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677-727集(2020年) (21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台中東勢大約有一千四百多位新住民朋友,因婚姻關係移居台灣,一開始難免遇上語言障礙,但她們努力上語言課、用心修習第二專長,在這個新故鄉有自信,而且勇敢地站穩腳步。


 

文章標籤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現代化的環境,要養蜜蜂越來越困難,除了氣候變遷差異大、耕地面積越來越少,加上農藥殘留的問題,在在影響了養蜂和生產蜂蜜的品質,新竹縣一位蜂農在辭去科技業工作接下家族養蜂事業後,努力嘗試克服艱難的養蜂環境,要生產出優質的國產蜂蜜。


 

文章標籤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巧克力對許多人來說魅力難擋,也是相當普遍的食物,不過日前外電新聞報導,全球最大可可產地,西非農民棄種,造成可可產量減少,產業專家預估,巧克力會像魚子醬那樣珍貴,一般人將難以負擔,其實除了進口巧克力外,消費者還有台灣本土巧克力可以選擇,屏東內埔鄉親邱銘松,自己種可可樹,經過多年研發,加工技術獲得突破,終於成功做出巧克力,邱銘松帶著一群年輕人追逐巧克力夢,他們不僅要讓台灣巧克力躍上國際舞台,還期盼將屏東打造成可可的故鄉。


 

文章標籤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年,一轉眼屏東的可可產業有了很大進展,不僅在國際比賽中屢獲佳績,更吸引了更多的年輕人回到家鄉,要共同努力把MIT巧克力推向全世界,而這也是人稱可可之父邱銘松最初的期望。


 

文章標籤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長治潭頭,距離屏東市10分鐘左右的客家庄,一樣面臨銀髮浪潮的席捲,但社區動能高,向心力強,他們找出村裡伯公的地方故事,並透過老幼共學,將拜伯公的相關傳統禮俗努力延續下去。


 

文章標籤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歷史悠久的奧圖曼帝國,玻璃手工藝品也是聞名國際,像馬賽克燈飾、藍眼睛藝品等等燦爛耀眼的藝術,也很受台灣人的青睞。你能想像嗎?如今,在台灣就有機會動手DIY,自己創作來自土耳其的各種馬賽克燈創作,而且在課程中進一步了解古老的土耳其文化。


 

文章標籤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許多看似不起眼的青草,都有其妙用所在,老祖宗代代相傳的青草文化,是經驗的累積、智慧的結晶,但現在,卻面臨失傳沒落的危機。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年台灣的中元節前夕,常會看到像這樣閃亮奪目的粉紅色燈籠,一字排開,直挺挺豎立在許多橋上,而對「好兄弟」來說,「水燈排」就像燈塔般,指引水上的孤魂,上岸前往普渡祭場。不說你不知道,施放水燈這項文化已流傳了上百年,但製作過程卻難得公開,採訪團隊這回挺進工廠,大解密!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東縣太麻里的舊香蘭,是南迴公路上唯一的客家聚落,釋迦和荖葉是當地重要的經濟作物,但是幾年前的尼伯特颱風從太麻里登陸,將整個舊香蘭村吹得宛如廢墟。之後各界紛紛伸出援手協助重建,經過這麼多年,他們好嗎?是不是一切就緒了呢?


 

文章標籤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全台各地有許多的眷村文化園區,位於新北市的空軍三重一村,是過去日治時期構築的防砲陣地,民國95年登錄為歷史建築,因此保存完整的眷村聚落,不論是硬體建築還是軟體的眷村人情味,在這園區裡都能深刻感受得到。


 

文章標籤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夏日來杯消暑飲品,已經是台灣的日常風景。在屏東縣萬巒鄉五溝水跟高樹鄉廣福村這兩個地方,這幾年就有年輕人回家鄉,用家鄉味為飲料增添風味,搖出在地特調飲品,用在地小農生產的作物為食材,成為小農村的新特色。


 

文章標籤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州屋」是新竹市第一間百貨公司,86年來,歷經幾度轉手,沉寂20年後,在一位有心的新竹子弟手中再度敞開大門,甚至找回它的前世今生,要喚醒新竹人對它的感情與記憶。


 

文章標籤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正面臨五十六年來,唯一一年沒有颱風侵台的乾旱危機。農委會更史無前例,在稻作抽穗期,宣布桃竹苗一點九萬公頃稻田停止供水,並祭出每公頃十四萬元的補償。雖然預計有兩萬多名農民受影響,但政策來得突然,許多農民都難以承受。


 

文章標籤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屏東是台灣檸檬的重要產區,種植面積1887公頃、占全國66%!2019年屏東檸檬產量3.2公噸,今年氣候穩定產量略增,原本農民也看好今年錢景,沒想到受國際炎疫情衝擊,檸檬價格持續低迷。


 

文章標籤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幾年,苗栗大閘蟹養殖風潮逐漸退燒,然而,頭屋鄉一名養殖戶腦筋動得快,在5年前改養澳洲小龍蝦,成效不錯,現在從培育蝦苗開始都能一手包辦,今年更成立養殖協會,希望帶動地方產業。


 

文章標籤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群國小學生滿心歡喜,前進客家味十足的台三線上好幾所校園,巡迴表演,大唱客家童謠。新鮮又特別的是,這群孩子這一回唱的童謠,很搖滾、很動感!


 

文章標籤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幾年,「閱讀教育」在台灣越來越受到重視,客家重鎮新竹縣在這一塊已經付出多年努力。在今年教育部頒發的「閱讀磐石獎」還獲得9項肯定,是歷年來最亮眼成績。縣裡面許多學校以多元、有趣的方式推動閱讀,希望全面提升孩子們的競爭力。


 

文章標籤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好玩又健康的綠色公共空間,越來越受到重視。尤其為孩子打造更具特色和挑戰性的公園是許多人的希望。現在,苗栗縣也跟上這股風潮,正在擠盡腦汁,要用公園文化打造更好的生活環境。


 

文章標籤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氣味設計師」對一般人可能很陌生,但這個女生因為在學習茶道之後,對所謂「氣味」有了更深認識跟興趣,她決定開創一個屬於台灣的香水品牌,還要用氣味,記錄下社會上許多生命故事。


 

文章標籤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竹有一間牧場,是由兩位年輕夫妻所經營,他們養的蛋雞,是使用符合動物福利的「平飼」方式,雖然成本比較高,但他們希望讓蛋雞在自由的活動空間產下友善且好品質的雞蛋。而他們也開設餐廳、販賣自家生產的蛋捲,還提供展示空間讓其他在地小農生產的農產品擺設,希望讓更多人認識在地的優質農產品。


 

文章標籤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