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越來越熱,要介紹您一種有趣的水上運動、輕艇。輕艇、看起來像獨木舟,但是材質比獨木舟輕便,它是一種休閒活動,也是奧運正式的運動比賽項目。輕艇運動在歐美已經發展了一百多年,台灣16年前才引進這項運動,但是已經擁有亞洲第一的實力。今天我們就要向您介紹、其中的佼佼者,桃園大溪的大漢國中輕艇隊。這支隊伍的成員,個個都有全國前五名的好成績;還曾出了一位亞洲盃冠軍的國手林雅萍。其實這支隊伍,裝備跟經費都不如人家,靠的就是苦練與毅力。今天節目首先,來看記者張慧如、徐偉文的報導。<阿秀加油喔,手打直喔快點,(大會台評快),好,手,衝刺快,衝刺囉>

這裡是桃園大溪的龍珠灣,湖面上好幾艘看起來像獨木舟的船來來回回,旁邊還有個人聲嘶力竭的吶喊。這些獨木舟其實正式的名稱叫「輕艇」,划船的年輕人、都是桃園縣大漢國中輕艇隊的選手,這天教練特別帶他們來龍珠灣訓練,讓選手更熟悉水性。

看選手們划得很輕鬆的樣子,記者也躍躍欲試,想要享受一下悠遊水面的感覺。不過,要操控這麼一艘小小的輕艇,有些基本動作不可不學。

<拉的時候有在用力而已,嗯,那平常手都可以放鬆,可是這個是手腕在轉,你划的時候,是用右手的手腕在轉。用槳背往前推,退後要用這樣子喔,你從後面推往前面,這就是退後,因為你退後的時候,這樣就退出去了。你看如果是這樣的話,你的船就會往後。>

穿上救生衣,雙手握槳,先在陸地上練習划槳動作。然後,就要正式下水了。
<(我划出去)再見了,張慧如,再見了,用力一點啊>

雖然輕艇的浮力很好,我身上也穿著救生衣,但看到船下深不見底的湖水,臨時惡補的技術完全派不上用場,雙手根本不聽使喚、方向大亂。
其實操控輕艇並不難,歐美國家有人把它當作一種休閒活動。另外還有一種競速輕艇,則是奧運的正式比賽項目,考驗選手的爆發力與速度,沒有相當的臂力絕對吃不消。

<記者STAND>
我才划了幾下,手就痠了,沒力了,可見要成為一個輕艇達人,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除了手臂要很有力之外,還要有很好的平衡感,最重要的是要有不怕苦的耐力,和堅持不放棄的毅力。

輕艇運動源自於歐洲,在台灣並不普遍,大漢國中輕艇隊,是國內少數幾個專業輕艇團隊之一。

<我們分為3次啊,每一次5下,預備開始,GO。加油,好、停,好、起立。>

[大漢國中輕艇隊
選手 邱顯舜]
每天都要這樣練嗎?對,會不會很累?不會,那就是吊單槓然後還要幹嘛?做伏地挺身,還有仰臥起坐,一天要做多少下?就是一天差不多是幾百下,不會很累嗎?累是會啊,可是要撐下去啊。

拉單槓一百下、兩百個仰臥起坐、五百個伏地挺身,這是輕艇隊員每天例行的基本體能訓練。

[大漢國中輕艇隊
教練 蔡元珀]
水上來講的話,就是所有的力量完全在陸地上練習,水上只是練他的協調性,真的力量來講,是所有的臂力都是在陸地上練習,所以我們陸地上來講的話,平常的體能訓練要足夠,才可以在水上發揮出來。

嚴格的訓練,讓成軍才八年的大漢國中輕艇隊,出了一位目前台灣排名第一的輕艇國手、林雅萍,她曾在2005年、代表台灣參加亞洲輕艇錦標賽,一舉奪下冠軍。

[大漢國中輕艇隊
助教 林雅萍]
這一大本全部都是你的嗎?對啊對啊,從什麼時候開始啊?從89年到現今,你有沒有算過你一場比賽最多得多少?一場比賽喔,差不多最高的話應該是7張。

身高不到160公分的林雅萍,打敗無數身材比她高大的選手,從事輕艇運動,身材嬌小反而成為她的優勢,讓她能夠更靈活地控制輕艇。正在念輔大體育系的她,也在母校擔任輕艇隊的助教,傳授自己的實戰經驗。

<聲音來源>
[大漢國中輕艇隊
助教 林雅萍]
人家講台語說大漢大漢,結果每次出去都是最小的,接,怎麼這一群感覺這麼嬌小的小朋友,為什麼可以拿到這麼好的成績,心最重要,對,心最重要。

有教練的魔鬼訓練,加上金牌學姐的經驗傳承,大漢國中輕艇隊一直是國內各項輕艇比賽的常勝軍,今年三月舉辦的全國中等學校輕艇錦標賽,大漢國中就拿下團體組與個人組,一金、四銀、一銅總共六面獎牌,可說是國內的金牌團隊。
[大漢國中輕艇隊
教練 蔡元珀]
我們看到的已經是全部了嗎?還有在我們訓導處上面,還有我們校長室,其實加起來也將近有,哇,這個應該有6、70個獎盃這樣子。

<你們得過最好的成績是第幾名?第四名,第二,第四,第一,第一名,第三名,第一名,第一名,第一。>

能有好成績,並非偶然,全靠平日持續不間斷的練習。

對輕艇選手來說,強勁的臂力,是決定勝負的關鍵。可是因為學校經費不足,買不起專業的訓練機器,教練蔡元珀還自行發明一套獨門的訓練招式。

[大漢國中輕艇隊
教練 蔡元珀]
那是單車的內胎,可以訓練我們手臂的肌力,單車的內胎,那為什麼要用這個呢?不是有測功儀了嗎?。一般來講,測功儀只是部份的力量我們可以,但是這個最大的肌力,我們是用彈力繩來練習,就是你用最大的力量去練習,可以練習爆發力。

[大漢國中
選手 林秀雯]
這個很累耶,還好啊,你不會覺得自己練得很壯嗎?女生耶,女生不是通常比較要求身材?還好啦,練這個不壯贏不過人,什麼?不壯的話,比不過人家啊,會輸掉。

這種訓練臂力的專業機器、叫做測功儀,好的一台要價十幾萬。因為缺錢,學校只能買一台四萬元普通等級的機器,輕艇隊總共9個人、根本不敷使用。

[大漢國中輕艇隊
教練 蔡元珀]
一個學校如果說一個隊伍當中的話,四、五台是必備的,所以我們一台來講,其他人就要輪著練習,然後再加上我們其他的輔助,臂力的拉單槓,伏地挺身,仰臥起坐,還有那個拉彈力繩。

陸地上的體能訓練,只是暖身動作,訓練過程中最重要的,還是水上的技巧訓練。
<我們練習的時候會順時針的繞環,還有逆時針的繞環,就是基本動作練習,有回旋動作嘛,來,哨音回旋喔,馬上回旋,剛才是逆時鐘,現在是順時鐘。>

[大漢國中輕艇隊
教練 蔡元珀]
物盡其用啦,利用這個水池、景觀池,當作我們的一個發源地,所以我們大漢輕艇就是靠這個鳳池,把它(輕艇運動)帶起來的。

學校沒有游泳池,平時的水上訓練、只能在這個10坪大的景觀池進行。景觀池的水深只到膝蓋,也只能容納四艘輕艇,大家得輪流練習;而且、池水裡盡是枯葉與沙塵,選手們要忍受髒水的不舒適,就連冬天寒流來也照樣下水,全年無休。
[大漢國中
選手 林秀雯]
哇,全身濕答答耶,會不會很冷?還好,因為練久就熱了,冬天練習很辛苦喔?還好啊,不辛苦練不成啊。

[大漢國中
學生 張名官]
每天都看到他們在學校練習,很辛苦,去比賽時,得到很多獎牌,很厲害。

教練蔡元珀說,正規的輕艇訓練,需要在水深至少1公尺以上的游泳池進行。學校裡沒這種設備,只好將就一下。

<前划開始,一二三四,後划,一二三四。>

克難的場地與裝備,卻訓練出國內輕艇第一女將林雅萍,選手們個個把學姐當偶像,吃苦當吃補,只希望有朝一日能像學姐一樣,當上國手。

[大漢國中輕艇隊
教練 蔡元珀]
剛開始我們先熱身,是一公里的來回,先熱身,然後我們再短距離的衝刺。差不多至少要十公里的練習量,所以至少要一個小時的時間,所以體力耐力都必須相當要有,才有辦法承擔這個負荷量。

隔天就是縣長盃的比賽,優勝者將代表桃園縣參加今年的全國運動會。隊上每個人無不把握時間、加緊練習。

[大漢國中輕艇隊
選手 許晉晏]
弟弟你們划的這是什麼艇?加拿大式艇,你們要跪著划啊?對啊,會不會很辛苦?不會,你們划幾趟了?我們划3、4趟了,今天預計要划幾趟?十趟,十趟。
選手們坐在狹窄的船身裡,划船一小時,雙腿早就麻了;連續握槳划船十公里,也總是把雙手磨出一個個水泡,每個人的手掌摸起來都是厚厚的繭。雖然比賽成績亮眼,看在父母眼裡,卻是心疼不已。

[學生家長
廖惠珍]
我有跟她說,你真的是很辛苦,她常會跟我說身體又哪裡受傷了,我就覺得,很捨不得,我就跟她說,如果你真的做不來,就認真讀書好了。

經過一連串辛苦的訓練,就要在這一天的輕艇競速縣長盃比賽,驗收成果了。

出發的笛聲一響,水道上的選手們立刻向前衝刺,有人重心不穩、一不小心翻船了,擔任航道裁判的教練蔡元珀,趕緊上前搭救。
參賽的學校並不多,主要是因為台灣沒有適合的練習水域,發展輕艇運動受到限制。

[大漢國中輕艇隊
助教 林雅萍]
像他們都市區域的學生,他們如果說真的想練競速的話,很難啦,因為他們像我們有這樣的水域的很少,就會沒有辦法(練習)。

即使參賽人數少,但每位選手還是全力以赴、使出渾身解數,求最佳表現。

雙人組混合賽中,原本領先的許晉晏與簡證嚴,因為控船不穩,船身偏移航道,錯失冠軍寶座。

<後來就被追過了,你知道我們一直偏左邊啊,氣死,我們也一直偏左邊耶,不行不行(孟婷)你在幹嘛啦,喔很煩耶,船一直偏過去,我就要一直擋一直擋,如果我們一直直衝過去,我們就贏了,差一點啊,真的是會氣死。>

沒想到輸給了同隊隊員,簡證嚴很不服氣。比賽從早上一直進行到傍晚才結束,大漢國中成績亮眼,總共拿到六面金牌。但蔡元珀教練提醒學生不該因此自滿,要將目標放在全國運動會的三項金牌。

<那今天的表現,老師覺得還是尚可,那希望在全國運動會之前,在2、3個月之內,希望同學好好的努力一下,把全運會代表桃園縣參加比賽能夠奪冠,能夠拿到三面的金牌,有沒有問題?沒有。好,加油。>

[大漢國中輕艇隊
教練 蔡元珀]
我最主要是希望他們能夠走出第一步,然後代表我們台灣參加國際比賽,這是我的一個願望。

要求嚴格的蔡元珀教練,說出內心最大的期待,他希望這些孩子能在輕艇界闖出一片天,為國爭光。

[大漢國中輕艇隊
選手 簡證嚴]
來學校都比別人多做一點,人家做一百我可能就做一百一,要不然一百五,就比他們多做一點,對啊。

得獎、其實是來自不斷的苦練,這群孩子們為輕艇付出了無數的汗水,而這項運動也讓他們找到人生的目標。桃園縣大漢國中輕艇隊的選手們,努力克服環境的艱困,靠著堅持不放棄的毅力,與不怕苦的耐力,將要一步步的實現他們心中的夢想,就是要成為國際的金牌團隊。

採訪/撰稿 張慧如
攝影/剪輯 徐偉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