯誤中學習,一個好政府的學習是無止盡的,在愛爾蘭我們現在看到政府,很支持愛爾蘭語的復興運動,這是一個好的改變。

[愛爾蘭執政黨(FF)
眾議員Seán Ardagh]
我們其實都有講愛爾蘭語的能力,我們只是沒有機會因為英文仍是最常用到的語言,(這點倒是引起我的注意),(究竟誰該去創造你所謂的),(這些說愛爾蘭語的機會),(不就是政府嗎),是的,關於這點政府確實有責任,我們同樣也身處世界經濟的一環,如果你去看那網際網路來說,英文仍是網路上最多人使用的語言,在所有的商業活動中,不論人們來自世界的哪個角落都在學用英文,所以在愛爾蘭英語是主流語言,隨著教育單位的努力,毫無疑問的,在大多數的已開發國家,學生都至少會說兩種語言,所以政府很自然的,應該要多關注、多付出努力在愛爾蘭語的使用上。

[愛爾蘭在野黨(FG)
眾議員Michael Ring]
我覺得可以做得更多,我真的相信政府可以做得更多。

<「我的名字是于明」電影片段 TG4提供>
(愛爾蘭語)歡迎來到「康諾瑪拉郡」,(愛爾蘭語)你們好嗎。


採訪/撰稿 向盛言
攝影/剪輯 徐偉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