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縣富里鄉位於花蓮、台東交界處,花東縱谷的中間位置,這裡出產的稻米,全台有名,而孕育這些稻米的,正是境內終年不絕的潺潺圳水。早期先民到富里鄉開墾,克服各種險惡地形,沒有現代機具儀器協助,冒著生命危險,用人工打造出一條條水圳,灌溉了千畝良田,也改善了農民生活。一百多年過去,圳水依舊日夜不停流動,也持續守護著世世代代的富里人。<有水圳才有田啦,你如果沒有水圳,那就成不了田>
<這就像命脈一樣啊,我們這裡就是全部靠這個,像我們過來幾十年全都是農人>

穿越叢生雜草,耳邊水流聲越來越近,跟著在地人,尋訪富里稻田的生命泉源。

<你看做這個水圳多困難,那麼深吔。>

走著走著,來到一處懸崖邊,一步之差,就是五十米深的溪谷。潺潺流水清澈見底,沿著山壁開鑿的石門圳有一百多年歷史,在那個古老年代,沒有機具,老祖先就在身上綁著藤條當安全索,懸吊在山壁上,一鑿一鑿開挖。

[富里鄉農民
鄭振豐]
人就吊在這上面,吊著啊,就這樣搥啊,(那不是很危險),所以說,做的時候要很多工,很危險,所以說要吊著,不然一下子掉下去五十公尺深,人就,一個師傅就沒了。

篳路藍縷,艱辛開墾,聽著老水圳的故事,彷彿也穿越時空,沿著水路,處處可見老祖先的智慧。

[富里鄉農民
鄭振豐]
這裡的分流來講,這邊(灌溉)的面積比較廣,這邊的面積比較小,所以說這邊(水圳)比較寬、這邊比較窄一點,一個公平的分法啦,才不會兩個人打架,相互搶水。

水圳依地形而建,流水終年不絕,為了讓大家都有水可用,老祖先依經驗,經過精細計算來打造水圳。

[花蓮農田水利會富里站
站長 韓家棟]
水它往低處流,那我要的水我希望它流到我的田,所以一切都是從,那個點開始,然後我開始去找,水從哪裡可以流到那邊去,要經過測量,幾尺寬、幾尺深,有多少水,多少水,可以灌溉多少田,他們有算啊,我有看到古時候的資料,他們會算喔,所以現在的科學,並不等於以前沒有喔,那像我們現在都有用流速儀啊、或是超音波可以測。

沒有現代化的設備和機具輔助,百年前建造的水圳,讓我們不禁讚嘆鬼斧神工。就像這個離水源頭不遠的排水門,在大水來時,就能發揮調節水量和排砂的功能,讓水圳免於堵塞。

[富里鄉農民
鄭振豐]
石頭要搬到水圳這邊,這個排水門就把它打開來,打開來,沙子、砂石、濁水,全部從這裡排走,沒有去調節,你在颱風過後,那個水圳裡面就都是沙子和砂石,要清很麻煩啦。

沿著河床繼續往上游走,終於來到了永豐圳二支線,也就是舊名石門圳的水源頭,只見魚兒在水中自在悠游,水潭和水圳的入水處,還擋了個大石頭,目的也是保護水圳。

[花蓮農田水利會富里站
站長 韓家棟]
因為你這個圳路,如果被大石頭沖一沖就會缺角,破了,壞了,要來修復很困難,第一個淤積,第二個破壞,那我如果說擋了大石頭之後對不對,大石頭撞了就彈走了,就順著溪水流下去了,那我們的渠道就受到了保護。

年代久遠加上河流沖刷影響,圳路受到破壞得要修復,和現代的鋼筋混凝土不同,眼前這「乾砌塊石」的工法,已很罕見。

[花蓮農田水利會富里站
站長 韓家棟]
就地取材,河床裡面的石頭撿起來,像現在看到,有一塊一塊石頭,那石頭跟石頭之間的縫隙就用水泥砂漿,所以你們在外面看得到,乾砌塊石的圳路的,那大概都至少五、六十年以上的歷史。

早期山區交通不便,甚至連路都沒有,先人開墾便利用河谷出入,不過遇到颱風大水時,水圳便不只是水圳,更成為臨時出入的要道。

[富里鄉農民
鄭振豐]
差不多五寸,或是一尺寬的圳堤,走在上面,大家要很小心地出入,(那有人迎面而來呢),那就要想辦法了啊,一個人走在水裡面,一個人走圳堤,所以說,不然就在比較寬的地方再讓一下。

受限於天然條件,山區平原少、水田面積小,因此每條圳灌溉的面積也不大。

[花蓮農田水利會富里站
站長 韓家棟]
那開墾的面積像這邊只有十幾甲,那這十幾甲開墾完了之後又要用多少水,就已經決定了這條渠道的大小,我是墾首,這條水圳我開的,我要向你們這些耕田的人,收取水租,你用水嘛,對不對,灌溉,你用水,你要付錢給我,這是私設的陂圳。

日治時代以後,所有水圳就改由公家管理,而永豐村、豐南村這裡比較特殊的是,還保留著清代傳下來的陂長制度。

[永豐圳8支1分線水利班
班長 王春雄]
(陂長)那就是一條水圳的負責人,我們要從頭到尾,天天來巡水,讓大家灌溉區全部有水,可以灌溉,夠用,灌溉到收割,如果沒水我們要巡,有漏水就要塞。

花蓮現在也只剩這裡還有陂長,曾經擔任陂長的王春雄就說,這項職務責任相當重大。

[永豐圳8支1分線水利班
班長 王春雄]
陂頭如果被沖壞,我們要連絡我們灌溉區的會員,一起去攔水過來這樣,負責任就對了,(陂長會不會很難當),喔 那是沒有很好當喔,如果乾旱期輪流灌溉我們要跟他配合,跟他說這塊田灌溉好了換你那塊,你如果沒讓他灌溉到那就會引起衝突喔,對,會罵喔。

陂長的產生由陂圳會員選舉、或有用輪值的,負責用水調度、保持水路暢通,不過會員也需要一起維護水圳。

[永豐圳8支1分線水利班
班長 王春雄]
耕地較廣的人,我們就分比較長(的水圳)讓他管理,耕地比較小的人,分比較短讓他管理,大家公平起見嘛,(一人管一段這樣),對 一個人管理一段。

有了水利灌溉,旱地變良田,穩定的水源提高了農業產值,也改善了農民生活。

鄭振豐家族在此耕種已經七十年,他的阿公在三十歲時從新竹搬過來,以有機方式耕田的他,很得意自己的田埂至少有二十種以上的草。

[富里鄉農民
鄭振豐]
這竹節草就是多年生的,這糯米草,也是多年生,你如果有使用年年春或是巴拉刈去除草,都是剩一年生的草。

風吹稻舞,一望無際的綠色稻田,美得讓人沉醉。而孕育這田地的泉源,正是一旁來自鱉溪永豐圳的水。

<這個就是,就是蜆仔,就是表示這個水質很乾淨,沒有工廠廢水。>

[富里鄉農民
鄭振豐]
這水是整年都有,不過,就是旱季的時候,水就比較少,今年一直下雨,所以說今年到現在都沒有缺水。

水圳是農田的命脈,但山區受限地形,水圳灌溉面積頂多二、三十公頃,眼前這條秋林圳,灌溉面積超過七百公頃,可是富里鄉最大的水圳,花蓮縣第二大圳。

[富里鄉新興村
村長 葉日信]
可能有三分之二是客家人耕的田比較多,三分之二,以前這些田是平埔族來開發的,後來我們新竹那些客家人過來以後,客家人就比較肯做啊,就一直買田啊,就一直買田,一直做啊,所以說客家人會占大部分。

秋林圳建於咸豐二年,西元1852年,已經有160幾年的歷史,客家移民來了之後,需水增加,便不斷擴大水圳。

[富里鄉新興村
村長 葉日信]
你有田的人大家就出來(開圳)這樣,沒有工錢的喔,水很急啊,這沒有固定的水道,今年大水就流東、明年流西啊,所以說我們的陂頭要跟著它的水路去走,全部人這樣繩子綁著在那邊放蛇籠,蛇籠在那裡疊著做簡易攔水設施啊。

秋林圳現在總長八公里,流經新興、萬寧、東里、和吳江四個村,其中還有三段使用虹吸工。

[富里鄉新興村
村長 葉日信]
這是秀姑巒溪,泉源從那個崙天橋下冒出來的,它上面流下來的水自然它就溢出來,溢出來我們做引水道就引來這水圳裡。

秀姑巒溪的水質有多清,從徒手抓到的鯉魚就能得知。而農民能有好收成,另一個大功臣就是農田水利會,維持水圳暢通,讓農民用水不虞匱乏,是他們的職責。

[花蓮農田水利會富里站
站長 韓家棟]
這裡是秋林圳,阿眉溪的虹吸工啦,入口處,這裡有設一個攔污柵,垃圾才不會塞到啦,因為堵塞的話沒有辦法清啦,它這樣穿過阿眉溪底下,再從那邊起來。

還有例行性的水質監測,檢驗灌溉用水是否合乎標準。

[花蓮水利會富里站
服務員 楊慧雯]
所以剛在撈的話,就是像我們取到(的水),他會取中間,取中間的部分,所測量的水質才會比較標準,才會完全合乎我們整個作業程序,那我監測是屬於酸鹼值跟電解質這兩個部分。

富里鄉光是有水權狀的水圳就有68條,颱風季節水利站員工更是得繃緊神經。

[花蓮農田水利會富里站
站長 韓家棟]
發布陸上颱風警報的時候,我們的人全部都要出去了,誰管哪裡的,都要出去了,一處一處巡,颱風來了,都在工作站那裡待命啦,哪裡要搶修,那時我們有緊急應變小組會成立嘛,接到電話我們就出門了。

「看著稻子長大、豐收,就很高興了」,他們這麼說。默默守護水圳、稻田,也守護著農民。流過山邊,穿過田野,潺潺圳水孕育無數生命,百年前的智慧工程,持續造福世代子孫,也串連起不同時空的人們。富里水圳,依然會在這裡,繼續唱歌、繼續肩負著使命。

採訪/撰稿 林秋伶
攝影/剪輯 蔡裕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