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你都在做什麼,在家睡覺?出外旅遊踏青?或是看電影逛街?有一群人星期天不好好休息,還特別忙,他們是嘉邑行善團,每逢週日就到處補路造橋,四十多年來,從苗栗到高雄,他們已經造了近四百座橋。嘉邑行善團表示,雖然他們所做過橋樑還未曾聽到有被沖毀損壞的情形,但仍希望有更多建築或工程相關專業背景的人能夠加入志工的行列,讓他們能夠克服許多法令、結構或是環境的困難。透過鏡頭,邀您去參加他們星期天的約會。


星期日早上六點多,天才微亮,三兩人慢慢的聚集到嘉義市民族國小門口。不多久,巴士慢慢駛來,大家紛紛上前,車上雖然早已客滿,但他們能擠還是要擠上去,這麼多年來他們都搭上同一班車,開赴他們星期天的約會。

<我們差不多每次都客滿,比這還要擠。>
<伯母,你要去哪裡,要去當義工,那邊做,要去民雄做,做多久了,做快兩年了。>

數十年如一日,每逢星期日這批志工大隊就會全員出動,忍受顛簸擁擠的車程,穿過蜿蜒的巷弄,去一個可能未曾到過的地方。

<這給你坐,不好意思,你要站著嗎,這有椅子,我要用站的,半小時就到了。>

搖晃了近半個小時,總算到了今天的目的地,雲林縣斗六市保長里雲林溪旁的工地。

[嘉邑行善團
團長 曾茂森]
就是比較危險的,高度太高,或是橋老化,這種我都會優先去做,讓它交通安全方面保持平安這樣。

位於雲林溪下游的保長橋,由於老舊失修,寬度又僅4米,不足供應當地居民進出,雖和公部門爭取多年仍苦無經費改建,今年9月嘉邑行善團正式接手改建工作。

[嘉邑行善團
團長 曾茂森]
做橋就是大家和政府單位申請,政府在經費方面都比較困難,申請很多年就是沒辦法,才來找我們行善團這樣。

經過幾個星期來的施工,編號391號的仁慕橋的橋墩及預力樑已經完成,義工今天要做部分的灌漿工作,現場沒有一句吆喝聲,也沒有人指揮安排工作,有人負責扛水泥,有人負責剷沙,剷小石頭,一畚箕、一畚箕由兩人合力搬運,搬完一趟又接著一趟,全部都這麼自然,而自動自發。

[嘉邑行善團
義工 羅細容]
來到就自己自動的,自動看要做什麼工作,扛石頭、扛沙子,扛水泥,或是去整理橋面,比較早以前有一批人去整理橋面,現在橋面由基本工去整理,多人就比較輕鬆。

今年76歲的羅細容,是台南縣白河人,也是負責嘉邑行善團在白河崎內里聯絡處的事務,星期日只要有空也都會跟著幫忙做橋。

[嘉邑行善團
義工 羅細容]
不會想到說會累,怎麼說呢,全部都是早上起床,快一點要去做橋了,有那個心去,做得很高興,大部分都這樣的想法,所以參加的人有這麼多。

嘉邑行善團的成立,最早可以追溯到1965年左右,當時的創團元老約10數人,便常常利用晚間到嘉義市各街道補坑洞。

[嘉邑行善團
理事長 林塗發]
現在要補路就你出10元,你出20元,你出幾元這樣,買一些柏油、砂子這些,用腳踏車這樣載著,你載一桶,你載一桶,在晚上的時間,放一個障礙的三角錐,就在那邊補路。

直到1971年的一場意外的報導,讓這群人開始興起造橋的念頭。

[嘉邑行善團
理事長 林塗發]
剛好雨季的時候,中埔的一個石弄村,有一個學生早上要來上學,都沒有石頭的竹竿橋,就被沖走,下大雨被沖走,沖走了報紙登出來,我們原先在補路,何明德老先生就說我們來幫人做橋。

在嘉邑行善團創團團長何明德老先生的號招下,行善團開始了它的造橋工作,無論是樸實的水泥橋、僅容一台麵包車通過的吊橋,或是橫跨馬路的人行陸橋,都是嘉邑行善團的「業務」。

<記者STAND>
2006年完工的仁雄陸橋,是嘉邑行善團的第326號橋,完工後,鮮豔的色彩,讓它變成當地很主要的地標,也是隔壁的博愛國小的學生,上下課最主要的陸橋。

[嘉邑行善團
理事長 林塗發]
一年差不多做有15條橋,因為我們有四期,三個月一季,三個月一季,我們就三個月開會一次,來決定要做多少橋,三個月大約有五條橋,四條到五條橋。

四十年來,嘉邑行善團已經做了近四百座橋樑,對這群造橋大隊來講,造橋不過是一個簡單例行的工作,遇到最困難的卻是取名字的問題。

[嘉邑行善團
理事長 林塗發]
現在排到398(號)了,那橋名怎麼選出來的,會不會到最後是根本想不出名字來,一定會的,以前的橋名都是擲茭,(1985年)當時我們要以仁愛的精神,所以用仁字,所以嘉邑行善團都用仁,第一個字都是仁字,仁什麼橋

隨著行善團造橋口碑的推展,造橋義工可以說不問年齡、性別身分,越來越多人因為口耳相傳來參加。

[嘉邑行善團
理事長 林塗發]
我們大部分沒有去找義工,都是他們自己介紹的,你星期天都去那裡,我都去做橋,那我跟你去好嗎,好阿,他就跟著來了,這些義工都是朋友介紹朋友,親戚介紹親戚,介紹一直過來的。

像是遠從高雄來的林姓姊妹,就是兩姊妹相約一同來當志工,老公負責開遊覽車從高雄載義工來,兩姊妹就負責剷沙、搬沙。

[嘉邑行善團
義工 魏林金蓮]
看到電視,以前看電視就知道了,以前我姐就住在嘉義,就曾聽人說過,說嘉義有一個行善團在做橋,所以在高雄就有人在邀,有人邀就大家,那時候沒有這麼多人,現在是越來越多人。

[嘉邑行善團
義工 韋林團]
做橋,就多少得到一個身體健康,那來做什麼工作比較多,就幫忙搬石頭,幫忙拿畚箕,這樣而已,沒有做什麼。

慕名而來的,還有這對參加近一年的夫妻檔,洪松景現在在高雄一間煉鋼廠工作,而客籍太太則夫唱婦隨,雖然平日工作已經很辛苦了,但說到做橋一定不落人後。

[嘉邑行善團
義工 洪松景、邱雅稜]
就是說一個功德,就說修善就好,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就好,做橋這工作是平安,良心去做,最起碼這個橋比較堅固,以前的員外不是說鋪橋造路,我們沒有那個錢,我們就有力出力,有錢出錢就好。

累了就休息,空下來的剷子、畚箕馬上有人接手,就像是怕做得比人少,工作會被搶走般,整個工地可以說熱鬧滾滾,萬頭鑽動。

[嘉邑行善團
義工 張彭快]
當作運動,不會累,高興就好,每個禮拜都來,會。沒來會怪怪的嗎,會,沒來會怪怪的,沒空就沒有來。

[嘉邑行善團
義工 張月]
都用搶的,如果說手腳慢一點就不用做了。我們來就是要做。

[嘉邑行善團
團長 曾茂森]
義工大家都有付出的心,一旦今天來了,就一定要做有才可以回去,才有達到他的目的,所以說來用擠的也要擠到,要不然今天就白來了,所以說大家都抱著這樣的心理都很認真的做。

10點多了,工地旁臨時搭建的休息區人也越來越多,一旁是忙著收取當季的功德金,另一旁則是忙碌的準備給志工們享用的點心、午餐等。

<來,借過,不要拍我,等一下我換西裝,來借過,來燙喔,飯來了。>

[嘉邑行善團
常務理事 李蕭碧蟬]
我煮這些差不多15、16年了,早上就煮一些,夏天就煮涼品,冬天就準備比較熱的這樣,這是沒什麼,就是煮來讓人吃涼這樣。都自己出錢,我都是煮涼品這些。

77歲的李蕭碧蟬是嘉邑行善團的創團元老之一,每星期日一大早當大家還在睡覺時,她往往已早起為當天的志工準備點心,來到工地現場更是忙碌的進進出出。

[嘉邑行善團
常務理事 李蕭碧蟬]
我們倆夫妻的意思是這樣,沒有什麼,我們當作星期日人家是郊遊運動,我也當作是郊遊運動一樣,沒有什麼,出來就流汗。

而她老公,同樣是創團元老的李昆山,雖然在19年前中風,行動不便,但每逢星期日卻仍堅持要到工地看看。

[嘉邑行善團
榮譽理事長 李昆山]
要來關心它,因為這個做工作,我如果在這裡,大家都會很高興,高興做。

[嘉邑行善團
團長 曾茂森]
我們這個行善團我覺得是一個很自然的團體,因為以前老團長也沒交代說叫我要接這個工作,但是在老團長過世後,無形中剛好我的貨運也比較空閒,就接下來,就這樣做10年了。冥冥之中好像有安排。

嘉邑行善團從10幾人到現在有兩、三百人到工地工作,從早期每人一次收幾十元,到現在一人一季一百元,冥冥之中似乎有所安排,現在已約有15萬人參加這個「積少成多」,不分貧富的造橋行列。

[嘉邑行善團
團長 曾茂森]
如果有人申請,再困難我也會去,我們希望說可以在我們台灣各地有需要,我們都幫忙去做。

等到橋面灌漿、收尾工程,以及簡單的通車典禮後,仁慕橋正式排入仁字輩的名冊裡,也從行善團的擔憂裡除名,下一個星期,行善團又將在別的地方開始做另外一座橋,繼續他們星期天的約會。

採訪/撰稿 陳君明
攝影/剪輯 洪炎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