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677-727集(2020年) (21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台灣花卉一年產值有165億新台幣,今年遇上新冠肺炎,台灣花卉產業受到重擊,花農個個苦不堪言。


 

文章標籤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內外各大小活動取消,造成台灣花卉內需大減、出口又受阻,農民如何自救,政府又提出了哪些對策呢。


 

文章標籤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車款不斷推陳出新,但古董車永遠不會退燒,尤其已經停產的經典款,更是奇貨可居。而古董車萬一需要新的零件,原廠又早已停產,車主們卻不用擔心,因為除了引擎和輪胎,其他零件,在台灣新竹一家汽車零件廠通通買得到,這家有能力生產跟原廠一模一樣零件的工廠,還是全球唯一。經營者羅修賢多年前就看準這個沒人注意到的商機,還透過共利模式,成功串聯國內80家下游工廠,創造出年營業額2.5億的成績。


 

文章標籤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羅修賢經營古董車產業數十年,堅持以「共利模式」來經營事業,邁向更多元的市場。


 

文章標籤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文學之母鍾肇政先生,516晚上七點,於睡夢中仙逝,壽年96歲,鍾肇政先生的一生,正是一部台灣文學史見證。


 

文章標籤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曾是「樟腦王國」,不過石化產業興起後,就被取代了,苗栗銅鑼第三代樟腦工廠主人吳治增沒有放棄,將樟腦推向更多元的市場。


 

文章標籤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竹東市場傳承三代的米篩目老店,李翊霆用文青時尚,延續家鄉的好味道!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青草茶、野草茶,是夏天清涼退火的飲品,蘇立中學習客家先民智慧,讓野草茶鋪以創新的方式呈現,要「野草」走進常民生活。


 

文章標籤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來自香港的鄧心承,是台灣少數擁有德國註冊執照的釀酒師,他的啤酒廠在桃園龍潭,用在地的酸柑茶,釀出令人驚豔的酸柑茶啤酒。


#飲酒過量 有礙健康

文章標籤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4月23日,全台正為海軍磐石艦造成的防疫破口忙得天翻地覆,台北市政府在這天審議社子島開發案第三次細部會議,社子島自救會成員顧不得疫情嚴峻,前往市府抗爭,表達他們「解除禁建,原地改建」心聲,但最後開發案仍以7比2審議通過。


 

文章標籤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政大地政系教授徐世榮,雲林縣大埤人,福佬客,面對歷來土地徵收惡法抗爭,無役不與,他寫書倡導土地正義得到金鼎獎肯定,也受到NGO團體認同,獲頒環境保護終身成就獎,得到這些殊榮他既高興又感心酸,因為土地正義仍未被伸張。


 

文章標籤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個武漢肺炎疫情,彷彿讓世界慢速行走,特別是觀光旅遊業受到重創,在台灣租車車種最多、擁有台北觀光雙層巴士的徐浩源,這次受疫情影響,差點就要解散公司,但他意志堅強,不捨放棄員工,想盡辦法也要守住公司。


 

文章標籤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徐浩源決定與台北市觀光夜市商圈合作,推出雙層觀光巴士套票結合商圈折價券,另外還推出九人小巴士遊客家庄,串聯起休閒農業業者、農民、景點商家等,要一起度過這次觀光黑暗期。


 

文章標籤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竹北埔的南外社區,一間農場的主人陳紹忠,有感家鄉的蝴蝶、青蛙等許多物種都消失不見,開始使用自然的方式來對待環境,更把小時候家裡的茶園重新恢復起來,把茶樹再種回來。


 

文章標籤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義木雕產業,幾經轉型,在地木雕二代黃祈翔,從小在木頭堆裡長大,從傳統木雕轉做現代木雕,現在更研究製作原木手工筆,讓木雕走進生活,也變得實用。


 

文章標籤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地方創生需要堅持的動力,一群「斜槓中年」將花蓮鳳林日治時期留下的老屋,打造為地方創生平台「拾豆屋」,希望重新活化老街廓。


 

文章標籤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美術的謝承諺當完兵後,決定回苗栗老家開一間畫室,這間畫室很不一樣,課程創作題材結合家鄉環境,並配合節氣及國內外不同節慶與文化發想課程,他希望孩子們在生活中能發現平時常被忽略的美好事物,也能發揮無限創意。


 

文章標籤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時代更迭,都市發展,老舊的建築和事物漸漸消失,還能從哪裡來探尋歷史的痕跡呢,元智大學在地多元文化課群,規畫了4條走讀路線,帶著年輕學子,一步一腳印的來認識學校的所在地,中壢。


 

文章標籤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露營,在台灣很受歡迎,苗栗卓蘭這間特別的農場,成員幾乎都是年輕人,結合了露營元素,場地佈置時尚,露營活動結合農場導覽,也讓遊客到菜園採菜,希望有更多年輕朋友願意踏進農村,了解農村。


 

文章標籤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放棄公職從農,百大青農徐韋婷一開始是為了生病的父親幫忙種木耳,最後全心投入,努力轉型做有機,吃了不少苦,如今多角化經營,結合觀光農場概念,希望傳遞有機農業的美好。


 

文章標籤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