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海大平安」臺灣客語腔調的五字口訣中,「安」代表著詔安客家族群,是客家族群中少數中的少數,根據統計,目前全臺灣只剩下大約六、七千人會講詔安腔客語而已!現在,傳承詔安客語不僅是隱憂,更是一大危機。雲林縣崙背鄉是臺灣詔安客家重要聚落之一,鄉內學校多年來就積極想辦法推廣、傳承,接下來就跟著記者許儷齡、左燕輝前進校園,看教學現場如何透過又玩又唱,傳承詔安客語。


 

小小的身軀站在戲棚後,賣力舞弄著布袋戲偶,東興國小布袋戲社團的同學彼此合作無間,大展掌上功夫。


好 下來,來 二號上,停頓一下、停頓一下,三二一才下來。


從掌中戲親近詔安客家文化,同學們各個都玩得不亦樂乎,他們會的還不只操偶,連唸口白也都下足功夫學,練習時有人入戲很深,掐著脖子揣摩劇中角色,比誰都投入。

東興國小學生(右)
(妳今天負責什麼角色呀)?蜈蚣精,(妳可以跟我們講一下蜈蚣精要怎麼用嗎)?就是妳上去之後,它因為妳的手要舉高,要有點出力,不然看起來會比較軟,然後還要去扭動。

隆興閣掌中劇團團長 廖昭堂(左)
詔安客的客語正在流失,而小孩子講客語的效果不甚理想,客委會就想辦法、補助經費,壓力進來了就號召鄉親,和學校老師大家就共同一起推廣,後來布袋戲就逐漸打出名聲。

為了推廣學習詔安客家文化,校方特別邀請知名布袋戲藝師廖昭堂坐鎮,從教學生唸口白、操偶到播放特效和音樂等環節,引領學生進入詔安客家布袋戲的世界。

隆興閣掌中劇團團長 廖昭堂(左)
小朋友講到布袋戲很有興趣,也很開心,教他們特技動作、特技、腳步身段、翻滾等等都來,就可以看到那些孩子講到布袋戲都嘴巴笑笑,眉開眼笑。

東興國小校長 李政勳(左)
透過布袋戲,其實不管是這種趣味性,或者是它裡面的相關深厚的文化底蘊,再搭配這個語言的傳遞,我們發現它是非常有用的,所以呢,布袋戲是我們在推廣客語多元途徑其中之一,那我們也發現到,因為參加到客語社團,尤其是這個布袋戲團的這些孩子,他的使用練習比其他孩子多得更多。

那個口白兩位注意一下,剛剛如果哪個音沒有唸對的,現在利用這個機會趕快糾正過來,那個有一句那個「跪」在地上的「跪下」,是kui不是gui,「跪下」,待會唸到就知道了,我忘記在哪裡了,來。

由於布袋戲中的口白,都由主演一人包辦所有的劇中人物,就像古代的「說書人」,這堂趣味十足的社團課,就是帶領學生們學習擔任小小說書人,只見大家乖乖坐下來,跟著大師一句一句慢慢唸,唸錯了就停下來修正唸法,從台詞中學習詔安客語的發音。

隆興閣掌中劇團團長 廖昭堂(左)
像我在講口白就給他們加強,教他們哪裡說錯,像跪下的「跪」說成「kui」,像「出去」, 他們唸成,「來」變成,變成臺語的來,我一句一句、一點一點慢慢把他們調整回來 ,還有帶孩子就比較死板,一直看一直唸,中華民國臺灣,不過布袋戲不一樣,要講出感情、要有抑揚頓挫,帶他們學習另外一種不同的講述的方法。

密密麻麻的筆記,是學生認真學習的最佳紀實,跳脫傳統課堂教學的方式,學生們邊玩邊學,無形中也培養信心。

東興國小學生(左)
口白我要講大聲一點,才能讓觀眾聽得更清楚,那妳有沒有覺得妳有進步,上次 今天比上次進步,有,上次唸得還不太清楚,這次有比較好一點。

東興國小校長 李政勳(左)
布袋戲裡面口白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那我們會讓所有的孩子參與到的,他至少都有機會接觸到這個口白的練習,那這裡面語言是有表情的、是有故事的。

詔安客是國內人數較少的客家族群,主要聚落分布在雲林縣崙背、二崙和西螺等地區,其中崙背鄉更是詔安客重鎮,過去西螺、二崙和崙背,都聽得見當地人講客語,但由於多年來日漸被周遭同化,講客語的頻率變少了,甚至現在西螺幾乎聽不見人講詔安客語,若以全國情況來說,實際上會說的人僅剩6、7千人。

東興國小教導主任 廖振傑(左)
我們的詔安客語跟文化,在學校的傳承是非常緊迫的,我們的學校教詔安客文化,包含語言方面以及藝術方面,語言就是從課程裡面,安排一禮拜一節的詔安客語的學習。

記者 許儷齡(左)
詔安客所處環境使用人數少,還有周邊環境都是河洛庄,面臨傳承危機,許多學校積極想辦法,希望小孩從小有機會多接觸,還有多講「客語」。

校園角落傳來悠揚的歌聲,隨著童真稚嫩的聲音前往另一間學校,崙背國小透過成立合唱團,帶孩子們喜歡上唱詔安歌謠。

崙背國小學生 林咏潔(左)
學客語歌謠不會很難,他會用玩遊戲、跳舞,還有唱歌去學,會一些日常生活的語詞。

崙背國小有六百多名學生,大約有三成多的學生具詔安客家背景,然而真正會說客語者不到一成,甚至很多人只聽得懂、不會講,很大的其一原因是生活上不見得用得到。

崙背國小校長 李秉承(左)
有一些人就會說我說我又不是客家人,我是河洛人、我學這個幹嘛,還有說學客語未來有什麼發展嗎?這些都是家長會想問的,那我會想說客家是文化,學會這項語言可望增加競爭力,所以我就會跟家長說學客語是很好的。

崙背國小客語老師 李玫瑤(右)
教客語的困難點在於,有些孩子會問說我學英文就好,我學客語要做什麼,所以我不停思考應如何引領孩子喜歡學客語、喜歡上客語的課,所以我們有做很多歌出來,教孩子們唱。

擁有多年教學經驗的客語老師發現,如果照著課本教,學生們容易興趣缺缺,因此特別為孩子們創作詔安客語歌謠,在歌詞中加入簡易辭彙。

崙背國小客語老師 李玫瑤(右)
教育部有很多版本,有很多版本的書在教,不過照書上教孩子比較不想學,如果用唱歌的方式孩子比較想學,邊唱邊唸出來,學到很多,他們也可以學習到很多,比方說我們剛才聽到的四季,四季就有春夏秋冬,這樣就知道春天有很多的花盛開,所以在很多地方就有,在校內也會開始(唸)春天來了百花開。

除了唱,另一種方式是多練習「說」,許多同學一開始並不諳客語,但透過逐段分配,每個人都有開口練習說的機會,就這樣你一段我一段,最後串成一篇生動的故事。

崙背國小學生 莊仁睿(左)
我們這個是在講跟大水有關的,我的台詞就是有負責喊的,喊一下,就是例如大水來了,大水來了,大家趕快把東西收一收快走,本來會講客語嗎?不會,是因為老師教我們,我們才會。

崙背國小學生 林瑜倩(左)
我的阿公會講客語,不過我出生的時候他已經就過世了,在學校這個客語老師有教我們很多東西,我四年級時,四年級時是參加朗讀,參加朗讀比賽。

讀完後,師長還突襲問答,給同學來個隨堂考。

我現在想請問第二號,我問你,大水來了、大水來了,那大水來的時候你會害怕嗎?你都要做些什麼?請你說看看好嗎?如果颱風要來,我會很擔心,因為會下大雨會淹水,我就不能出去玩了。

當學生唸完內容、表演結束後,接著的「實際問答」才是重頭戲,師長藉由引導回答,延伸軸線,試著讓學生加長語句、多講一點,以便有機會實際應用。

崙背國小學生 黃郁瑄(左)
我現在學客語,先生也會教我很多客語的詞,所以我現在很多客語我都會講了,我的學生有教我很多,像是評審老師在問問題的時候,要怎麼回答,所以我現在回答老師的問題時,就不會那麼緊張了。

崙背國小學生 張靖沂(右)
我們學校一到三年級的時候有學詔安客,我那時候很害怕,因為我不會講,但是我四年級下學期,差不多三月、四月來這邊練習的時候,就練習很久,然後就也講得比較順。

崙背國小校長 李秉承(左)
要講,要敢講、想講,講出來才有辦法, 所以我就會發問,問一些比較生活的用語,小朋友聽,聽得懂才有辦法講出來。

在旁臨時出招、擔任實際提問者的,是崙背國小校長李秉承,他是道地的詔安客家人,從事教育工作一路走來,總是想盡辦法、用力推廣詔安客家文化。

崙背國小校長 李秉承(左)
我們老師要能夠在學校教詔安客語的人並不多,有人去參加詔安客語的認證,但是通過認證要再進一步變成學校的老師,因為教書必須具備專業,並不是會講客語就可以擔任老師,所以這是我們所面臨的問題,所以能夠教學的老師很有限。

面對傳承詔安客家文化,縱使眼前有重重現實與困難,李秉承仍然努力在校園中,創造講詔安客語的環境,鼓勵學生勇敢上台大聲講客,也培訓選手參與客語朗讀、歌謠比賽,讓學生練客語的同時也練膽量。

五月節猶吂到位,學校種个楊梅即打真賁啊,紅紅个楊梅,細細粒,像手指尾恁大,食起來酸激激。

崙背國小學生 李昀蓁(左)
我以前是不會講客家話,來到這裡慢慢學習詔安客語怎麼講,然後以前的話,我上台都會腳發抖,然後會很緊張,但多次一點慢慢上台,然後最後就會變得不緊張。

崙背國小校長 李秉承(左)
社區跟學校是一體的,要設想如何讓他們覺得,孩子進入校園就像走入社區,社區的人就像進入校園,要和孩子們相互陪伴,這是必須做的事情,不然如果詔安客一直閉門關起來,關到最後就會消失,就會消逝,所以我希望用各種辦法讓孩子學,孩子們能開心學習。

在許多強勢文化夾擊下,詔安客家文化的傳承越來越艱困,許多學校想盡辦法提升學生的興趣、凝聚認同,傳承詔安「客」不容緩。


採訪/撰述 許儷齡
攝影/剪輯 左燕輝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