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地政系教授徐世榮,雲林縣大埤人,福佬客,面對歷來土地徵收惡法抗爭,無役不與,他寫書倡導土地正義得到金鼎獎肯定,也受到NGO團體認同,獲頒環境保護終身成就獎,得到這些殊榮他既高興又感心酸,因為土地正義仍未被伸張。
我們被欺騙了,這樣的一個政府,讓我們非常非常的一個憤怒。
這不知道已經是第幾次,陪著土地被政府強制徵收的反迫遷團體,走上街頭抗爭了。
他是徐世榮,政治大學地政系教授,近十年來,只要談到和土地徵收、圈地、迫遷等相關議題,幾乎都會聯想到他。
灣寶社區發展協會 理事長
[照片提供 林子凌]
[洪 箱]
其實徐世榮第一次來到我們這邊,我是,我印象很深刻,是我們4月26號開會,我們在開會嘛,劉政鴻說明會我們這邊開會,他那時候還,還是一個很有風度的書生,你知道嗎?
近身觀察了大埔事件、灣寶的農地徵收案,從此,徐教授走上了街頭抗爭的不歸路。
[政大地政系 教授
徐世榮]
我也沒有那麼大的能力,我也沒有那麼多的時間,我也沒有那麼多的體力,說我是一個,超人我是個領導者什麼什麼,沒有啦沒有啦,我只是盡自己一個學者,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
新政百日,迫遷依舊,我們有各地不同不同的個案,但是我們有一點是相同的,我們都是被迫遷的國內難民。我們是命運共同體,我們絕對不放棄任何一個自救會好不好,好。
聲嘶力竭地為土地請命,沉痛地訴說的是別人的苦難,看在好友的眼裡,不捨,也擔心。
[南鐵東移自救會
陳文瑾]
很心疼,真的非常非常心疼,我們希望他能保重身體,(但是)可是現在全省的迫遷案這麼多,這個應該改變的應該是政府,而不是說我們這些人民。
[政大地政系 教授
徐世榮]
其實我在台上講話的時候,血壓都有升高,我都有可以感覺得到,因為講話講到最後嘴巴這邊,臉都會麻了。
唉,我的書,你看我的書櫃都擺兩層書。
環視徐老師的辦公室,整屋子都是與土地有關的書,但卻很突兀的擺了一把尚方寶劍。
[政大地政系 教授
徐世榮]
土地徵收就是尚方寶劍,它是不隨便出鞘,但是我們現在,是把尚方寶劍當菜刀在用啦,天天在那邊砍來砍去。
抗爭了無數次,土地徵收的大刀未曾收手過,徐世榮的辦公室也成了陳情中心。
[惜根台灣協會 祕書長
林子凌]
我們知道說,各地的自救會找上他,大家是確實有對他寄予一些希望,但是私底下我必須說,那個期待對他來講很沉重、很沉重。
政府正激烈的在採取,這種徵收、迫遷、重劃、都更種種的手段來剝奪社會弱勢,他們最後所僅有的
一個人的能力太薄弱,106年,徐世榮將對土地改革的期待,還有政府掠奪土地的真實故事,寫成「土地正義」一書,要讓更多人了解土地徵收的不公不義。
[政大地政系 教授
徐世榮]
政府的大力宣傳之下,都認為要成長,要發展,那經濟很重要啊,我們就讓專家來決定一切,但是在這種思維底下其實很多老百姓,尤其是社會的弱勢,農民,他們的一些基本人權其實是被剝奪的,我是很希望透過那本書,讓我們台灣社會能注意到這個問題,然後來解決這個問題。
107年,「土地正義」得到金鼎獎非文學圖書獎的肯定,書出版至今3年多了,許多社會弱勢和農民的土地依舊被掠奪式徵收,正義仍未被伸張。
[政大地政系 教授
徐世榮]
那本書大概是過往大概10年的一個經驗,那感覺上好像沒有多大的改變,所以心情是很複雜啦==ns==
4月22日在世界地球日50週年這天,因為長期倡導土地正義 的理念和價值受到肯定,徐世榮獲頒台灣環境保護終身成就獎,他很珍惜也覺備感壓力。
[政大地政系 教授
徐世榮]
那NGO團體本來在我們的政治經濟結構裡面,然後由弱勢給我這個獎,其實我是更高興地,我不是,獲獎是一回事,更重要的是希望大家能夠重視這背後的一些,所倡導的價值所要解決的社會問題。
領獎的第二天,仍存諸多爭議的社子島開發案審議通過,讓他很憤怒也很沮喪。
[政大地政系 教授
徐世榮]
國民黨這麼做,後來發現民進黨也這麼做,現在呢,發現民眾黨也這麼做,好像全台灣各個政黨都是有志一同,沒有辦法跳脫,這個土地的掠奪跟強制迫遷,好像大家對土地重視,跟農民的尊嚴,對人權的保障,我們台灣的政黨好像都,都好像沒有,不把他當作一回事。
徐世榮說,台灣號稱是民主國家,實則仍施行威權統治,10多年來,以地方開發為名,依然行掠奪之實的土地政策,雖已過了花甲之年,他仍四處奔走要政府正視土地正義,肩負起身為知識分子的社會責任。
採訪/撰稿 邱月華
攝影/剪輯 羅應展、戴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