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源自三義鄉和大湖鄉交界處的西湖溪,是台灣西半部少見的南北向溪流,它流經了三義、銅鑼和西湖三個客家庄,最後從後龍鎮出海,中上游流域的河谷間有不少景點,且在歷史人文與產業方面都有許多在地特色。<記者stand>
苗栗縣的西湖溪,雖然不是很有名,但在西湖溪流域,卻有很多可以遊憩的地方,而且很多地方都有很深遠的人文歷史故事,現在記者就帶大家從這裡西湖鄉的吳濁流紀念館開始,帶大家在三義 銅鑼 西湖一起走走。

發源自關刀山的西湖溪是苗栗縣第三大溪流,流經的客家庄有三義、銅鑼和西湖三鄉,您可能不知道、人口僅八千多人的西湖鄉,是已故作家吳濁流的第二故鄉。

[西湖鄉
鄉長何木炎]
日治時代時,因為他(吳濁流)寫的文章可以說是比較偏激,日本政府就把他從新竹調到本鄉來,他是新竹新埔人,卻一直在本地教書,在西湖國小和五湖國小這兩個學校,就一直待了十五年之久。

<這是可移動式的是,這就是他的手稿,吳濁流先生的手稿>

吳濁流著作受到文壇和後人肯定,西湖鄉公所為了紀念這位一代文豪,爭取經費設立了藝文館,館內除了展示吳濁流的手稿 墨寶外,還有許多獨特的展演空間設計。

[西湖鄉
鄉長何木炎]
在一進門就有一扇牆,這扇牆是三百六十度可以旋轉的,可以一直換方向,那是有關他一生所有的著作,全都在那裡面都看得到,另外我們也利用吳濁流先生的藝文館這個空間,做了很多的藝術展覽。

<新竹很多人等於說嫁女兒、她就不買那個,就直接做這個給女兒,裡面就擺一些金元寶>

吳濁流藝文館不定期舉辦各類藝展,開館七年來,也為西湖鄉增添了更濃厚的人文風情,藝文館除每週一、二和除夕至初二外,全年開放,前來館內參觀則是完全免費。

從西湖鄉沿119縣道往西湖溪上游而去,就是過去台灣生產樟腦的大本營,現今唯一仍以傳統技術生產樟腦的銅鑼鄉。已有近五十年焗腦經驗的老師傅,要花上半天時間,把上千公斤的樟樹塊全都處理成碎木屑。把樟樹屑全倒入鍋中、師傅還用腳把樟樹屑踩得更紮實些,再來就可以開始生火、準備焗腦了。

<關起來後要開這個,要開風車讓它轉。>

一直補著樹及和柴火,至少要讓火持續在爐裡燃燒六小時,才能把悶在六個焗腦鍋裡樟樹屑的油份給完全提煉出來。由於中國的化學樟腦大量進口,國內多數樟腦廠不是關廠就是停產了,這家位於銅鑼省道旁,開業超過一甲子的樟腦廠,卻堅持不願放棄這個三代經營的事業。

[樟腦廠負責人
吳騰金]
所有正牌的業者都經營困難了,大家相繼歇業,我為什麼還可以繼續呢,第一 我的品質是堅持的,堅持純正,第二我有做副產品。

<你看現在的樟腦砂,我們的樟腦砂是這種,看起來外觀是一模一樣,但是你看喔,這兩個都是大陸樟腦砂。>

吳騰金把自家的天然樟腦製成樟腦膏,受到不少消費者歡迎,後來吳騰金的兒子,又成功研發樟腦皂及沐浴乳,讓樟腦廠業務蒸蒸日上,現在吳騰金更順勢推出,旅客自製精油皂DIY教學。

<這隻是一個白馬王子,一隻白馬 馬,然後其他的等一下給它放在這邊,這個要給它切碎。>

將皂基加熱後,加上幾滴樟樹精油,再滴個幾滴色素,攪拌幾下,等到冷卻至攝氏45度,就可以把液態的精油皂倒進各種形狀的容器裡了。

<我為什麼要這樣倒你知道嗎?這樣才不會中空、等一下,直接放下去。等了差不多半小時後、這些彩色自製精油皂就已經可以脫模了。你看很可愛喔,這些小朋友最喜歡,而且做起來很有成就感。同樣這樣把它剝開來有沒有,這樣它就開了,同樣這樣脫模,翻過來脫模,很可愛喔你看。>

過去全盛時期,銅鑼鄉共有一百多家樟腦廠,現在卻只剩下吳騰金的工廠,還保有著這項傳統技術,吳騰金希望,能把這個家族事業永遠的經營下去。

<喔 你們上電視台了,是喔 知道嗎,拍一個 拍一個,上電視了,從哪邊走過來?下面啊!挑鹽古道上來 挑鹽古道 ,大南窩啦,叫做大南窩。>

銅鑼鄉的九華山上、有條通往通霄鎮的古道,假日時都會有不少遊客前來踏青。

[銅鑼鄉民代表
張天福]
以前交通不發達的時候一定要用人力,用人力來挑東西,這會稱為挑鹽階,主要是因為當時大甲 苑裡,那邊才有產鹽,所以這條路是一條官道、挑鹽的官道,是這樣來的。

這條已有百年歷史的「挑鹽古道」,是客家先民篳路藍縷所走出來的,近年來因為開闢公路,現存的古道僅剩約一公里餘,但是陡峭的坡度,還是令步行其中的民眾氣喘如牛。

<後頭還有人嗎,沒了,會很累嗎,喔 好累。>

而在挑鹽古道沿稜線%向北行的不遠處,還有一條更古老且未經大規模整修的,「礱勾古道」。

<你看這很漂亮你看,這是原來的,都沒有人把樹搬走,以前這個也是官道喔,是喔,因為有道路都通了,現在又有汽車了,人就比較少。>

熱心的張天福還說,來到這個山頭,一定要前往的地方就是虎頭坎伯公。

<這邊很漂亮喔,是啦 還可以,最原始的風景,這伯公廟叫什麼名字,這是虎頭坎伯公,虎頭坎伯公,看起來已很多年了。>

張天福說、虎頭坎伯公歷史已經非常久遠而不可考,但在這個沿著稜線的山區,卻新鋪設了時下最流行新穎的自行車道,遊客只要走一趟,一定會深深愛上這一望無際的美麗景色。

沿著與西湖溪並行的台十三線,繼續往三義鄉的雙湖村大坑地區,就可以來到同樣有著悠久歷史,清朝時期聯絡三義和通霄兩地的「挑炭古道」。

<這我刻的啊,這你刻的啊,真美真美,不是我寫的是別人寫的,2003年做好的啊,不簡單喔!>

[三義鄉雙湖村
村長 林德鈞]
老前輩們以燒木炭維生,在山背的福興里,和大坑山區這邊,有很多炭窯所燒的木炭,就挑沿著這條路走一直走,就是這條石頭路帶上去,一直走走到三義火車站,這路全長差不多有四、五公里。

隨起伏的山勢而舖設的「挑炭古道」,沿路處處可見所謂的木炭樹,相思樹在隨風飛舞,跨過稜線後、望向通苑海岸的視野令人驚艷,鳥叫蟲鳴不絕於耳,在古道旁的小徑裡,還可看見廢棄許久的老炭窯。

<從這裡入窯 出窯,火門在那邊…>

繼續往西湖溪的源頭關刀山方向前行、來到三義與大湖間最高海拔將近八百公尺的古道出關古道,長年雲霧繚繞和陡峭的步道坡度,不免令人感念起過去在崇山峻嶺間,討生活的客家先民們是如何的篳路藍縷。

[文史工作者
黃鼎松]
挑擔是早期我們苗栗縣最重要的運輸工具,因為這樣的情況,就有很多所謂的古道,就以前我們的先民,大約是一百五、六十年前,陸陸續續開發之後,這些古道就連絡海線和內山地區的一個重要道路,所以才會有那麼多的古道,所以苗栗縣的古道特別多的樣子。

在西湖溪的源頭關刀山附近的雲洞山,大湖與三義的鄉親都稱之為薑麻園,就是因為這裡有著品質最優良的農特產品「薑」。

[餐廳業者
彭麗貞]
關刀山這邊屬於石礫土,它是石頭土,石頭土的除水性好,還有它的那個鈣質比較高,它的泥質剛剛好不會太多,因此薑比較適合在這種土壤裡面生長。

二十多年前、彭麗貞嫁到了這個當年仍是荒山野嶺的薑麻寮,和先生在這片山林裡,種過桃 李 梨 柿和草莓,最後發現還是薑最適合種植,生產品質也最是優良,六年前和先生決定在這裡開餐廳後,菜單上也有各種自家種植的薑母料理。彭麗貞的招牌菜包括了,薑母雞酒 香薑雞 紅燒鯛魚,糖醋魚……等,除了使用許多客家菜的常見素材,像九層塔和紫蘇外,最主要的入味佐料就是自家種的生薑,尤其寒冷的冬天裡最適合使用薑母來做料理。

[餐廳業者
彭麗貞]
尤其薑母茶可以用來驅寒取暖,它有驅寒的作用,做菜方面,像是魚的方面可以除腥味,雞肉方面也可以除腥味,增加菜的口味,所以薑對客家菜來說的話,很受到客家菜的廣用。

從西湖溪下游的西湖鄉走到了最上游的三義關刀山,你能依序感受古道的自然人文氣息,品嚐特色料理和最道地的客家菜,再觀賞晴天時的山景,或雲霧飄渺的山谷,體會山林間才能得到的恬靜氣氛。

採訪/撰稿 李一凡
攝影/剪輯 黃訓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